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

兩種文明短暫對視,再見已是滄海桑田。

1682年,平定了“三番”的康熙皇帝開始將目光投向投向北方,投向他們的“龍興之地”。在清帝國崛起佔領整個中國的同時,北方的俄羅斯帝國也開始開疆拓土,在黑龍江尼布楚、雅克薩地區,兩個帝國終於相遇。

"

兩種文明短暫對視,再見已是滄海桑田。

1682年,平定了“三番”的康熙皇帝開始將目光投向投向北方,投向他們的“龍興之地”。在清帝國崛起佔領整個中國的同時,北方的俄羅斯帝國也開始開疆拓土,在黑龍江尼布楚、雅克薩地區,兩個帝國終於相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雅克薩位於黑龍江省漠河縣以東黑龍江北岸(今俄羅斯阿爾巴金諾),地處清俄邊界,自明朝末年起,俄羅斯軍隊便開始不斷劫掠、襲擾該地區,清順治帝曾多次派兵圍剿,但由於雅克薩位置偏僻,俄軍機動性強,一直未能徹底剿滅,雅克薩的俄軍一直難以剿滅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地處清帝國領土的東北方邊界,加之清政府一直有限制漢人進入東北的政令,使得人煙稀少,且難以駐紮重兵。

"

兩種文明短暫對視,再見已是滄海桑田。

1682年,平定了“三番”的康熙皇帝開始將目光投向投向北方,投向他們的“龍興之地”。在清帝國崛起佔領整個中國的同時,北方的俄羅斯帝國也開始開疆拓土,在黑龍江尼布楚、雅克薩地區,兩個帝國終於相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雅克薩位於黑龍江省漠河縣以東黑龍江北岸(今俄羅斯阿爾巴金諾),地處清俄邊界,自明朝末年起,俄羅斯軍隊便開始不斷劫掠、襲擾該地區,清順治帝曾多次派兵圍剿,但由於雅克薩位置偏僻,俄軍機動性強,一直未能徹底剿滅,雅克薩的俄軍一直難以剿滅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地處清帝國領土的東北方邊界,加之清政府一直有限制漢人進入東北的政令,使得人煙稀少,且難以駐紮重兵。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但是,俄軍的情況還不如清軍,雅克薩距離俄羅斯帝國的都城莫斯科更遠,進犯雅克薩的也大多是前來劫掠的哥薩克人,由於清俄兩個帝國都難以派出重兵參與雅克薩之戰,就註定決定了這場戰爭勝負的不是兩國綜合國力,而是對戰雙方的戰略戰術,當然還有武器裝備。

1686年,俄軍則在雅克薩建築木城,俄軍士兵共計450餘人,康熙帝派彭春率領尼古塔駐防兵1500人,盛京兵500人,以及由林興珠帶領的福建藤牌兵500人兵進雅克薩。

藤牌兵

在我國古代,一直有將用油浸泡過的藤類製作成鎧甲或盾牌以用作戰場防禦的做法,《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情節膾炙人口,《三國演義》是小說之言,雖不可信,但至少說明在作者羅貫中生活的元末明初之前就有藤甲的應用。

"

兩種文明短暫對視,再見已是滄海桑田。

1682年,平定了“三番”的康熙皇帝開始將目光投向投向北方,投向他們的“龍興之地”。在清帝國崛起佔領整個中國的同時,北方的俄羅斯帝國也開始開疆拓土,在黑龍江尼布楚、雅克薩地區,兩個帝國終於相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雅克薩位於黑龍江省漠河縣以東黑龍江北岸(今俄羅斯阿爾巴金諾),地處清俄邊界,自明朝末年起,俄羅斯軍隊便開始不斷劫掠、襲擾該地區,清順治帝曾多次派兵圍剿,但由於雅克薩位置偏僻,俄軍機動性強,一直未能徹底剿滅,雅克薩的俄軍一直難以剿滅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地處清帝國領土的東北方邊界,加之清政府一直有限制漢人進入東北的政令,使得人煙稀少,且難以駐紮重兵。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但是,俄軍的情況還不如清軍,雅克薩距離俄羅斯帝國的都城莫斯科更遠,進犯雅克薩的也大多是前來劫掠的哥薩克人,由於清俄兩個帝國都難以派出重兵參與雅克薩之戰,就註定決定了這場戰爭勝負的不是兩國綜合國力,而是對戰雙方的戰略戰術,當然還有武器裝備。

