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馬伯庸 讀書 小說 九斤老太 宋教仁 國際藝術大觀 2018-12-09

馬伯庸說《書法沒有祕密》:現在給普通人看的文化書很多,或戲謔如段子,或嚴肅如教科書。這本書的分寸掌握得極好,讀之如飲醇酒。如果說2018年我只能推薦一本書的話,那就是這本無疑了。——引言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馬伯庸

2018年對我來說,是相對懶散的一年。本業小說沒寫幾篇,關於閱讀的事情,倒是做了不少。在新世相開了一個讀書欄目,聊了二十幾本冷門書;參加了一檔叫做《神奇圖書館在哪裡》的搜狐綜藝;零零碎碎參加了各種閱讀節活動、講座、朗讀會,擔任了幾個閱讀大使、領讀人之類的活動,至於隨手推書薦書評書,更是無算。一年下來,我覺得自己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裡都滲透了油墨清香。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活動,我注意到,一直在有人感慨現代人不愛讀書;一直在有人吐槽這個碎片化、淺閱讀的浮躁時代;一直在有人痛心於赫胥黎“娛樂至死”預言的實現。我對這些論斷原本篤信不疑,可整整一年的“閱讀”活動做下來,我卻越發感到疑惑。

真的是這樣嗎?

沒有什麼數據支持,就是我一個感覺——或者說錯覺吧——所謂的“全民閱讀”,只是一個想象中的經典圖景,就好像《布達佩斯飯店》裡那個從來不曾存在的老歐洲一樣。我們一直以為,現在的誘惑太多,導致太多人無法沉下心來。但仔細想想,現在不愛讀書的人,其實擱到原來他也不讀;現在只愛浮光掠影的人,放到過去他也懶得精讀大部頭;那些沉迷於各種娛樂的人,穿回古代,照樣打麻將鬥蟋蟀玩得不亦樂乎。

無論哪個時代,熱愛閱讀的人總有一個固定比例,就那麼一撮兒。如果我們摒棄感慨,認真觀察,會發現隨著科技手段的進步,閱讀的人其實是越來越多,而且其廣度與深度遠比從前讀書人可比。舉個例子,我當年讀凡爾納的《神祕島》,除了幾條有限的譯者註釋之外,別無憑恃,很多細節似懂非懂,多年之後才能明白。去年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一個前同事的孩子,人家一邊開著搜索引擎一邊讀,起手就先了解了一番南北戰爭背景,然後隨著劇情推進,又學了土法測量經緯度、冶鐵砌爐的原理、印第安人樹皮船的製法、據說還動過心思自制硝化甘油,幸虧被及時喝止……總之吧,舉凡歷史背景、技術原理、博物分類、地質地貌、天文定位,他在閱讀《神祕島》的同時,利用網絡查了一個通透。我聽他講讀後感,心中一陣慚愧緊似一陣。

所以說“現代人都不讀書”這個感慨,更像是老一代人對新時代的固有偏見。這事總在發生。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八零後嘲笑過九零後沒文化,七零後給我們八零後起外號叫小皇帝,六零後叫七零後垮掉的一代,五零後嫌年輕人沒吃過苦,建國前的老人鄙視建國後的孩子沒打過仗。民國的九斤老太說一代不如一代,前清的大師總是感慨“世道澆漓,人心不古”。宋明理學覺得現在人心太壞,學多不彰,還是上古樸實;而七十二位賢人團坐在高高的束脩堆上,聽孔子講三代與周代那一去不回的美好時光…合著時代一直在退步,社會一直在墮落——怎麼可能嘛。

大可不必代表這個時代妄自菲薄,更不必為下一個世代杞人憂天。《侏羅紀公園》裡有句臺詞:“生命總會找到它自己的出路。” 其實閱讀也一樣。

好了,廢話少說。2018我的閱讀書單,我從這一年讀過的書裡挑出十本值得分享的,略做點評。書籍依然有新有舊,並非只是在2018年出版。不過今年和往年不同,我會加一點與這些書籍相遇的情景,因為緣分這種東西真是太奇妙了,不能不成為閱讀的一部分。


1《宋案重審》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我有一次去天津籤售,籤售完坐火車回北京,結果在候車室裡的小書店發現了這本書。我完全沒想到,火車站這種地方,居然還賣這麼專業的史學書籍。它孤零零地斜倚在書架角落,大概過往乘客們連拿出來翻開的興趣都沒有——因為實在是太厚了,完全不適合旅途攜帶。

