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開掛的印度系列/週五更新/楊清筠(撰文)|

說起來,在13世紀前後能稱得上地球戰鬥民族的,還並不是騎熊的俄羅斯人。那時候在整個歐亞大陸上縱橫馳騁如上自家大炕的,正是來自大漠草原的蒙古人。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開掛的印度系列/週五更新/楊清筠(撰文)|

說起來,在13世紀前後能稱得上地球戰鬥民族的,還並不是騎熊的俄羅斯人。那時候在整個歐亞大陸上縱橫馳騁如上自家大炕的,正是來自大漠草原的蒙古人。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蒙古騎兵

他們的戰鬥能力何止是驚人。自1206年鐵木真自號成吉思汗在漠北建立政權,他就帶領一眾鐵一般能打的騎兵衝出了漠北高原,向南衝出草原,向西衝出亞洲,向東衝過長城。像一把所向披靡銳利無比的巨箭,在接下來兩個世紀中都保持著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路上的強勁勢頭。勢力最強時把幾乎整個歐亞大陸都吞下去了,自古以來大夥都知道來自中高緯度區的遊牧民族剽悍能打,但像蒙古人這麼能打的還是第一家,堪稱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這就真的有點牛逼。

所到之處的人們不論姓嘛叫嘛祖上種田還是放牧喜歡吃菜還是吃肉……都還來不及感嘆一句“臥槽”就被收入到蒙古大浪潮的統治名單之下了。最鼎盛之時其勢力版圖讓人不禁懷疑是造地圖的人打翻了墨盒,見者無不驚歎這群馬背上的戰鬥者無解的戰鬥力。疆域大到連統治者自己都算不清的蒙古帝國被中外學者稱為“歐亞大陸第一帝國”,被蒙古人的身影占據了絕大多數鏡頭的十三世紀,也被稱為“蒙古人的世紀”。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開掛的印度系列/週五更新/楊清筠(撰文)|

說起來,在13世紀前後能稱得上地球戰鬥民族的,還並不是騎熊的俄羅斯人。那時候在整個歐亞大陸上縱橫馳騁如上自家大炕的,正是來自大漠草原的蒙古人。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蒙古騎兵

他們的戰鬥能力何止是驚人。自1206年鐵木真自號成吉思汗在漠北建立政權,他就帶領一眾鐵一般能打的騎兵衝出了漠北高原,向南衝出草原,向西衝出亞洲,向東衝過長城。像一把所向披靡銳利無比的巨箭,在接下來兩個世紀中都保持著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路上的強勁勢頭。勢力最強時把幾乎整個歐亞大陸都吞下去了,自古以來大夥都知道來自中高緯度區的遊牧民族剽悍能打,但像蒙古人這麼能打的還是第一家,堪稱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這就真的有點牛逼。

所到之處的人們不論姓嘛叫嘛祖上種田還是放牧喜歡吃菜還是吃肉……都還來不及感嘆一句“臥槽”就被收入到蒙古大浪潮的統治名單之下了。最鼎盛之時其勢力版圖讓人不禁懷疑是造地圖的人打翻了墨盒,見者無不驚歎這群馬背上的戰鬥者無解的戰鬥力。疆域大到連統治者自己都算不清的蒙古帝國被中外學者稱為“歐亞大陸第一帝國”,被蒙古人的身影占據了絕大多數鏡頭的十三世紀,也被稱為“蒙古人的世紀”。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蒙古帝國版圖

也是這些來自亞洲中北部的蒙古人,在世界相對隔絕的十三世紀,憑著不知疲倦的鐵蹄把大陸另一端的信號帶到中世紀歐洲,給長著高鼻樑深眼眶的歐洲人造成了不小的驚嚇。正是這場驚嚇讓西方對於東方有了“波斯”以外的新印象——顯然這印象並不好,所以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一種說法),因為蒙古人多臉部扁平、眼型細長、外眼角常高於內眼角,歐洲人在被打跪之後帶著無限憤懣將此作為對亞洲人的刻板偏見,至今依然喜歡用“眯眯眼”、“入鬢眼”當作標誌來歧視東方人(甚至有的亞洲人為了迎合西方這種歧視故意把並不細長的眼睛眯成一條縫矯揉做作)。實際上這樣的相貌特徵並不是東方人的普遍特徵,西方人這種偏見屬實為了歧視而頑固的弟弟行為。

說了這麼多關於蒙古帝國勝極的圖景,和我們的主角印度有什麼關聯呢?