1686年,俄軍則在雅克薩建築木城,俄軍士兵共計450餘人,康熙帝派彭春率領尼古塔駐防兵1500人,盛京兵500人,以及由林興珠帶領的福建藤牌兵500人兵進雅克薩。

藤牌兵

在我國古代,一直有將用油浸泡過的藤類製作成鎧甲或盾牌以用作戰場防禦的做法,《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情節膾炙人口,《三國演義》是小說之言,雖不可信,但至少說明在作者羅貫中生活的元末明初之前就有藤甲的應用。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藤牌製作複雜,需選取產自我國南方地區的質地堅韌的老藤,置於水中浸泡半月,然後拿出晾晒,晾晒一般要達到兩個月,然後再用桐油浸泡,如此反覆多次,經過這樣一系列流程的藤條已經變得十分堅韌,可以製成牌或甲,刀劍難以攻破。

相比於藤甲,藤牌使用更加方便,也避免了一單遭遇大火不能迅速脫下的窘境,而首次靈活應用藤牌於戰場的便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明代,火器已經一定程度應用於戰場,且倭寇善於巷戰,這就使得原本戰場上常常使用的大規模兵陣失去了用武之地,於是,戚繼光以一種由12人組成的鴛鴦陣以對抗倭寇。

"

兩種文明短暫對視,再見已是滄海桑田。

1682年,平定了“三番”的康熙皇帝開始將目光投向投向北方,投向他們的“龍興之地”。在清帝國崛起佔領整個中國的同時,北方的俄羅斯帝國也開始開疆拓土,在黑龍江尼布楚、雅克薩地區,兩個帝國終於相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雅克薩位於黑龍江省漠河縣以東黑龍江北岸(今俄羅斯阿爾巴金諾),地處清俄邊界,自明朝末年起,俄羅斯軍隊便開始不斷劫掠、襲擾該地區,清順治帝曾多次派兵圍剿,但由於雅克薩位置偏僻,俄軍機動性強,一直未能徹底剿滅,雅克薩的俄軍一直難以剿滅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地處清帝國領土的東北方邊界,加之清政府一直有限制漢人進入東北的政令,使得人煙稀少,且難以駐紮重兵。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但是,俄軍的情況還不如清軍,雅克薩距離俄羅斯帝國的都城莫斯科更遠,進犯雅克薩的也大多是前來劫掠的哥薩克人,由於清俄兩個帝國都難以派出重兵參與雅克薩之戰,就註定決定了這場戰爭勝負的不是兩國綜合國力,而是對戰雙方的戰略戰術,當然還有武器裝備。

1686年,俄軍則在雅克薩建築木城,俄軍士兵共計450餘人,康熙帝派彭春率領尼古塔駐防兵1500人,盛京兵500人,以及由林興珠帶領的福建藤牌兵500人兵進雅克薩。

藤牌兵

在我國古代,一直有將用油浸泡過的藤類製作成鎧甲或盾牌以用作戰場防禦的做法,《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情節膾炙人口,《三國演義》是小說之言,雖不可信,但至少說明在作者羅貫中生活的元末明初之前就有藤甲的應用。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藤牌製作複雜,需選取產自我國南方地區的質地堅韌的老藤,置於水中浸泡半月,然後拿出晾晒,晾晒一般要達到兩個月,然後再用桐油浸泡,如此反覆多次,經過這樣一系列流程的藤條已經變得十分堅韌,可以製成牌或甲,刀劍難以攻破。

