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全球掃貨的海航,手上買出了怎樣的物流牌

民用航空 投資 金融 市場營銷 新物流速遞 2017-04-13

這幾天,有著“中國最凶猛的海外收購者”之稱的海航又開始掃貨啦!這次大手筆買買買的領域又是物流。

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航實業4月9日晚發佈公告稱,擬以13.99億新加坡元(約合76.9億港元,68.72億元人民幣)收購新加坡物流公司CWT。收購完成後,CWT集團將成為海航實業的子公司。

3000億全球掃貨的海航,手上買出了怎樣的物流牌

對於收購目的,海航實業指出,CWT成熟的物流及商品貿易業務具有重大品牌價值、地域觸角及穩固關係,將可更好地從該等有吸引力的行業動態中獲益。那麼問題來了,3000億全球掃貨的海航,手上買出了怎樣的物流牌呢?

海航以頻頻收購著稱,努力佈局大物流

1993年成立後,以航空起家的後起之秀海航藉助槓桿收購快速崛起,成為一家綜合實業集團。2016年,海航集團以營業收入295.6億美元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353位,排名較上年上升111名。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Dealogic數據統計顯示,包括收購CWT在內,2015年至今海航的海外併購總額超400億美元。

最近,海航在短短十天時間內兩度佈局物流收購。4月9日晚間,海航實業宣佈收購CWT集團。CWT集團於1993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為一家世界級物流巨頭,遍及世界90多個國家,業務涉及物流服務、商品營銷、金融服務及工程服務。公告顯示,2016年,CWT集團四大業務板塊的營收為92.5億新加坡元(約合508.9億港元),稅前利潤1.3億新加坡元(約合7.1億港元)。

而就在十天前,當地時間3月31日晚,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嘉能可在官網發佈消息稱,公司以7.75億美元(約合5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向海航創新金融集團出售石油倉儲和物流業務51%的股權。

通過併購和收購,物流板塊逐步完整

一開始,海航是一個非常單一的民航運輸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總收入在98%以上。當遇到民航客運業的天花板時,海航選擇了以航空客運為核心的產業鏈上下游多元化擴張,因為這種模式簡單,速度快。 這種擴張模式對海航快速擴張起到了關鍵作用,企業規模就在這種循環中不斷壯大。

海航併購最密集的時間是從2000年開始的,2000年併購長安航空;2001年併購新華航空和山西航空;2003年控制西安民生;2006年併購香港中富航空(現更名為香港航空)和併購香港快運……物流君看來,一直以來海航就是買買買,作為物流行業的垂直媒體小編,關心的當然只是物流行業進行的收購和併購。

經過多年的併購和收購,海航高峰時期超過700公司,經過最近兩年調整,關掉了260多家,還剩400多家。物流板塊包括下屬企業有海航雲商控股公司;海航冷鏈控股公司;海運事業部;上海海航工程物流公司;上海軒創投資管理公司;上海尚融供應鏈管理公司;深圳前海航空航運交易中心公司;渤海國際商業保理公司等等。最大變化是關閉了大新華物流。大新華物流前身是海航集團2004年成立的揚子江物流,2007年揚子江物流更名為大新華物流控股公司。2008年,大新華物流併購天津海運,成立大新華輪船公司,開始進入海運業,最多時運營100條船,位列中國海運業第三。

3000億全球掃貨的海航,手上買出了怎樣的物流牌

物流行業的重點收購,海航物流佈局全球物流產業鏈

2015年7月30日,海航集團以約175億元價格收購世界最大航空地面服務及貨運服務供應商Swiss-port全部股權。而在2015年1月,海航旗下的渤海租賃還以7億美元(約合45.64億元人民幣)價格收購了全球第八大集裝箱租賃公司Cronos,海航由此躋身全球最大的集裝箱租賃公司。

Swissport目前為全球約700家航空公司客戶提供機場地面和貨運服務,業務遍佈48個國家的270個機場,年保障乘客約2.24億人,處理貨物約410萬噸,擁有員工6萬人,年營業收入約30億瑞郎。

