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個敢跟朱元璋叫板的人

歷史上那個敢跟朱元璋叫板的人

知道陳友亮,原自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與劇中眾多英雄豪傑相比陳友亮的形象可以說是渣男的楷模。小說中陳友諒是“丐幫八袋長老”,劇中他的人設那就是個渣到極致的人物。他陰毒狡詐、無情無義、恩將仇報最終死於非命。雖然歷史上的陳友諒與“丐幫”並無關係,但他的確是不是個好人,他是一個將厚黑學應用到出神入化的人物,而且他也是朱元璋成就帝業最強有力的對手,更重要的是他也曾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帝國“漢”。

說到朱元璋人們一定會想到劉伯溫、徐達、常遇春,而說到陳友諒人們一定會提及把他幹掉的朱元璋。對於朱元璋這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明朝開國皇帝的生平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有著悲慘童年生活的皇帝,他的父親朱五四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為了維持家中的生計還開了一個豆腐店,朱元璋給地主家放過牛,到寺廟裡放過和尚,討過飯。而且他的父母,大哥,還有大哥的兒子都被餓死了。其實陳友亮也算的上一個傳奇人物,他也是個做過幾天皇帝的人,而且他的背景身世也好不到哪裡去,陳友亮是地地道道的漁家子弟,且是那種很少上岸,吃喝拉撒睡都在船上解決的漁民。他們的身上終日散發著一股海跟魚的腥鹹味,是很被人們嫌棄的。無論是朱元璋還是陳友亮他們會有如此遭遇的根本原因是元朝統治的及其腐敗,跟對漢人壓榨掠奪式的統治理念。真的是不理解元朝統治者的這種統治理念,江山都是你的了,為什麼還總是把自己當成了掠奪者,他們總是願意想方設法巧立名目的榨取漢人的錢財,過節了你得交“過節錢”,打官司衙門朝南開沒錢別進來“公事錢”那肯定少不了,出去了太費錢,沒事就在家裡吧!在家你也得出錢“撒花錢”我的那個爺爺呀!那還要不要給人留活路?說真的這些人的思維的確有些變態,在五胡十六國時期胡人就曾有過大肆殺害漢人,將漢人看做是兩條腿的羊,而今的蒙古統治者竟也有將佔地的漢人殺掉將土地用來放牧的想法(《元史》),這不是覺得漢人連牲畜都不如嗎?我估計他們都是沒學好漢語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還是李世民明智他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你都不把我們當人看了不給我們活路難不成我們就等死嗎?哪裡有壓榨哪裡就有反抗,農民起義爆發了,公元1351年在朱元璋討過飯的地方,韓山童(說自己是宋朝皇室後人)和(說自己是劉光世大將後人的)劉褔通搞了一個白蓮教,第一次舉起了反元的大旗。雖然他們的命運跟以往的每一次起義者的命運差不多被鎮壓,但是他們為後來居上者起了領帶作用。反元的這把火燒的越來越旺,僅僅是一年的時間就有數百萬人蔘加了起義軍,幾十起暴動讓曾經猶如銅牆鐵壁的蒙古帝國變成了風中的紙牆,搖搖欲墜。受盡苦難的朱元璋等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機:湯和給他了一封信。是這封信為朱元璋打開了走上帝王寶座的門。當然能成就帝業最主要的是朱元璋自己的才華跟他的用人之道。說到這裡我們就聊聊陳友亮這個人。

陳友亮這傢伙膽大妄為、心黑手辣、無情無義且才華出眾。陳友亮的家庭背景很差,其實在蒙古帝國的統治下漢人的地位是最低的。他們將人劃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指蒙古人以外的西北西域各組);三等人漢人(指原來金統治區內的漢族,契丹,女真,雲南,四川地區的漢族);四等人南人(指原南宋境內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

雖社會地位底家庭條件不好但是他是個不願意安於天命,“我要改變命運”是他的人生信條,而且他深知改變命運要靠自己。陳友諒通過努力學習為自己在縣衙謀了一份文書的差事,有句話說的好:“人們總是妒忌比自己強一點的人,而去崇拜比自己強很多的人”。在縣衙謀了差事的陳友亮依然沒有得到別人的尊重。他心裡難受,他也明白了只有高高在上才讓人們對他仰望,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機會來了看到徐壽輝的起義軍,陳友亮義無反顧的投奔了徐壽輝。開始了走向人生輝煌的第一步。陳友亮是個有文采有計謀的人,他很快得到了徐壽輝跟猊文俊的信任跟重用。然而陳友亮並未對賞識重用他的兩個人感激涕零,誓死效忠,而是先後將兩人殺掉。自己於至正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在五通廟等上了帝位定國號為漢,國號為“大義”,無情無義之人竟也定這樣的國號。“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在這裡可以改改“小人不可怕就怕小人有才華”如他這樣的可怕小人究竟還有誰能拿的下他呢?這個人是後來的明朝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跟陳友亮有個很大的不同,陳友亮的人生信條是我要不擇手段的往上爬,然後你們臣服於我,聽命於我,他尊崇的是以權制人。從他殺對他有知遇之恩的人就能看出來。而早年的朱元璋卻是會籠絡人心,他的目的是讓追隨者心甘情願的為他平命,所謂得民心者的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歷史上那個敢跟朱元璋叫板的人

公元1359年,陳友亮跟朱元璋正式的開始了對壘。就當時的情來看,朱元璋是處於下風的,陳友亮兵多且都是訓練有素的精兵,最為重要的是他的兵是水軍,在戰鬥時佔有條件,陳友亮佔據了長江上游的江西湖北,朱元璋在應天的下游,正是君主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共飲長江水,君家戰艦破浪,我家漁船悠悠。簡直沒得比較嘛!

