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美術 山水畫 白雪石 灕江 銀杏樹大課堂 2017-05-04

白雪石(1915.6.12-2011.4.22),男,齋號何須齋,北京市人,自幼習畫,早年師從趙夢朱,後拜樑樹年為師,1937-1948年期間曾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同時參加湖社畫會和中國畫研究會;後執教於北京師範學院、北京藝術學院,後在中央工藝美院任教,還兼北京山水畫研究會會長;多次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等繪製巨幅國畫;多次出國舉辦畫展;他的山水畫師宗北派,旁及南派,廣採博取,兼收各類畫種之精華,具有宋畫之嚴謹,元畫之輕快,水彩畫之秀潤,版畫之純淨而具裝飾美;其中尤以桂林為題材創作的青綠山水畫最能體現和代表白雪石的繪畫風格。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先生的老師樑樹年是山水畫大家祁井西先生的弟子。祁井西(號鬆崖)是近代著名國畫團體松風畫會的成員,以畫風明快、氣韻和潤而聞名民國畫壇。白雪石先生的國畫風格集湖社畫會、松風畫會的精華為一體,尤其鍾愛明快、清澈的特色。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 1985年作 灕江春雨 鏡心

白雪石走遍了黃山、泰山、三峽、太行山等名山大川,運用傳統技法和現代章法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白派山水畫。特別是從1972年開始赴廣西桂林十幾次,沿灕江兩岸徒步旅行寫生,蒐集了大量素材,經過長時間的推敲、提煉,繪製出一幅幅無與倫比的、令人心曠神怡的灕江山水畫,把桂林風景的迷人景色展現得淋漓盡致。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 灕江一曲千峰秀

他運用濃、淡、幹、溼、潑、破等不同墨趣、勾皴點染的不同筆情,恰到好處地揮寫灕江晴、雲、雨、霧中山光水影迷離的微妙變化。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 1990年作 灕江漁歌 鏡心

在海內外畫界與社會各界中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白派山水甲桂林”的美譽,被大家公認為當代繪畫領域成就卓著的、具有創造性業績的山水畫大家,桃李滿天下的美術教育家。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 雲鎖桂山

代表作有出版專集多種;代表作品有《萬壑松風》、《千峰競秀》、《雨後》、《早春圖》、《灕江一曲千峰秀》等。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 千峰競秀

白雪石擅畫山水,無論是黃山、泰山及桂林風景,都在他筆下洋溢著靈性及活力。他巧妙地運用石線,表花及濃而不濁的墨色烘托出青山綠水的明潔意境。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 1986年作 黃山秋色 立軸

他的作品清新俊逸,樸秀多姿,題材廣泛,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尤以桂林為題材創作的青綠山水畫最能體現和代表白雪石的繪畫風格。他的一種獨具風貌的桂林山水畫法被稱為“白派山水”。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 疊翠

白雪石的青綠山水,奇峰林立、婀娜多姿、“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清新俊逸,樸秀多姿,獨具風貌的桂林山水,廣泛的運用了濃、淡、幹、溼、潑、破等不同墨趣、勾皴點染的不同筆情,恰到好處地揮寫灕江晴、雲、雨、霧中山光水影迷離的微妙變化。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 青山一半入層雲

雪石先生山水中的灕江系列山水,應該說是最能集中代表畫家在傳統山水畫革新方面突出的藝術成就的。1973年去桂林旅行寫生,便開始灕江系列作品的創作。其嫻熟老辣的筆墨功夫運用濃、淡、幹、溼、潑、破等不同墨趣、勾皴點染的不同筆情,恰到好處地揮寫灕江晴、雲、雨、霧中山光水影迷離的微妙變化。此幅《春江歸漁》無論從作品形象的剪裁、章法的處置,極強的體現出山水畫空間感的藝術形式,又加以自然穩健的繪畫功力,讓墨色渲染的層次更加豐富,揮灑出讓人無限遐想的迷人畫卷。

白雪石 春江歸漁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 灕江春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 桂林小景

《灕江春》《桂林小景》中畫面細膩傳神、色彩明快的藝術表現力,能體現出桂林山水景觀的奇姿和風韻,尤其那種細雨中的朦朧,那種雨止雲高時的波平如鏡、倒影明澈,更能體味到人與自然的親密融合,畫家能在平凡的自然中挖掘出詩意和情調,營造出一個肅穆幽邃而空靈超逸的山水意象世界,有很高的藝術魅力,白雪石得心應手地描繪桂林山水的現實生活。

