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

劉冀瓏: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300多年前,牛津的虎克在顯微鏡下發現:我們喝葡萄酒的軟木塞子能夠看到細胞。300多年後,劉冀瓏同樣在牛津的實驗室裡發現了細胞生物學的新突破。細胞蛇,是由他發現並命名的細胞器家族新成員。細胞生物學是什麼?怎麼用它探索生命的奧祕?請聽他在@一刻talks《了不起的好奇心|科學俠》中的分享。

文章共3457字,閱讀需要14分鐘

"

劉冀瓏: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300多年前,牛津的虎克在顯微鏡下發現:我們喝葡萄酒的軟木塞子能夠看到細胞。300多年後,劉冀瓏同樣在牛津的實驗室裡發現了細胞生物學的新突破。細胞蛇,是由他發現並命名的細胞器家族新成員。細胞生物學是什麼?怎麼用它探索生命的奧祕?請聽他在@一刻talks《了不起的好奇心|科學俠》中的分享。

文章共3457字,閱讀需要14分鐘

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我叫劉冀瓏,是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教授。2016年夏天加入上海科技大學。我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細胞生物學,具體來講是研究代謝的細胞生物學。

生物的基本的組成單位是細胞,這個發現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以前牛津的一個學者叫虎克,他最早在顯微鏡下面發現我們喝葡萄酒的軟木塞子能夠看到細胞,從那以後,大家就在動物還有別的物種裡面發現有這個基本的單位。

細胞是蠻古老的一個學說,但早期的細胞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隨著顯微鏡技術不斷地發展,才能讓大家看到各種結構。

後來除了從形態學角度入手,生物化學這個領域也加入進來,包括平時所說的代謝,很多都是把細胞打破看身體的各種化學反應,看看通路是怎麼樣的。 現在的細胞生物學,實際上是由形態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聯合起來不斷地演化下來的學科。

為什麼要研究細胞生物學

我從高中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那時候我跟我們的生物學老師,跟同學聊起來,覺得細胞生物學這個領域挺有意思的。當時高考的時候,報考的第一志願就是細胞生物學專業。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沒有上細胞生物學專業。

後來讀碩士和博士,實際上跟細胞生物學還是有一點點距離感。那時是做了生理,但它不是細胞生物學。

真正我做典型的細胞生物學的工作是在2003年,開始做第二段博士後研究的時候。當時是在卡內基研究所,我的導師是高爾博士,他是一位在細胞生物學領域裡非常有成就的科學家,被稱為“現代細胞生物學之父”。

在他的實驗室經過那四年半的薰陶,可能是我真正意義上從事細胞生物學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也是機緣巧合,雖然以前也是想做細胞生物學,但是實際上是從第二段博士後開始,才正兒八經地做細胞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的起源與現狀

要知道人類從歷史上,從我們做科學的來講,比如端粒酶發現的時候,是在四膜蟲裡面發現的,當時大家完全沒想到這個發現會跟健康有什麼關係。

這個(細胞蛇)也是一樣的,你發現不同物種裡面有,但它是在細胞裡面的一個很基本的結構。你要知道如果這個結構出現問題了,它就有可能導致哪種疾病。到底是導致哪種疾病,要慢慢研究。

"

劉冀瓏: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300多年前,牛津的虎克在顯微鏡下發現:我們喝葡萄酒的軟木塞子能夠看到細胞。300多年後,劉冀瓏同樣在牛津的實驗室裡發現了細胞生物學的新突破。細胞蛇,是由他發現並命名的細胞器家族新成員。細胞生物學是什麼?怎麼用它探索生命的奧祕?請聽他在@一刻talks《了不起的好奇心|科學俠》中的分享。

文章共3457字,閱讀需要14分鐘

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我叫劉冀瓏,是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教授。2016年夏天加入上海科技大學。我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細胞生物學,具體來講是研究代謝的細胞生物學。

生物的基本的組成單位是細胞,這個發現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以前牛津的一個學者叫虎克,他最早在顯微鏡下面發現我們喝葡萄酒的軟木塞子能夠看到細胞,從那以後,大家就在動物還有別的物種裡面發現有這個基本的單位。

細胞是蠻古老的一個學說,但早期的細胞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隨著顯微鏡技術不斷地發展,才能讓大家看到各種結構。

後來除了從形態學角度入手,生物化學這個領域也加入進來,包括平時所說的代謝,很多都是把細胞打破看身體的各種化學反應,看看通路是怎麼樣的。 現在的細胞生物學,實際上是由形態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聯合起來不斷地演化下來的學科。

為什麼要研究細胞生物學

我從高中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那時候我跟我們的生物學老師,跟同學聊起來,覺得細胞生物學這個領域挺有意思的。當時高考的時候,報考的第一志願就是細胞生物學專業。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沒有上細胞生物學專業。

後來讀碩士和博士,實際上跟細胞生物學還是有一點點距離感。那時是做了生理,但它不是細胞生物學。

真正我做典型的細胞生物學的工作是在2003年,開始做第二段博士後研究的時候。當時是在卡內基研究所,我的導師是高爾博士,他是一位在細胞生物學領域裡非常有成就的科學家,被稱為“現代細胞生物學之父”。

在他的實驗室經過那四年半的薰陶,可能是我真正意義上從事細胞生物學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也是機緣巧合,雖然以前也是想做細胞生物學,但是實際上是從第二段博士後開始,才正兒八經地做細胞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的起源與現狀

要知道人類從歷史上,從我們做科學的來講,比如端粒酶發現的時候,是在四膜蟲裡面發現的,當時大家完全沒想到這個發現會跟健康有什麼關係。

這個(細胞蛇)也是一樣的,你發現不同物種裡面有,但它是在細胞裡面的一個很基本的結構。你要知道如果這個結構出現問題了,它就有可能導致哪種疾病。到底是導致哪種疾病,要慢慢研究。

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所以從我們目前已有的研究來看,短短的七、八年,八、九年內,我們發現,在很多癌症細胞裡面,它(細胞蛇)的量就增多了。那我們就想問,它為什麼在癌症細胞裡面多,而在健康的細胞裡少,什麼時候它會變多?

