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寒門出身當上皇帝,不是劉邦也不是朱元璋,曾一人打的數百軍隊大敗

明朝 劉牢之 孫恩 宋武帝 大嶽懟歷史 大嶽懟歷史 2017-08-26

上接

此人是歷史上殺掉皇帝最多的人,南朝第一帝,辛棄疾對他大為稱讚

西邊的戰事塵埃落定,桓玄成了最後的贏家,心裡也有了自己的小九九。但在這之前,我們還是聊聊東邊的戰事吧,畢竟主人公是劉裕而不是桓玄。東邊的孫恩之亂還在持續,隨著謝琰的戰死,東晉朝廷一片譁然,他們派出了桓伊的弟弟桓不才,劉裕的上司孫無終,劉牢之的女婿高雅之出軍平叛,但這幾位並不是什麼高手,晉軍先是跟孫恩軍相持了一段時間,隨後高雅之軍被孫恩大敗,東晉的軍隊不得不退守餘姚。

此人寒門出身當上皇帝,不是劉邦也不是朱元璋,曾一人打的數百軍隊大敗

東晉朝廷沒有辦法,只能倚仗劉牢之的北府軍了。隨後朝廷加封劉牢之都督五郡,志得意滿的劉牢之才揮軍東下。孫恩聽說北府軍又來了,知道自身斤兩的他帶著部眾撤回了舟山,劉牢之輕易便收復失地。他自引軍屯兵上虞,又分兵戍守各地:下令袁崧屯兵滬瀆,劉裕屯兵句章,此時的劉裕因為先前的出色表現已經被升任為參軍,雖然句章離孫恩最近,兵員最少軍備條件差,但這是劉裕第一次獨立領軍,這個冉冉上升的將星終將迸發出耀眼的光芒,甚至超過天邊的太陽。

因為之前在三吳之地的暴行,北府軍惡名在外,並不被當地百姓所接納。可句章的百姓漸漸發現,駐紮在句章的這支不足前人的北府軍,軍紀竟是出奇的好,秋毫無犯,法令嚴明。守將劉裕也是與將士們同甘共苦,一起整修城池,擴充軍備,以抵禦可能到來的孫恩軍的入侵。果然,孫恩以句章守軍少,很快就率軍來攻打。可是他發現這支軍隊的指揮官硬的扎手,詭計多端不說,還勇武異常,常常披堅執銳,身先士卒,每戰輒摧鋒陷陣。因擔心句章人少,劉牢之也引軍來救援,孫恩久攻不下,只能退回海島。

孫恩手下畢竟有十幾萬張等著吃飯的嘴,老是窩在海島上不是辦法。三月,孫恩率眾直取海鹽,不料劉裕得知後,率軍星夜趕赴海鹽。他組織了敢死隊,選拔了幾百驍勇之人,手持短兵,脫去甲冑,夜伏於城門處。第二天孫恩大軍到達海鹽,隨即開始攻城,不過他並不知道海鹽的守將正是之前碰到的那個硬釘子劉裕,所以結果可以預見,劉裕一聲令下,數百人鼓譟殺出,孫恩軍被嚇懵了,紛紛棄甲而走,劉裕所部在後追殺,斬孫恩軍大將姚盛。

又吃了一次虧的孫恩這才發現守城的是之前的硬點子,他怒不可遏的下令攻城,要知道孫恩軍此次出兵的規模有十幾萬人,打一個一千守軍的小城還不是手到擒來?連日的進攻雖然沒有打開缺口,但也成功的消耗了劉裕的力量。劉裕深感軍少,於是心生一計,他下令軍士降下旗幟,隱匿起來,假裝已經棄城而走。又找了幾個老頭登上城頭,大開城門。

第二天孫恩像往常一樣準備攻城,突然發現城門大開,軍旗也不見了,只有幾個老頭在城頭。他派人去問,被告知劉裕因為人少,已經在昨晚偷偷的棄城逃走了。或許是幾個老頭顫巍巍的表現太具說服力,又或許是他真的認為有自己的大軍在,劉裕兵少只能逃跑,孫恩相信了這個說法。他下令全軍入城,孫恩的軍隊在城外吃了幾天土,早就受夠了。聽說守將逃跑,他們便爭先恐後的進入城內。