灕江帆影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藝術風格

編輯

白雪石擅畫山水,無論是黃山、泰山及桂林風景,都在他筆下洋溢著靈性及活力。他巧妙地運用石線,表花及濃而不濁的墨色烘托出青山綠水的明潔意境。他的作品清新俊逸,樸秀多姿,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山水畫〈太行甦醒〉

題材廣泛,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尤以桂林為題材創作的青綠山水畫最能體現和代表白雪石的繪畫風格。他的一種獨具風貌的桂林山水畫法被稱為“白派山水”。

白雪石先生早年學山水臨習宋元,受北派山水影響較深,畫風清健俊朗,嚴整明淨。建國後開始注重寫生,補上深入自然、反映生活這一課。由於教學需要,他常帶學生到山區寫生,教學相長,使傳統山水程式技法在自然真實面目中得到印證和補充。白雪石先生將傳統山水畫的簡約概括的各種皴法、點法、墨法結合客觀自然的真實生動,變化無窮,在此過程中也不斷有新的發現與創造。50年代以來,他和許多名家如秦仲文、吳鏡汀、吳光宇、樑樹年、張安治、陳大羽、宋文治諸位到名山大川進行寫生創作活動,眼界不斷開闊提高,藝術漸趨成熟並形成個人風格。

雪石先生山水中的灕江系列山水,應該說是最能集中代表畫家在傳統山水畫革新方面突出的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畫作(60張)

藝術成就的。綜觀其灕江山水,無論其是雄渾濃重,或是秀潤空靈,抑或是疏淡迷朦,無論是絕句式抒情小景,或是全景式長卷鉅製,雪石先生皆能以其嫻熟老辣的筆墨功夫運用濃、淡、幹、溼、潑、破等不同墨趣、勾皴點染的不同筆情,恰到好處地揮寫灕江晴、雲、雨、霧中山光水影迷離的微妙變化。形象的剪裁、章法的處置,繁簡、疏密、虛實、主次的藝術處理,皆極其講究而又能自然穩健毫無斧鑿之痕。勾、皴、擦、點蒼老沉雄的筆道,墨色渲染的豐富層次,所塑造的灕江水色天光、奇峰倒影、竹林農舍、煙雨漁筏、芭蕉新篁,構成了層次豐富空間深遠發人遐想的迷人畫卷。

經過長期的藝術積累及持續不斷地深化變革,雪石先生終於突破了舊的傳統程式,逐步邁入其自己的藝術自由王國。在當代傳統山水畫變革的諸多難題面前,雪石先生以其看似舉重若輕的從從容容的步態,於不聲不響之中,先後推出一批又一批、既有傳統筆墨功力、又具新的時代氣息的、藝術個性獨具的系列山水新作。諸如以首都邊遠山區為素材的太行山水部分;以雄壯長城為主的燕山山水部分;以雲、山、峰、泉雄視五嶽的黃山山水部分;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為原型的灕江山水系列;雄宏的三峽山水等等。無論是宏篇巨峰抑或是盈尺小幅,皆能有異於古人也別於今人的突出個人的風貌。其畫藝以獨有的藝術魁力與審美境界,受到了海內外畫界與社會各界的認同與好評,這是有目共睹的。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嶄新灕江

編輯

60年代“文革”期間,正常教學與創作受到很大沖擊,但先生抓緊一切機會奮力作畫、寫生,曾與吳作人、李苦禪等為中央一些單位作畫,並於1973年去桂林旅行寫生,灕江之美給他極深印象,開始了後來灕江系列作品的創作。在此期間,他埋頭苦幹積累了大量寫生素材。 新時期改革開放的形勢令先生大受鼓舞,意氣風發,山水畫創作登上一個新高度。1980年他被推為北京山水畫研究會會長。

二十多年來,他以桂林山水題材為主動,創作了數量可觀的作品,深受人民喜愛。他還以極大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為國家重要政治活動場所、軍政機關和大型廳堂館所繪製了多幅鉅製山水畫。

這類作品雖是超大幅畫,但仍然能做到協調自然,主次分明,層次有序,明將清新,表現了先生深厚的功力與把握大畫的超人能力。

灕江山水是白先生多年觀察寫生和反覆探索創造從而成為他駕輕就熟的題材,然而他仍兢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畫作(40張)

兢業業從事創作,不論大小幅都認真推敲,冀有新的積累。他創造了自己的風格樣式,堪稱獨步。

灕江風光雖美卻難以表現,有人分析說,灕江觀景,基本上是一條橫線和一些豎線,即一條江和拔地而起的山頭,縱深較小,故難畫好。

白先生則運用中國畫的以大觀小法,放寬視野與想象,準確地抓住拔地而起的奇峰,一平如境的江面,遠近迷離的群山,青翠欲滴的竹林,江灣待渡的漁舟、竹筏和置身畫屏的村舍,使畫作流溢著田園詩的情致,更表露著畫家對祖國山川的熱愛。

