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70年|“小蘭”八十了仍在為兒童劇發展添磚加瓦 四口人協力讓正能量“登臺”

家國70年|“小蘭”八十了仍在為兒童劇發展添磚加瓦 四口人協力讓正能量“登臺”

圖說:徐幗蓮一家四口,由左至右分別為嚴曉頻、徐幗蓮、嚴翔、嚴彗軒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馬蘭花》這首經典童謠是許多中國孩子的童年回憶,這首童謠出自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同名兒童劇《馬蘭花》,誕生60餘年。如今已經80歲高齡的徐幗蓮,是新中國培養的優秀兒童劇演員,也是1959年國慶十週年版《馬蘭花》主角“小蘭”的扮演者。

“藝術,提供了精神食糧,才能代代傳承。這種傳承可以是演員和觀眾之間,可以是師生之間,也可以是夫妻間、母女間。”在一家四口都從事演藝事業的徐幗蓮看來,無論是演兒童劇,還是演成人劇,首先得是一個正直的人,才能成為一名好演員。

和新中國兒童劇一起成長

在家排行老九的徐幗蓮,從小個性活潑外向。小學畢業時,徐幗蓮的二哥看到報紙上陶行知藝術學校的招生簡章,就鼓勵她去報名。徐幗蓮從七八百個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39名陶行知藝術學校學生之一。2年後,中福會兒童劇團需要接班人,當時的團長任德耀和奚裡德就把徐幗蓮這一班學生接到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團學習、生活。“那是1953年的8月10日,我還記得,一輛大卡車把我們幾十個孩子接到兒童劇團。劇團就在華山路現在戲劇學院的對面。”從那時起,她就和兒童藝術結下不解之緣。

回憶起在兒藝的生活尤其是宋慶齡對他們的關心關照,徐幗蓮至今充滿感激。“我們都喊她‘宋媽媽’。兒藝被宋媽媽譽為‘掌上明珠’,不僅指劇院本身,更指劇院裡的孩子們。”徐幗蓮回憶道,宋慶齡曾說過,“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通過戲劇去培育下一代,提高他們的素質,給予他們娛樂,點燃他們的想象力,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對每一個角色都認認真真

《馬蘭花》裡的小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裡的白骨精、《灰姑娘》裡的大妞、《童心》裡的童志娟,徐幗蓮在兒藝舞臺上演了近30年,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的形象。徐幗蓮說,從小在兒藝受到的嚴格教育,養成了她“不隨便”的人生態度。“無論主角還是配角,哪怕演一朵小花,也該認認真真。”

在徐幗蓮看來,雖然兒童劇大多是虛構的角色,但優秀的兒童劇如同一個啟蒙老師,對孩子的成長很有意義。“有些孩子在家裡未必聽得進家長的教育,但他可能會通過看一個戲,悟出一個道理。我們幹這一行,就應該擔起傳承的擔子,把這種真善美通過藝術手段傳播開來,使之代代傳承。”

希望用角色潛移默化影響人

“我們家的家風就是無論做人還是從藝,都是以德為先,以德為底線。”徐幗蓮對國家的愛與責任之情,其實也流淌在她的家庭之中。她的先生嚴翔也是一位成功的藝術家,他在《上海早晨》《日出》等劇作中有出色表演,還被觀眾們譽為扮演文化名人的“專業戶”,演過郭沫若、朱自清、黃齊聲、張伯駒、黃楚久等民族文化名人。受夫妻倆耳濡目染,徐幗蓮的兩個女兒也投身到演藝相關的事業之中,大女兒嚴曉頻1993年在《北京人在紐約》中扮演王起明的妻子郭燕,當時引起了轟動;小女兒嚴彗軒也是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畢業,與其父成為校友。

“我們初心一致。不管在哪個時代,都需要優秀的劇作和角色。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用角色傳遞‘正能量’,潛移默化影響人。如何將正能量傳承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徐幗蓮說,成人的行為就是對孩子最直接的教育,她和嚴翔從小就教育兩個女兒“做事認真、演戲認真、做人認真”,人與人之間相處“真誠很重要、關心很重要”。

1989年,徐幗蓮從兒藝提前退休,但她一直沒有閒著,一有時間就為兒藝的青年演員授課、做講座,用德藝雙馨繼續影響新生代兒童劇演員。這一影響又是30年。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

家國70年|“小蘭”八十了仍在為兒童劇發展添磚加瓦 四口人協力讓正能量“登臺”

圖說:《馬蘭花》的舊演出單

【老物件的故事】

“馬蘭花”綻放60年

徐幗蓮家中,珍藏著不少老劇照、老海報。但是,她收藏最好的是一張《馬蘭花》的舊演出單。“馬蘭花取材於民間故事。在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首任院長、兒童劇作家和舞臺藝術家任德耀筆下,這個題材煥發出了新意。劇中,大蘭虛偽、貪婪、懶惰、自私,小蘭樸素、勤勞、善良、熱愛勞動,姐妹倆不同的人生態度形成鮮明對照,讓小觀眾在觀賞過程中,有了鮮明的愛憎態度,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使離開《馬蘭花》的舞臺三四十年,徐幗蓮仍然清晰記得當年劇目上演的轟動情景。

她說,這朵神奇的“馬蘭花”綻放了60餘年,以頑強的生命力,在一代代孩子們的記憶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曾經4次復排《馬蘭花》,60餘年長演不衰,創造了中國兒童戲劇史上的奇蹟。它不僅有過各種舞臺藝術版本,還被俄羅斯、美國、日本、挪威等國改編。中央電視臺動畫部根據任德耀原著《馬蘭花》還製作了電視動畫,於2006年6月播出。“《馬蘭花》早已穿越時空,凝固成勞動者的時代讚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