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紀檢監察機關:攥指成拳聚合力,深挖徹查“保護傘”'

梅州 黑社會 大埔縣 興寧 南方plus客戶端 2019-08-18
"

大埔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高陂中隊副中隊長陳偉雄充當非法採礦“保護傘”被開除黨籍和公職;興寧市公安局巡警大隊五中隊原中隊長羅衛東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這些發佈於梅州市紀委監委微信公眾號“客都清風”的案件通報,彰顯了梅州市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堅決打掉“保護傘”的決心。自黨中央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梅州市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鬥爭和基層“拍蠅”結合起來,重拳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

2018年初至今年6月底,梅州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247件,立案101件(含處級幹部6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3人,移送司法機關16人。

攻堅之戰▶▷

今年上半年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46人

“我後臺硬得很,你們去告也沒有用!”說這話的是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上坪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樑義章。樑義章在任期間曾非法低價轉讓、倒賣上坪村81.7畝留用地,造成群眾損失約6000多萬元,村民敢怒不敢言。

2018年3月,梅州市紀委監委聯合市公安局一舉剷除了盤踞在梅州江南新城一帶20多年之久、以樑義章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團伙,當地群眾燃放鞭炮、拍手稱快。這是梅州市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的一個高潮。

去年全年,梅州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177條,立案55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8人,移送司法機關10人。

進入2019年,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已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深水區、攻堅期,梅州市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也正向縱深處發展。

為加強對重點案件、重點問題、重點地區的集中攻堅,今年年初,梅州市紀委監委制訂印發了《梅州市紀委監委推進2019年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計劃》,對推進攻堅做出全面規劃,通過加強對線索的摸排、核查、管理,實行直查、包案、督導制度等深挖徹查“保護傘”。

今年以來,梅州市紀委監委先後召開7次市紀委常委會部署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同時,針對部分縣(市、區)懲腐挖“傘”工作相對滯後問題,市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帶隊前往開展實地指導,並約談了個別縣(市、區)紀委監委主要領導。

在進一步暢通群眾舉報渠道方面,梅州市紀委監委在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惠民信息平臺上增設了“涉黑涉惡腐敗舉報專線”。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30日期間,專線收集整理群眾舉報涉黑涉惡問題線索共計152條。

此外,對群眾反映強烈、性質惡劣的案件,梅州市紀委監委實行領導班子成員“包案”制度,通過“包案”,上半年已立案7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人;對已偵破的案件遁線深挖、逐一見底,徹底剷除黑惡勢力賴以滋生的土壤,比如針對樑義章涉黑團伙案件,在去年打掉14名背後的涉黑惡腐敗和“保護傘”分子後,今年繼續擴線深挖,新“打傘”3人,嚴肅查處了市公安局副局長侯美昌、嘉應新區管委會發展部主任熊偉昌等一批團伙背後的“保護傘”。

“在系列措施作用下,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成效初顯,單今年6月份,我們就已立案十幾宗。”梅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1至6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46人,其中處級幹部2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人,移送檢察機關6人,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142%。

合擊之力▶▷

協同作戰提升打擊效率

當前,懲腐打“傘”案件查辦面臨著新形勢、新要求,如何提高查辦案件組織協調工作水平,充分發揮辦案合力效應,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研究的重大課題。

為加強打擊黑惡勢力與打“傘”工作之間的銜接,3月11日,梅州市紀委監委與市公安局聯合印發《梅州市紀委監委機關與梅州市公安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協調例會制度(試行)》,要求定期召開例會進行溝通協調,互通信息、加強研判。同時,印發涉黑涉惡案件問題線索移送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細化與政法機關的涉黑涉惡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工作。

早在去年,梅州市紀檢監察系統就已探索與公安等部門協同辦案機制。2018年3月,梅縣區紀委監委收到反映白渡鎮吳小果等人涉黑涉惡相關問題的舉報信。舉報材料反映,吳小果等人存在聚賭放貸、毀林取土、盜取國家資源、賄賂國家工作人員、操縱村級換屆選舉等問題。隨後,梅縣區紀委監委會同該區政法委、公安局等部門對舉報材料反映的問題逐一進行核實、查處,最終於2018年6月20日將相關問題線索核實清楚,並迅速採取措施。目前,梅縣區紀委監委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人,其中1人定性為充當保護傘。這是梅州紀檢監察機關與公安機關、政法委等部門協同作戰,聯合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一個具體案例。

今年以來,梅州市紀委監委繼續強化與公安等部門在懲腐打“傘”方面的溝通協調。4月,梅州市紀委監委與市公安機關聯合發出公告,向社會公開徵集廖遠鋒等涉黑惡團伙人員犯罪線索,最高懸賞30萬。公告發出後,收到群眾較多有價值的線索,有力推動了該案的查辦工作。

此外,為了防止出現“漏網之魚”,在開展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中,梅州市紀委監委對涉黑涉惡案件背後的腐敗和“保護傘”線索,採取過案篩查的方式過實過細。“今年我們對公安機關偵查的19宗涉黑或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進行了全面篩查,發現有3宗疑似存在背後‘保護傘’案件後,進一步調閱案件卷宗進行排查。”梅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對某涉惡集團犯罪案件深入摸查,已發現3條涉黑惡腐敗線索。

黑惡勢力常常和“保護傘”相伴相生、相互勾連,在錯綜複雜的懲腐打“傘”案件面前,協同作戰更有力。一年多來,市級共接收政法機關移交問題線索56件。梅州市紀委監委向公安機關移送29條涉黑涉惡線索;市公安局向梅州市紀委監委通報了2宗涉黑案件、26宗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

堵塞漏洞▶▷

做好懲腐打“傘”“後半篇文章”

2018年5月25日,梅州市紀委監委對五華縣6名民警充當賭檔“保護傘”案進行了通報,通報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深刻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對照自省,帶頭廉潔自律,自覺秉公用權。”

自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梅州市紀委監委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多次公開曝光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典型案例。一方面,向外界表明梅州市紀委監委強力推動懲腐打“傘”工作的決心;另一方面,利用典型案例,警示全市黨員幹部,以案明紀,警鐘長鳴。

“以前總覺得違法違紀行為和我沒什麼直接的關係,看了警示教育片後深有感觸,給我實實在在地敲響了警鐘。”一名黨員幹部在觀看了警示教育片後說。去年以來,梅州市紀委監委重點對掃黑除惡重點查處案件的發案成因、機制制度和監管漏洞進行了剖析,並編製成案件紀實、錄製成警示教育片,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充分發揮警示教育作用。

針對案件暴露出來的深層次問題,2019年5月31日,梅州市紀委監委印發《關於推動掃黑除惡以案治本工作的通知》,督促各縣(市、區)紀委監委和該委各室運用紀律檢查和監察建議等手段,推動涉案地區和單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入開展以案治本,逐步建立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堵塞漏洞,做好懲腐打“傘”“後半篇文章”。

2018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系統發出紀律檢查建議和監察建議共14條。同時,以梅江區為試點探索開展政治生態調研,形成《以樑義章系列案看梅江區政治生態》調研報告,以此推動梅江區開展“一案一整改”,綜合施策、對症下藥,不斷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接下來,梅州市紀委監委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地區、重點案件、重點問題,不斷把梅州市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引向深入。”梅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藍單

【見習記者】魏麗文

【統籌】王曉燕

【作者】 藍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