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四川蒙古族主要分佈在成都、西昌、鹽源、木裡等市縣。現有六萬餘人。現居成都的蒙古族最早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以八旗官兵身份入川,約佔當時在川八旗人口的三分之一。分佈在西昌、鹽源、木裡等市縣的蒙古族最早在元代來川,因與當地一些民族雜居,習俗多有交融。鹽源、木裡等縣蒙古族又自稱為"納日人",外界稱其為"摩梭人",他們是忽必烈平大理時和元朝統一中國後在西昌地區留下的蒙古駐軍後裔。西昌市境內的蒙古族主要是世居的俞姓,分佈在姜坡、高梘、川興、河西及城區一帶,現有三千餘人。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據1990年版《西昌市志》記載,境內蒙古族主要是明初來建昌(今西昌)征戰留守的蒙古族官兵的後裔。俞姓中的一些祖先曾經長期在明代的四川行都司(轄今涼山、攀枝花地區的中央派出的軍政合一機構)中擔任過世襲都指揮的要職,他們的來源和元朝蒙古欽察部的玉里伯牙吾氏(即燕鐵木兒)家族有著極密切的關係。還有廣泛分佈於四川各地的余姓蒙古族,相傳祖上是元朝貴族,後避難入川。原編入八旗的蒙古族有騎射等獨特習俗。四川現建有4個蒙古族鄉。城鎮蒙古族通用漢語文,習俗與當地主要民族基本一致。居城鎮者從事各種行業。鹽源、木裡的蒙古族以農業為主,兼及林、牧業。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四川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也有部分人信道教。很多廟宇在文革時被毀,但已重建。解放前,四川鹽源、木裡等縣蒙古族的大小寺廟不少,位於瀘沽湖畔的阿六貢巴經堂是白教,這裡的喇嘛地位很高。這座經堂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成為當地蒙古族人思念家鄉的精神寄託。在鹽源、木裡等縣,蒙古族物質和精神生活中充滿了對各種神靈的崇拜。四川西昌姜坡有蒙古族俞姓的家廟,始建於明初,內有元太祖成吉思汗的金身,當地蒙古族經常都要去朝拜。

分佈情況:主要分佈於四川省的鹽源縣和木裡縣,細分則為鹽源縣的大坡蒙古族鄉,沿海蒙古族鄉。木裡縣的項角蒙古族鄉,屋腳蒙古族鄉。鹽源縣城(主要為近幾年從瓜別等地區移民到縣城的,大概有一萬左右)。鹽源瓜別區,鹽源右所鄉,等鹽源其它一些地區,西昌市,成都市等地。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屋腳蒙古族鄉地處寧朗山脈,地勢西高東低,全境平均海拔3000米。屋腳河、三叉河由西北向東南匯入利加嘴河,在鹽源縣前所鄉交界處匯入豆落河。年均氣溫7℃,降水量800~900毫米,全年無霜期150天。

“屋腳”,系蒙古語音譯,意為“有牛的地方”,藏語稱“仁江”,意為“四面環山,中間有草坪,並有眾多野生動物”。1984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屋腳蒙古族鄉。

木裡藏族自治縣項腳蒙古族鄉: 木裡縣項腳蒙古族鄉,位於木裡縣境東南邊緣,地處東經101°16′~~101°26′,北緯27°9′~~27°59′之間,東隔小金河與鹽源縣沃底鄉和大坡蒙古族鄉相望,南接芽租鄉、列瓦鄉,西連喬瓦鎮,北倚白碉苗族鄉。2006年,項腳蒙古族鄉轄3個行政村、19個村民組、24個自然村,全鄉幅員面積15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0人。境內居住有蒙古族、彝族、漢族、藏族、苗族、壯族、納西族7種民族。全鄉耕地面積5615.3畝,主產水稻、玉米、洋芋和麥類,是木裡縣大米主產區之一,歷史上曾是木裡項氏土司的糧倉。

鹽源縣大坡蒙古族鄉:鹽源縣轄鄉。1956年設西林鄉,1972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大坡公社,1984年置大坡蒙古族鄉。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120公里。面積149平方公里,人口0.4萬。轄大地、吉米、格居、拉牯、花椒坪5個村委會。農業主產馬鈴薯、玉米、雜糧。畜牧業以馬、牛、羊、豬、禽為主。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在四川也有很多蒙古族 ,現狀如何...

同胞交流活動(右三為德都蒙古文化學者烏席勒先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