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比諸葛的人才——被歷史抹殺的良將馬謖

馬謖 諸葛亮 張郃 六盤山 讀寫人生 2017-05-20

智比諸葛的人才——被歷史抹殺的良將馬謖

熊彭宇

在當今,提起馬謖,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街亭大敗、導致諸葛北伐失敗的無能之人。但是真實的馬謖非但不是無能之人,相反,他還是一個智比諸葛之高才。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是蜀漢侍中馬良的弟弟。 馬謖一共兄弟五人,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馬謖兄弟都有才華和名氣,並稱為“馬氏五常”。

馬謖最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先後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馬謖才氣器量超過常人,喜好議論軍事謀略,丞相諸葛亮對他深為器重。諸葛亮讓馬謖擔任參軍,時常一起談論軍事謀略,從白天直到黑夜——能與諸葛亮膝足長談之人覺非等閒之輩。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軍討伐雍闓,馬謖送行數十里。當時,諸葛亮向馬謖問計,馬謖說:“南中依恃地形險要和路途遙遠,叛亂不服已經很久。即使我們今天將其擊潰,明天他們還要反叛。目前您正準備集中全國的力量北伐以對付強賊,叛匪知道國家內部空虛,就會加速反叛。如果將他們全部殺光以除後患,既不是仁厚者所為、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辦到。用兵作戰的原則,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心理戰為上,以短兵相接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歸服。”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建議。不久,諸葛亮斬殺雍闓,並依照馬謖之言赦免孟獲,以使南中人心歸服,因而諸葛亮在世之日,南方不敢再次反叛。

攻城為下,攻心為下。能提出此計就足可見馬謖的智慧所在,且當時諸葛亮問計時是說:“雖然我們一起謀劃此事多年,今天請你再一次提出好計劃。”可見,平時馬謖也給諸葛亮提出不少計劃。諸葛亮本乃智謀之人,能給諸葛亮獻計並被採納,那他也定是聰明絕世之人。

而馬謖被世人所誤解,以為他是庸才,皆是因為他街亭的大敗。隴山是橫亙在關中平原西部的一座高山,如果從空中鳥瞰,隴西就恰如關中平原地頭的一處田壟,故而世人給它起了一個比較貼切的名字——隴山,又因其曲折險峻,盤道六重方可登頂,又名六盤山。想從關中進入隴西,南北走向的隴山就是一道必須要逾越的屏障,走六重盤道翻越隴山很不現實,所以最佳的行進路線便是千里隴山之中的各處隘口。

與其他的隘口相比,這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街亭無疑是最為奇葩的一道隘口。隴山巍峨險峻,綿延千里,可偏生到了街亭這兒,好似被生生截斷一般,留出一條寬達數裡的平坦大道來。古往今來,街亭隘口就成為關中通往隴右的一條重要通道。而這樣的地勢,也無疑造就了街亭的易攻難守。

蜀建興六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大軍北伐大魏。這是蜀漢歷次北伐中最為規模浩大的一次,也是離成功最近的一次,諸葛亮兵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不攻自破,只有雍州刺史郭淮死守上邽,拒不投降。

這次北伐震驚四方,魏明帝曹睿趕忙派名將張郃率兵五萬馳援隴右。張郃也不辭辛勞,倍道兼程地趕往隴右。然而從關中進入隴右,最理想的途徑就是走街亭官道,張郃也沒有選擇別的路,率五萬步騎以逐星趕月的速度直撲街亭而來。

作為一代智將,諸葛亮自然也認識到街亭的重要性,但兵出祁山之後,蜀軍為了攻取隴上諸郡,兵力已然分散,應對張郃的來襲捉襟見肘。就在此時,諸葛亮力排眾議,任命馬謖為主將前去鎮守街亭,將這一份最重的擔子擱到了馬謖的肩上。

