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出10億幫“小兄弟”還中國貸款,但有個條件……

馬爾代夫 經濟 印度洋 政治 莫迪 上觀新聞 2018-12-01

“印度可真有錢……”

這兩天,全世界媒體恐怕都在發出這樣的感嘆。

事起昨天(28日)上午,日本經濟新聞在一篇“獨家”報道中爆料,稱印度將向馬爾代夫提供10億美元貸款,用來幫助後者償還中國貸款。

報道稱,預計這筆貸款將於12月份馬爾代夫新任總統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薩利赫訪問印度前達成。

10億美元,顯然不是個小數,尤其和馬爾代夫最初想要的數字比起來。要知道,此前在開口求助時,這個小國開出的價碼也只有2.5億-3.5億美元。

而從3.5億到10億,小銳掐指一算,妥妥翻了近三倍!

是什麼讓印度如此慷慨大方?如此不計前嫌?

答案顯而易見:正是10億美元背後的附加條件。

10億美金,印度要“買”馬爾代夫遠離中國

幾天前,當馬爾代夫外交部長阿卜杜拉·沙希德前往新德里求助時,可能並沒有預料到目前的局面。

當時,這位剛剛上任沒幾天的外長正對新政府面臨的債務狀況感到憂心忡忡。

一個必須要交代的背景是,自從新政府上臺,外界就開始猜測馬爾代夫將改變“親華”政策,轉而回到曾經的“印度優先”模式。

而沙希德的舉動似乎佐證了以上說法,他想到的解決辦法,是以印度貸款償還中國貸款。據《印度時報》報道,經過深思熟慮後,馬爾代夫向印度提出的求援數字是2.5億-3.5億美金。

“印度的援助可以助力新政府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對人民的承諾,從而幫助馬爾代夫實現中等收入國家的目標。”沙希德說。

他同時充滿期待地對這3.5億美金進行了詳細規劃,例如印度可以幫助其開發港口,建立良好的交通網絡,解決淡水資源短缺,改善公共衛生……

後來的事,我們都看到了——印度迅速回應了他的請求。並且,空前慷慨地將貸款數額一口氣翻了三倍。

但老話說得好,世界上沒有免費的10億美元貸款。對於這一點,此刻的馬爾代夫想必深有同感。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中的另一句話,點出了關鍵信息:“據印度政府人士說,印度提出的融資條件是,讓馬爾代夫停止跟中國走近,同意印度軍事人員常駐,加強雙邊防衛合作。”

報道同時指出,這筆低息貸款擬分多次提供。

很顯然,印度開出的條件明瞭,但也昂貴:一方面,規劃了今後馬爾代夫的外交路徑,另一方面則要求在馬常駐軍隊。

從外交到軍事,以貸款換“監管權”,儘管只是短短一句話,但處處可見印度身為南亞“老大哥”的苦心和深意。

“馬爾代夫絕不會為追求外援而犧牲主權”

自本月中旬馬爾代夫完成政權更迭以來,其新政府與印度之間的頻頻互動就頗為引人矚目。

先是新總統薩利赫宣誓就職當晚,印度總理莫迪便到場祝賀;這幾天,馬爾代夫更是派出外交、財政和經濟三位部長同時訪問印度。

這種姿態上的殷切,顯然與前總統亞明領導下的政府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畫風——正如外媒一度總結所說,過去幾年裡,對將印度洋視為本國天然勢力範圍的印度而言,亞明政府所奉行的“親華”政策令其感到擔心和警惕。