就在孫恩部入城的時候,劉裕軍趁其不備,突然殺出,大破孫恩軍。知道真相的孫恩表示嗶了狗,我怎麼碰上這麼一個硬點子。算了,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劉裕實實在在的玩了一手空城計。孫恩心想,我打句章,你在句章;我打海鹽,你在海鹽。我再換個地方,我就不信你還能跟上。兄弟們我們走,打滬瀆去。

劉裕聽說孫恩往滬瀆方向進軍,也整兵準備救援。海鹽縣令鮑陋感激劉裕的救援,見劉裕兵少,就派兒子鮑嗣之帶領一千新徵的兵士跟隨劉裕。可鮑嗣之是個初生牛犢,他表示自己要當就當前鋒,他向劉裕請為前驅。劉裕跟他說:賊兵久經戰陣,還是很能打的。你呢,帶著的兵士都是新徵入伍的,缺少訓練,也沒見過戰陣,如果當前鋒,萬一失敗,會影響士氣。我軍就不好打了,你還是在後軍吧。

鮑嗣之可不幹,寶寶不聽,寶寶就要打前鋒。還賊眾厲害,厲害能被你用幾百人打成那個熊樣?說得好聽,明明你就是不願意我立功嘛。劉裕沒辦法,畢竟是老鮑的一片好心,也就勉強答應了。不過他還是謹慎的做好了應對,在戰場上設下了多出埋伏和大量旗鼓。孫恩見劉裕率軍追上來了,就派一萬多人與之交戰。劉裕手下埋伏的將士突然一起擊鼓亮旗,喊聲震天,孫恩以為中了劉裕的埋伏,大驚之下下令撤軍,劉裕軍趁勢掩殺大勝一陣。

咱們都明白是怎麼贏的,可是鮑嗣之不知道啊,他自己稀裡糊塗的還以為是自己的功勞,深感叛軍是烏合之眾的他下令進軍,結果稍一抵抗,回過神來的孫恩軍發現自己被耍了。孫恩軍殺將回來,鮑嗣之鮑小爺全軍覆沒,自己也死在亂軍中。劉裕見己方兵少的問題暴露了,率軍且戰且退,孫恩軍一路緊逼,劉裕所部死傷甚多。退到最開始交戰地方的劉裕見退無可退,決定賭一把,他心生一計,下令左右收集死人身上的兵器衣服,從容不迫。追上來的孫恩軍被他唬住了,剛剛就吃了一個虧,誰知道這個老小子是不是下好了套等我們鑽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往前一步。

劉裕突然大吼一聲,身後的軍士一起吶喊,衝上前來。孫恩軍本來就有所懷疑,見到這個情況,覺得自己又中計了。他們撒丫子就跑,跑的比香港記者還快。劉裕見孫恩軍後撤,也約束軍士,慢慢撤退。孫恩在拜託了劉裕的糾纏後,按老計劃趕往滬瀆,滬瀆的守將袁崧就沒那麼好運了,滬瀆很快被孫恩攻下,袁崧戰死,守城的四千晉軍也全軍覆沒。

此人寒門出身當上皇帝,不是劉邦也不是朱元璋,曾一人打的數百軍隊大敗

六月,孫恩率軍十餘萬,樓船千餘艘,浩浩蕩蕩逆流而上,兵鋒所向,直指建康,東晉朝野震動,內外戒嚴,百官都被遷到臺省的機構內居住,朝廷任命冠軍將軍高素守石頭,輔國將軍劉襲柵斷淮口,丹陽尹司馬恢之戍南岸,冠軍將軍桓謙等人駐防白石,左衛將軍王嘏屯中堂,又徵調豫州刺史司馬尚之入京師保衛,又下令急徵劉牢之回軍。

