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在剛剛結束的寧波中考中,一道18分的閱讀題用的是《月下看貓頭鷹》這本繪本。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這是一本給3-5歲孩子看的繪本,居然可以作為15歲初中生的中考考題,可見它的文字是多麼的優美,寓意是多麼的深刻。如果父母曾給孩子看過這本繪本,答起題來自然不在話下。

書海茫茫,卷帙浩繁,一本繪本作為考題有極大的偶然性,初中生們完全沒有必要為了考試而投入時間去看繪本。你們青春正好,正是應該多花些時間看大部頭的時候。比如我最近在看的一本《藝術的故事》,在西方是給十幾歲的孩子看的藝術啟蒙書。這本書長達600多頁,比英文字典還要厚,它梳理了歐洲幾千年的藝術史,圖文並茂,深入淺出。說來慚愧,我人到中年才開始看給青少年的藝術啟蒙書。

我提中考考題這個話題的目的,一方面是因為我剛好寫了《月下看貓頭鷹》這本書的書評(我想做的是“爸爸”的主題,寫完讀到的這個新聞,完全是巧合),另一方面我還是想和年輕的父母們老生常談閱讀的重要性:3-5歲是培養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無論怎麼重視都不為過,而繪本正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佳的閱讀讀物。

閱讀和數學、英語都不一樣,它不是一個及時反饋的東西,不是做出一個題,背出幾個單詞就能體現其學習成果的學科,它需要漫長的、堅持不斷的積累。

作為父母,你或許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效果。但是請你相信,一棵樹的成長都需要十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就像我題頭說的話:給孩子讀一本繪本,在他的心靈種下一顆種子,有一天他會長成連你都需要仰望的參天大樹。

言歸正傳,繼續來講《月下看貓頭鷹》。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月下看貓頭鷹》和《我們要去捉狗熊》的主題類似,都是爸爸帶著孩子去冒險,但呈現出來的氛圍是完全不同的。

捉狗熊的冒險之旅是熱鬧的、歡樂的,緊張背後是一家人的手忙腳亂,故事整體的基調是活潑有趣。

看貓頭鷹的冒險之旅是寧靜的、冷清的,隱藏在緊張之下的是孩子的堅持和渴望,以及父親細微而幾乎不可察的親情流露。

如果說《我們要去捉狗熊》是一部情節緊湊的電影,那《月下看貓頭鷹》則更像一部風格恬淡的紀錄片。

《月下看貓頭鷹》整本書就像一幅一幅優美的畫,作者手中的畫筆,就像一個一個鏡頭,準確地捕捉環境和環境中的人物。和大多數圖畫書只採用一種視角作畫不同,本書的繪者用了各種角度。

在第一個畫面中,作者採用從空中鳥瞰的角度,白茫茫的雪地,後面是起伏高低的灰藍色的群山,掉光了葉子的樹幹。雖然是午夜,但是畫面並不暗淡,因為這是一個有著皎潔月光的晚上。一切看上去都是冷冷清清的,鮮豔的紅色的房子牆壁看上去也是暗紅色。

在大片空白處,是小女孩內心的獨白文字,她心裡想:“背後遠遠傳來火車的汽笛聲,笛音低沉,拉得很長,就像一首歌,聽起來好憂傷、好憂傷。”

憂傷的文字,配合著清冷的月光,營造出一種安寧的氣氛。在這種泠然的氣氛之下,小女孩和爸爸出發了,他們要去看貓頭鷹。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第二個畫面,繪者彷彿是農場主人,站在農場的空地裡看著兩父女從緩坡下艱難地走上來。右下角的一隻狗後腳彎曲,脖子伸長,警惕地看著兩個陌生人走近,大聲發出吠叫。

佔據頁面大部分的是陷入陰影中的整片森林,昏暗又神祕。這對父女倆很快就要踏入森林了。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第三個畫面,作者仍然是鳥瞰的角度,父女倆的腳印形成了一條貫穿頁面的對角線,兩個人的身影只存在於右上角,大片的空白是雪地和月光,反映他們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了。

