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為挽救就業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誰會相信呢

美國 奧巴馬 經濟 新能源 第一財經 2017-06-08

為了振興美國經濟、挽救就業、令美國迴歸製造業,是否必須要以氣候變化協定和對清潔能源產業的政策利好為代價?

對於有“厭奧症情結”(ABO, Anything but Obama)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而言,答案是肯定的。

作為全面廢除“奧巴馬氣候新政”的最重要一步,美國當地時間週四下午3時(北京時間6月2日凌晨),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特朗普表示,《巴黎協定》將破壞美國經濟、扼殺美國工人、削弱美國主權,該協定施加給美國不可接受的法律風險,並使美國在面對世界其他國家時,永遠處於不利地位。

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更是應景地及時拿出了《巴黎協定》導致美國出口削減損失3萬億美元、喪失600萬個工業崗位和300萬個製造業崗位這樣無從查找的數據。第一財經記者詢問多位氣候變化界數據研究人士,目前均尚不清楚羅斯方面是如何在上述失業數據和《巴黎協定》之間找到因果關係的。

相反,特朗普的氣候政策所放棄的就業有可能比挽救的更多:根據此前奧巴馬政府的統計,美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就業是在煤礦開採業領域的三倍之多。

對於特朗普而言,區別恐怕在於: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就業都發生在諸如加州等民主黨的地盤;而包括西弗吉尼亞州、懷俄明州、賓夕法尼亞州和肯塔基州這些煤炭就業集中州,可是他的票倉。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巴黎協定》有關法條規定,美國最早能夠正式脫離《巴黎協定》的日期是2020年11月4日,即下一屆總統選舉投票之後的第二天。從技術上講,在此之前,特朗普一直有很大空間可以改變其在《巴黎協定》問題上的決定。

經濟學人智庫能源部首席分析師彼得•基爾南(Peter Kiernan)在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郵件中表示,此次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對全球而言是一次“象徵性”挫敗;同時,非常明顯的是,特朗普此舉是在向其政治票倉示好。

砍向奧巴馬氣候變化政策的最深一刀

特朗普的ABO情結在於,要將他從競選以來所秉持的與奧巴馬政策“一刀兩斷”的思維貫徹到底。

要全面廢除奧巴馬的氣候變化政策,與之相關的《清潔電力計劃》和《巴黎協定》是特朗普無法繞過的兩項“必廢”法案。為了廢掉更具有實際意義的《清潔電力計劃》,特朗普必須先退出《巴黎協定》。

特朗普稱為挽救就業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誰會相信呢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圖 來源《衛報》

“即使特朗普政府決定留在《巴黎協定》之中,奧巴馬政府所定下的溫和政策目標承諾也將被嚴重削弱:今年3月下旬的總統行政令,就已經要求對《清潔電力計劃》進行審查,且還扭轉了其他奧巴馬政府時期的氣候政策,這都表明特朗普是在有意削弱奧巴馬的氣候政策議程。” 基爾南表示。

實際上,正如基爾南所提到的,自今年3月美國推出了《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預算綱要》(《2018財年聯邦政府預算綱要報告》)之後,特朗普去奧巴馬化、去氣候化的行動就開始了。這首先從大幅削減在氣候政策和科研項目相關的預算方面開始。

一位長期接觸氣候談判的歐洲政府前資深官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一行為對美國在清潔能源方面的許多優質項目都構成實際困擾,萬幸的是,美國清潔能源發展在私企領域也同樣蓬勃。

具體而言,特朗普在3月下旬簽署了旨在推動能源獨立和經濟增長的總統行政命令,大幅削減與氣候政策和科研項目相關的預算,譬如將美國環保署預算削超過31%,同時還要求直接撤銷之前與氣候變化相關的4項(奧巴馬政府時期)總統行政命令、立即對《清潔電力計劃》相關條款進行審查等。

特朗普為何要揪住《清潔電力計劃》不放?

