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曲無詞稱旋律,有詞無曲稱詩句,詞曲皆有稱歌曲,詞曲俱佳稱經典。蒙古文化之魅力,在草原自是毋庸贅言,在他者語境中便要實力展現:好聽才是硬道理。如何把蒙古文化傳達到各民族尤其是漢文化語境中,堪稱蒙古文化工作者的義不容辭之舉,作曲家烏蘭託嘎和作詞家克明便是以作品與各界聽眾對話並無可置疑地塑造了音樂經典。

這兩位蒙古族一級作曲家堪稱是詞曲界的黃金搭檔

2004年烏蘭託嘎、克明(右)是詞曲搭檔

烏蘭託嘎與克明,斯琴朝克圖與烏·納欽兩對堪稱是詞曲界的黃金搭檔。兩對的歌曲從旋律到歌詞都是不同的風格。烏蘭託嘎與克明合作的曲目有《呼倫貝爾大草原》、《草原在哪裡》、《這片草原》、《回家吧》、《往日時光》、《新鄂倫春小唱》、《神鹿》《鄂溫克大地》、《南達罕》、《克魯倫河》、《努麗格爾瑪》、《牧馬人》、《紅色戀人》、《愛在內蒙古》等50餘首歌曲。

這兩位蒙古族一級作曲家堪稱是詞曲界的黃金搭檔

2007年烏蘭託嘎在家中

通常說功夫在詩外,他們倆同樣是一專多能:烏蘭託嘎寫歌曲也寫交響樂,編曲指揮策劃樣樣不落;克明原本就學過音樂專業,歌詞自然貼近旋律,他還是散文家、刊物主編、影視劇編劇、主持人等等,人們可能只關注了流傳廣泛的歌曲,實際上都是其綜合實力的某種凸顯,背後都是滿滿的功底和才華,以及濃濃的民族情感。這樣的珠聯璧合,帶給我們的就是藝術的享受和文化的一脈相傳。

這兩位蒙古族一級作曲家堪稱是詞曲界的黃金搭檔

2017年烏蘭託嘎與作曲家查幹

烏蘭託嘎,蒙古族,一級作曲家。原籍科左中旗,1958年生於海拉爾,受家庭文化環境薰陶,8歲時就譜出自己的第一首曲子。1978年考入哈爾濱師範大學音樂系學習作曲和指揮,後到中央音樂學院深造。1984年創作第一部交響曲《騎士》,受到業內同行和前輩關注。1988年為蒙古語歌曲集《濛濛細雨》作曲。代表作《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草原在哪裡》、《天邊》、《呼倫貝爾大草原》、《往日時光》、《這片草原》、《回家吧》、《英雄上馬的地方》等數百首。交響序曲《騎士》、交響組曲《呼倫貝爾交響詩》,電影音樂《季風中的馬》、《紅色滿洲里》,電視劇音樂《我的鄂爾多斯》、《家有考生》、《血濃於水》、《非常歲月》、《今生來世》、《青山戀》等。2006年12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烏蘭託嘎作品音樂會》。2007年2月,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奏響他的交響組曲《呼倫貝爾交響詩》。在內蒙古廣播電視藝術團工作11年,擔任作曲和指揮。1993年以後進入北京,在中國民族音像出版社擔任音樂總監。內蒙古自治區獲得4箇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裡3個是他的作品。2010年獲內蒙古自治區文化藝術突出貢獻金質獎章。2014年被任命為內蒙古自治區文史館館員。

這兩位蒙古族一級作曲家堪稱是詞曲界的黃金搭檔

2010年騰格爾與烏蘭託嘎(右)

克明,本名包耶希扎拉森,蒙古族,一級詞作家。原籍科左前旗,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北京清華附中,同年赴黑龍江兵團2師9團24連插隊,當過鍛工。1974年轉插呼倫貝爾草原嵯崗牧場,當牧工。

這兩位蒙古族一級作曲家堪稱是詞曲界的黃金搭檔

2017年克明在阿爾山

1978年考入呼倫貝爾盟民族歌舞團,任圓號演奏員。1981年調入呼倫貝爾盟話劇團,任演員、編劇、導演。1984年調入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任編輯。1985年調入內蒙古電視臺任導演。199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1995年至2005年,借調到中央電視臺創辦《中華民族》欄目,任記者、編導、主持人。2010年獲內蒙古自治區文化藝術突出貢獻金質獎章。2014年被任命為內蒙古自治區文史館館員。

這兩位蒙古族一級作曲家堪稱是詞曲界的黃金搭檔

2007年克明經常主持節目

主要藝術成就:歌詞《呼倫貝爾大草原》、《往日時光》、《牧馬人》、《草原在哪裡》、《努麗格爾瑪》、《克魯倫河》、《吉祥·鄂爾多斯》等140餘首。電視劇《忽必烈》(50集)編劇。音樂劇編劇《心之戀》、《金色胡楊》、《蘇赫與白馬》、《夢中的家園》、《孛兒帖與鐵木真》、《阿爾山》、《不忘初心·1947》;歌劇編劇《天鵝》、《公主·圖蘭朵》(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舞劇編劇《我的貝勒格人生》(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話劇編劇《寸草心》、《老人角》等。

來源:《民族畫報》蒙古文版2017年第4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