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滲透無處不在 看到馬雲做的這些行為 專家都怕!

馬雲 美國 方興東 法律 電商新思維 電商新思維 2017-09-04

互聯網企業已經成為深度介入個人和社會公共生活的一大勢力。面對他們的強勢,如果沒有有效的機制進行約束,後果不堪設想——這是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關於互聯網反壟斷的研討會上,專家們的一致意見。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東興根尖銳地指出,今天中國超級網絡平臺的治理迎來了危險時刻,若不能實現軟著陸的話那麼久會是惡性的硬著陸。

許多人都申請過貸款,申請過程中提交個人的銀行流水、工作證明、身份證等證件本來都還算是正常的,畢竟只有提供這些有用的信息才能幫助銀行辨識用戶的風險度。但是近日小編髮現,當我們在申請阿里新推出的貸款業務時,除了和在銀行申請貸款需要提供的材料完全相同外,申請者甚至還需要把自己的通話記錄也上交給對方。小編頓時感到互聯網平臺對於個人信息的過度收集,已經到了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

阿里巴巴滲透無處不在 看到馬雲做的這些行為 專家都怕!

試想阿里已經通過你在淘寶上的預留地址知道了你家的地址、你的電話號碼、你的工作單位,通過你的購買記錄能夠判斷你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消費偏好,家裡有沒有孩子等,通過支付寶系統知道了你的收入狀況等,現在還要通過你的通話記錄更深入瞭解你這個人——如果把這些大數據拼接起來——事實上這在技術上根本不是什麼問題,那麼你在阿里面前就完全是一個透明人。

阿里巴巴滲透無處不在 看到馬雲做的這些行為 專家都怕!

現在這種隱患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模式對於現實生活滲透程度的加深已經變得越來越嚴峻。在美國,用戶私人信息和隱私保護也是一個不斷髮生爭議的熱點問題。比如像亞馬遜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不夠曾引來美國政府的罰單,再如Facebook只要技術上的一點小瑕疵導致用戶信息的洩露都會轟動全美。此外,搜索引擎巨頭谷歌在全美收集家庭用戶Wi-Fi信息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這些超級網絡平臺它們對用戶信息收集的邊界在什麼地方,目前都還在研討和爭論過程中。但是歐洲和美國已經組建專業的部門並出臺法律來限制互聯網企業越發無法無天的行為。比如美國專門成立的EFF作為美國網絡空間的守衛者,在舊金山辦公室僱傭了十餘個律師專門發起對這些企業壟斷的訴訟。

阿里巴巴滲透無處不在 看到馬雲做的這些行為 專家都怕!

然而迄今為止,國內這個方面仍然是一個空白。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主任就指出,中國需要建立一套制度和組織,專門針對互聯網壟斷進行法律訴訟,發揮教育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為這些網絡巨頭劃定清晰的邊界,並且使其在合理的範圍內造福於用戶。

方興東表達了對阿里壟斷行為的擔憂:阿里在學界的滲透效果已經顯現,學界重要的專家學者基本都有阿里的課題。各個律師事務所幾乎沒有不跟它們合作的,對立法滲透有目共睹。阿里巴巴本身即擁有強大的媒體,也控制了許多媒體。所以我覺得這種權力如果說這麼濫用下去,很危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