這就要提升到令人淡定的上帝視角:歷史上一直不乏軍事能力超群的征服者,無論當時成績如何輝煌壯觀,他們征服的區域最後結局無一例外都還是走向分裂。蒙古帝國作為征服成果中最可觀的一例,也沒有辦法走出這一詛咒(定律)。

它的龐大盛景並沒有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維持下來,其實在鐵木真死後,他的兒孫、手下各部就開始內訌,經過長期而複雜的紛戰大致形成了這樣幾個部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其他零碎的小政權。(關於蒙古四大汗國還有其他說法,在此選取筠蛋能記住的版本)和我們將要產生關係的是位於中亞的察合臺汗國。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開掛的印度系列/週五更新/楊清筠(撰文)|

說起來,在13世紀前後能稱得上地球戰鬥民族的,還並不是騎熊的俄羅斯人。那時候在整個歐亞大陸上縱橫馳騁如上自家大炕的,正是來自大漠草原的蒙古人。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蒙古騎兵

他們的戰鬥能力何止是驚人。自1206年鐵木真自號成吉思汗在漠北建立政權,他就帶領一眾鐵一般能打的騎兵衝出了漠北高原,向南衝出草原,向西衝出亞洲,向東衝過長城。像一把所向披靡銳利無比的巨箭,在接下來兩個世紀中都保持著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路上的強勁勢頭。勢力最強時把幾乎整個歐亞大陸都吞下去了,自古以來大夥都知道來自中高緯度區的遊牧民族剽悍能打,但像蒙古人這麼能打的還是第一家,堪稱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這就真的有點牛逼。

所到之處的人們不論姓嘛叫嘛祖上種田還是放牧喜歡吃菜還是吃肉……都還來不及感嘆一句“臥槽”就被收入到蒙古大浪潮的統治名單之下了。最鼎盛之時其勢力版圖讓人不禁懷疑是造地圖的人打翻了墨盒,見者無不驚歎這群馬背上的戰鬥者無解的戰鬥力。疆域大到連統治者自己都算不清的蒙古帝國被中外學者稱為“歐亞大陸第一帝國”,被蒙古人的身影占據了絕大多數鏡頭的十三世紀,也被稱為“蒙古人的世紀”。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蒙古帝國版圖

也是這些來自亞洲中北部的蒙古人,在世界相對隔絕的十三世紀,憑著不知疲倦的鐵蹄把大陸另一端的信號帶到中世紀歐洲,給長著高鼻樑深眼眶的歐洲人造成了不小的驚嚇。正是這場驚嚇讓西方對於東方有了“波斯”以外的新印象——顯然這印象並不好,所以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一種說法),因為蒙古人多臉部扁平、眼型細長、外眼角常高於內眼角,歐洲人在被打跪之後帶著無限憤懣將此作為對亞洲人的刻板偏見,至今依然喜歡用“眯眯眼”、“入鬢眼”當作標誌來歧視東方人(甚至有的亞洲人為了迎合西方這種歧視故意把並不細長的眼睛眯成一條縫矯揉做作)。實際上這樣的相貌特徵並不是東方人的普遍特徵,西方人這種偏見屬實為了歧視而頑固的弟弟行為。

說了這麼多關於蒙古帝國勝極的圖景,和我們的主角印度有什麼關聯呢?

這就要提升到令人淡定的上帝視角:歷史上一直不乏軍事能力超群的征服者,無論當時成績如何輝煌壯觀,他們征服的區域最後結局無一例外都還是走向分裂。蒙古帝國作為征服成果中最可觀的一例,也沒有辦法走出這一詛咒(定律)。

它的龐大盛景並沒有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維持下來,其實在鐵木真死後,他的兒孫、手下各部就開始內訌,經過長期而複雜的紛戰大致形成了這樣幾個部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其他零碎的小政權。(關於蒙古四大汗國還有其他說法,在此選取筠蛋能記住的版本)和我們將要產生關係的是位於中亞的察合臺汗國。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察合臺汗國

接下來關於察合臺汗國是如何發展到印度領土上的,我們必須要長話短說了:雖然大致上能看出蒙古人的勢力分佈,但這些政權並不穩定,這個察合臺汗國後來就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西察合臺汗國出了個領袖叫帖木兒,在王位鬥爭中勝出建了個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慢慢又陷入混亂後,有一個地方的小王生了個兒子,名字叫做巴布爾。

這巴布爾意思是老虎,聽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兒——是的,就是他,他來了,他腦殼上鋥光瓦亮的“王”字走來了,他就將是在南亞次大陸上開啟一段新歷史的關鍵人物!巴布爾大帝!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開掛的印度系列/週五更新/楊清筠(撰文)|

說起來,在13世紀前後能稱得上地球戰鬥民族的,還並不是騎熊的俄羅斯人。那時候在整個歐亞大陸上縱橫馳騁如上自家大炕的,正是來自大漠草原的蒙古人。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蒙古騎兵

他們的戰鬥能力何止是驚人。自1206年鐵木真自號成吉思汗在漠北建立政權,他就帶領一眾鐵一般能打的騎兵衝出了漠北高原,向南衝出草原,向西衝出亞洲,向東衝過長城。像一把所向披靡銳利無比的巨箭,在接下來兩個世紀中都保持著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路上的強勁勢頭。勢力最強時把幾乎整個歐亞大陸都吞下去了,自古以來大夥都知道來自中高緯度區的遊牧民族剽悍能打,但像蒙古人這麼能打的還是第一家,堪稱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這就真的有點牛逼。