我買下它之後,在回北京的火車上看了一路,到家以後也沒放下,幾乎是一口氣看完,因為實在是太好看了,

我特別喜歡“一書寫一事”的寫法,專注於一個事件或一個人,用一本書的篇幅寫透寫實,往往比全景式的概括更留下深刻印象。這本《宋案重審》,可謂深得這種寫法的精髓。

嚴格來說,它是一篇超長的學術論文,主要在圍繞著民國最著名的一次懸案——宋教仁刺殺案——進行考證。刺殺宋教仁的直接凶手,這個已有定論,但其幕後真正的主使者到底是誰,卻一直眾說紛紜。在這本書裡,作者認為過去一百年關於此案的研究是失敗的,一是方法論有問題,只侷限於刺宋本身而忽略前因演變;二是史料掌握不夠充分,以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而這兩個缺點,是這本書的重要突破口。

《宋案重審》的書封宣稱:“這本書宣稱90%的材料都是前人所未用過的”,我本以為是書商慣用的誇張手法,但讀完之後發現不算誇張。作者真的是冥討窮搜,舉凡官方檔案、時政報紙、私人筆記、演講材料等等,把能蒐羅到的資料挖掘一空。而面對這麼多的資料,作者的處理方式也極嚴謹而有條理,每引一條必先論證此條可信度如何。

舉個簡單例子。比如當時刺殺案發生後,租界警方在應桂馨宅裡搜出一批往來電報-——這是相當重要的核心材料——但作者沒著急使用,而是先詳細考察了這批文件在租界的存放狀況、移交過程和經手,細緻到文件櫃鑰匙由誰持有,移交時每份文件如何編號等等,連巡捕房把文件放在哪派了幾個印度兵值夜看守,鉅細靡遺。等到作者確認這批文件並無篡改丟失之情,才開始深入論證文件本身。

史學價值如何,我一個外行人不好下判斷。但它的閱讀體驗極好,前後五百多頁,頁頁乾貨,紮實厚重,如同讀一本政治推理懸疑小說。抽絲剝繭,披沙揀金,從無數細節攻入,一點點匯聚成最終結論。宋案前後的種種詭譎人心、政壇算計,就這麼一點點地還原出來,極過癮。

至於真正的凶手是誰,我就不劇透了。


2《講故事:中國歷史上的巫術與替罪》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這本書我是在社科院的書店裡買到的,就在建國門旁邊。那是一個好地方,經常會發現一些冷門而奇怪的書籍,我沒事就過去逛一圈。曾經在那裡找到過一本《古代小說續書序跋釋論》,把明清名著續書的序跋合在一起做比較;還看到過一本《古代小說中異類姻緣故事的文化闡釋》,研究中國古代傳說裡那些和人類結婚的妖怪種類……總之有些研究角度很刁鑽,你都想象不到。

這本書是一個荷蘭漢學家寫的。作為一個寫小說的,我一看題目就買了,讀完大概花了一週多的時間吧。

它可以視為《叫魂》的一個延伸版,不過作者把重點放在了故事型式和傳播模式兩個角度,試圖解析中國歷史上的典型性神怪謠言:比如麻胡、虎外婆、樟柳神、旱魃、黑眚、妖婦、邪帝等一系列在各地造成過大影響和恐慌的民間傳說。作者發現,這些傳說呈現出一種相似的模式,每一個故事的核心都是某種危險生物,它對於個人性命、家族與社群延續造成直接威脅。關於它的事蹟傳播極為迅速,當達到一個峰值時,人類會傾向於把自己的恐懼投射到社會上的邊緣人,把他們當成替罪羊或責任人。如果你覺得《叫魂》好看的話,那麼這本書可以提供一個更寬泛的素材。

不過對我來說,全書最有意思的部分不是學術性的解析,而是作者各處蒐羅來的民間傳說,很多我都沒聽過。這些傳說或詭譎,或恐怖,或神祕,都是寫作用的好素材。而且在作者獨特的視角之下,這些彼此毫無關聯的不同時代的故事,居然能隱隱用一條社會學脈絡貫穿起來。

