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聽市場,不聽市長 郭廣昌:全世界只有一個馬雲……

馬雲 郭廣昌 經濟 阿里巴巴 復星國際 私家視角 2018-12-07
馬雲:聽市場,不聽市長 郭廣昌:全世界只有一個馬雲……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種是“只見森林,不見樹木”。

前者容易一葉障目,後者容易大而無當。

但還有一種人既能夠天馬行空,又能夠腳踏實地,這種人才是真的厲害。

比如馬雲。

馬雲:聽市場,不聽市長 郭廣昌:全世界只有一個馬雲……

2018年12月1日,也是今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浙商總會的年會在杭州召開,這次的年會比往年要早一些,浙商總會祕書長鄭宇民說,因為這一年大家都很焦慮,希望早點過去。

雖然是浙商的年會,但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發言可不僅僅是說給浙商聽的。

相比以往,馬雲這次的演講內容信息量極大,涵蓋經濟、政治、企業、商業、經營和個人修養等各個層面,其中不乏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見。

如果你認真去聽和看過馬雲的演講內容,那你一定會有所收穫,特別是對創業者和企業家來說。

「企業家就是要面對不確定性,把握機遇,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

馬雲首先指出的是企業家不應該胡思亂想,心有雜念,還是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做企業,誰沒有壓力?都有壓力,壓力和焦慮是因為你要解決當下的困難,「公司越大,壓力越大,事情越多,決策越艱難。我每日如履薄冰,回頭看企業小的時候的困難,那都不是事兒。」

實際上,宏觀環境跟你有多大的關係呢,那是大體量的跨國公司要考慮的事情,所以,大多數企業家不要去杞人憂天,「我們擔心的90%和宏觀有關係,但是90%的宏觀和你都沒關係。」

經濟學家是對昨天的總結,馬雲認為,企業家不應該迷信、不要老聽經濟學家的,如果“完全按照經濟學家說的做,就麻煩了。”。

「 好未必是好,壞未必是壞,關鍵是企業家自己的判斷。」

聽到不同之處,看到不同之處,想到不同之處,才會有企業家的機會。

對未來的把握,有時候是一種直覺——記住這句話,喬布斯說你一定要跟隨內心的熱情才能有所成就,就是這個意思。

馬雲:聽市場,不聽市長 郭廣昌:全世界只有一個馬雲……

「重要的不是跟他人吵架,而是改變自己。每個人應該主動改變,而不是等待。」

改變,是馬雲在這次演講中多次提到的一個詞。

古人曾說過這樣的話:物窮則變生,事急則計易。

《列子》裡也有說,「 凡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子道與吾同,而功與吾異,失時者也,非行之謬也。且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後或用之。此用與不用,無定是非也。投隙抵時,應事無方,屬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術如呂尚,焉往而不窮哉?」

過去對的,現在不一定對;現在不對的,以後或許就是正確。

所以,“時機”不一樣,做法就要不一樣,「風來了,豬都會飛,風過去了,摔死的都是豬。」

都在說與時俱進,可你的腦瓜子還是過去的思維定勢,不知道怎麼去改變,又怎麼可能做到與時俱進?

「不能認為好是應該的,有好,就有不好,經濟起起伏伏很正常。」

為什麼網友給馬雲起了個“外星人”的綽號,就是因為馬雲的腦瓜太靈、心眼太活了。

對於當前的形勢如何面對,馬雲也給出了建議:每家公司處理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樣,但是有一點,不要跟風暴對抗。人、組織、文化、業務,當初的戰略到底是什麼,想明白了沒有,在風暴的時候修煉自己。

馬雲說,現在阿里巴巴做的那麼大,但是本質上都是一件事情——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從來沒有跨出自己的邊界。

他還建議企業不要盲目地多元化發展,因為你如果沒有足夠的組織保障和技術保障,就根本不具備多元化的能力。

馬雲:聽市場,不聽市長 郭廣昌:全世界只有一個馬雲……

馬雲認為,中國還有三次巨大的機會。

1.馬雲相信未來十年二十年,進一步市場化的趨勢是不可改變的。

2.中國最大的機會是內需,是消費市場。3億中等收入要變成中產階級,中國內在潛力巨大無比。因此未來一定是服務業為主。

3.供給側改革,經濟全面數據化。所有的企業必須上雲,必須用數據發展。用煤的企業必然會被用電的企業打敗。

「未來的市場規模,一定是靠創新起來的。我們講新零售,不是買東西,而是做服務。新制造業,不是規模化、標準化,而是柔性化、個性化。」

除了經濟,馬雲還講到商界的一個痼疾:政商不分。

他說,作為企業家,要聽市場,不聽市長,(但)要跟政府戀愛,(但)不跟政府結婚。

「請大家講真話、講實話,不為自己講,為企業講,為經濟講,別講空話、套話。更要有正能量,有建設性的方案,不要純粹抱怨。我們有的企業家參加座談會,要麼給自己做廣告,要麼就是一切都好......」