相比於藤甲,藤牌使用更加方便,也避免了一單遭遇大火不能迅速脫下的窘境,而首次靈活應用藤牌於戰場的便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明代,火器已經一定程度應用於戰場,且倭寇善於巷戰,這就使得原本戰場上常常使用的大規模兵陣失去了用武之地,於是,戚繼光以一種由12人組成的鴛鴦陣以對抗倭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鴛鴦陣陣形以12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再二人為狼筅(以一種南方植物做成的長約3米的攻擊武器)手,再四人為長槍手,再二人為“鏜鈀”手,負責防禦,而短刀手,負責迂迴砍殺。

鴛鴦陣因適合於地區狹小處列陣應敵而在抗倭戰鬥中應用廣泛,且每每可以重創倭寇,在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明軍抗日援朝時也大量應用鴛鴦陣,在豐臣秀吉的軍隊中,雖然大炮這樣的大型火器不如明軍,但火銃等小型火器卻較明軍先進,且應用交廣泛,鴛鴦陣之所以能大量應用很大程度上是以為藤牌兵手中的藤牌對於火器有一定的防禦能力。而鴛鴦陣中,兼具攻守兩方面能力的只有藤牌兵。

雅克薩之戰

雅克薩之戰前,康熙帝曾詢問林興珠如何應對俄軍火器,林興珠回答:“有滾被”及“滾牌”,此處之滾牌既藤牌,康熙帝當即決定組建一支約500人的藤牌軍前往雅克薩。

在於俄軍交涉無果後,清軍決定主動出擊,清軍的進攻部隊分水陸兩路,陸路於雅克薩城前架好大炮,做好攻城準備,水路屯於黑龍江中的戰艦中,1685年5月25日,攻城開始。

"

兩種文明短暫對視,再見已是滄海桑田。

1682年,平定了“三番”的康熙皇帝開始將目光投向投向北方,投向他們的“龍興之地”。在清帝國崛起佔領整個中國的同時,北方的俄羅斯帝國也開始開疆拓土,在黑龍江尼布楚、雅克薩地區,兩個帝國終於相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雅克薩位於黑龍江省漠河縣以東黑龍江北岸(今俄羅斯阿爾巴金諾),地處清俄邊界,自明朝末年起,俄羅斯軍隊便開始不斷劫掠、襲擾該地區,清順治帝曾多次派兵圍剿,但由於雅克薩位置偏僻,俄軍機動性強,一直未能徹底剿滅,雅克薩的俄軍一直難以剿滅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地處清帝國領土的東北方邊界,加之清政府一直有限制漢人進入東北的政令,使得人煙稀少,且難以駐紮重兵。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但是,俄軍的情況還不如清軍,雅克薩距離俄羅斯帝國的都城莫斯科更遠,進犯雅克薩的也大多是前來劫掠的哥薩克人,由於清俄兩個帝國都難以派出重兵參與雅克薩之戰,就註定決定了這場戰爭勝負的不是兩國綜合國力,而是對戰雙方的戰略戰術,當然還有武器裝備。

1686年,俄軍則在雅克薩建築木城,俄軍士兵共計450餘人,康熙帝派彭春率領尼古塔駐防兵1500人,盛京兵500人,以及由林興珠帶領的福建藤牌兵500人兵進雅克薩。

藤牌兵

在我國古代,一直有將用油浸泡過的藤類製作成鎧甲或盾牌以用作戰場防禦的做法,《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情節膾炙人口,《三國演義》是小說之言,雖不可信,但至少說明在作者羅貫中生活的元末明初之前就有藤甲的應用。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藤牌製作複雜,需選取產自我國南方地區的質地堅韌的老藤,置於水中浸泡半月,然後拿出晾晒,晾晒一般要達到兩個月,然後再用桐油浸泡,如此反覆多次,經過這樣一系列流程的藤條已經變得十分堅韌,可以製成牌或甲,刀劍難以攻破。

