日前,巴拉克被德國二臺邀請參加歐冠的節目,他與卡恩這兩位德國隊前隊長就“歐冠決賽近幾年來首次沒有德國球員”的問題展開了討論。卡恩認為有沒有德國國腳參加歐冠決賽,並不能代表著德國足球的整體:“14年和18年我們都只有一位德國國腳參加了歐冠決賽,結果卻是兩個極端。”在14年與18年的歐冠決賽中,皇馬的赫迪拉(14年)與克羅斯(18年),都是那場歐冠決賽中唯一的德國國腳,然而在14年世界盃中德國隊最終捧杯,18年世界盃衛冕冠軍小組出局,兩種結局的確證明了卡恩說的“歐冠人數與國家隊的強大與否沒有關係”。

巴拉克提議:增加德國隊中的英超元素,勒夫從未擁有過技術流

對此,巴拉克表示了他並不是很贊同,他認為歐冠決賽的德國球員人數確實不能反映什麼,但是歐冠四強、八強的德國國腳數量、德甲球隊數量就能夠充分的反映德國足球的現狀。今年的德甲球隊全部止步於歐冠16強,別說歐冠決賽了,就連歐冠四強中也只有巴薩門將“小獅子”一個德國球員。過去幾個賽季拜仁都是歐冠四強,至少能夠保證四強裡有一批德國球員。對此,巴拉克的建議則是——增加德國隊中的英超元素。並不是這位德國前隊長羨慕英超包攬了歐冠、歐聯決賽,而是他認為英超的對抗模式能夠製造個人能力更強、更加擅於對抗的球員。這些元素是目前這支德國隊缺少的,卻是決定比賽的關鍵。

巴拉克提議:增加德國隊中的英超元素,勒夫從未擁有過技術流

關於這個提議,卡恩倒是同意的。注重身體對抗、球員個人能力的英超通過本賽季在歐洲的“打勝仗”,宣告了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球員才是具有競爭力的。然而德國足球在青訓改革之後,球員們已經從“身體流”走上了另外一個極端——並不穩定的技術流。尤其是現在德國的年輕球員,不管長得多高還是多壯,總是有意無意的避免身體對抗。然而純粹從技術的角度來說,他們相比起拉丁球員來說又顯得“拿不上臺面”,這就是巴拉克提議德國隊增加英超元素的原因。

巴拉克提議:增加德國隊中的英超元素,勒夫從未擁有過技術流

縱觀德國隊現在效力於英超的國腳,只有薩內、呂迪格和京多安,這和14年奪冠的那支德國隊擁有“阿森納幫已經無法相比了。著三位英超國腳中,“黑又硬”的呂迪格不能保證主力,薩內在曼城的後幾場比賽也失去了主力位置,能夠保證主力的京多安卻不是一位硬度足夠的球員。所以卡恩對巴拉克的提議進行了補充:“所謂的增加英超元素,並不是增加英超國腳的數量,而是增加球員們的英超特質。”而所謂“英超特質”就是加強球員們的身體對抗能力,讓這些人高馬大的德國球員學會合理利用身體。

巴拉克提議:增加德國隊中的英超元素,勒夫從未擁有過技術流

那麼德國隊就不要“技術流”了嗎?對此,巴拉克說出了真相:“勒夫從未擁有過技術流,德國隊現在球員能夠玩起了技術足球,實際上是戰術上的安排。”巴拉克的意思,就是現在的德國球員腳下技術是好了,但是他們並沒有把這些技術真正融合進德國足球中去,而德國隊多為大配合,需要犧牲很大一批技術流的球員,這就是勒夫從未擁有過技術流的真相。那麼德國隊迫在眉睫的歐洲盃預選賽該如何解決呢?這兩位德國隊前隊長一致認為:撿起身體對抗的屬性,合理利用技術類球員,英超球隊的成功證明了身體對抗在當今足壇的重要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