其原因在於,在《巴黎協定》中,美國承諾到2025年將排放量從2005年的基準線減少至28%。為達成這一目標,奧巴馬政府在《清潔電力計劃》中規定,美國的所有燃煤電廠的排放量將在2005年的基準線基礎上減少32%。不少共和黨參議員向特朗普寫信指出,如希望徹底廢掉《清潔電力計劃》,則必須先退出《巴黎協定》。

號稱挽救美國就業應者寥寥

以保護就業、增強貿易競爭力之名否定氣候變化政策,此套說辭是否站得住腳呢?

目前美國的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發電的價格已經逼近甚至低於煤電,而在就業方面,太陽能產業的就業增速前景要比美國經濟增速快17倍,2016年美國太陽能發電行業僱用了37.38萬人,而煤炭行業僅僱用了16萬人。

特朗普稱為挽救就業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誰會相信呢

美國能源各個領域就業圖:從左至右風電、煤炭、天然氣、太陽能、石油 來源《金融時報》整理美國能源部數據

世界資源研究所主席斯蒂爾(Andrew Steer)在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信件中指出,這是對世界不利的魯莽決定,對美國來說更糟糕。

退出《巴黎協定》將使美國在外交上與其他193個國家背道而馳,且這將危害美國經濟——與數百名企業首席執行官、投資者和大多數美國人明確要求的情況相反。斯蒂爾表示:“這一決定基於上個世紀的經濟學,並將把美國帶回上個世紀的經濟之中。(該決定)不僅反映出對美國企業創造力的嚴重低估,並將拖累美國企業應對21世紀新經濟的能力。放棄《巴黎協定》後,美國肯定會失去在低碳未來的新工作和經濟機會。”

在特朗普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後,加州州長布朗、紐約州州長庫莫以及華盛頓州州長安斯利立即表示成立美國州際氣候聯盟,繼續承擔美國在《巴黎協定》之中所承諾的減排目標。上述三州的國民生產總值佔美國整體國民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上述幾位州長在聲明中表示,不論特朗普政府宣佈什麼,他們是一定要達成《巴黎協定》和《清潔電力計劃》相關目標的。

此前,氣候變化界對於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另一大隱憂,即這恐將對其他國家形成不良示範作用。不過,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越來越成為現實的過程中,全球在此問題上達成了高度的統一。

意大利、法國、德國三國領導人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其引領的趨勢不可逆轉;《巴黎協定》條約也不可修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6月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則表示,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巴黎協定》成果來之不易,凝聚了國際社會最廣泛的共識,為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明確了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何時退出有玄機

通常意義上,退出《巴黎協定》需要4年時間:根據《巴黎協定》第28條規定,在協定生效3年後締約方可以申請退出,締約方可最早於保存人收到退出申請1年後正式退出協定。

這一機制確保了避免出現國際協議朝令夕改的情況。也就是說,儘管存在退出機制,特朗普也不能做到今天宣佈,明天就立即退出。

具體而言,特朗普必須等到2019年11月才能正式遞交其退出申請,並進入1年等待期,這意味著最終結果將出現在2020年11月,即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投票之前,而特朗普本身也可以隨時改變這一決定,或者下一任美國總統也可以決定維持退出還是再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目前有195個國家加入,如退出,美國將加入敘利亞和尼加拉瓜等國陣營。

與此同時,特朗普在講話中還表示:“我們要退出,不過我們將重新開始談判,看看是不是可以達成一個公平的交易,如果可以,很棒。”

一位前談判官員在接受採訪時難以抑制氣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特朗普就是在用《巴黎協定》作秀。在《巴黎協定》中,美國排放目標本身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是使用“從下而上”的方式制定的,還有什麼能比這更公平呢?

來自聯合國和歐盟的迴應都顯示,國際組織和歐洲各國不希望和美國開啟新的談判,理由很簡單:《巴黎協定》是多邊簽署並由147個國家批准的條約,不能根據單方要求就開始重新談判。

“特朗普總統表示,美國可以重新就其在《巴黎協定》的條款進行談判。 但是,很難確定這種情況會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發生,特別是考慮到美方明確表示,協議要以美國利益為準則進行談判。” 基爾南表示,最終,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可能會令全球氣候變化進展放緩,但不會扭轉任何局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