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成熟,就是從被動變主動開始的!

導讀:願每個人都有自主選擇生活的權利!

所謂成熟,就是從被動變主動開始的!

——01——

前段時間,我辭掉了實習工作,回學校專心寫畢業論文。

去食堂的路上,和同學閒聊。同學說:“你現在挺好的,已經有兩份實習經歷了,C刊也發了,就等著畢業,比我們輕鬆多了。”

聽同學輕描淡寫的語氣,我解釋了幾句:但是今年畢業論文盲審,我的題目還沒有著落呢。

說完這話後,同學顯得更焦慮:我現在一邊忙小論文,一邊找實習,還被老師催著趕項目,壓力太大了,更別提多被動了。

同學的處境,我可以理解,但也僅限於此了。

被動的狀態並不好過,彷彿被束縛住手腳一般不自由,想掙脫,但是絆住自己的東西太多。

可是,被動並不是突如其來的,它一般是長時間不作為的結果。

因為,所有眼前的被動,不過是來源於從前的不主動。

或許,我們並不記得時間花在哪裡,但生活一定幫我們記著賬。

所謂成熟,就是從被動變主動開始的!

——02——

面對生活的紛繁複雜,人們總說難得糊塗。

可是,從來沒有人實現目標,是靠糊塗開路的。相反,面對未來,越早準備的人,越容易達成所願。

我的一個室友,前段時間剛找到一家外企實習工作,數據分析崗,座標杭州,工資不錯,她很滿意。

這家公司很大,專門做數據庫,屬於互聯網企業裡實力雄厚的公司,招人自然也不含糊。

在室友之前,一個有過兩次系統開發經歷的同學也面試過這家公司,但最後在主管面試環節被淘汰。

所以,當室友收到錄用通知開心得冒泡的時候,我們都表示佩服。

沒有人覺得是她運氣太好,都覺得那是情理之中。

因為,非科班出身的她,在這兩年,寫了多少代碼,調了多少bug,只有她自己知道。

室友最後總結時說道:“ 我學R、Python並不是跟風,而是自己想清楚了要學技術,還是對這方面感興趣一些,所以找工作我也只投數據分析,不糾結其他崗位。”

確實是這樣,對普通人來說,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砥礪前行的奮進。

主動,便留下;不主動,便出局。就是這麼簡單!

所謂成熟,就是從被動變主動開始的!

——03——

之前,我聽過不少偽道理。比如,船到橋頭自然直,順其自然,平凡可貴。

後來,當我獨自撐過考研的孤獨,熬過為前途擔心的夜,還有體會過自己掙錢的艱辛之後,才猛然明白:

這世界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也不存在主角光環,更不會有莫名其妙的奇蹟。

因為,天上不可能掉餡餅,只會是陷阱。

所有的細節與雷坑,我們只有親自經歷過,才知道哪條路更適合自己。

在不斷的嘗試與試錯中,人才會確定方向,明確目標,再腳踏實地堅定走下去。

而反觀那些一再放棄權利,甘願被生活安排的人,寧願忍受退無可退的窘迫,也不願承擔向前一步的風險。

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現實世界的局外人。

他們也許工作處處碰壁,做事諸多不順,就算是遇到騙子、壞人的概率都會比別人大很多,因為知之甚少,所以更容易被欺騙,被套路。

回頭看看,原來那些曾經保護自己不受傷的退縮,有一天終於變成內心的不甘反噬自己。

樹挪死,人挪活。

自己不主動找出路,就只能給別人鋪路了。

所謂成熟,就是從被動變主動開始的!

——04——

聽過很多人大喊迷茫,煩惱於不知道做什麼,包括我自己,有時也會陷入“這樣做有沒有結果”的怪圈裡。

可是,我們太容易忘了,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只有主動去準備、去靠近,才有考慮結果的必要啊。

而且,越成長就越能感覺到,很多事情並不是靠外界來衡量和約束的,而是自己在心裡有把尺子。

要知道,當高考完進入大學,就不會再有人斥責你上課開小差;考試掛科,也不會有人罰你通知家長;即便是犯了錯,別人在心裡已經將你Pass了,但嘴上還是會說以後再聯繫。

過了18歲,大家都是成年人,除了父母,沒有人告訴你這個世界的規則,全靠自己摸爬滾打,慢慢體會。

也許你擔心上當受騙,也害怕自己玻璃心臉皮薄,更懷疑付出多年心血最後一場空的結局,於是,過早地放棄面對,退縮到舒適區內。

至於那些會讓你感到不確定、不安全、恐懼的事情,你都敬而遠之,哪怕你明白做那些事情很重要。

可是,害怕面對是沒有用的,如果一直畏畏縮縮,不去嘗試多種可能性,就算在抖音走遍全世界,也不過是沒有靈魂的人生而已。

我想,一個人開始長大的跡象,大概就是不再逃避主動面對了吧。

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腳踏實地,同時也學會堅守本心,做一個眼睛裡有經歷,內心有溝壑的人。

大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成熟與穩重吧。

所謂成熟,就是從被動變主動開始的!

——05——

主動面對的人,自然多了一份認真生活的遊刃有餘;

而被動等待的人,常常就會陷入迫不得已的尷尬之中。

比如,從來不學著存錢,等到某一天緊急情況,才發現求人有多難;

從沒想過多學技能,等到高科技取代自己的工作時,哭著說自己什麼都不會;

更不會主動建設身邊人的關係,等到關係破裂,才想著挽留和後悔。

哎,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王小波說,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看見自己的慾望和想法,都是吃飯喝水的人,不可能心無雜念,有三千煩惱絲,自然就有三千想法。

只是,你的想法一點不重要,人們關心的只有自己。

所以啊,活在別人的座標軸裡其實很不值,人只有開始意識到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努力,也許才會真的有所改變吧。

畢竟,生活越來越好,都是從選擇主動改變的那一刻開始的。

最後,借用作家龍應臺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吧:

“孩子啊,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你我共勉!

所謂成熟,就是從被動變主動開始的!

——END——

作者:欣所向之,愛好文字的90後姑娘,情報學研究生在讀。

文章經授權發佈,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