相比於藤甲,藤牌使用更加方便,也避免了一單遭遇大火不能迅速脫下的窘境,而首次靈活應用藤牌於戰場的便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明代,火器已經一定程度應用於戰場,且倭寇善於巷戰,這就使得原本戰場上常常使用的大規模兵陣失去了用武之地,於是,戚繼光以一種由12人組成的鴛鴦陣以對抗倭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鴛鴦陣陣形以12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再二人為狼筅(以一種南方植物做成的長約3米的攻擊武器)手,再四人為長槍手,再二人為“鏜鈀”手,負責防禦,而短刀手,負責迂迴砍殺。

鴛鴦陣因適合於地區狹小處列陣應敵而在抗倭戰鬥中應用廣泛,且每每可以重創倭寇,在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明軍抗日援朝時也大量應用鴛鴦陣,在豐臣秀吉的軍隊中,雖然大炮這樣的大型火器不如明軍,但火銃等小型火器卻較明軍先進,且應用交廣泛,鴛鴦陣之所以能大量應用很大程度上是以為藤牌兵手中的藤牌對於火器有一定的防禦能力。而鴛鴦陣中,兼具攻守兩方面能力的只有藤牌兵。

雅克薩之戰

雅克薩之戰前,康熙帝曾詢問林興珠如何應對俄軍火器,林興珠回答:“有滾被”及“滾牌”,此處之滾牌既藤牌,康熙帝當即決定組建一支約500人的藤牌軍前往雅克薩。

在於俄軍交涉無果後,清軍決定主動出擊,清軍的進攻部隊分水陸兩路,陸路於雅克薩城前架好大炮,做好攻城準備,水路屯於黑龍江中的戰艦中,1685年5月25日,攻城開始。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比是:

清軍3000餘人,俄軍約450,清軍佔絕對優勢。

武器方面:清軍有炮逾百門,而俄軍只有3門,清軍依舊佔據絕對優勢,但在槍這方面,俄軍卻佔了優勢,俄軍有300支火繩槍,火繩槍是一種前裝滑膛火槍其射速為每2分鐘1發,射程約100米,精度不高,而清軍擁有的是鳥槍100支,火繩槍作為最初級的前膛槍威力並不比鳥槍強多少,但已經被俄軍普遍裝備,450人的隊伍中已經有300人裝備火繩槍。而清軍依舊以冷兵器為主。

火繩槍其實並不算好用,因為膛線技術不成熟,這種槍經常炸膛,且不易瞄準,射擊精度無法保證,但一支300人的火槍隊對於冷兵器為主清軍來說依然是一支不小的威脅。

攻城開始時,清軍利用炮火的優勢猛擊雅克薩城,雅克薩是一座木城,難以承受太猛烈的炮火,城池岌岌可危,俄軍援兵欲乘船沿黑龍江增援,與林興珠的藤牌軍相遇,藤牌軍皆裸身如水,講藤牌頂於頭上,俄軍火器不能傷,藤牌兵衝至近前,以快刀殺傷俄軍,俄軍死傷大半,藤牌軍未傷一人。

雅克薩城下,清軍以大炮轟擊,俄軍損失慘重,但近戰時攻城時,由於俄軍持有較大規模的火繩槍隊,清軍並未佔到太大便宜。炮擊從25日晚持續到26日黎明,雅克薩城雖然已經搖搖欲墜,但始終未被徹底佔領,清軍決定焚城,於是,福建藤牌軍以藤牌護身,將大量燃料置於城下,俄軍見清軍準備焚城,只能開城投降,清軍燒成而去,俄軍卻於清軍遠去後再次捲土從,第二次雅克薩之戰由此展開。

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清軍出兵2100人,俄軍則增加到600餘人,炮20餘門,而這次俄國軍隊已經裝備了燧發槍,並將雅克薩城加固為土城。