比如說裡面有一個專題,關於“黑眚”的研究。黑眚是屢屢見諸明清史料的一種謠言中的怪物,是對具有犬狸形狀、渾身散發著黑氣、會飛行、會入戶變為傷人野獸的怪物的統稱。最早可以追溯到宋真宗時代的帽妖,到了徽宗朝,它在方臘被押到汴梁時再一次出現襲擊人類,被傳為方臘黨羽所化。這種怪物在1476年和1537年兩次在京城引發了集體恐慌,驚動了內閣與皇帝。嘉靖甚至請出邵元節施法驅逐,但似乎沒效果。接下來迅速擴散到整個中國,尤其到了清代,各地都有文人心驚膽戰地留下或長或短的記錄——它的真實性和學術價值姑且不論,但作為一個文學題材可真是太帥了。


3《鱷魚街》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久聞布魯諾舒爾茨的大名,可惜一直沒機會沉下心來閱讀。有一次長途旅行前,我在手機裡打開閱讀軟件,想準備點旅途讀物,隨手下了一本《偉大的50篇短篇小說》。開篇就是舒爾茨的兩個短篇:《鳥》和《父親的最後逃亡》——餘華曾經說《鳥》是影響他的十部作品之一。

兩篇都不長,很快就讀完了。我關掉手機,呆了一會,又回過頭去重讀了一遍,感覺到一陣幸運,幸虧我這麼晚才讀到它們。設若我年輕個五歲十歲時初讀,大概是很難以體會其中妙處,會把它束之高閣,就此忘卻。

這兩篇都有點卡夫卡的味道,通過荒誕的異化來描繪現實。只不過卡夫卡更多是向外延展,而舒爾茨是往內在深挖。兩篇小說裡都有一個核心角色“父親”,《鳥》裡的父親無心世俗,專注於在閣樓養鳥,就在他即將異化成一隻真正會飛翔的鳥時,卻被阻止;《父親的最後逃亡》說的是父親死後,變成一隻螯蝦回到家庭,卻遭到了家人的厭惡與冷漠。

可以看得出來,兩篇描述的都是“父親”的焦慮、渴望、掙扎與疏離孤獨。舒爾茨天才般地將這種心理狀態具象成了兩個極其荒誕的變化,像秋風中的一截燃燒殆盡的線香,朽灰仍保持著挺拔狀,風一吹,便形體垮散,慢慢消散而去。這種無以抗拒的苦悶和遺忘,被舒爾茨寫成了詩。他的詩實在是太美了,就像一團舒展的霧氣,你無法去分析每一個單獨的句子,卻總能輕易陷入到那種鉛灰色的氛圍裡去。

雖說這兩篇傑作所表現出的象徵意義要遠大於狹隘的年齡分類,但我覺得身處中年——尤其是身處中年危機的人,有時間一定要讀一讀這兩篇,那種字裡行間凝結出來的情緒,你們一定比別人更敏銳的感觸。

布魯諾·舒爾茨是個波蘭籍猶太作家,生前是個中學老師,雖然也寫東西,但在文壇籍籍無名。他50歲那年,被納粹槍殺於街頭,死後才逐漸為人所知。他的作品不多,都統一收錄在2010年出版的《鱷魚街》裡。每一篇都值得一讀。


4《書法沒有祕密》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書法沒有祕密》作者/寇克讓

我在重慶逛一個獨立書店時,走過一面接天連地的大書架。上面的書都是側擺,只能露出書脊。在這種擺放之下,封面和腰封喪失了全部優勢,只能靠書名來賭一賭讀者的興趣,。

我一眼就注意到了這本書。它太醒目了,不是因為書名,而是因為裝幀。它的封面與封底邊緣都是米黃色,而書脊卻是黑色的,那種墨拓式的黑,深淺不一,其上還隱有運筆痕跡。我把它抽出來,發現裡面每一頁的邊緣,都是如此風格。遠遠看去,還以為是某本碑帖。

以裝幀而論,算得上是我18年見過最具匠心的一本。

書的內容,比裝幀更棒。

我一直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但自己寫字特別醜,因此唯獨對書法這一項運動敬而遠之。不過這本講書法的書,我只讀了一個開頭,便被吸引住了。

作者在序言裡開宗明義,明確表示要放下學術身架,寫一本普通人願意看、看得懂的書。這本書其實是2012年出版過的,作者覺得架子還是端得有點高,於是在2017年又改訂了一版。而書中具體的內容,如作者所言,“它本不是為依樣畫瓢、雕蟲刻符而作的,分崩離析的筆法要訣,複雜瑣碎的寫字技術在這裡不是重點。”