所到之處的人們不論姓嘛叫嘛祖上種田還是放牧喜歡吃菜還是吃肉……都還來不及感嘆一句“臥槽”就被收入到蒙古大浪潮的統治名單之下了。最鼎盛之時其勢力版圖讓人不禁懷疑是造地圖的人打翻了墨盒,見者無不驚歎這群馬背上的戰鬥者無解的戰鬥力。疆域大到連統治者自己都算不清的蒙古帝國被中外學者稱為“歐亞大陸第一帝國”,被蒙古人的身影占據了絕大多數鏡頭的十三世紀,也被稱為“蒙古人的世紀”。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蒙古帝國版圖

也是這些來自亞洲中北部的蒙古人,在世界相對隔絕的十三世紀,憑著不知疲倦的鐵蹄把大陸另一端的信號帶到中世紀歐洲,給長著高鼻樑深眼眶的歐洲人造成了不小的驚嚇。正是這場驚嚇讓西方對於東方有了“波斯”以外的新印象——顯然這印象並不好,所以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一種說法),因為蒙古人多臉部扁平、眼型細長、外眼角常高於內眼角,歐洲人在被打跪之後帶著無限憤懣將此作為對亞洲人的刻板偏見,至今依然喜歡用“眯眯眼”、“入鬢眼”當作標誌來歧視東方人(甚至有的亞洲人為了迎合西方這種歧視故意把並不細長的眼睛眯成一條縫矯揉做作)。實際上這樣的相貌特徵並不是東方人的普遍特徵,西方人這種偏見屬實為了歧視而頑固的弟弟行為。

說了這麼多關於蒙古帝國勝極的圖景,和我們的主角印度有什麼關聯呢?

這就要提升到令人淡定的上帝視角:歷史上一直不乏軍事能力超群的征服者,無論當時成績如何輝煌壯觀,他們征服的區域最後結局無一例外都還是走向分裂。蒙古帝國作為征服成果中最可觀的一例,也沒有辦法走出這一詛咒(定律)。

它的龐大盛景並沒有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維持下來,其實在鐵木真死後,他的兒孫、手下各部就開始內訌,經過長期而複雜的紛戰大致形成了這樣幾個部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其他零碎的小政權。(關於蒙古四大汗國還有其他說法,在此選取筠蛋能記住的版本)和我們將要產生關係的是位於中亞的察合臺汗國。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察合臺汗國

接下來關於察合臺汗國是如何發展到印度領土上的,我們必須要長話短說了:雖然大致上能看出蒙古人的勢力分佈,但這些政權並不穩定,這個察合臺汗國後來就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西察合臺汗國出了個領袖叫帖木兒,在王位鬥爭中勝出建了個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慢慢又陷入混亂後,有一個地方的小王生了個兒子,名字叫做巴布爾。

這巴布爾意思是老虎,聽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兒——是的,就是他,他來了,他腦殼上鋥光瓦亮的“王”字走來了,他就將是在南亞次大陸上開啟一段新歷史的關鍵人物!巴布爾大帝!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巴布爾

然而在最初,巴布爾腦殼上的王字並沒有主角光環加持。他只是業已混亂的帖木兒帝國一個不得不捲進紛爭的小王子,按照血統來說,他有著源於成吉思汗鐵汁一般硬核的蒙古血統,也因為帖木兒在中亞的交融早已深刻地突厥化,主要人口組成也是察合臺突厥人,因此四捨五入巴布爾應該算是個突厥統治者。

生於亂世又野心勃勃的巴布爾註定要過上刀尖行走的征戰生活,他年僅十幾歲就立下效仿先祖成吉思汗的遠大志向,並在手下眾將的擁護之下自立為君主。然而分崩離析的帖木兒帝國留下的大小領主眾多,而在帖木兒勢力範圍之外屬於其他帝國的小領主也蠢蠢欲動,實際受巴布爾控制的寥寥無幾。巴布爾首先和其他領主扶持的君主幹了多年的仗,一度取得一定勝利,在他的年齡和經驗下已是不易,可是因為自我力量不足始終沒能在中亞完成帖木兒帝國的偉大復興,還是隻能維持敵我對峙。

到了1501年,事態終於發生了改變,好消息是巴布爾的擁護者變多,壞消息是他遇上了比帖木兒的大小軍閥厲害得多的對手,來自烏茲別克的一股流浪隊伍。

這群烏茲別克人歸結源頭能溯源於金帳汗國,首領昔班尼汗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後代,如此說起來大家也算是親戚,畢竟前半輩子普天之下皆蒙古土。可烏茲別克人明顯沒有來和巴布爾走親戚過春節的熱鬧意圖,他們在昔班尼汗的帶領之下一路劫掠燒殺直奔內亂的帖木兒首都撒馬爾罕而來。