"

兩種文明短暫對視,再見已是滄海桑田。

1682年,平定了“三番”的康熙皇帝開始將目光投向投向北方,投向他們的“龍興之地”。在清帝國崛起佔領整個中國的同時,北方的俄羅斯帝國也開始開疆拓土,在黑龍江尼布楚、雅克薩地區,兩個帝國終於相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雅克薩位於黑龍江省漠河縣以東黑龍江北岸(今俄羅斯阿爾巴金諾),地處清俄邊界,自明朝末年起,俄羅斯軍隊便開始不斷劫掠、襲擾該地區,清順治帝曾多次派兵圍剿,但由於雅克薩位置偏僻,俄軍機動性強,一直未能徹底剿滅,雅克薩的俄軍一直難以剿滅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地處清帝國領土的東北方邊界,加之清政府一直有限制漢人進入東北的政令,使得人煙稀少,且難以駐紮重兵。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但是,俄軍的情況還不如清軍,雅克薩距離俄羅斯帝國的都城莫斯科更遠,進犯雅克薩的也大多是前來劫掠的哥薩克人,由於清俄兩個帝國都難以派出重兵參與雅克薩之戰,就註定決定了這場戰爭勝負的不是兩國綜合國力,而是對戰雙方的戰略戰術,當然還有武器裝備。

1686年,俄軍則在雅克薩建築木城,俄軍士兵共計450餘人,康熙帝派彭春率領尼古塔駐防兵1500人,盛京兵500人,以及由林興珠帶領的福建藤牌兵500人兵進雅克薩。

藤牌兵

在我國古代,一直有將用油浸泡過的藤類製作成鎧甲或盾牌以用作戰場防禦的做法,《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情節膾炙人口,《三國演義》是小說之言,雖不可信,但至少說明在作者羅貫中生活的元末明初之前就有藤甲的應用。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藤牌製作複雜,需選取產自我國南方地區的質地堅韌的老藤,置於水中浸泡半月,然後拿出晾晒,晾晒一般要達到兩個月,然後再用桐油浸泡,如此反覆多次,經過這樣一系列流程的藤條已經變得十分堅韌,可以製成牌或甲,刀劍難以攻破。

相比於藤甲,藤牌使用更加方便,也避免了一單遭遇大火不能迅速脫下的窘境,而首次靈活應用藤牌於戰場的便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明代,火器已經一定程度應用於戰場,且倭寇善於巷戰,這就使得原本戰場上常常使用的大規模兵陣失去了用武之地,於是,戚繼光以一種由12人組成的鴛鴦陣以對抗倭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鴛鴦陣陣形以12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再二人為狼筅(以一種南方植物做成的長約3米的攻擊武器)手,再四人為長槍手,再二人為“鏜鈀”手,負責防禦,而短刀手,負責迂迴砍殺。

鴛鴦陣因適合於地區狹小處列陣應敵而在抗倭戰鬥中應用廣泛,且每每可以重創倭寇,在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明軍抗日援朝時也大量應用鴛鴦陣,在豐臣秀吉的軍隊中,雖然大炮這樣的大型火器不如明軍,但火銃等小型火器卻較明軍先進,且應用交廣泛,鴛鴦陣之所以能大量應用很大程度上是以為藤牌兵手中的藤牌對於火器有一定的防禦能力。而鴛鴦陣中,兼具攻守兩方面能力的只有藤牌兵。

雅克薩之戰

雅克薩之戰前,康熙帝曾詢問林興珠如何應對俄軍火器,林興珠回答:“有滾被”及“滾牌”,此處之滾牌既藤牌,康熙帝當即決定組建一支約500人的藤牌軍前往雅克薩。

在於俄軍交涉無果後,清軍決定主動出擊,清軍的進攻部隊分水陸兩路,陸路於雅克薩城前架好大炮,做好攻城準備,水路屯於黑龍江中的戰艦中,1685年5月25日,攻城開始。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比是:

清軍3000餘人,俄軍約450,清軍佔絕對優勢。

武器方面:清軍有炮逾百門,而俄軍只有3門,清軍依舊佔據絕對優勢,但在槍這方面,俄軍卻佔了優勢,俄軍有300支火繩槍,火繩槍是一種前裝滑膛火槍其射速為每2分鐘1發,射程約100米,精度不高,而清軍擁有的是鳥槍100支,火繩槍作為最初級的前膛槍威力並不比鳥槍強多少,但已經被俄軍普遍裝備,450人的隊伍中已經有300人裝備火繩槍。而清軍依舊以冷兵器為主。

火繩槍其實並不算好用,因為膛線技術不成熟,這種槍經常炸膛,且不易瞄準,射擊精度無法保證,但一支300人的火槍隊對於冷兵器為主清軍來說依然是一支不小的威脅。

攻城開始時,清軍利用炮火的優勢猛擊雅克薩城,雅克薩是一座木城,難以承受太猛烈的炮火,城池岌岌可危,俄軍援兵欲乘船沿黑龍江增援,與林興珠的藤牌軍相遇,藤牌軍皆裸身如水,講藤牌頂於頭上,俄軍火器不能傷,藤牌兵衝至近前,以快刀殺傷俄軍,俄軍死傷大半,藤牌軍未傷一人。

雅克薩城下,清軍以大炮轟擊,俄軍損失慘重,但近戰時攻城時,由於俄軍持有較大規模的火繩槍隊,清軍並未佔到太大便宜。炮擊從25日晚持續到26日黎明,雅克薩城雖然已經搖搖欲墜,但始終未被徹底佔領,清軍決定焚城,於是,福建藤牌軍以藤牌護身,將大量燃料置於城下,俄軍見清軍準備焚城,只能開城投降,清軍燒成而去,俄軍卻於清軍遠去後再次捲土從,第二次雅克薩之戰由此展開。

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清軍出兵2100人,俄軍則增加到600餘人,炮20餘門,而這次俄國軍隊已經裝備了燧發槍,並將雅克薩城加固為土城。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燧發槍

燧發槍以燧石代替火繩,炸膛機率大減,射速也提升到了每分鐘2發左右,好在俄軍裝備不多,不然戰爭結果可能逆轉。

第二次雅克薩戰役,清軍的火炮對於雅克薩土城沒有太大作用,俄軍也不止龜縮於城內,而是時而出城應戰,雙方你來我往,難分勝負,最後清軍以圍困的方法迫使俄軍投降。

二次雅克薩戰爭,清軍都取得勝利,清軍勝利的因素是多方面,而福建藤牌兵手中的藤牌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擋火繩槍乃至初級的燧發槍的射擊,藤牌能夠較大規模的裝備軍隊,得益於中國古代強大的手工業技術,而燧發槍不過是最初級的工業品,這是場發達的手工業文明對於拙劣的工業文明的勝利,儘管這場勝利,已經顯得有些艱難。

不知是否因為這場勝利,清帝國後來的皇帝對於西方工業品顯得不屑一顧,康熙帝的孫子乾隆帝數次對緬甸用兵,但因緬甸軍裝備大量燧發槍,使清軍屢屢無功而返,1841年,英軍進攻廈門,福建藤牌軍英勇應戰,但面對英軍強大的艦炮,藤牌軍損失慘重。

"