劉牢之還在山陰一帶,於是他下令劉裕去救援。劉裕及手下的一千軍士連夜趕路,幾乎與孫恩軍同時趕到了丹徒。劉裕兵少,又一路急行軍而來,疲憊不堪,原丹徒守軍又沒有鬥志。孫恩部則是坐船趕到的,孫恩攜攻克滬瀆之勇登上了丹徒的蒜山,蒜山作為一個制高點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劉裕聽聞孫恩部去了蒜山,顧不得疲憊,下令全軍出擊趕赴蒜山。兩軍交戰,一場殘酷的廝殺後,劉裕軍竟奇蹟般的獲勝,除了讓人感慨劉裕天選之人的身份外,也不得不讓人感嘆於北府軍的精銳程度,或許蒜山的狹窄山道也限制住了孫恩軍的陣勢展開吧,戰敗的孫恩軍慌不擇路,有大量兵士從山上跌下,孫恩狼狽逃回船上,才保住性命。

孫恩見又是劉裕這個煞星追來,一分鐘也不想再待下去了。仗著自己還有不少人馬,很快就整頓了部隊,從水路出發,往建康方向去了。東晉朝廷派司馬元顯迎戰,孫恩心想,劉裕我收拾不了,你我還收拾不了?孫恩與晉軍交戰,司馬元顯連戰連敗。他老爹司馬道子嚇得每天都到宗廟裡面去禱告,求列祖列宗保佑。孫恩雖然離建康越來越近,但他的船都是海船,又是逆風行駛,速度並不快。東晉朝廷之前調來的司馬尚之終於趕到,孫恩又聽說劉牢之也快回來了。想想北府軍的厲害,孫恩慫了,他下令全軍轉向,向北直撲鬱洲。又分遣部下進攻廣陵,廣陵很快就陷落了,三千多守軍全軍覆沒。

劉牢之的女婿高雅之帶兵追擊孫恩到鬱洲,孫恩也有些怒了,劉牢之我打不過,劉裕我打不過,你個手下敗將來送人頭?孫恩下令回軍迎戰,大破晉軍,同時捉住了高雅之,將軍勢安頓了下來。

為什麼孫恩敢大模大樣的停下來?因為東晉內部又出事了。前面說到桓玄得了控制住了大片的疆域,穩住局勢後,桓玄見孫恩之亂愈演愈烈,感覺到有機可乘的他上書朝廷,請求出兵勤王,消滅孫恩。司馬道子心裡可門清,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麼聊齋啊?你要出兵到了建康,還有我們這些人的活路?恐怕你那個死鬼老爹沒完成的夢想你就給實現了。他慌忙以皇帝的名義下令,褒獎桓玄的忠心,又孫恩已被趕走為由,表示不勞桓玄興師動眾了。

糊弄住了桓玄,孫恩還沒走遠呢、司馬道子無奈,看了看身邊的人,誰也不是帶兵打仗的料哇。劉牢之都已經位高權重了,自己可不想輕易用他。想來想去,司馬道子眼前一亮。劉裕這小子不錯啊,作戰勇敢,有勇有謀,職位不高潛力還大。於是下詔封劉裕為建武將軍、下邳太守,又下令劉裕領水軍追擊鬱洲的孫恩部。

劉裕於是率軍發往鬱洲,孫恩聽說東晉派人來了起初還不在意,但當他聽說派來的是劉裕的時候,他嚇壞了。他劉裕帶著不到1000人就敢砸我的場子,現在發達了,我還敢跟他打?但畢竟不擊而走影響士氣,孫恩硬著頭皮跟劉裕交戰,結局當然是打不過啊。孫恩軍一路敗逃到滬瀆,劉裕又追到滬瀆。再次交戰,依然沒有懸念。孫恩部逃往海鹽,劉裕也追到海鹽,在又一頓胖揍之後,孫恩最終從水路跑回了老巢舟山。三次交戰,劉裕軍每次都以大勝告終,俘獲不計其數。孫恩軍則是元氣大傷,漸漸地軍力衰微。

孫恩之亂基本上解除了,這位海賊王的結局我們之後再談,讓我們把目光回到紛亂的東晉朝廷中。司馬道子父子在孫恩之亂中的拙劣表現有目共睹,無能、軟弱而又目光短淺,手握重兵的桓玄將這些都看在了眼裡,他覺得他可以有所行動了,於是他寫了一封信上報朝廷。我的老首長王恭,是一個多麼好的人啊!對國家忠心耿耿,身無餘財,你竟然用企圖謀反的罪名把他殺死了,你於心何忍啊!放眼天下,朝廷再也沒有出現聲望與能力堪比王恭的人了,這不是因為世上沒有這種人,而是因為你司馬道子禍亂朝綱,所以他們都不敢為朝廷效力了。為什麼我桓玄敢說實話?因為只有我在外任職。