我覺得,這樣的話還沒有幾個人敢講的,在中國商界,寥寥無幾吧。

只有擔當更多的責任,才會受人尊重,做事情的時候,才有根有據——這話重於千鈞,耐人尋味。馬雲稱得上是苦口婆心了。

馬雲:聽市場,不聽市長 郭廣昌:全世界只有一個馬雲……

在浙商總會的年會上,除了馬雲,還有一個商業大佬——復星國際董事長、浙商總會副會長郭廣昌也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看到馬雲用十幾年打造了一個世界級的巨無霸企業,大家都很想去複製、再造一個馬雲。

但郭廣昌不客氣地說,你們不要去“賭”,「全世界只有一個馬雲,誰都像他一樣,這個世界還了得?所以你要知道,你自己該做什麼,你有沒有沉下心來做你該做的事?」

在演講中,郭廣昌提到了4個捫心自問,其情其真,讓人動容——

1.我們要捫心自問,我們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在客戶身上?花了多少時間在瞭解自己的產品上?花了多少時間在提升產品服務上?

2.我們經常要捫心自問,我們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花了多少時間在學習新的業態上?花了多少時間去感受新的趨勢和方向上?

3.我們要捫心自問,我們花了多少精力在組織升級和人才培養上?我們花了多少精力在引進高級人才上?花了多少精力在年輕人身上?我們有沒有在90後、00後身上學到了什麼?

4.我們還要捫心自問:我們到底願意不願意慢下來,去做點慢的事情?

郭廣昌特別指出,組織、人才,絕對是一家企業最核心的資產。

因為企業說白了,就是通過別人去拿結果。因此,所有的事都需要對的人去實現。而且根據市場的發展和變化,企業的組織需要不斷升級,企業的人才要不斷換倉。企業一定要吸收具備高能級、更在狀態、更渴望成功的人。

著名商業領袖傑克·韋爾奇也表達過類似的意思,“我們所能做的是把賭注押在我們所選擇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選擇適當的人。”

他曾說自己把50%以上工作時間花在了人事上,傑克·韋爾奇自認為他最大的成就是關心和培養人才。

馬雲:聽市場,不聽市長 郭廣昌:全世界只有一個馬雲……

一個人的事業越大,成就越高,也就越敢於說真話,因為以他們的社會地位,能夠讓他們說違心之言的情況就不多了。

因此,不管是馬雲,還是郭廣昌,他們所說的一定是他們所想的,言論只是表達了他們的部分思想,但通過這些思想的片鱗半爪,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其格局和境界,並能夠從中受益。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等同於用他們的視角來看世界,看問題。

時至今日,阿里巴巴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的商業巨無霸、生態綜合體了,但它已經像是爬到了8000米以上的高峰,顯得有些獨孤求敗了。

在上個月初,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就在接受採訪中說,「我們一直都面臨著強大的競爭對手,我想用運動來作比喻,競爭讓我們變得更好;如果你的對手很弱,就無法讓自己變得更強,很高興我們面臨這樣的競爭,但它們都屬於不同的領域,確實還沒有一家公司能真正在平臺方面與我們抗衡,橫跨商業、娛樂以及本地服務。」

作為這樣一個巨無霸企業的掌門人,一定會是有極強的全局觀的,馬雲說他在阿里巴巴強調的就是三個觀:

第一是未來觀,第二是全局觀,第三是全球觀——我們已經融入世界,已經在踢世界盃了,要有全球的視野。

作為真正的戰略大師,他對企業家的忠告是:看清楚了,並不擔心,最怕的是你沒看清楚,你以為是機會,你以為是災難。有人把災難做成了機會,有人把機會變成了災難。真正看清楚的人沒有悲觀和樂觀,只是暫時的困難,如何處理。

馬雲:聽市場,不聽市長 郭廣昌:全世界只有一個馬雲……

最後,用馬雲的一句老話結尾:

「十年前我很關心全世界,結果我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五年前我很關心中國的命運,我也過得很艱難;三年前我開始只關心公司,我的日子開始好起來。現在我只關心自己,越來越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