兩種文明短暫對視,再見已是滄海桑田。

1682年,平定了“三番”的康熙皇帝開始將目光投向投向北方,投向他們的“龍興之地”。在清帝國崛起佔領整個中國的同時,北方的俄羅斯帝國也開始開疆拓土,在黑龍江尼布楚、雅克薩地區,兩個帝國終於相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雅克薩位於黑龍江省漠河縣以東黑龍江北岸(今俄羅斯阿爾巴金諾),地處清俄邊界,自明朝末年起,俄羅斯軍隊便開始不斷劫掠、襲擾該地區,清順治帝曾多次派兵圍剿,但由於雅克薩位置偏僻,俄軍機動性強,一直未能徹底剿滅,雅克薩的俄軍一直難以剿滅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地處清帝國領土的東北方邊界,加之清政府一直有限制漢人進入東北的政令,使得人煙稀少,且難以駐紮重兵。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但是,俄軍的情況還不如清軍,雅克薩距離俄羅斯帝國的都城莫斯科更遠,進犯雅克薩的也大多是前來劫掠的哥薩克人,由於清俄兩個帝國都難以派出重兵參與雅克薩之戰,就註定決定了這場戰爭勝負的不是兩國綜合國力,而是對戰雙方的戰略戰術,當然還有武器裝備。

1686年,俄軍則在雅克薩建築木城,俄軍士兵共計450餘人,康熙帝派彭春率領尼古塔駐防兵1500人,盛京兵500人,以及由林興珠帶領的福建藤牌兵500人兵進雅克薩。

藤牌兵

在我國古代,一直有將用油浸泡過的藤類製作成鎧甲或盾牌以用作戰場防禦的做法,《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情節膾炙人口,《三國演義》是小說之言,雖不可信,但至少說明在作者羅貫中生活的元末明初之前就有藤甲的應用。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藤牌製作複雜,需選取產自我國南方地區的質地堅韌的老藤,置於水中浸泡半月,然後拿出晾晒,晾晒一般要達到兩個月,然後再用桐油浸泡,如此反覆多次,經過這樣一系列流程的藤條已經變得十分堅韌,可以製成牌或甲,刀劍難以攻破。

相比於藤甲,藤牌使用更加方便,也避免了一單遭遇大火不能迅速脫下的窘境,而首次靈活應用藤牌於戰場的便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明代,火器已經一定程度應用於戰場,且倭寇善於巷戰,這就使得原本戰場上常常使用的大規模兵陣失去了用武之地,於是,戚繼光以一種由12人組成的鴛鴦陣以對抗倭寇。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鴛鴦陣陣形以12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再二人為狼筅(以一種南方植物做成的長約3米的攻擊武器)手,再四人為長槍手,再二人為“鏜鈀”手,負責防禦,而短刀手,負責迂迴砍殺。

鴛鴦陣因適合於地區狹小處列陣應敵而在抗倭戰鬥中應用廣泛,且每每可以重創倭寇,在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明軍抗日援朝時也大量應用鴛鴦陣,在豐臣秀吉的軍隊中,雖然大炮這樣的大型火器不如明軍,但火銃等小型火器卻較明軍先進,且應用交廣泛,鴛鴦陣之所以能大量應用很大程度上是以為藤牌兵手中的藤牌對於火器有一定的防禦能力。而鴛鴦陣中,兼具攻守兩方面能力的只有藤牌兵。

雅克薩之戰

雅克薩之戰前,康熙帝曾詢問林興珠如何應對俄軍火器,林興珠回答:“有滾被”及“滾牌”,此處之滾牌既藤牌,康熙帝當即決定組建一支約500人的藤牌軍前往雅克薩。

在於俄軍交涉無果後,清軍決定主動出擊,清軍的進攻部隊分水陸兩路,陸路於雅克薩城前架好大炮,做好攻城準備,水路屯於黑龍江中的戰艦中,1685年5月25日,攻城開始。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比是:

清軍3000餘人,俄軍約450,清軍佔絕對優勢。

武器方面:清軍有炮逾百門,而俄軍只有3門,清軍依舊佔據絕對優勢,但在槍這方面,俄軍卻佔了優勢,俄軍有300支火繩槍,火繩槍是一種前裝滑膛火槍其射速為每2分鐘1發,射程約100米,精度不高,而清軍擁有的是鳥槍100支,火繩槍作為最初級的前膛槍威力並不比鳥槍強多少,但已經被俄軍普遍裝備,450人的隊伍中已經有300人裝備火繩槍。而清軍依舊以冷兵器為主。