此人寒門出身當上皇帝,不是劉邦也不是朱元璋,曾一人打的數百軍隊大敗

桓玄一方面發動輿論攻勢,另一方面下令封鎖上游江岸,所有的物資嚴格控制,不得往下游的建康等地運輸。本來就因為孫恩之亂導致三吳之地沒有什麼餘糧,桓玄這麼一搞,東晉朝廷一片混亂。普通的官吏已經不發工資了,位居高位的大臣們也只能實行配給制,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司馬元顯還是渾然不覺,自顧自享受,朝堂上下怨聲載道。

司馬元顯在接到桓玄信的時候終於從醉生夢死中醒來,他驚慌失措的找來手下人商議對策。他的謀士張法順對他說:桓玄用小手段搞定荊襄,人心不附。咱們手中還有北府兵啊,我們先以大義指責他,然後聯合劉牢之共同出兵,則桓玄可一戰而定。司馬元顯覺得他說的很對,便派他去聯絡劉牢之。而遠在荊襄的虞楷不知道怎麼聽到的風聲,他寫了封信告訴司馬元顯:我早就看桓玄不順眼了,朝廷大軍若來,我當為內應,司馬元顯於是大喜。

張法順到了京口見到了劉牢之,劉牢之卻滿口敷衍,他覺得桓玄的勢力很大難以對付。張法順回去向司馬元顯彙報,司馬元顯早吃了虞楷這個定心丸,他表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在新年的鐘聲中,朝廷宣佈封司馬元顯為驃騎大將軍,以劉牢之為前鋒,共討桓玄。

桓玄聽說朝廷派大軍征伐自己,第一反應是玩過火了。我就說了幾句話你怎麼就當真了?他連忙下令把手下的兵力收緊防禦,但他的謀士卞範之勸住了他。卞範之給桓玄分析了一下局勢:司馬元顯是個什麼水平咱們都看到了,他在孫恩之亂中失掉了軍心和民心,那劉牢之也是個猶豫不決的主。咱們點起兵馬,讓天下人知道我們的力量。桓玄認為很有道理,於是發出聲明,聲討司馬元顯,然後集結大軍順流而下。

這邊桓玄終於不怕了,那邊的司馬元顯聽說桓玄好像點齊兵馬東下了,他開始害怕了。他派人聯絡之前說要做內應的虞楷,誰知道此時虞楷已經暴露,被桓玄捉住了。司馬元顯後悔了,他又派人去荊州找桓玄,想要和解。桓玄見到了使者,信心更足了,司馬元顯就是個紙老虎啊!他殺掉了使者,繼續揮軍東下。桓玄軍至姑孰,豫州刺史司馬尚之硬著頭皮跟桓玄作戰,結果被桓玄打的大敗,本人也被桓玄捉住,他的弟弟司馬休之棄城而走。而在這一過程中,猶豫的司馬元顯一步沒動,他已經害怕了。

另一方面,劉牢之的北府軍也沒有行動,因為桓玄的使者到了。使者叫何穆,是劉牢之的堂舅。何穆對他說:你現在手握重兵,功高震主,古之名將像你這樣的有幾個有好下場的?狡兔死走狗烹罷了。何況司馬元顯就是個毛孩子,一沒有容人之量二沒有什麼能力,你為什麼甘於在他之下呢?我們桓公英明神武,有容人之量,你不如倒向他,那樣可以保一輩子的富貴榮華。

劉牢之動搖了,他覺得何穆說的有道理。司馬元顯這個人他太瞭解了,還不如王恭呢!讓這樣一個人做自己的上司,那是嫌自己活得長啊。經過了長久的思考,第二天劉牢之召集諸將,當眾宣佈,全軍投降桓玄。眾將聽說後大吃一驚:老大你是不是沒睡醒啊?咱們北府兵堪稱天下第一,怎麼淪落到連仗不打直接投降的地步了?不只是劉裕這些軍官,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也跟著規勸劉牢之,但劉牢之還是力排眾議,投降。