換句話說,這不是一本教人寫字的教科書,而是一本導人審美的建構之書。它就像一位大師帶著你走近博物館,在展品長廊裡徐步緩行,娓娓道來,把歷朝書法作品作為一條完整的理念源流,再將歷代大家置身其中,於是師承何處,突破在哪,何以為大眾所推崇,一時間分剖得清清楚楚。愚鈍筆劣如我,也能略微感應到一點書法之美。

蘇軾評文有過一段話:“凡文字,少時須令氣象崢嶸,采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爛之極也。” ——意思是到了一定境界,文字雖然復歸質樸,卻能讓人感受到後面那股沛然的底蘊。這本書的文筆,與這個境界庶幾近之。作者的筆法很簡單,沒有那麼多雲山霧罩的形容詞,有一說一,近乎白話。但言談之間,掌故信手拈來,自身又有深厚閱歷,談完古人,又能講一段自己親身經歷,讓人讀之覺得說一藏十,力透紙背。

比筆法更難得的,是作者的通透態度,比如他談及什麼是書法時,說有個教授很絕望地說日本是書道,中國是書法,傳承比人低了一籌。作者的態度卻很淡然:“日本對書法懷有敬意,值得我們尊重。但不必認為日本把書法叫書道,就覺得高不可攀。書法在中國雖不稱道,但在錘鍊筆墨技巧和追求精神境界兩方面從不偏廢……書法的道是書法自身的規律,這個道,不管你是否口稱它,只要你追求書法的法,就會得到書法的道。”

同時作者也對古人保持一個清醒態度。比如在《筆法與結構》一章裡,他談到鍾繇想學蔡邕的筆法,可韋涎卻不肯給他看真跡。等到韋涎死後,鍾繇盜墓把蔡邕的字偷出來,才得其精髓。他有一個弟子宋翼,總寫不好字。後來鍾繇死後,宋翼從老師的墓裡盜出《筆勢論》,書法水平才突飛猛進——作者覺得這是瞎扯淡,不符合教育規律。老師手把手都教不會,自己偷個帖子就弄明白了?然後藉此說起學書法該如何起手,句句平實,皆是乾貨。

現在給普通人看的文化書很多,或戲謔如段子,或嚴肅如教科書。這本書的分寸掌握得極好,讀之如飲醇酒。如果說2018年我只能推薦一本書的話,那就是這本無疑了。


5《南方高速》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說來慚愧,我買這本書,完全是因為書腰的宣傳語。我一向討厭書腰,更不屑那些“名人聯袂推薦”,但當我看到《南方高速》的腰封上那一排馬爾克斯、聶魯達、薩拉馬戈、略薩、莫言推薦,還是忍不住好奇掏錢買了。營銷術的操控人心真是太可怕了。

不過這一次,書商確實沒騙人,這是一個值回票價的短篇集。

科塔薩爾的寫法,與其說是小說,更接近一個伸縮自如的鏡頭,它可以像望遠鏡一樣遠望聖路易島上一男一女的親熱,也可以像顯微鏡一樣,細緻入微地觀察一隻白蝴蝶落在堵在南方高速路上一輛“王妃”的擋風玻璃上。這本書的閱讀方法,其實在第一篇《魔鬼涎》裡已經揭示出來了,你只要跟著主角攝影師的視線,無限深入到瑣碎的生活細節裡去,就會像蟻人坍縮到微觀世界一樣,見到許多日常想象不到的奇景。不用情節,不靠文筆,甚至連情緒都不屑調動,只靠“視角”的調度就能有如此精妙的效果,實在令人敬佩激賞。

在招牌菜《南方高速》裡,這個特點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通篇沒有情節,沒有對話,只有一個超長的鏡頭,對於身處大堵車中的眾生態不停地做特寫、全景、運動式運鏡,直至堵車解除。就我的感覺而言,科塔薩爾甚至放棄了表達本身,專心於試探文字所能描摹的極限。

如果有興趣的人,我建議先看《魔鬼涎》摸摸作者路數,再看《南方高速》、《正午的海島》與《萬火歸一》幾個短篇,不長,你如果覺得能適應,再看其他的不遲。科塔薩爾的短篇不是每一個都那麼平易近人。比如同書收錄的《克羅諾皮奧和法瑪的故事》系列,我就有點不明覺厲。

順便說一句。書腰上印了一段聶魯達的評價,特別狠:“任何不讀科塔薩爾的人命運都已註定……他們會在無聲中變得陰鬱、愈漸蒼白,而且還非常可能一點點掉光所有的頭髮。”

我讀還不行嗎?