他畫灕江注意繁簡對比,主山皴染特別深入充分,其餘則適當放鬆但也是疏而不空。江邊竹樹著墨最多,令畫面有較強的空間清朗之感。其他如倒影處理也恰到好處,和諧統一。

應該說畫桂林山水給人印象深刻者,李可染先生首倡於前,白雪石先生繼成於後。

白雪石的山水畫作品以境取勝,除了注重實景的描繪以外,擅長注入感人的空間意象,將感情自然融化于山水畫之中,創造出一種前無古人的獨特畫境。

人物評價

編輯

作為一代山水繪畫大師,白雪石在藝術上有著異於常人的執著。正是源於這種精神,才有了白雪石在藝術上的巨大貢獻,“我感覺父親的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將傳統繪畫和現代的生活結合起來,他生前一直致力於深入研究傳統山水的現代化,致力‘西洋繪畫民族化,民族繪畫現代化’的探索之路。他的山水畫師宗北派,旁及南派。因此他的作品既有宋畫的嚴謹精湛,又有元畫的輕快悠然,具備水彩畫之秀潤的同時又兼具版畫的純淨與明快的裝飾美感。”白啟哲說。

白雪石以其對藝術理想的真誠,執著追求創新,勇於突破陳舊語言陳式,在現代中國民族繪畫的創造與出新方面,走出了一條啟人心智的藝術之路,被譽為“京派”新山水的代表人物之一。

特定的自然景觀,在人的審美欣賞作用下,形成多種情態和情調,湧透著人文的內涵;中國畫家筆下的山川風物,從來不是對象的“如實”再現,而是“萬趣融其神思”的“暢神”之作。畫論有言,“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強調主觀的立意,但這並不是脫離客觀世界和自然美而超然獨立的主觀世界,而是以立意主宰物象或形似,融入主觀的情思遐想,構成深遠豐富的意蘊。“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說,恰切地概括了立意與接物兩個方面。這是中國山水畫藝術創作思想的傳統精華。然而在實踐中往往偏廢或未能折中辯證地把握。便如中國畫從臨摹入手,注重師承,以前輩成功之作為後學的藍本。作為學習,這本來不失為一種便捷奏效和初入門徑的方法。問題是讓這種學習方法代替了創作方法,以嫁接拼湊程式為能事,造成因襲模仿之風,失去了生活素養和真摯情感的源頭活水,使藝術了無生氣。片面地發展,造成“中國畫學之變,至今為極點”的局面。近百年來,中國畫家中的有識之士集中精力解決的一大課題,便是面向生活、面向時代,擁抱現實;同時投入“閤中西而為畫學新紀元”的征途,促成了近百年來中國畫藝術(包括山水畫藝術)的時代轉變和巨大發展。白雪石的山水畫藝術便是這探索創新中勤奮耕耘卓有成就的一家。“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裡是旅遊的熱點,也是詩人、畫家鍾情的地方。畫家吳冠中說:“像灕江這樣的如畫江山更永遠是畫家們抒寫的佳境,古往今來的桂林畫圖當已無法統計。但,依舊沒有畫盡,而且永遠畫不盡。時代在不斷前進,人們的審美意識在不斷髮展,江山倩影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變化而變幻。”

白雪石的桂林山水,表達的是畫家自己獨特的美感體會,同時抓住了這一特定自然景觀的奇姿和風韻。清代文學家袁枚說:“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竅,多聳拔,多劍穿、鼠齧,前無來龍,後無去脈,突然而起,戛然而止。西南無朋,東北喪偶,較他處山尤奇。”當代作家張庚寫道:“那種山明水秀的環境,那種細雨中的朦朧,那種雨止雲高時波平如鏡、倒影明澈、上下一片青碧的景色,那種傍晚放晴時候一脈餘暈斜映在山頭水面,使得整個青碧的天地裡略微閃爍著一點淡淡的金山的境界,這些都是非常嫵媚的。山水也有自己的性格,桂林的山水應當不是雄偉的而是秀美的。韓愈曾經有兩句詩詠桂林山水道:‘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白雪石的桂林山水,既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奇山秀水,又傳達出雅麗純淨、生態和諧的灕江神韻。