有的人就是這樣,戰場上所向披靡,一往無前。但政治上卻膽小如鼠,患得患失。劉牢之的心態就是錯的,他一直把自己當做一個棋子,實際上他已經是一個有資格掌控棋局的人了,而他自己卻絲毫不知。在這種想法的引導下,劉牢之做出了投降的決定,堪稱天下第一的北府軍不戰而降。

劉敬宣從京口啟程去向桓玄請降,桓玄見到他後非常高興,盛大的款待了劉敬宣,並滿口許諾高官厚祿,劉敬宣信以為真。在招降了劉牢之部以後,桓玄下令大軍出擊新亭,直逼建康。司馬元顯聽說手裡唯一的王牌北府軍投降了,匆忙率兵趕回建康,打算堅守。可惜此時他手下的軍隊已經沒有絲毫的戰心了,桓玄的部隊一出現在視野裡,東晉的軍隊就一鬨而散。

窮途末日的司馬元顯此刻才想到了老爹,他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向司馬道子問計,司馬道子能有什麼辦法啊?他也很絕望啊!父子倆抱頭痛哭。很快桓玄大軍控制了建康,捉住了司馬道子父子二人,並於幾日後將司馬元顯一家盡數誅殺,陪同死刑的還有虞楷,張法順等幾位同志,並在數月後毒死了司馬道子。

志得意滿的桓玄控制了朝廷之後,開始大加封賞,任命自己為丞相,總督內外軍事,哥哥桓偉為荊州刺史,表哥桓謙為尚書左僕射,另一位表哥桓修為徐州刺史。這一番操作後,桓家人是徹底控制了東晉朝廷。值得一提的是有兩位熟人也得到了封賞,一位是文章開頭那位王導的孫子,替劉裕還債的王謐同志,他被任命為中書令;另一位就是吊打欠下賭債的少年劉裕的刁氏家族族長刁逵。

當然,對劉牢之的任命也下來了,劉牢之被調任會稽內史,暫時解除軍職。聽到朝廷任命的劉牢之傻了,這跟說好的不一樣啊!別說高官厚祿了,我的徐州刺史沒了,兵權也沒了。劉牢之有些不知所措,恰好他的兒子從桓玄處歸來,見狀力勸老爹造反:我早就看桓玄不是個好東西,如果他過河拆橋,我們要早些行動 ,如果屠刀到頭頂才反應過來就遲了啊。

劉牢之覺得很有道理,他找到了愛將劉裕,想得到劉裕的支持,在他看來,劉裕身為寒門,(寒門與寒士不同,劉裕其實也是低級的士族,此處可見何茲全先生《讀史集》)是由自己一手提拔的,我手中只要還有北府兵(北府兵其實是擇將而非擇兵,將遠比兵重要,此處可見田餘慶先生《東晉門閥政治》一書),就誰也不怕。

劉裕面對這個曾經北府兵的旗幟,一手提攜自己的上司,堅定的拒絕了他:不久之前,將軍您手握重兵卻不戰而降,聲望降到最低。如今的桓玄已經權傾朝野,威震天下,可以說一呼百應。這種情況下不會有人願意跟您一起造反的。將軍如果起兵,別說建康了,廣陵你都到不了。恕我不能跟將軍一起了,我這就解甲歸田回老家去了。劉裕隨後就回到了京口,跟他一起走的還有劉牢之的外甥何無忌。

劉牢之的失望溢於言表,但他還沒有絕望,他認為自己畢竟掌控北府兵幾十年了,威望尚存,趁自己還沒被架空,他又召集眾將商討反桓玄的事情,期待他的老部下們可以給他些幫助。誰知道他的參軍劉襲當場就開始斥責他:這個世界上最不該乾的就是背叛,將軍您先叛王恭,又叛司馬元顯,現在打算背叛桓玄,一日三反,還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劉襲說完起身便走,他的部下們見狀也都紛紛離開。

劉牢之見狀傻了眼,他只能帶著剩下的部下退往廣陵,同時派兒子去京口接走家屬。結果他的部下們還沒走到一半就散的差不多了,到了跟兒子約定會和的地方,也沒有見到兒子,以為事情敗露家人全部出事的劉牢之萬念俱灰,在一棵大樹旁自縊,結束了自己複雜的一生。實際上劉敬宣因為大霧沒有按時間趕到約定的地方,在幾天後他趕到時,看到的只有一具冰冷的屍體了。

