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看到山亭水泉長城村北面,龍牙山唐代摩崖石刻東面不遠的山上發現了“齊長城”遺址。

網上資料寫到“這堵石牆總寬1.5米,包括60釐米寬的遮擋牆和90釐米寬可供站立的步行牆。牆高2.5米至3米,還有很多石孔可供觀察。另外,石牆周邊還有2平方米左右的區域,有明顯燒過的痕跡,可能類似於烽火臺。”

這堵石牆從懸崖邊向裡延伸至山坡上,繞過山頭後繼續向西延伸。其中,現在為道路穿過的部分石牆已經被推平,可依然能看出曾是一座石牆。“根據石牆的位置,可以判斷它曾用於防禦工事,並且是抵擋從南向北的侵略。現在發現的2000餘米石牆,經過和其他地區的“齊長城”遺址對比,兩者極為相似。不論是不是‘齊長城’遺蹟,都具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

在石牆的北側100餘米處,有一堵東西走向的石牆,與最初見到的不一樣,構造稍微簡單一些。“可能是第二道防線,但也是用於抵禦外來侵略的。”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網上下載的圖片

齊長城—百度百科

齊長城遺址橫亙於齊魯大地,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2500餘年,被譽為“長城之父”。西起黃河,東至黃海;東西蜿蜒千餘里,幾乎把整個山東南北分為兩半。經實地測量齊長城全長618.893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主要有長清段、泰安段、萊蕪段、五蓮段等遺址,其中保存最好的齊國萊蕪段57.832公里。

齊長城遺址史稱千里齊長城,齊長城源於濟南市平陰縣,古濟水河東岸,從大峰山山頂通過,蜿蜒千里,直達青島市黃島區東於家河村北入海。此軍事巨防,蜿蜒起伏在1518座山峰上;它歷經平陰、長清、肥城、泰山區、泰安郊區、歷城、章丘、萊蕪、博山、淄川、沂源、臨朐、沂水、安丘、莒縣、五蓮、諸城、膠南、黃島共19個縣市區的94個鄉鎮、辦事處。2001年06月25日,齊長城遺址作為春秋戰國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齊長城-章丘段

山亭區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南部屬鄭國,北部屬滕國和邾國。

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前期,南部屬蘭陵,北部屬滕國。前254年,現山亭區全境屬楚。

糊塗了,資料顯示春秋戰國時期的山亭區不屬於齊國範圍內。可據《讀史方與紀要》記載,靈邱(今山亭桑村陡城村)戰國,齊南境邑。還有資料顯示齊國最強時疆域南面到達了今江蘇徐州。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村名是代表聚落實體的一種語言符號,同時也蘊涵著濃厚歷史文化和複雜的民俗傳承,與居民、民居和居住民俗都有相當大的關係。在聚落形成的過程中,人口由少變多,漸成村莊。村民在和外界交往中,對村莊需有明確的指稱,村民或外村人常常根據村莊特點,來區分與其他村莊的不同,口口相傳,久之成名。

在騎行的過程中,走過了很多的村鎮。有許多或個性、或優美的村名記憶深刻,“藤花峪、豬嘴石村、鵓鴿崖、獨孤城……”。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去田坑村的路上,滿山的果樹碩果累累。還有不少野生的山棗子、柏子仁……。村西的路牌往東到第二個路口北行可以去龍牙山唐代摩崖造像。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村西的路牌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村東南的路牌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以“齊長城”命名的長城村和長城水庫都說明了長城的存在。按圖索驥的在山上尋找了很長時間,詢問了當地老人也沒有發現長城遺址。看來是方向不對,無緣了,下次再來。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唐王寨,是一處古文化遺址,位於長城村東長城水庫的南面。相傳隋末唐初之際,唐王李世民東征時在此山上安營駐紮,遂得其名。其猶如世外桃源,又因山勢險要,所以有古代的將士或綠林居此營寨。唐王寨所處的山,也稱為唐王寨山,或簡稱唐王寨。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部分圖片文字來崔祥震先生的文章,特別感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唐王寨周圍群山連綿,如眾星拱月,東有樓頂山、桃山、翼雲山(高山)等,北有寄寶山,西北有大頭、二頭、三頭山等(這幾個山頭所形成的山脈,似如獠牙合名龍牙山,古名寶峰山) ,西有屏山、馬山、小桃山、郭山等,南有大山、桃山和洪山等。 唐王寨後的山水群集為原漷河的一個重要的支流源頭,而唐王寨前的山水群集卻也是薛河的一個支流發源地。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唐王寨山勢稍為東北西南向,上有三峰:東峰狹長,山勢平緩,上有極少量建築殘遺;中峰突兀,上面稍平寬大,上有數處建築殘存,為營寨的主體;西峰如錐,僅一巨石,或為哨位。三峰形如筆架,又似三顆參差的牙齒:西“顆”最尖,中“顆”略鈍,東“顆”最鈍,同時山體形如凌空翱翔的鳳凰一般。

聽村中老人講東峰和中鋒的峰頂為了修建風力發電機已經推平,石寨蕩然無存了。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大雨要來了,在水庫邊橋洞暫避。幸好時間不長雨就停了。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遠處的寄寶山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水泉的醬油釀製技藝歷史悠久,據說始於漢,興於唐,盛於清。這一技藝的產生,所產醬油具有“醬香濃郁,色澤棕紅,體態澄清,味道鮮美,掛碗不沾碗,久儲不變質”的優良品質,水泉醬油釀製技藝的基本內容為醬油釀造過程中傳統的、特定的法則、規程及世代相傳的技藝。這一傳統釀製技藝的大豆整粒蒸悶、多野生菌種制曲、高鹽稀固發酵、長週期自然晒露以及“秋子”浸出等法則,與其他釀造工藝有著根本的區別。水泉醬油釀製技藝是棗莊地區醬油技術、醬油文化的獨特典型,對魯南地區醬油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自古以來,山亭滕州一家親。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根據地方誌載,“寄寶山,因唐王李世民征戰高麗,寄存了些寶貝於此山”而得名。

寄寶山,與四周群山大不相同,有點類似岱崮地貌的特徵,但又不完全是,遠看好似梯形的形狀。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巖馬水庫因此村得名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花生地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朱山村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駐駕山莊位於巖馬湖北部深處,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駐蹕此山而得名。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李世民東征時,真的經過此地,並在此安營紮寨了嗎?唐王寨、寄寶山和駐駕山莊,這麼多的美麗傳說也不會是空穴來風。真假有待於繼續考證,還歷史真相。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美麗 的 環巖馬綠道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不期而至的大雨,吃飯避雨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在路上之夢迴唐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