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墨印品|如何通過民俗錢上看古代的“高考”

民俗 清朝 魁星 書法 無墨印品 2017-06-09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華山論劍,有一段青春叫做:高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昨日,2017年高考大幕正式拉開,全國將有940萬考生參加考試。

無墨印品|如何通過民俗錢上看古代的“高考”

談起“高考”二字,大部分人都曾經經歷或正在經歷、即將經歷。雖然現在不是一考定終生,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仍然很痛苦,仍然很殘酷,不得不說,時至今日高考還是讓人感慨萬千!

在被數萬考生和家長反反覆覆唸叨N萬遍之後,高考終於來了!每年六月,有些人註定要擁有歡笑和眼淚,擁有陰晴圓缺!

無墨印品|如何通過民俗錢上看古代的“高考”

今有高考,古有科舉

古代的科舉相當於現在的高考,是我國舊時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考試。科舉和高考對於古代和現代的意義是一樣的,都是改變讀書人命運的渠道。

無墨印品|如何通過民俗錢上看古代的“高考”

古代讀書人的主要出路,就是參加科舉考試,考取後就有功名,才有當官的可能。科舉是我國古代社會讀書人蔘加人才選拔考試的制度,憑考試成績進入仕途,科舉制度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機會和條件。在封建社會,文人都把參加科舉考試作為躋身仕途的唯一途經,因此才有了“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金榜高懸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等數不清的名言警句。

民俗錢因為是當時社會民風、民俗的具體反映,故科舉的許多重要特徵都在民俗錢中有所表現。

描寫家族科甲連綿

明、清稱科舉為“科甲”,凡經科舉考試中舉人、進士的都稱“科甲出身”。我國古代各大家族都希望弟子科甲盈門,當官者多。一方面是求取功名是為了光宗耀祖,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百姓謀取福利,為自己留下了一個好名聲。清代有的家族通過科舉考試,幾代人都是進士出生,都曾任知府以上的官職,榮耀顯赫。

無墨印品|如何通過民俗錢上看古代的“高考”

如,科甲連綿背如意錢。面文四字“科甲連綿”,楷書對讀;背“如意”二字橫讀。清代鑄造,直徑49.2、厚3.4毫米,重44.3克。製作較為精整,文字高挺,書體流利,筆畫細勁,稜角峻厲。

描寫高中狀元

舊時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無墨印品|如何通過民俗錢上看古代的“高考”

如,狀元及第背福祿壽圖。面文四字“狀元及第”,楷書對讀;背穿上隸書“福”字,穿左右下面分別鑄有蝙蝠、鹿、壽桃等圖案,寓意“福祿壽”。清代鑄造,直徑51、厚2.2毫米,重33.3克。

無墨印品|如何通過民俗錢上看古代的“高考”

如,蟾宮折桂背雁塔題名錢。面文四字“蟾宮折桂”,楷書對讀;背文四字“雁塔題名”,亦為對讀。清代鑄造,直徑40.8、厚1.5毫米,重15克。“蟾宮”即指月宮,“折桂”是指攀折月宮中的桂花,寓意在科舉考試中得中。這一典故出自《晉書·郤詵傳》,“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如何?’詵對曰:"臣鑑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郄詵以廣寒宮中一枝桂、崑崙山上一片玉來自詡,後來專門形容特別出眾的人才。雁塔即陝西西安的大雁塔,唐朝新中進士,均在大雁塔內題名,所以用“雁塔題名”代稱進士及第。

無墨印品|如何通過民俗錢上看古代的“高考”

如,狀元及第一品當朝背魁星點鬥錢。圓形圓孔,清代鑄造。面文“狀元及第一品當朝”,楷書旋讀。背魁星站立於海中鰲頭之上,臉朝右,一手捧鬥,一手握筆,穿上有北斗七星,穿左四字“文星高照”。直徑61、厚2.9毫米,重51.2克。

魁星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傳說魁星是個才子,曾連中三元卻因貌醜被逐出皇宮,憤而跳入東海,玉皇深憫其人,賜硃筆一支,命其掌管人間科舉文運。故魁星神像頭部像鬼,其手中執筆,意思是用筆點定中試人的姓名。鰲頭,是指皇宮殿前陛階上鐫刻的巨大鰲魚,古代凡翰林學士、狀元和承旨官朝見皇帝時均要立於陛階正中的鰲頭上,故稱入翰林院為“上鰲頭”。

描寫連中三元

連中三元是指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連中三元”。

無墨印品|如何通過民俗錢上看古代的“高考”

如,文星高照背連中三元錢。面文四字“文星高照”,楷書對讀;背文四字“連中三元”,亦為對讀。清代鑄造,直徑51.8、厚2.7毫米,重34.5克。

文星高照連中三元背和合如意錢。形制為圓形圓孔,清代鑄造。面文八字“文星高照連中三元”,楷書順讀,文字與外廓之間裝飾有卷草紋;背穿左為荷花,穿下為寶盒,穿右為筆、元寶(銀錠)、如意,諧音“和合如意、必定如意”。直徑45.5、厚2毫米,重19克。

描寫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最初來源於民間故事。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竇禹鈞的五個兒子都很聰明好學,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當朝太師馮道曾贊其“教子有義方”,“丹桂五技芳。”五子登科後來成為民間諺語,寄託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禹鈞五子一樣取得科考成功。

無墨印品|如何通過民俗錢上看古代的“高考”

如,五子登科背福祿壽喜錢。形制為圓形圓孔,清代鑄造。面文四字“五子登科”,楷書對讀;背蝴蝶、鹿、靈猴捧壽桃、喜鵲,諧音寓意“福祿壽喜”。直徑48.4、厚2.3毫米,重27.1克。

因為科舉制是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公平公正,使得寒門孺子只要苦讀就得以進入仕途,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所以歷來莘莘學子頭懸梁錐刺股,不懼十年寒窗苦,前赴後繼參加科舉應試。同時也促進了當時社會上努力讀書求學的風氣。統觀民俗錢中有許多表現描寫當時科舉考試的詩句和圖案,通過賞析,我們既可瞭解科舉考試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性,又能想寒門學子期盼通過鐵硯磨穿、青燈熬乾式的努力可以金榜題名,還能體會到科舉得中後那份“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欣喜若狂和得意洋洋,以及對“御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的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