曾經的北府兵領袖,洛澗之戰中帶著5000北府軍縱橫前秦軍隊,五橋澤之戰前期逼得慕容垂撤軍的一代名將,就這麼在一棵樹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他也果真如劉裕所說的那樣,連廣陵的地板都沒有摸到。

桓玄聽說劉牢之死了,開始對北府軍的高層進行清洗,劉牢之的一眾老部下們大都丟了性命,不在桓玄控制下的北府軍軍官們則開始跑路。在清洗完北府兵的高層之後,為了便於控制北府軍,桓玄打算扶植一些人。此時,早早回京口的劉裕進入了他的視線裡。劉裕沒有參加劉牢之的謀反活動,又在歷次戰爭中表現出色,真是個好同志啊。於是桓玄命劉裕暫掌北府兵。

桓玄終於打倒了司馬元顯,這邊又清算了北府軍,志得意滿的他開始享受起成功的新生活了。可是他沒高興多久,就聽到報告,之前消停了半天的孫恩那夥人又反了!原來,孫恩自上次被劉裕擊敗後,一路逃回舟山。因為缺少補給,孫恩不得不帶人再次登陸,可是他此前敗的太慘,這一次的登陸雷聲大雨點小,剛登陸就被當地太守出兵擊敗。

此人寒門出身當上皇帝,不是劉邦也不是朱元璋,曾一人打的數百軍隊大敗

在孫恩第一次登陸的時候,因為投靠他的信徒拖家帶口,影響行軍速度,他曾經下的把嬰兒放在竹籃裡,投入水中,並稱這些嬰兒是往仙界去了,自己以後也會這樣升入仙界。孫恩畢竟是天師,他的話得到了信徒們的信賴。

隨著這一次的登陸失敗,孫恩心灰意冷,對著部下說:我也到了升入仙界的時候了,有願意跟我一起去仙界的,就跟我一起跳吧。說完,孫恩就跳入了海里,一代海賊王的傳奇生涯就此終結,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成了仙還是做了水鬼。他的信徒們也有跟著一起投水的,但多數的人還是沒有做好昇仙的準備,他們就推選孫恩的妹夫盧循(據說盧循是盧植的後代哦)做新的首領。

孫水仙已經去了,盧循做為新首領第一件事就是解決吃飯問題。在休養生息之後,他帶著手下重出江湖。很快他就擊敗了曾經擊敗孫恩的臨海太守辛景,替大舅哥報了仇。然後他直撲東陽,沒想到在這裡他碰到了整備北府軍的劉裕。

劉裕自然很輕鬆的就擊敗了盧循,但他沒有追擊,將盧循趕跑後他就帶兵回城了。不久之後,不信邪的盧循捲土重來,他手下的大將,姐夫徐道覆帶先鋒進犯東陽,然後劉裕出戰,又擊敗了徐道覆。然後劉裕開始追擊,盧循連戰連敗,最終又不得不回到了海上。

桓玄聽說煩人的孫恩死了,盧循也被擊敗了,他覺得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了。他也很快就跟司馬元顯一樣沉迷享樂了,在他當政的一段時間裡,朝綱敗壞,任人唯親,大臣們都快揭不開鍋了,他還是安於享樂。朝野上下都對桓玄開始失望了:還以為遇見什麼英明神武的人吶,沒想到又是一個司馬元顯。

桓玄飄的越來越高,他覺得自己已經掌控全局了,自己的老爹沒能完成的稱帝的目標,也可以挑戰一下了。當年九月,他控制下的朝廷就下令,封桓玄為楚王,加九錫。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加九錫一般而言就是有篡位的想法了,而桓玄不只加了九錫,還裂土封王了,明眼人都知道桓玄快要篡位了。

劉裕當然也看到了桓玄的動作,他的手下何無忌(劉牢之的外甥)勸他反桓玄,劉裕卻認為還沒有到時候,他在等桓玄稱帝的那天。桓玄也難得精明瞭一把,行百里者半九十,自己雖然稱王了,但稱帝終究是個危險的事,他自覺掌控了政治力量,卻對手下的軍事力量的忠誠度還有疑問。