正因如此,輿論才普遍認為,馬新政府的上臺,意味著印度在馬影響力的“失而復得”。

但就在昨天關於“印度10億美元買軍事基地”的說法傳開後,馬爾代夫方面的態度似乎也有了微妙的轉變。

“馬爾代夫絕不會為追求外援而犧牲主權。”今天(29日)上午,馬爾代夫最大英文媒體“太陽在線”大篇幅報道了外長沙希德的最新表態。

報道援引沙希德昨天晚上在推特上的一段話稱,政府不會允許任何其他國家在馬爾代夫建立軍事基地。

“馬爾代夫尋求外援的前提是不損害其獨立性和主權。任何國家都不能在馬爾代夫建立軍事基地。馬爾代夫也不會與任何國家簽訂此類協議!”沙希德在推文中這樣堅決地寫道。

印度要出10億幫“小兄弟”還中國貸款,但有個條件……

馬爾代夫外長推特截圖

“太陽在線”還注意到,推特發出後,多家印度媒體都在報道中認為沙希德的表態指向印度10億美金援助及其附加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10億美金貸款在馬爾代夫引發的爭議,也同時讓當地媒體開始重新關注並討論當前印度在馬駐軍的狀況。

據“太陽在線”報道,目前約有60名印度軍人駐紮在馬爾代夫,負責維護和管理印度捐贈給馬爾代夫的兩架直升機。前總統亞明曾一度要求印度政府收回直升機並取消軍人簽證,但最終飛機和人都留在了馬爾代夫。

但2010年印馬簽署的一項協議曾規定“印度必須訓練馬爾代夫軍事人員操作直升機,培訓結束後必須返回印度”。

“這些軍人的食宿均由馬爾代夫承擔。”“太陽在線”強調說。

“馬爾代夫最終會回到‘平衡外交’”

這兩天,印度10億美金貸款及其背後用意,也成了馬爾代夫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話題,而網友們表現出來的態度似乎都很明確:

印度要出10億幫“小兄弟”還中國貸款,但有個條件……

有趣的是,反對印度援助馬爾代夫的,除了馬國內網友,還有隔空喊話的美國媒體。

美國福布斯網站28日一篇報道就認為,印度不應該幫助馬爾代夫向中國償還債務,因為“這不符合印度自身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

與此同時,美媒還援引觀察人士的觀點稱,儘管外界有些不同聲音,但無論如何,對於馬爾代夫這些中小國家而言,中國提供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仍然非常亮眼且具有吸引力。

事實上,就在許多外媒紛紛鼓吹“對華政策有變”的同時,無論是在馬累還是在新德里,馬爾代夫外長沙希德都曾多次強調:馬爾代夫將中國視為朋友,並將繼續保持與北京的互動。

據印媒報道,沙希德還於上週表示,他將很快訪問中國並討論雙邊事務。

“印度一直想保持自己在南亞及印度洋地區的優勢地位,尤其是在地緣政治方面。但它的經濟實力與雄心抱負不相匹配。這不僅是馬爾代夫等國跟中國加強合作的原因,也是印度目前困境和糾結的原因。”

西華師範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龍興春這樣告訴小銳。

在他看來,儘管南亞地區是印度的傳統勢力範圍,包括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這些國家一直都奉行“印度優先”的政策。但事實上,當這些國家試圖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得到印度幫助時,或是因為能力不足,或是因項目不賺錢,印度都放棄了這些機會,由此這些國家才跟中國合作。

印度要出10億幫“小兄弟”還中國貸款,但有個條件……

2018年10月2日,車輛從中馬友誼大橋橋頭拱門穿過。(新華社)

“中國與這些國家合作並不是為了挑戰或排擠印度,而是為了經濟合作和共同發展。但印度一直擔心中國會對印度在印度洋地區的霸主地位造成挑戰,這個認識根深蒂固,很難改變。”龍興春說。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此次許諾10億美元的豪邁才引發外界關注。

但龍興春認為,印度不大可能一次性拿出10億美元,且這筆錢並非援助,而是低息貸款。

“目前馬爾代夫回到‘印度優先’,這並不奇怪。以其鄰國斯里蘭卡為例,2015年斯里蘭卡新政府剛上臺時,也在印度拉攏下調整了對印和對華政策。但兩年後發現印度根本沒有能力幫助它,於是又慢慢走向‘經濟上偏中國,政治文化上偏印度’的平衡態勢。在我看來,馬爾代夫最終也會回到‘平衡外交’的道路上。”龍興春說。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