6《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這本書於我,是個美麗的誤會。

我平時也看博物類的書,但很少主動去找。就在十一月份,我偶爾踏進一家成都的小書店,習慣性地蹲下來看最底下一排書架。一般來說,店主會把特別冷門的書擱在這裡,準備退貨之用,但偶爾裡面會挖掘到一些好東西。我掃了一圈,看到一本《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以為是諜戰呢,高高興興抽了出來,結果發現是講園藝的,更準確地說,是講蚯蚓的。

我有個偏執,既然抽出書來了,說明緣分到了,無論如何得翻閱一下。於是我勉為其難地打開這本書,捏著鼻子打算試讀幾頁。沒想到一讀就沉浸下去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艾米·斯圖爾特,著名自然文學作家。這本書是她以自己家花園為實踐舞臺,來講述真正的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她從達爾文的蚯蚓研究開始,視角逐漸縮小到自家花園,把蚯蚓對自然的影響放到這麼一個小小的園子裡,沒有堆砌術語,沒有附贈表格,全都是個人的觀察體驗。讀起來特別舒服流暢,再加上她時不時還蹦出一些園藝家特有的幽默,像是一個熱愛園藝的鄰居隔著籬笆跟你聊天似的。看完以後,我都要愛上蚯蚓了,渾然忘記自己還蹲著呢……

趕緊起身,腿麻到不行,一瘸一拐地走到收銀臺,把這本與作者的其他幾本都一併買了,囤到明年慢慢看。


7《我腦袋裡的怪東西》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帕慕克大概是目前還在世的文學大師裡,我最喜歡的前三之內。當年讀《我的名字是紅》的震撼,至今仍舊記憶清晰,沒想到小說還能寫成這樣。

《我腦袋裡的怪東西》這本書很有意思,它幾乎可以視為帕慕克之前很多作品的合集,裡面有像《雪》一樣涉及大量世俗、信仰與政治紛爭;有《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裡對這座城市近乎痴迷的細節描寫;而主角麥夫魯特,簡直就像是從《純真博物館》裡走出來的一樣。

這是一部從1968年綿延至2012年的史詩,與其說帕慕克寫的是主角麥夫魯特,倒不如說是藉著這個略帶天真氣質的角色眼中,敘說伊斯坦布爾這座城市的變化。我們在裡面能看到無處不在的阿塔圖爾克如何塑造現代土耳其,看到西方電影院與中東文化的衝突,看到貧民窟杜特泰佩與庫爾泰佩的都市化變遷,看到風起雲湧的左派鬥爭與軍事政變,看到庫爾德人在主流人群中的掙扎與拼搏,看到大街小巷賣缽扎的小販和鷹嘴豆飯……這簡直是一部伊斯坦布爾生活的漫長紀錄片。

寫作是一件特別誠實的事,帕慕克毫不剋制地把自己對伊斯坦布爾的記憶與愛傾注其中,並感染到所有的讀者。即使你無法捉摸到這本小說飄忽的時間線和敘事技巧,也能體會到作者對這座古老都市像細密畫師一樣細緻入微的描寫。尤其當帕幕克疊加上時間的維度之後,伊斯坦布爾變成了一條高速流動的大河,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流淌。麥夫魯特和他的家庭、朋友們就像是河中大大小小的礁石,被時代沖刷著,慢慢磨去稜角,改變模樣。

書中快到結尾時,有這麼一段話:

“麥夫魯特已經在伊斯坦布爾生活了四十三年。在頭三十年裡,他感覺在城市裡讀過的每一年,都讓自己跟這裡更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而在最近幾年裡,他覺得隨著時間流逝,自己反而對伊斯坦布爾越來越陌生了。難道是因為洪水猛獸般湧入城市的上百萬新人口、以及隨之而來的無數新房子、高樓和購物中心嗎?麥夫魯特看到,1969年他剛來城市那會兒蓋的房子,不僅是一夜屋,塔克西姆和希什利哪裡四十多年的老公寓樓也全拆除了。在那些老樓裡生活的人們,彷彿用完了他們在城裡的期限。當那些老人和他們建造的樓房一起消逝時,新來的人便住進在那裡蓋起的更高、更恐怖的混凝土樓房。麥夫魯特越看這些三四十層的新樓,就越覺得自己跟這些新人口格格不入。”