他派桓謙私下詢問劉裕的態度,此時的桓謙是劉裕的上司,劉裕跟桓謙說:楚王(桓玄)是桓宣武(桓溫)之子,無論名望功績都是當世無比,晉朝早就不行了,楚王應該順應天意民意,接受禪讓,我早就等著楚王稱帝的那一天吶!桓謙聽後大喜,回報給了桓玄。

劉裕的話其實也沒說錯,他確實是一直等著桓玄稱帝吶。桓玄放下了懸著的心,在他看來劉裕就是個好同志啊,忠心耿耿不居功,出身低寒,容易拉攏。這樣的人稱帝后一定要重用!桓玄開始了他的計劃,一方面命心腹製造祥瑞,另一方面跟朝廷請辭,整個朝廷此時都姓桓,哪裡會真的讓他辭職?於是桓玄在姿態表夠了之後,他控制的皇帝下令,朕要讓位於桓相國。

當年年末,桓玄終於實現了桓溫的願望,稱帝成功,國號大楚。但無論是老天還是其他人似乎都不給這位新皇帝面子。建康連續發大水,四下裡有人打著晉廷稱號起義,連登基時候做的皇位,都在他坐下的時候塌掉了。南燕皇帝慕容德(此時改名慕容備德)也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閱兵,看起來馬上就要南下了。

桓玄在焦頭爛額時想到了劉裕,他召劉裕進京,二人就這樣進行了歷史上的唯一一次會面,桓玄在見到劉裕後,對身邊人說:此人氣度不凡,是人中豪傑啊!他的妻子甚至勸桓玄早早除掉劉裕,然後桓玄此時還要靠劉裕平亂,劉裕自己又不是軟柿子,於是這件事不了了之。

雖然桓玄對劉裕很好,但早有打算的劉裕並不買賬。他藉口舊病復發請求回京口,桓玄沒有起疑,同意了劉裕的請求。回到京口的劉裕跟何無忌,還有另一位老鄉劉毅進行了商議,開始祕密計劃反叛桓玄。此時加入他們的謀算的,還有高平人檀憑之,琅琊人諸葛長民,劉裕的弟弟劉道規,平昌人孟昶等十幾人,這些人都是日後劉裕手下的骨幹。

此人寒門出身當上皇帝,不是劉邦也不是朱元璋,曾一人打的數百軍隊大敗

平心而論,劉裕的行動十分大膽,他們定下的目標是三路並舉,裡應外合。為了不引起桓玄的懷疑,北府軍他都交在桓謙手裡,計劃參與起義的也都是一些退伍老兵跟親信之人,人數並不多。起義的花絮也很精彩。何無忌起草檄文的時候被母親看到,他的母親問何無忌:誰是你們這次行動的領頭人啊?當她聽到是劉裕領頭的時候,她激動的說:大事可成啊,你們一定可以成功。孟昶則是在妻子的幫助下變賣家產,作為起義的啟動資金。

在某一日清晨,劉裕藉口打獵出了城,與計劃中的親信們匯合。遠在青州的孟昶則發動同僚計劃野遊,順便邀請了青州刺史桓弘。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公元404年的這個冬天早晨,似乎格外的寒冷。何無忌假裝是建康來的朝廷使節,劉裕跟何無忌帶著百十號人進城,殺掉了準備接詔的桓修。劉裕登高一呼:桓玄無道,我奉朝廷旨意殺死桓修,將來還要跟桓玄算賬。劉裕順利拿下了京口。

青州的孟昶,劉毅等人的行動也十分順利,他們藉故將城內的守軍調出了城,然後一擁而上闖進了桓弘家,殺死了桓弘,進而控制了廣陵。之後他們立刻召集人手往京口與劉裕匯合。歷陽的諸葛長民卻不太走運,他的計劃不知如何就走漏了,他被刁逵抓了起來,送往建康發落。

劉裕還不知道其他兩處的情況,他還在頭疼自己手下沒有行政人才,一幫大老粗缺乏合理的組織。何無忌跟他推薦了劉穆之,劉裕派人去請劉穆之。劉穆之據說是漢高祖的庶長子劉肥的後人,看起來血脈比劉裕更正統,但此時的劉穆之也只是個落魄的書生罷了。他見到劉裕派來的人,稍一思索便直奔劉裕處而去。二人相見,交談一番後劉裕大喜,有你在,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