火繩槍其實並不算好用,因為膛線技術不成熟,這種槍經常炸膛,且不易瞄準,射擊精度無法保證,但一支300人的火槍隊對於冷兵器為主清軍來說依然是一支不小的威脅。

攻城開始時,清軍利用炮火的優勢猛擊雅克薩城,雅克薩是一座木城,難以承受太猛烈的炮火,城池岌岌可危,俄軍援兵欲乘船沿黑龍江增援,與林興珠的藤牌軍相遇,藤牌軍皆裸身如水,講藤牌頂於頭上,俄軍火器不能傷,藤牌兵衝至近前,以快刀殺傷俄軍,俄軍死傷大半,藤牌軍未傷一人。

雅克薩城下,清軍以大炮轟擊,俄軍損失慘重,但近戰時攻城時,由於俄軍持有較大規模的火繩槍隊,清軍並未佔到太大便宜。炮擊從25日晚持續到26日黎明,雅克薩城雖然已經搖搖欲墜,但始終未被徹底佔領,清軍決定焚城,於是,福建藤牌軍以藤牌護身,將大量燃料置於城下,俄軍見清軍準備焚城,只能開城投降,清軍燒成而去,俄軍卻於清軍遠去後再次捲土從,第二次雅克薩之戰由此展開。

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清軍出兵2100人,俄軍則增加到600餘人,炮20餘門,而這次俄國軍隊已經裝備了燧發槍,並將雅克薩城加固為土城。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燧發槍

燧發槍以燧石代替火繩,炸膛機率大減,射速也提升到了每分鐘2發左右,好在俄軍裝備不多,不然戰爭結果可能逆轉。

第二次雅克薩戰役,清軍的火炮對於雅克薩土城沒有太大作用,俄軍也不止龜縮於城內,而是時而出城應戰,雙方你來我往,難分勝負,最後清軍以圍困的方法迫使俄軍投降。

二次雅克薩戰爭,清軍都取得勝利,清軍勝利的因素是多方面,而福建藤牌兵手中的藤牌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擋火繩槍乃至初級的燧發槍的射擊,藤牌能夠較大規模的裝備軍隊,得益於中國古代強大的手工業技術,而燧發槍不過是最初級的工業品,這是場發達的手工業文明對於拙劣的工業文明的勝利,儘管這場勝利,已經顯得有些艱難。

不知是否因為這場勝利,清帝國後來的皇帝對於西方工業品顯得不屑一顧,康熙帝的孫子乾隆帝數次對緬甸用兵,但因緬甸軍裝備大量燧發槍,使清軍屢屢無功而返,1841年,英軍進攻廈門,福建藤牌軍英勇應戰,但面對英軍強大的艦炮,藤牌軍損失慘重。

手工業對工業的反擊,清俄雅克薩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藤牌兵

鴉片戰爭

英軍在海上的勝利讓俄軍知道了清帝國的虛實,處於歐洲工業水平下游的俄國憑藉威逼利誘就搶佔了清帝國比英法兩國國土面積之和還大的土地,基於農業和手工業立國的清帝國,終於在工業文明面前倒下。

雅克薩之戰時,工業文明的火種剛剛由歐洲產生,面對已經十分成熟的中國手工業文明自然顯得十分拙劣,但是手工業只能擁有現在,工業卻將擁有未來。

從雅克薩戰爭到鴉片戰爭不過1個多世紀,這短短的100多年裡,歐洲卻經歷了科學革命,技術爆炸以及工業革命,而中國的一切都在原地打轉,同樣的100多年,在歐洲經歷過多次滄海變桑田;而在中國,時光彷彿已然枯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