馬謖打的是遭遇戰,他剛駐紮,魏兵便接踵而來。當時的局勢,根本就不可能給馬謖充足時間準備,他只能倉促應戰。當時魏國的援兵多達五萬人,而且半數是騎兵,整體力量上要強於蜀軍,按照當時最通常的做法,就是當道立寨、阻止魏軍的攻擊,與魏軍展開正面的交鋒。而馬謖採取的則是另一種方法,居高臨下,憑險據守。但是面對街亭特殊的地理位置,任何一個領軍將領都會頭疼:大多數的隘口都是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的,唯獨街亭恰恰相反,是易攻難守。隴山的斷崖筆直如削,南北兩處斷崖之間至少也有數裡的寬度,除了那座與四周孤立無連的土山之外,整個街亭坦蕩如坻,這樣的地勢無疑是對進攻方有利,而不利於防守方。

本來就是魏強蜀弱,讓蜀國的步兵同魏國的騎兵展開正面交鋒,是很難有優勢和勝算的。只有憑險據守,才可以充分地發揮蜀軍山地作戰的優勢。馬謖的策略是因地制宜、審時度勢的結果。因為蜀軍剛則趕到街亭,魏軍的大隊人馬就已經殺來了,時間緊迫,根本就不容許馬謖從容地在當道口安營立寨,修築防禦工事,在當時的情況下,憑險而守可以說是最有效的策略了。

當道立寨是無效的。街亭地勢平坦,寬達三四里的隘口想要修築高壘深塹的防禦工事相當地困難,而且防禦價值並不太高。即使挖再深的壕溝,只要魏兵集中力量,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其填平。

魏國的騎兵是最強的騎兵,在野戰之中,是無法與之抗衡的,任何臨時性的防禦工事也只能是起短暫的延緩作用。若是馬謖以當時的兩萬步兵和張郃的五萬步騎做正面對抗,無疑是以卵擊石。如果馬謖當時就採取當道下寨與魏軍硬拼的策略,或許比憑險拒守失敗的更快,魏軍的騎兵可以輕而易舉地碾壓而過。

馬謖也是足智多謀之輩,這種淺顯的道理他又豈會不明白?野戰是魏軍的強項,山地戰則是蜀軍的強項,想要揚長避短,就必須搶佔制高點,利用地形的優勢來阻擊魏軍,這樣才可能會立於不敗之地。

因為魏軍想要通過街亭的話,就不可能棄土山上的蜀軍於不顧,如果一意孤行的話,那麼魏軍的後勤供應線就暴露在了蜀軍的眼前,蜀郡隨時可以掐斷魏軍的後勤供應線,所以張郃到達街亭之後,首要的目標就是攻打土山,徹底地拿下街亭來。

張郃也對土山進行了試探性的進攻,但他很快地發現,別說是五萬人,就是再多投入一倍的兵力,也很難攻下蜀軍防守嚴密的土山。由此可見,馬謖的計謀還是很成功的。但是隨後張郃改變了策略,圍而不攻,切斷了山上蜀軍的水源。按理來說,任何人三天不喝水,嗓子就會幹得冒煙,戰鬥力就無法保證,繼續缺水下去,只能是乾死渴死。但是馬謖卻並不急,因為當時候正好是春季,春季多雨,只要幾天之內下一場雨,那問題自然就解決了。但是最後的結果眾所周知:馬謖敗了。無它,天公不作美。本來幾天就會下一次的大雨卻是連續好幾天一直沒有到來,導致蜀軍沒有水喝,馬謖被迫下山與魏軍大戰,最後以失敗告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作戰總有幾分賭博的意思在裡面,馬謖在街亭戰敗,只可說是天意如此了。

雖然街亭之戰馬謖輸了,但馬謖的計謀也是沒有錯誤的,甚至是高明的,恐怕就算是諸葛亮親自前往也無法取得比馬謖更好的戰績了吧。總的來說,馬謖也是一位智比諸葛的能將,只是因為街亭之戰的原因被抹殺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