爸爸和女兒都將雙手插在口袋裡。小女孩每隔一會兒,就要奔跑幾步才能跟得上爸爸。

這就是典型的爸爸帶孩子。他們粗疏、大意,不會想到要停下來等一等年幼的女兒,只顧著埋頭向前走。但也只有爸爸,才會願意帶著年紀尚幼的女兒,在有厚厚積雪的夜晚出來看貓頭鷹,還有可能看不到。因為小女孩的幾個哥哥告訴過她,貓頭鷹有時候會出現,有時候不會出現。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爸爸帶著女兒繼續深入森林,在下面這幅圖中,繪者用仰視的角度,描繪爸爸在前面走,小女孩在後面蹦蹦跳跳地追趕的樣子。午夜的雪地裡特別冷,小女孩戴著帽子、手套,圍著圍巾,穿著靴子,但她沒有抱怨,她堅強地跟在爸爸身後走,她心裡對這次看貓頭鷹之旅渴望極了,不管吃多少苦都可以忍受。

這種場景像極了我們小時候,好不容易跟著大人出去活動,就算是再害怕也會忍著不說。因為,相比於環境帶來的恐懼,我們更害怕一旦我們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大人們就會說:“那要不我們回去吧?”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父女倆來到了森林深處,小女孩既期盼,又緊張。她擔心深更半夜會不會有什麼東西躲在黑黑的大樹背後。但她表現得很勇敢,沒有問爸爸。在這個畫面中,爸爸牽著女兒的手。

此處是整本書中爸爸和女兒唯一一次牽手,儘管小女孩努力表現得很勇敢,但是爸爸還是感受到了她害怕的情緒。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在他們的一番呼喚之下,貓頭鷹終於來了。

畫面仍然是俯視的視角,貓頭鷹伸出的巨大翅膀,幾乎橫跨了整個畫面。爸爸一隻手舉著手電筒,手電筒的光照在貓頭鷹身上,明亮的光讓貓頭鷹的兩隻爪子發黃,顯得格外巨大;爸爸另一隻手抓住孩子的袖子,顯示出爸爸內心的緊張,他害怕貓頭鷹襲擊女兒,也用動作提醒女兒不要再向前靠近了。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貓頭鷹的這一幅近景圖是平視的視角,在手電筒光照下,貓頭鷹的前胸是金黃色的,羽毛根根分明,眼睛瞪得銅鈴一樣大。貓頭鷹勇敢無畏地和父女倆對視,它的眼睛帶著野獸特有的、未經馴化的凶猛意味,看得人心裡發毛。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對視了幾秒鐘,貓頭鷹飛走了,爸爸抱著女兒回家了,故事結束了。

《月下看貓頭鷹》:一本中考語文用來出題的繪本


整本書的文字清新、雋永,又帶著淡淡的憂傷,像一首優美的小詩。因為外出看貓頭鷹要保持安靜,否則貓頭鷹就不會出現了,所以整個故事中父女之間沒有對話,也幾乎沒有互動,書中全是小女孩的內心獨白。

書的最後,小女孩對自己說,只要心中有一個希望,那個希望,會用沒有聲音的翅膀,在明亮的、看貓頭鷹的好月光下,向前飛行。

這句話拔高了整本書的立意。和爸爸一起出來看貓頭鷹,並不只是一次好玩的旅程,它也是一次考驗孩子耐心和勇氣的冒險,它需要孩子戰勝寒冷、戰勝恐懼,同時又心懷希望。

這樣的旅程不僅是一次看貓頭鷹的旅程,也是一次人生的旅程。

在漫長的一生中,我們要付出很多努力,嚐盡很多苦頭,才有可能實現夢想,也有可能實現不了。因為成功就像貓頭鷹,它有可能會出現,也有可能不會出現。但我們仍要心懷希望,堅持向前飛行。

這本書是文字作者珍·尤倫的親身經歷,他們家附近有一個小樹林,她的丈夫經常帶著孩子們去看貓頭鷹。因此珍·尤倫寫下了這個小故事,再找插畫師約翰·秀能配上圖畫。

他們的合作非常成功,1988年,這本《月下看貓頭鷹》獲得了凱迪克金獎。珍·尤倫形容約翰·秀能的圖畫“優美、冰天雪地、柔和而又精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