巴布爾一看有屎粑粑親戚出現砸場子,若能將這幫烏茲別克人趕跑豈不是復國大計中的黃金鍊條,立刻帶著人走上抵禦外侮的光榮之路,今天也是雄心壯志巴布爾呢!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開掛的印度系列/週五更新/楊清筠(撰文)|

說起來,在13世紀前後能稱得上地球戰鬥民族的,還並不是騎熊的俄羅斯人。那時候在整個歐亞大陸上縱橫馳騁如上自家大炕的,正是來自大漠草原的蒙古人。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蒙古騎兵

他們的戰鬥能力何止是驚人。自1206年鐵木真自號成吉思汗在漠北建立政權,他就帶領一眾鐵一般能打的騎兵衝出了漠北高原,向南衝出草原,向西衝出亞洲,向東衝過長城。像一把所向披靡銳利無比的巨箭,在接下來兩個世紀中都保持著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路上的強勁勢頭。勢力最強時把幾乎整個歐亞大陸都吞下去了,自古以來大夥都知道來自中高緯度區的遊牧民族剽悍能打,但像蒙古人這麼能打的還是第一家,堪稱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這就真的有點牛逼。

所到之處的人們不論姓嘛叫嘛祖上種田還是放牧喜歡吃菜還是吃肉……都還來不及感嘆一句“臥槽”就被收入到蒙古大浪潮的統治名單之下了。最鼎盛之時其勢力版圖讓人不禁懷疑是造地圖的人打翻了墨盒,見者無不驚歎這群馬背上的戰鬥者無解的戰鬥力。疆域大到連統治者自己都算不清的蒙古帝國被中外學者稱為“歐亞大陸第一帝國”,被蒙古人的身影占據了絕大多數鏡頭的十三世紀,也被稱為“蒙古人的世紀”。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蒙古帝國版圖

也是這些來自亞洲中北部的蒙古人,在世界相對隔絕的十三世紀,憑著不知疲倦的鐵蹄把大陸另一端的信號帶到中世紀歐洲,給長著高鼻樑深眼眶的歐洲人造成了不小的驚嚇。正是這場驚嚇讓西方對於東方有了“波斯”以外的新印象——顯然這印象並不好,所以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一種說法),因為蒙古人多臉部扁平、眼型細長、外眼角常高於內眼角,歐洲人在被打跪之後帶著無限憤懣將此作為對亞洲人的刻板偏見,至今依然喜歡用“眯眯眼”、“入鬢眼”當作標誌來歧視東方人(甚至有的亞洲人為了迎合西方這種歧視故意把並不細長的眼睛眯成一條縫矯揉做作)。實際上這樣的相貌特徵並不是東方人的普遍特徵,西方人這種偏見屬實為了歧視而頑固的弟弟行為。

說了這麼多關於蒙古帝國勝極的圖景,和我們的主角印度有什麼關聯呢?

這就要提升到令人淡定的上帝視角:歷史上一直不乏軍事能力超群的征服者,無論當時成績如何輝煌壯觀,他們征服的區域最後結局無一例外都還是走向分裂。蒙古帝國作為征服成果中最可觀的一例,也沒有辦法走出這一詛咒(定律)。

它的龐大盛景並沒有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維持下來,其實在鐵木真死後,他的兒孫、手下各部就開始內訌,經過長期而複雜的紛戰大致形成了這樣幾個部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其他零碎的小政權。(關於蒙古四大汗國還有其他說法,在此選取筠蛋能記住的版本)和我們將要產生關係的是位於中亞的察合臺汗國。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察合臺汗國

接下來關於察合臺汗國是如何發展到印度領土上的,我們必須要長話短說了:雖然大致上能看出蒙古人的勢力分佈,但這些政權並不穩定,這個察合臺汗國後來就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西察合臺汗國出了個領袖叫帖木兒,在王位鬥爭中勝出建了個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慢慢又陷入混亂後,有一個地方的小王生了個兒子,名字叫做巴布爾。

這巴布爾意思是老虎,聽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兒——是的,就是他,他來了,他腦殼上鋥光瓦亮的“王”字走來了,他就將是在南亞次大陸上開啟一段新歷史的關鍵人物!巴布爾大帝!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巴布爾

然而在最初,巴布爾腦殼上的王字並沒有主角光環加持。他只是業已混亂的帖木兒帝國一個不得不捲進紛爭的小王子,按照血統來說,他有著源於成吉思汗鐵汁一般硬核的蒙古血統,也因為帖木兒在中亞的交融早已深刻地突厥化,主要人口組成也是察合臺突厥人,因此四捨五入巴布爾應該算是個突厥統治者。