白雪石的山水畫藝術,可以說是來自傳統,成於寫生。我們知道他早年師從趙夢朱學習工筆花鳥;後師從樑樹年專攻中國畫山水,迄今已逾60年,具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和修養;同時又自如地掌握西方的造型寫實能力,這就為他在藝術上的探索求新,打下了紮實的基礎,能夠得心應手地描繪現實生活,反映時代風物。追溯白雪石山水畫藝術的成長軌跡,大約15年間,是鑽研領會傳統藝術規範時期。我們從他1947年創作的仿古之作《秋江泛舟》中,大致領略其時的藝術風貌,可以說已基本掌握傳統精義,卻未見脫出窠臼。1949年之後,大約25年的時間,轉向接觸現實。上世紀60年代的作品,似乎還感到有生澀之感,即傳統筆墨未得充分發揮,而現實的景象尤未能妥帖地入畫,據說這一時期他還專門畫過人物,無疑這對藝術的摸索和趨向成熟是頗有裨益的,儘管也許在當時並未見明顯的效應。同時,他長期從事藝術教學工作,必然促其藝術的縱橫思考和廣泛借鑑。第三時期,是近二十幾年,白雪石的藝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面目風格,而又在總體上趨向成熟完美的境地。儘管從白雪石的近作可以看得出,他從題材、筆墨和藝術諸多方面還在不懈地反覆探索力爭出新,但可以說,已進入一個比較穩定的“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從傳統中走過來的畫家中,白雪石的山水畫之所以能開拓出新生獨出的面貌,實仰賴認真的

大師白雪石的山水畫:一曲灕江千峰秀,乾溼濃淡勾人魂!

白雪石畫作(28張)

寫生。這可以說是借鑑了西洋畫的再現式的造型法則,通過一點一滴的寫生過程,以心接物,深刻感受,真正實踐了“師造化”的主張,從而也就激活了他領會掌握的傳統藝術思想和技法,面對現實,較好地完成中西藝術的融合。他的作品多有所本,但所本的不是某家某派的筆墨程式,而是以真山真水為本,包括傳統中國畫畫譜中最基本的樹、石、點景、人物種種,都重新來過,有自己的心得。正因為對藝術的一絲不苟,勤奮實踐,每每使我們會心於他作品中甚至是局部的細節處也畫得十分具有情趣,耐人尋味。比如《溪水清淺》中顧盼有致的3頭毛驢,《雲起牧歸》中的羊群,還有《雀戲春林》中上下翻飛的喜鵲,確實點活意境,帶來詩意。《江邊泊舟》中那個划船的漁夫,非常簡略,其吃力撐杆的情態,真實生動。是否可以說,比較而言,白雪石的山水畫,有較多的現實主義成分,但又絕不是現實的機械翻版,而是“人在藝術中體現真實,因此,那是一種認知,不是抽象或科學的認知,而是一種行為,一種肯定;一種並非在描述、重複或模仿中,而在創造即創造新事物中表現自己的認知”(達米安·格蘭特的《現實主義》)。

白雪石多為公眾場所創作大幅面的山水作品。所畫灕江是“搜盡奇峰打草稿”後的再創造,既尊重自然,又重構自然,雖然動用的是工緻嚴謹的體式,但實際上也是在似與不似之間,通過形式而傳達神似之作。既有空間、光色、體量的表達,又有構成的設計和處理,整體氛圍的把握,營造出咫尺千里的氣勢;同時,又較成功地運用了中國畫藝術中一向非常重視的虛實處理,造成某種空靈含蓄的境界,使畫面透露出不盡的詩意。在整體秀美的畫面中也恰到好處地發揮了皴擦點染的筆墨意味,又具有相當的力度,經得起反覆審視和推敲。中國畫論中說:“巨幅工緻畫,切忌鋪陳,用意處須十分含蓄,而能氣足神完,乃為合作。”

亦如宗白華所說:“一切藝術的境界,可以說不外是寫實、傳神、造境;從自然的撫摹、生命的傳達,到意境的創造。”白雪石的藝術正是如此,無論全景式的巨構如《灕江一曲千峰秀》,還是別有情趣的邊角小景如《雨後灕江》《青灕江畔半山亭》等,都是情中之景,景中脈脈含情,躍動著大自然的生機。

白雪石也畫黃山鬆雲、長江三峽、湘西佳勝;後期多作太行燕山,而風格漸趨蒼勁,每多綿密用筆,或潑墨瀉染,多方突進。可知畫家不斷求新的藝術苦心和不懈追求。

藝術是有規律可循的,但又不能循規蹈矩,問題在於怎樣對待和應用藝術規律。成功的藝術家總是在超越法度中樹立新的規律,在新的突破和創造中有某些傳統妙理的發揚。“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當我們欣賞品味白雪石的藝術時,不禁讓我們想到並且進一步思考蘇東坡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