接著劉穆之就開始安排計劃,共推劉裕為盟主,發佈討桓玄檄文,前來投靠劉裕的人絡繹不絕,短短几天,人數就發展到2000多人。另一方面,桓玄聽說劉裕起兵,大驚之餘大怒,找人商議辦法,桓玄覺得劉裕軍新立,氣勢正盛,不如以大軍駐紮覆舟山,則機而動。桓謙卻建議趁劉裕立足未穩,立刻派兵征討。

最終桓玄還是同意了桓謙的建議,但他心裡還是憂慮的,劉裕這個人我見過,是人中龍鳳,此次征討前途難料啊!劉裕聽說桓玄派軍來征討自己,卻絲毫不怕,他依然跟以前一樣,身先士卒衝入敵陣,他的手下見主帥如此勇猛,無不以一當十,楚軍大敗,退守羅落橋。

劉裕軍進至羅落橋,楚軍早嚴陣以待,除去之前一站的傷亡與留守京口的部隊,劉裕的人手十分有限。楚軍主帥皇甫敷下令出擊,劉裕也帶隊殺入楚軍中。劉裕兵馬畢竟少,很快就處於劣勢之下,檀憑之也死於亂軍中,劉裕實在是到了一生最危險的時候,但有時候能成大業的人運氣就是這麼好,亂軍之中不知道是誰放了一發流矢,正好射中皇甫敷,皇甫敷倒墜下馬,楚軍因為主帥生死不明大亂,劉裕趁機掩殺,他見到了奄奄一息的皇甫敷,皇甫敷對他說:我世受國恩,戰敗當死。公必能成大業,希望你能放我家人一條生路。劉裕十分感動,然後砍死了皇甫敷。當然,他也遵守諾言,對皇甫敷的家人撫卹有加。在厚葬了陣亡的戰友檀憑之後,他安排檀憑之的侄兒檀韶接替檀憑之的職位。

桓玄聽說楚軍大敗,大吃一驚,他命桓謙領大軍駐守覆舟山,不得私自出戰。劉裕是造反,當然是已無退路,他的手下因為連戰連捷士氣正旺。另一邊的桓謙也不好過,他手下的兵大多是北府軍的舊部,桓玄執政本來就沒什麼政績,對北府軍也不太好,劉裕又曾經是北府軍中劉牢之後新一代的領軍人物。可以說當北府軍知道對手是曾經的偶像劉裕的時候,心情該是多麼負責。

桓謙與劉裕最終在覆舟山交戰,劉裕命令邊走邊插軍旗,桓謙的斥候看見這麼多軍旗根本不敢靠近,當桓謙的斥候回報桓謙的時候,桓謙嚇呆了,劉裕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消息不知道怎樣就洩露了,楚軍的士氣一落千丈。當劉裕一馬當先的殺向桓謙軍時,身後喊殺聲震天,桓謙的部隊不敢交戰,稍一接觸就潰敗了。在劉裕的追擊下,楚軍大敗。

桓玄聽到戰敗的消息,自覺大勢已去,藉口督戰實際上確實帶著家眷逃走,桓玄一路逃到了荊州。另一方面,皇帝都跑了,劉裕自然很輕鬆的就打下了建康城,從起義到進入建康前後不到一週,堪稱神速。劉裕進城後,派人尋找前皇帝司馬德宗,又下令將城中的桓氏家族,全部殺死。

這裡還有一個花絮,劉裕起兵的時候,諸葛長民被刁逵派人送往建康,結果還沒走到一半,就聽到劉裕攻入建康,桓玄匆匆逃跑的消息。押送諸葛長民的士兵很有靈性,當即放了諸葛長民,諸葛長民帶著他們回去找刁逵算賬,刁逵棄城而走,被自己人抓住。諸葛長民大手一揮,給我統統裝上囚車,送往建康。結果刁逵到達建康後,劉裕也大手一揮,刁家魚肉鄉民,死有餘辜,給我殺。結果除了部分刁家人外,其餘刁家人全部被處死,劉裕也算報了少年時期被吊打的仇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