生於亂世又野心勃勃的巴布爾註定要過上刀尖行走的征戰生活,他年僅十幾歲就立下效仿先祖成吉思汗的遠大志向,並在手下眾將的擁護之下自立為君主。然而分崩離析的帖木兒帝國留下的大小領主眾多,而在帖木兒勢力範圍之外屬於其他帝國的小領主也蠢蠢欲動,實際受巴布爾控制的寥寥無幾。巴布爾首先和其他領主扶持的君主幹了多年的仗,一度取得一定勝利,在他的年齡和經驗下已是不易,可是因為自我力量不足始終沒能在中亞完成帖木兒帝國的偉大復興,還是隻能維持敵我對峙。

到了1501年,事態終於發生了改變,好消息是巴布爾的擁護者變多,壞消息是他遇上了比帖木兒的大小軍閥厲害得多的對手,來自烏茲別克的一股流浪隊伍。

這群烏茲別克人歸結源頭能溯源於金帳汗國,首領昔班尼汗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後代,如此說起來大家也算是親戚,畢竟前半輩子普天之下皆蒙古土。可烏茲別克人明顯沒有來和巴布爾走親戚過春節的熱鬧意圖,他們在昔班尼汗的帶領之下一路劫掠燒殺直奔內亂的帖木兒首都撒馬爾罕而來。

巴布爾一看有屎粑粑親戚出現砸場子,若能將這幫烏茲別克人趕跑豈不是復國大計中的黃金鍊條,立刻帶著人走上抵禦外侮的光榮之路,今天也是雄心壯志巴布爾呢!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雄心壯志巴布爾

遺憾的是,雄心壯志巴布爾在主業聚眾鬥毆的昔班尼汗面前很快變成了勢單力薄巴布爾。昔班尼汗驍勇善戰,帶領的烏茲別克騎兵騎術高超,還擅長使用屬於巴布爾知識盲區的新型火炮,本來也算是勇猛有為的帖木兒之王巴布爾一遇到昔班尼汗的進攻就被打得頭都找不到了。他在後來的自傳中毫不避諱地談到了自己在中亞的失敗遭遇,他說敵人的力量和火炮太過強大,讓我們不得不離開去尋找一個遠一點的地方建立據點。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懂得以退為進的領導人才是好領導人。巴布爾的想法是對的,既然打不過中亞一幫又一幫喝血為生的亡命徒,不如退一步到敵人勢力薄弱的地方建立根據地,擇良機再完成帖木兒帝國的光復大業!

講到這裡,親愛的讀者盆友們應該都猜到巴布爾瞅中的終極根據地是哪了吧?對的,就是我們的主角,慣例式“誰也打不過”的倒黴地區南亞次大陸。

在又一次被敵人揍得褲衩子亂飛之後,巴布爾終於帶領他的親部從原據點喀布爾出發,和以前無數被揍得無處發洩的隊伍一樣,揹著一股怨氣轉頭去欺負印度了。

印度緩緩地打出了一個問號:

“?……莫挨老子……”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開掛的印度系列/週五更新/楊清筠(撰文)|

說起來,在13世紀前後能稱得上地球戰鬥民族的,還並不是騎熊的俄羅斯人。那時候在整個歐亞大陸上縱橫馳騁如上自家大炕的,正是來自大漠草原的蒙古人。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蒙古騎兵

他們的戰鬥能力何止是驚人。自1206年鐵木真自號成吉思汗在漠北建立政權,他就帶領一眾鐵一般能打的騎兵衝出了漠北高原,向南衝出草原,向西衝出亞洲,向東衝過長城。像一把所向披靡銳利無比的巨箭,在接下來兩個世紀中都保持著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路上的強勁勢頭。勢力最強時把幾乎整個歐亞大陸都吞下去了,自古以來大夥都知道來自中高緯度區的遊牧民族剽悍能打,但像蒙古人這麼能打的還是第一家,堪稱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這就真的有點牛逼。

所到之處的人們不論姓嘛叫嘛祖上種田還是放牧喜歡吃菜還是吃肉……都還來不及感嘆一句“臥槽”就被收入到蒙古大浪潮的統治名單之下了。最鼎盛之時其勢力版圖讓人不禁懷疑是造地圖的人打翻了墨盒,見者無不驚歎這群馬背上的戰鬥者無解的戰鬥力。疆域大到連統治者自己都算不清的蒙古帝國被中外學者稱為“歐亞大陸第一帝國”,被蒙古人的身影占據了絕大多數鏡頭的十三世紀,也被稱為“蒙古人的世紀”。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蒙古帝國版圖

也是這些來自亞洲中北部的蒙古人,在世界相對隔絕的十三世紀,憑著不知疲倦的鐵蹄把大陸另一端的信號帶到中世紀歐洲,給長著高鼻樑深眼眶的歐洲人造成了不小的驚嚇。正是這場驚嚇讓西方對於東方有了“波斯”以外的新印象——顯然這印象並不好,所以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一種說法),因為蒙古人多臉部扁平、眼型細長、外眼角常高於內眼角,歐洲人在被打跪之後帶著無限憤懣將此作為對亞洲人的刻板偏見,至今依然喜歡用“眯眯眼”、“入鬢眼”當作標誌來歧視東方人(甚至有的亞洲人為了迎合西方這種歧視故意把並不細長的眼睛眯成一條縫矯揉做作)。實際上這樣的相貌特徵並不是東方人的普遍特徵,西方人這種偏見屬實為了歧視而頑固的弟弟行為。

說了這麼多關於蒙古帝國勝極的圖景,和我們的主角印度有什麼關聯呢?