就在這種情況下常遇春,(常遇春這個人最大的特點是勇猛嗜殺張狂)悄悄的打破了這個僵局,常遇春率部搶走了池州,陳友亮不開心了,打算奪回來,卻中了常遇春徐達在九華山的埋伏,吃了敗仗,而且有三千人被常遇春活埋,常遇春這是在向陳友亮挑釁,他這是在打老虎的屁股啊!陳友亮徹底憤怒,至正二十年陳友亮率領他的艦隊嚮應天出發!陳友亮的戰船在歷史上也是有名的厲害,他的戰船有三層樓高' 他帶領著當時中國最具殺傷力的戰艦殺氣騰騰的就來了。要說陳友亮這個人,有時候有點率性而為,打仗不按常理出牌,不欲先做部署打到算哪裡!別說還真有好處呢!連自個兒都不知道要打哪裡?對方自然不會知道了,假使陳友亮跟前有個叛徒那他也無計可施。

陳友亮的大軍已經攻陷了採石,朱元璋才知道了他要進攻的消息。陳友亮拿下太平猶如探囊取物,不費吹灰之力太平的三千守軍被殲滅了。如果,我是說如果沒有出現一個力挽狂瀾的劉伯溫。那麼歷史或許就不是這樣的了,劉伯溫不僅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天文學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更是一個勇敢有為青年才俊,正當大家無法決斷是戰是逃的時候他義正言辭的將主逃的人一頓痛批。也給了朱元璋“此地決戰”的勇氣。有了勇氣就要付諸實踐了。

無論朱元璋多有勇氣,他的軍隊實力不如陳友亮那是不爭的事實,此時不可力敵,只能智取,其中一個人功不可沒這個人本來是陳友亮手下的大將因為種種原因投奔了朱元璋,又在朱元璋的安排下與陳友亮有接觸,成了雙面間諜,不得不敬佩朱元璋籠絡人心的手段。就是這個人給給陳友亮下了一個結結實實的套他告訴陳友亮:採用水路進攻,他會暗中將唯一擋路的木橋挪開。等陳友亮決定了走水路,朱元璋就命李善長連夜造了一座石橋。等陳友亮到達江東橋才發現那是一座固若金湯的石橋啊!無奈為今之計速速撤離是上策,然而他就這麼結結實實的把他的水軍送到了朱元璋的伏擊圈裡了。陳友亮跳上小船逃命此戰陳友亮的漢軍在戰場上留下兩萬具屍體,七千名俘虜。

遭此大挫,陳友亮發誓一定要讓朱元璋血債血償。他製造出了當時的豪華版戰船,這種船厲害了,上中下三層每層都可以騎著馬行走。船都用鐵皮包裹。而且每一層的隔離效果好的不得了,就是上面打的天昏地暗了,下面也會靜悄悄的。陳友諒以為這回就可以徹底的把朱元璋滅掉,在他看來朱元璋這個人簡直是一隻總是繞在他身邊的臭蟲,讓他不厭其煩。然而上天跟陳友諒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他輸了,輸的徹徹底底。

朱元璋的的20萬大軍跟陳友亮的60萬大軍比較力量的懸殊顯而易見然而最後失敗的竟然是陳友亮。陳友亮裝備強,人數多的為什麼會失敗呢?其一陳友亮有輕敵之嫌;其二陳友亮攻洪都攻了三個月都沒拿下士兵們的士氣低落;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他不講仁義道德,不懂知恩圖報不僅先後殺了對他有恩的人,人心盡失,對於俘虜朱元璋都是命令好生招待,而陳友亮則將俘虜就地處決,這也是導致許多人臨陣倒戈的原因,他手下的左右金吾將軍就是此時帶著軍隊投降朱元璋的;第四該是上天幫了朱元璋的一個大忙:那一場大風適時的大風,我敢肯定《火燒赤壁》的歷史故事他一定沒讀過,不然怎能讓歷史重演。陳友諒將他的豪華戰艦用鐵索連了起來,他想著這樣更具有殺傷力,只是他忘了凡事有利有弊,一場大風載著燃燒的火船衝向陳友亮的船隊。霎時火光沖天,慘叫聲、呼喊聲連成一片。昔日美麗的鄱陽湖變成了血湖。歷史的前進本就是一場場淘汰賽,此時的陳友亮已近被淘汰的邊緣,而他還在做最後的掙扎。站在船頭準備親自指揮戰鬥的陳友亮被一隻冷箭穿透了腦袋結束了他的一生。

陳友亮的死亡也宣告了漢王朝的滅亡。

陳友亮的失敗說是出乎意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為帝王者不懂籠絡人心,最終只會另人心向背,在他的眼裡沒有所謂的仁義禮智信,只有狠毒殺害,奪權。讀了陳友亮的一生我覺得還是老話說的對: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