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走開尊崇烈士第一步 緬懷先烈縣縣有場所

馬本齋 時政 精選熱點資訊 2018-12-16

河北省滄州市獻縣有一座馬本齋紀念館,館內240多件實物和珍貴圖片,再現了馬本齋烈士率領回民支隊英勇抗日的光輝業績。衡水市阜城縣在回民支隊高紀莊突圍戰的戰場舊址,建成一座綜合烈士陵園——本齋紀念園。紀念館和紀念園遙相呼應、各有側重,為人們學習弘揚烈士精神提供豐富素材。

像獻縣、阜城縣一樣,河北省每個縣級單位都有一座用於褒揚烈士的紀念設施。“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近年來,河北省在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烈士褒揚政策基礎上,又制定多項相關規定,實現了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

河北省民政廳優撫處調研員李戰雄介紹說,2011年以來,該省對華北軍區烈士陵園、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等10處國家級烈士陵園以及大部分省級、市縣級烈士紀念設施等進行提質改造,對遍佈全省的1600餘座零散烈士紀念設施、58000餘個零散烈士墓進行搶救性集中保護,將散葬在外省的數十名河北籍烈士遷回家鄉。

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集中管理牽涉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帶著方法做好工作。對在戰爭年代就地安葬的烈士,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遷移到區域性烈士陵園,或者集中安葬到縣級烈士陵園;對集中安葬而不便遷移的,設立紀念標誌,劃定保護範圍,明確保護責任人;對於一些知名的、有影響的烈士墓(碑),經申報審批,遷到河北省英烈紀念園,進一步擴大教育覆蓋面。

據不完全統計,經過提質改造,目前全省共有縣級以上烈士紀念設施193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17處,31處烈士紀念設施被命名為省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下大力氣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使用。2018年5月,張家口市懷來縣檢察院以英烈保護法頒佈實施為契機,就該縣烈士陵園未向公眾開放一事,依法通過公益訴訟程序向縣民政局等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在督促整改的同時,省民政廳舉一反三,聯合檢察機關普遍開展督促檢查工作,並建立常態化機制,確保每一處烈士紀念設施都成為褒揚烈士、教育群眾的精神高地。(賈 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