這就要提升到令人淡定的上帝視角:歷史上一直不乏軍事能力超群的征服者,無論當時成績如何輝煌壯觀,他們征服的區域最後結局無一例外都還是走向分裂。蒙古帝國作為征服成果中最可觀的一例,也沒有辦法走出這一詛咒(定律)。

它的龐大盛景並沒有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維持下來,其實在鐵木真死後,他的兒孫、手下各部就開始內訌,經過長期而複雜的紛戰大致形成了這樣幾個部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其他零碎的小政權。(關於蒙古四大汗國還有其他說法,在此選取筠蛋能記住的版本)和我們將要產生關係的是位於中亞的察合臺汗國。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察合臺汗國

接下來關於察合臺汗國是如何發展到印度領土上的,我們必須要長話短說了:雖然大致上能看出蒙古人的勢力分佈,但這些政權並不穩定,這個察合臺汗國後來就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西察合臺汗國出了個領袖叫帖木兒,在王位鬥爭中勝出建了個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慢慢又陷入混亂後,有一個地方的小王生了個兒子,名字叫做巴布爾。

這巴布爾意思是老虎,聽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兒——是的,就是他,他來了,他腦殼上鋥光瓦亮的“王”字走來了,他就將是在南亞次大陸上開啟一段新歷史的關鍵人物!巴布爾大帝!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巴布爾

然而在最初,巴布爾腦殼上的王字並沒有主角光環加持。他只是業已混亂的帖木兒帝國一個不得不捲進紛爭的小王子,按照血統來說,他有著源於成吉思汗鐵汁一般硬核的蒙古血統,也因為帖木兒在中亞的交融早已深刻地突厥化,主要人口組成也是察合臺突厥人,因此四捨五入巴布爾應該算是個突厥統治者。

生於亂世又野心勃勃的巴布爾註定要過上刀尖行走的征戰生活,他年僅十幾歲就立下效仿先祖成吉思汗的遠大志向,並在手下眾將的擁護之下自立為君主。然而分崩離析的帖木兒帝國留下的大小領主眾多,而在帖木兒勢力範圍之外屬於其他帝國的小領主也蠢蠢欲動,實際受巴布爾控制的寥寥無幾。巴布爾首先和其他領主扶持的君主幹了多年的仗,一度取得一定勝利,在他的年齡和經驗下已是不易,可是因為自我力量不足始終沒能在中亞完成帖木兒帝國的偉大復興,還是隻能維持敵我對峙。

到了1501年,事態終於發生了改變,好消息是巴布爾的擁護者變多,壞消息是他遇上了比帖木兒的大小軍閥厲害得多的對手,來自烏茲別克的一股流浪隊伍。

這群烏茲別克人歸結源頭能溯源於金帳汗國,首領昔班尼汗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後代,如此說起來大家也算是親戚,畢竟前半輩子普天之下皆蒙古土。可烏茲別克人明顯沒有來和巴布爾走親戚過春節的熱鬧意圖,他們在昔班尼汗的帶領之下一路劫掠燒殺直奔內亂的帖木兒首都撒馬爾罕而來。

巴布爾一看有屎粑粑親戚出現砸場子,若能將這幫烏茲別克人趕跑豈不是復國大計中的黃金鍊條,立刻帶著人走上抵禦外侮的光榮之路,今天也是雄心壯志巴布爾呢!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雄心壯志巴布爾

遺憾的是,雄心壯志巴布爾在主業聚眾鬥毆的昔班尼汗面前很快變成了勢單力薄巴布爾。昔班尼汗驍勇善戰,帶領的烏茲別克騎兵騎術高超,還擅長使用屬於巴布爾知識盲區的新型火炮,本來也算是勇猛有為的帖木兒之王巴布爾一遇到昔班尼汗的進攻就被打得頭都找不到了。他在後來的自傳中毫不避諱地談到了自己在中亞的失敗遭遇,他說敵人的力量和火炮太過強大,讓我們不得不離開去尋找一個遠一點的地方建立據點。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懂得以退為進的領導人才是好領導人。巴布爾的想法是對的,既然打不過中亞一幫又一幫喝血為生的亡命徒,不如退一步到敵人勢力薄弱的地方建立根據地,擇良機再完成帖木兒帝國的光復大業!

