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頭面:麵條像筷子頭一樣

陝西人比較愛吃麵,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代表性的麵食,比如合陽的踅面、華陰的大刀面、乾縣的驢蹄子面、岐山的臊子面等等。在咸陽市區裡,最有特色的面,應該是老街裡的箸頭面——

箸頭面:麵條像筷子頭一樣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箸頭面又稱“香棍面”,其實就是油潑棍棍面,這裡的“箸”指的就是筷子,因為麵條的粗細跟筷子頭一樣。1981年,在咸陽的北大街上,肖家箸頭面開業了。當時一個普通的麵館,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咸陽的老字號。

箸頭面:麵條像筷子頭一樣

在偌大的咸陽市區,有許許多多的麵館,為什麼肖家箸頭面能夠“鶴立雞群”呢?這裡沒有大廚,過去的環境也不好,老闆脾氣還非常大,經常把顧客懟得沒話說。吸引大家的原因,恐怕就是價錢和味道了!

在我的記憶中,這裡的箸頭面,大概一碗就是2—3塊錢。麵條撈出以後,撒上辣椒麵和蔥花,再舀一勺熱油澆上,香味立馬撲鼻而來。

箸頭面:麵條像筷子頭一樣

相傳,油潑面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秦漢時期稱為“湯餅”,隋唐時期稱為“長壽麵”,宋元時期稱為“水滑面”。明清以後,改稱為“箸頭面”。

麵條粗細均勻,光滑柔韌,香辣爽口。配菜是白菜幫子和大豆芽,調好醬油和醋,就著麵湯和蒜,這就算是一桌便宜的“盛宴”了!

箸頭面:麵條像筷子頭一樣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肖家箸頭面的老闆,在咸陽市“惡名遠揚”的肖老漢。脾氣大,服務差,來這裡吃一碗麵,還要看他的臉色,簡直沒辦法說了。

別人的麵館都是先吃麵後結賬,這裡竟然先收錢;面做好以後,沒有人給你端,老闆喊你一聲,自己趕快端面去;如果來得晚,沒有地方坐,那就蹲在外面吃吧!另外,這裡的面,不分大小碗,你要小碗的話,還掏大碗的錢,給你少撈一點兒面就行了。

大約10歲的時候,在家人的帶領下,跟隨小夥伴一起去吃箸頭面。坐在店外,等面的時候,肖老漢朝著我吼了兩嗓子,給我幼小的內心留下了一道陰影。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去吃過他家的面了!

前幾天,經過永綏街,發現這裡竟然也有一家箸頭面,才回想起北大街的箸頭面和肖老漢。聽朋友說,肖老漢已經去世,箸頭面曾經的景象,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箸頭面:麵條像筷子頭一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