在完全變了模樣的都市裡,麥夫魯特像年少時一樣,扛起缽扎挑子,繼續走街串巷。斗轉星移,白雲蒼狗,當你讀完全文之後,才能理解這個畫面帶給人的顫慄與感動。而中國讀者讀出的感慨,又何止限於伊斯坦布爾啊。


8《乾隆皇帝的荷包》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這是今年我讀得最艱苦的一本書。

如果我讀的不是電子版,而是實體,恐怕早放棄了。不是書不好,是它太硬核了。

作者賴惠敏是一個臺灣學者,她花了二十幾年時間,從浩如煙海的清宮檔案以及各地田野調查裡,梳理出乾隆一朝的內務府財政結構,怎麼收錢以及怎麼花錢的——故名“乾隆皇帝的荷包”。裡面充斥著大量枯燥的銀錢統計、經濟史料和金融分析,是標準的學術性書籍,完全不考慮閱讀趣味。

我有意想突破一下自己的閱讀舒適區,才選了這麼一本書咬著牙讀下去。但堅持讀完這本書,是很有收穫的。它給我們提供了一枚清晰可見的透鏡,從內務府的財政運作中,可以管窺乾隆一朝的統治奧妙。詔書可以粉飾,史料可以篡改,但數字可不會騙人。銀錢的流動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漣漪,它提示著潛藏於水面下的龐然大物。一個政權的深層次矛盾,往往就暴露在這些賬簿之內。

這本書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內務府的收入項,包括皇莊、稅關、生息當鋪、鹽稅報效、罰俸、查抄家產等;第二部分是內務府的支出項,尤其是重點討論了乾隆利用宗教來籠絡蒙古王公的種種手段。前後這麼一比較,我們會發現,乾隆皇帝很善於利用內帑,在不增加田賦的基礎上斂聚財富,並用於穩定蒙藏的宗教活動上。一方面,這對於邊疆地區有正面意義;另外一方面,乾隆與內務府的種種斂財手段,對後世也造成了深遠影響,如發商生息、報效捐輸那一套規矩對商業活動的破壞、議罪制度與查抄對吏治的影響等等——用書中的話說就是:“乾隆朝的皇室財政正好可以印證諾斯的理論,統治者的財產所有權結構,與促進經濟成長的有效率之間,存在著衝突。”

這對於理解中國傳統王朝體制,提供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角度。


9《秦漢社會民生信仰研究》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是《以出土簡帛文獻為中心》。裡面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根據考古文獻來還原秦漢老百姓的日常。同樣購買於社科院書店。

歷史小說最難描摹的,就是普通人的日常。每一個時代的老百姓,都有獨特的生活方式。比如漢代的酒肆,木案上要擺著羊尊盛酒,羊通祥,以示祝福之意;唐代燒尾宴,桌中間要擱一道“素蒸音聲部”,用面做成蓬萊仙人形狀;明代京城過元宵節,男性要去各處城門摸釘子……等等等等。一個獨特的細節露出來,即使讀者並不知典,也能感受到那種濃郁的時代風味。

可惜的是,秦漢時代的傳世文獻本來就少,又被帝王將相霸佔了大部分篇幅,談及那時候的平民生活極罕見。這本書藉助現代考古成果,從前人所未見的大量出土簡帛裡,還原出了當時百姓的信仰細節。

當時老百姓過日子很迷信,事事都要講究什麼是吉凶,什麼算宜忌,什麼日子拜什麼神祇,有什麼規矩。比如漢簡裡有一條:“孕婦頭朝東者為貴,朝南者富,朝西者貧,朝北者不壽。” ——這是生孩子的迷信;再比如漢簡日書裡說有四個日子不宜出行,一是丁酉日,因為西王母就是這一天西去不回;二是壬戌日,因為鯀在這一天北去羽山,被祝融所殺;三是丙戌日,大禹在這一天南下會稽死在當地;四是庚子日,因為大禹的妻子塗山氏在這一天東去不回。

這是多麼生動的細節啊,只有那時的人才會這麼過,後人杜撰都杜撰不出來。如果把這些細節豐富進小說,即使只是一個凡俗橋段,也會增添不一樣的質感。想象一下,你現在要寫一部秦代背景小說,裡面有一個橋段,主角摯友意外去世,令他悲痛欲絕。一般的寫法,會寫主角伏屍大哭,沒問題,但是太普通了。但如果你看了這本書,就會記得裡面有一條秦簡記載:秦代人認為人死後鬼魂會歸來,生人要點燃莎芾或牡棘枋,握在手上以辟邪——於是你可以寫主角傷心過度,手中一時沒握住,莎芾悄然落地,在織皮上燙了一個洞。只有秦代,才會有這樣的習俗,時代特色便凸顯出來了。