講到這裡,親愛的讀者盆友們應該都猜到巴布爾瞅中的終極根據地是哪了吧?對的,就是我們的主角,慣例式“誰也打不過”的倒黴地區南亞次大陸。

在又一次被敵人揍得褲衩子亂飛之後,巴布爾終於帶領他的親部從原據點喀布爾出發,和以前無數被揍得無處發洩的隊伍一樣,揹著一股怨氣轉頭去欺負印度了。

印度緩緩地打出了一個問號:

“?……莫挨老子……”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然鵝並沒有什麼卵用。巴布爾又來了。他又來了。他帶著腦殼上不再鋥光瓦亮的“王”字到印度來了。一口公元前的恆河水能濾清靈他的“王”字嗎?

開掛的印度

開掛的印度 | 從哈拉巴文明到吠陀時代,種姓制度到底有多頑強?

印度的高嫁妝:嫁女如網貸,一入窮三代

斯里蘭卡:種姓制度在這個小國家如何變形

阿三說:揍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幾啊……

拒絕張騫的大月氏國,卻轉頭去欺負了印度

從“超日王”到“戒日王”,中世紀印度經歷了什麼

印度高考:獨木橋上何止千軍萬馬

印度文化中的慾望追求與性愛觀

印度飲食篇:你以為只有咖喱和飛餅嗎?

印度的種姓制度原來是看臉分的……

印度文化篇:女人到底有多悲慘?

一個嚴肅的問題:印度的疾病與醫療發展史

德里蘇丹:印度的陌生面孔,穆斯林來了

穆斯林在印度建國:衝突貫穿整個王朝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開掛的印度系列/週五更新/楊清筠(撰文)|

說起來,在13世紀前後能稱得上地球戰鬥民族的,還並不是騎熊的俄羅斯人。那時候在整個歐亞大陸上縱橫馳騁如上自家大炕的,正是來自大漠草原的蒙古人。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蒙古騎兵

他們的戰鬥能力何止是驚人。自1206年鐵木真自號成吉思汗在漠北建立政權,他就帶領一眾鐵一般能打的騎兵衝出了漠北高原,向南衝出草原,向西衝出亞洲,向東衝過長城。像一把所向披靡銳利無比的巨箭,在接下來兩個世紀中都保持著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路上的強勁勢頭。勢力最強時把幾乎整個歐亞大陸都吞下去了,自古以來大夥都知道來自中高緯度區的遊牧民族剽悍能打,但像蒙古人這麼能打的還是第一家,堪稱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這就真的有點牛逼。

所到之處的人們不論姓嘛叫嘛祖上種田還是放牧喜歡吃菜還是吃肉……都還來不及感嘆一句“臥槽”就被收入到蒙古大浪潮的統治名單之下了。最鼎盛之時其勢力版圖讓人不禁懷疑是造地圖的人打翻了墨盒,見者無不驚歎這群馬背上的戰鬥者無解的戰鬥力。疆域大到連統治者自己都算不清的蒙古帝國被中外學者稱為“歐亞大陸第一帝國”,被蒙古人的身影占據了絕大多數鏡頭的十三世紀,也被稱為“蒙古人的世紀”。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蒙古帝國版圖

也是這些來自亞洲中北部的蒙古人,在世界相對隔絕的十三世紀,憑著不知疲倦的鐵蹄把大陸另一端的信號帶到中世紀歐洲,給長著高鼻樑深眼眶的歐洲人造成了不小的驚嚇。正是這場驚嚇讓西方對於東方有了“波斯”以外的新印象——顯然這印象並不好,所以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一種說法),因為蒙古人多臉部扁平、眼型細長、外眼角常高於內眼角,歐洲人在被打跪之後帶著無限憤懣將此作為對亞洲人的刻板偏見,至今依然喜歡用“眯眯眼”、“入鬢眼”當作標誌來歧視東方人(甚至有的亞洲人為了迎合西方這種歧視故意把並不細長的眼睛眯成一條縫矯揉做作)。實際上這樣的相貌特徵並不是東方人的普遍特徵,西方人這種偏見屬實為了歧視而頑固的弟弟行為。

說了這麼多關於蒙古帝國勝極的圖景,和我們的主角印度有什麼關聯呢?

這就要提升到令人淡定的上帝視角:歷史上一直不乏軍事能力超群的征服者,無論當時成績如何輝煌壯觀,他們征服的區域最後結局無一例外都還是走向分裂。蒙古帝國作為征服成果中最可觀的一例,也沒有辦法走出這一詛咒(定律)。

它的龐大盛景並沒有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維持下來,其實在鐵木真死後,他的兒孫、手下各部就開始內訌,經過長期而複雜的紛戰大致形成了這樣幾個部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其他零碎的小政權。(關於蒙古四大汗國還有其他說法,在此選取筠蛋能記住的版本)和我們將要產生關係的是位於中亞的察合臺汗國。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察合臺汗國

接下來關於察合臺汗國是如何發展到印度領土上的,我們必須要長話短說了:雖然大致上能看出蒙古人的勢力分佈,但這些政權並不穩定,這個察合臺汗國後來就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西察合臺汗國出了個領袖叫帖木兒,在王位鬥爭中勝出建了個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慢慢又陷入混亂後,有一個地方的小王生了個兒子,名字叫做巴布爾。