2016年12月18日,海航集團宣佈以60億美元(約合391.17億元人民幣)價值將全球電子分銷商巨頭英邁(Ingram Micro)收編旗下。加入海航的英邁將成為海航集團旗下收入最高的子公司,並夯實海航的物流業務以及加快其全球化進程。

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英邁成立於1979年,是全球最大IT分銷商之一,同時也具備較為成熟的物流倉儲管理模式,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數據顯示,2015財年,海航集團的年度營業收入為290億美元;同期英邁的營收為430億美元。海航方面表示,英邁的業務與海航集團的航空、物流、金融服務等支柱產業相吻合。此次收購後,英邁在行業內遍及全球的基礎設施和產品及解決方案以及先進的物流倉儲管理模式將加速複製到中國。

3000億全球掃貨的海航,手上買出了怎樣的物流牌

3月31日晚,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嘉能可在官網發佈消息稱,公司以7.75億美元的價格向海航創新金融集團出售石油倉儲和物流業務51%的股權。海航在物流產業的佈局又進了一步。

長期以來,嘉能可在世界大宗商品貿易中佔據頭把交椅,海航創新金融集團與嘉能可集團簽署合資合作協議,雙方將進行優勢資源互補,推動建立在大宗商品貿易、物流、投資、金融服務等領域的世界級綜合貿易服務商。

海航這次以10億美元收購的新加坡物流供應商CWT,是成立於1970年,主要為集裝箱碼頭提供倉儲和集裝箱貨運服務。1993年4月12日在新加坡新交所上市交易,至此已發展成為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業務涉及物流、金融等。CWT集團2016年財報顯示,物流、商品營銷、金融和工程服務是其四個運營業務,業務範圍覆蓋新加坡、中國、臺灣、馬來西亞等90多個國家,金融服務分部主要在中國、新加坡及北美國家運營。

佈局物流,海航冷鏈增長迅猛

海航冷鏈是海航物流集團旗下的一家專業冷鏈物流企業,致力於成為全球化產融信一體的冷鏈產業集成服務商,是國內較早的專營冷藏運輸的企業之一。2015年2月,海航冷鏈成為國內冷鏈物流行業首家新三板上市公司,並於同年7月完成17億元定向增發,市值突破21億元。

2015年8月,海航冷鏈組建了車聯網事業部,10月成立海冷租賃公司,12月雪狐雲TMS系統上線應用。海航冷鏈完成了增值服務體系和大數據服務平臺的搭建,形成了冷鏈實體物流和冷鏈金融、冷鏈信息科技一主兩翼的發展格局,完成了“產融信”一體化業務構建。

4月5日消息,海航冷鏈公佈的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營業收入為14.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57.91%;報告期內,海航冷鏈實現營業收入為14.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57.91%。主要原因是,2015年11月完成對華人供應鏈和河南冰熊的股權收購後,業務範圍和經營規模實現了快速擴張,商貿物流供應鏈一體化業務增幅較大所致。此舉凸顯了海航冷鏈進軍高端智能物流裝備和醫藥物流領域的戰略意圖,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吹響號角。

3000億全球掃貨的海航,手上買出了怎樣的物流牌

佈局物流,海航為什麼要這麼做

海航多年的擴張歷程表明:行業重組的的增長潛力還是有限得。 因為在大多數行業(例如物流、零售、旅遊、房地產等等),海航缺乏技術優勢,最多在產業鏈協同和營銷上有相對競爭優勢,但這並不足以保證獲得超額利潤,一旦競爭加劇,利潤隨著進入者的蜂擁跟進而消失。海航追求是利潤而不是真的要建立一個物流帝國,尤其是不是做實體的物流快運,海航是資本運作高手,通過大熱的物流行業拓展板塊佈局,撬動更高的資產,才是更主要的目的,畢竟,海航是要衝擊世界100強企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