這本書配合著王子今老師的《秦漢稱謂研究》、《秦漢社會史論考》,寫秦漢文足夠了。


10《阿爾比恩的種子》

虛像與偏見:馬伯庸的2018年閱讀書單

讀這本書,無論是你的時間還是家裡住房面積,都得做好充分的準備。它分成上下兩冊,有煌煌一千兩百頁之厚——我必須用中文數字來表達對這個長度的敬意——價格是一百五十八塊四。

之所以特別強調這個價格,是因為我沒買電子版,而是網購了一套實體。恰好在這之前,我送過朋友一套別的書,所以默認送貨地址是他家,我也沒檢查寄送信息就下了單……結果我在家裡枯等三日,正要憤怒地打電話去投訴,那位朋友一臉懵逼地問你又送我書了嗎?我只好強忍淚水說是的,為了見證我們之間偉大的友誼,然後一邊吐血一邊又買了一套。

但所有的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這是一部美國曆史書,但並非那種標準的美國曆史。它講述的不是一段冗長的編年史,而是在探究一個問題:是什麼塑造出了當今美國的國民性。當然,這是一個太過粗率的說法,美國幅員遼闊,每地民風差異很大,很難統而論之。所以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什麼塑造出了美國不同地域的文化性格,它們的源頭在哪?又是如何發展的?

如果是中國、歐洲或者中東這種地方,探討這類話題的難度很大。太多信息已經湮滅在時光長河中,很難提取到足夠多的信息去追根溯源。但美國不一樣,它建國時間很短。又是從一個成熟文明圈移植而來,因此原初記錄保留得相當豐富,這使得我們能像觀察培育皿裡的幼苗那樣,看到一個國家的國民性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過程。

阿爾比恩是希臘神話裡海皇波塞冬的兒子,也是希臘人對不列顛島最古老的一個稱呼。阿爾比恩的種子,顧名思義,說的是英國向新大陸輸出殖民時帶去的文化傳承。

按照作者費雪的分類,阿爾比恩的種子,主要有四枚:清教徒、保王黨、貴格會以及邊民們。這是四個性格鮮明、風格迥異的殖民群體,它們的殖民模式、政治訴求、信仰三觀以及社會規範都大相徑庭。

清教徒大多來自於東英吉利,他們出於對宗教迫害的恐懼以及對建立聖經共和國的熱切,來到了馬薩諸塞。他們教育水平很高,信仰虔誠,堅持秩序;保王黨則是一群在英國內戰中失勢的貴族,他們逃去了弗吉尼亞,還像在舊大陸一樣熱愛歡宴、跳舞與決鬥,注重等級與身份;與世無爭的貴格會盤踞於賓夕法尼亞,在那裡營建他們所倡導的和平主義與宗教平等國度;而生活在英格蘭與蘇格蘭邊界的凶暴邊民們,則移民到了阿巴拉契亞的群山之間,形成了一個個極度排外、熱衷酗酒的小宗族。他們大多信仰蘇格蘭長老會,在脖子上纏有紅布,被外界輕蔑地稱為紅脖子。(當然,這四枚種子只是一個粗糙的分類。)

這四個群體在美國開枝散葉,形成了四個比歐洲諸國文化差異還要大的文化圈,深刻地影響到了現代美國。《阿爾比恩的種子》深入地觀察了這四個團體,從語言、建築、家庭、婚姻、教育理念、宗教、繼承製度和對自由的理解等二十幾個維度,來比較它們彼此之間的差異。

更有趣的是,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種子逐漸長成大樹,枝葉彼此交錯。不知不覺中,一抬頭,發現這片樹林已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美國模樣。

這種寫法聽起來很枯燥,其實不然。作者文筆優美簡練,而且引用了許多生活細節為佐證,可讀性相當強。隨著一個一個維度的講解,生動的群像躍然紙上,感覺就像是在讀設定集一樣。你讀完全書,對美國早期的東海岸殖民格局以及文化宜忌,便會了然於胸,縱然一下子穿越過去,至少能保住小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