這巴布爾意思是老虎,聽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兒——是的,就是他,他來了,他腦殼上鋥光瓦亮的“王”字走來了,他就將是在南亞次大陸上開啟一段新歷史的關鍵人物!巴布爾大帝!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巴布爾

然而在最初,巴布爾腦殼上的王字並沒有主角光環加持。他只是業已混亂的帖木兒帝國一個不得不捲進紛爭的小王子,按照血統來說,他有著源於成吉思汗鐵汁一般硬核的蒙古血統,也因為帖木兒在中亞的交融早已深刻地突厥化,主要人口組成也是察合臺突厥人,因此四捨五入巴布爾應該算是個突厥統治者。

生於亂世又野心勃勃的巴布爾註定要過上刀尖行走的征戰生活,他年僅十幾歲就立下效仿先祖成吉思汗的遠大志向,並在手下眾將的擁護之下自立為君主。然而分崩離析的帖木兒帝國留下的大小領主眾多,而在帖木兒勢力範圍之外屬於其他帝國的小領主也蠢蠢欲動,實際受巴布爾控制的寥寥無幾。巴布爾首先和其他領主扶持的君主幹了多年的仗,一度取得一定勝利,在他的年齡和經驗下已是不易,可是因為自我力量不足始終沒能在中亞完成帖木兒帝國的偉大復興,還是隻能維持敵我對峙。

到了1501年,事態終於發生了改變,好消息是巴布爾的擁護者變多,壞消息是他遇上了比帖木兒的大小軍閥厲害得多的對手,來自烏茲別克的一股流浪隊伍。

這群烏茲別克人歸結源頭能溯源於金帳汗國,首領昔班尼汗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後代,如此說起來大家也算是親戚,畢竟前半輩子普天之下皆蒙古土。可烏茲別克人明顯沒有來和巴布爾走親戚過春節的熱鬧意圖,他們在昔班尼汗的帶領之下一路劫掠燒殺直奔內亂的帖木兒首都撒馬爾罕而來。

巴布爾一看有屎粑粑親戚出現砸場子,若能將這幫烏茲別克人趕跑豈不是復國大計中的黃金鍊條,立刻帶著人走上抵禦外侮的光榮之路,今天也是雄心壯志巴布爾呢!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圖:雄心壯志巴布爾

遺憾的是,雄心壯志巴布爾在主業聚眾鬥毆的昔班尼汗面前很快變成了勢單力薄巴布爾。昔班尼汗驍勇善戰,帶領的烏茲別克騎兵騎術高超,還擅長使用屬於巴布爾知識盲區的新型火炮,本來也算是勇猛有為的帖木兒之王巴布爾一遇到昔班尼汗的進攻就被打得頭都找不到了。他在後來的自傳中毫不避諱地談到了自己在中亞的失敗遭遇,他說敵人的力量和火炮太過強大,讓我們不得不離開去尋找一個遠一點的地方建立據點。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懂得以退為進的領導人才是好領導人。巴布爾的想法是對的,既然打不過中亞一幫又一幫喝血為生的亡命徒,不如退一步到敵人勢力薄弱的地方建立根據地,擇良機再完成帖木兒帝國的光復大業!

講到這裡,親愛的讀者盆友們應該都猜到巴布爾瞅中的終極根據地是哪了吧?對的,就是我們的主角,慣例式“誰也打不過”的倒黴地區南亞次大陸。

在又一次被敵人揍得褲衩子亂飛之後,巴布爾終於帶領他的親部從原據點喀布爾出發,和以前無數被揍得無處發洩的隊伍一樣,揹著一股怨氣轉頭去欺負印度了。

印度緩緩地打出了一個問號:

“?……莫挨老子……”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然鵝並沒有什麼卵用。巴布爾又來了。他又來了。他帶著腦殼上不再鋥光瓦亮的“王”字到印度來了。一口公元前的恆河水能濾清靈他的“王”字嗎?

開掛的印度

開掛的印度 | 從哈拉巴文明到吠陀時代,種姓制度到底有多頑強?

印度的高嫁妝:嫁女如網貸,一入窮三代

斯里蘭卡:種姓制度在這個小國家如何變形

阿三說:揍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幾啊……

拒絕張騫的大月氏國,卻轉頭去欺負了印度

從“超日王”到“戒日王”,中世紀印度經歷了什麼

印度高考:獨木橋上何止千軍萬馬

印度文化中的慾望追求與性愛觀

印度飲食篇:你以為只有咖喱和飛餅嗎?

印度的種姓制度原來是看臉分的……

印度文化篇:女人到底有多悲慘?

一個嚴肅的問題:印度的疾病與醫療發展史

德里蘇丹:印度的陌生面孔,穆斯林來了

穆斯林在印度建國:衝突貫穿整個王朝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