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人是怎麼鬧洞房的,有個民間傳說你聽過嗎?

民俗 婚禮 婚姻 新房 聚焦三明 2017-05-04

結婚乃人生之大事。婚嫁之俗各地千姿百態,在寧化客家祖地更是豐富多彩。近日,我參加了一位親戚的婚禮,目睹了傳統婚嫁之俗,尤其是風趣熱鬧的“鬧房”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寧化人是怎麼鬧洞房的,有個民間傳說你聽過嗎?

中午赴親戚結婚宴後,主人告訴我要參加晚上的“鬧房”。看來親戚把我當“貴客”了。據我所知,“鬧房”(即鬧洞房)是新婚之夜,親戚朋友以及鄰里叔伯、兄弟、男女老少都可以進新房與新娘嬉戲取鬧。一般是主要親友參加儀禮的。我想,“鬧房”是婚禮之餘興,也就是婚禮快落下帷幕前的壓軸戲,此俗自古有之,約始於魏晉時期。晉·葛洪《抱朴子·疾謬》雲:“俗問有戲婦之法,於稠眾之中,親屬之前,問以醜言,責以慢對,共為鄙黷,不可忍論”。而歷史悠久的“鬧房”之俗至今還保留在寧化客家祖地,只是較為文明罷了。我心中不解的是:結婚為何要鬧洞房呢?

納悶中,坐在我身旁的一位老人邊喝茶邊講了一個民間傳說,讓我豁然開朗。

相傳,古時有一次太白金星下凡,在民間察訪。一天,他正在路上走,忽見一夥迎親隊伍吹吹打打地過來了。新郎騎在高頭大馬上,身披紅綢,喜氣洋洋;抬轎子的轎伕,圍著轎子送親的男男女女,也都穿紅戴綠,歡歡喜喜。

唯獨一個披麻戴孝的怪樣子女人,愁眉苦臉,躲躲藏藏地跟在轎後。太白金星慧眼一看,知道這是魔鬼,凡人是看不見她的,她一定是想混進新房中幹壞事。於是,太白金星也跟著迎親隊伍來到新郎家。果然,隊伍一到新郎家,那個怪女人乘機一個閃身就進了新房。太白金星隨後也來到新房門口,搬把椅子坐在門口守著。

新人拜完天地,要入洞房了,可門口有個老頭攔著,沒法進。主人就請老人讓開,老人說:“這洞房不能進,裡面躲著一個披麻戴孝的魔鬼。”主人說:“我怎麼沒看見呀?”老人說:“你們凡人,當然看不見,我不會騙你們的。”主人聽他這麼一說,再看他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知道遇上仙人了,忙請教道:“老人家,請幫幫我們吧。除掉了妖魔,我們一定重謝。”太白金星說:“沒關係,魔鬼最怕人多。你去請客人們都到新房來,大家說笑嬉鬧,魔鬼就會走的。”果然,大家在新房鬧到五更時分,魔鬼終於走了。太白金星說:“好了,現在妖魔走了,新人可以入洞房了。”從此,鬧洞房之俗就傳開了。

聆聽生動的民間傳說,知曉了“鬧房”緣由主要是為了“驅除邪氣”。晚飯後,遊廚畢,“鬧房”開始了。只見新郎家備好若干下酒菜餚和果品,香菸之類,新房中並排擺兩張方桌,中間擺上果品菜餚,四周擺上碗筷,桌上正面(靠牆面門)用谷鬥點上香燭,內放“紅蛋”一對。

新郎新娘坐在床前桌邊,參加鬧房的親友就圍桌坐定。先由一人點燃鞭炮,司儀人員(主持者)在鞭炮聲中大聲“發彩”,只聽到他大聲喊道:“日吉時良大吉昌,一對新人入洞房,百年好合今朝起,花燭高照喜洋洋,雙手撈起紅羅帳(將蚊帳掛上帳鉤),鴛鴦枕上宿鴛鴦(將兩個枕頭並排好)。

一要夫婦同偕老,二要子孫發滿堂,三要週年生貴子,四要百日置田莊,五要五子登金榜,六要代代狀元郎,七要文官出宰相,八要武將封侯王,九要恩愛長長久,十要榮華富貴萬年長!”司儀每喊一句,我們齊呼“有啊”!發彩畢,司儀取2個杯,各斟半杯,一邊反覆將2杯酒倒來倒去,一邊說:“一合漿,金童玉女喜成雙;二合漿,百年恩愛福壽長;三合漿,夫婦同偕老,子孫發滿堂。”反覆將酒倒3次後,仍分成2個半杯,讓新郎新娘手交叉挽著將“交杯酒”喝盡。

緊接著嬉鬧開始:有的猜拳飲酒作樂,新娘頻頻斟酒,在座所有人依次打“通關”猜拳;有的要新郎新娘唱歌跳舞或講述“戀愛”史;有的要新人共吃一塊糖,咬花花、咬紅包……時而戲謔新人,時而行令喝酒,無拘無束。那熱鬧場景讓人捧腹大笑,讓人快樂無比!因為民間認為“越鬧越喜,越鬧越發”。

一位參與鬧房的長者給我耳語:舊時鬧房有“疊羅漢”等野蠻鬧法;還有“新人三天無大小”之說,無論兄弟叔侄,至親好友都可和新娘取笑等。如今已被革除,現在是文明鬧法。待夜深興盡,然後大家齊喊“全福壽,滿堂紅……”再放一串鞭炮,讓新人歡度良宵,“鬧房”就此劃上句號。

親身參與了“鬧房”,所見所聞引起了我的思索:客家人結婚鬧洞房之俗歷史悠久,嬉戲取鬧方式雖有些“敝俗”,但風趣疊出,予人快樂。傳說雖是玄妙,我想,魔鬼倒不會有,卻道出了鬧房之意義就是借鬧新房增添喜慶歡樂氣氛,驅除邪氣。概言之,可以為新婚夫婦“驅邪避凶”。這也是“鬧房”之俗能在寧化客家祖地得以傳承的主因。“鬧房”之俗無疑是寧化客家人婚嫁民俗文化的反映。剔除“鬧房”的糟粕,取其精華,還是有其積極的民俗文化意義。透過其俗也可折射出寧化客家人祈盼平安吉祥、婚姻幸福、興旺發達之思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