這樣對疾病的診斷也好,甚至後面要干預,篩選藥物的話對它都會有作用,我把它作為其中的一個例子。但是你也知道,有些酶如果出現某種問題的話,會導致某種疾病,到時候你就可以從那個角度去考慮問題。

我覺得我們看生命和非生命其實很大的一個區別是,生命可以生長、可以繁殖、可以傳播,非生命在這方面可能沒有很明顯的特點。

對於最早的生命是怎麼起源的,其實也有不同的學派、不同的學說。有的人覺得最開始從RNA開始,包括有的病毒只有RNA,然後慢慢再分解下去,這裡面有不同的說法的爭論。

我覺得生命是這樣的,當你讀文獻也好或者讀科普也好,會發現生命真是很奇妙。像平時說的開水可以殺菌,這其實不對的。可以殺一般的菌,但是有那種古菌,它是最適宜的溫度是120度,所以你把別的殺了,實際上那個是特別好的環境。還有就是輻射,比如說蘇聯的核輻射洩露。剛開始洩露以後,別的物種都生存不了,但是也有一些極端喜歡輻射的菌,它就長到那裡面了。

現在說火星上有沒有生命,我說有可能就有那種古菌在那裡存在,只是我們沒法跟它交流而已。比方說它在那個特別特別熱的地方,或者輻射特別強的地方,雖然它生存在那裡,但它沒有跟你交流。

從這種意義上來講,我們所理解的生命,或者給我們人類來理解的生命,真是滄海一粟,太渺小了。我們細胞生物學中有一個很大的主題,是細胞裡面的結構,像我們知道的各種生命體,包括人體成千上萬個的細胞類型。

但是到細胞內部這個結構來講的話,實際上從350年前發現細胞,包括細胞核1831年被發現以來,這一百多年,我們叫細胞器也就是一二十種,非常少,說明它結構是高度保守的。

在最近我們發現有一些新的,我們以前從來不知道的一些結構。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實際上就是你發現了以後,突然就有一個全新的領域展現在你面前。所以做科學家,如果你有勇氣,或者你有信心去做一些未知的東西,本身這就是創新的精神。

細胞生物學的意義和成果

我們每個人身體裡有幾十萬億或者上百萬億的細胞,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組成單位。我們對細胞的瞭解,說得通俗一點,是和我們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的。如果細胞出現問題,或者裡面的結構出現問題,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

所以對它們的瞭解,最終是讓我們更理解人體的平時的功能和機制,也能更多地瞭解疾病的機制。

<mpchecktext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pchecktext>

"

劉冀瓏: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300多年前,牛津的虎克在顯微鏡下發現:我們喝葡萄酒的軟木塞子能夠看到細胞。300多年後,劉冀瓏同樣在牛津的實驗室裡發現了細胞生物學的新突破。細胞蛇,是由他發現並命名的細胞器家族新成員。細胞生物學是什麼?怎麼用它探索生命的奧祕?請聽他在@一刻talks《了不起的好奇心|科學俠》中的分享。

文章共3457字,閱讀需要14分鐘

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我叫劉冀瓏,是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教授。2016年夏天加入上海科技大學。我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細胞生物學,具體來講是研究代謝的細胞生物學。

生物的基本的組成單位是細胞,這個發現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以前牛津的一個學者叫虎克,他最早在顯微鏡下面發現我們喝葡萄酒的軟木塞子能夠看到細胞,從那以後,大家就在動物還有別的物種裡面發現有這個基本的單位。

細胞是蠻古老的一個學說,但早期的細胞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隨著顯微鏡技術不斷地發展,才能讓大家看到各種結構。

後來除了從形態學角度入手,生物化學這個領域也加入進來,包括平時所說的代謝,很多都是把細胞打破看身體的各種化學反應,看看通路是怎麼樣的。 現在的細胞生物學,實際上是由形態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聯合起來不斷地演化下來的學科。

為什麼要研究細胞生物學

我從高中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那時候我跟我們的生物學老師,跟同學聊起來,覺得細胞生物學這個領域挺有意思的。當時高考的時候,報考的第一志願就是細胞生物學專業。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沒有上細胞生物學專業。

後來讀碩士和博士,實際上跟細胞生物學還是有一點點距離感。那時是做了生理,但它不是細胞生物學。

真正我做典型的細胞生物學的工作是在2003年,開始做第二段博士後研究的時候。當時是在卡內基研究所,我的導師是高爾博士,他是一位在細胞生物學領域裡非常有成就的科學家,被稱為“現代細胞生物學之父”。

在他的實驗室經過那四年半的薰陶,可能是我真正意義上從事細胞生物學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也是機緣巧合,雖然以前也是想做細胞生物學,但是實際上是從第二段博士後開始,才正兒八經地做細胞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的起源與現狀

要知道人類從歷史上,從我們做科學的來講,比如端粒酶發現的時候,是在四膜蟲裡面發現的,當時大家完全沒想到這個發現會跟健康有什麼關係。

這個(細胞蛇)也是一樣的,你發現不同物種裡面有,但它是在細胞裡面的一個很基本的結構。你要知道如果這個結構出現問題了,它就有可能導致哪種疾病。到底是導致哪種疾病,要慢慢研究。

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所以從我們目前已有的研究來看,短短的七、八年,八、九年內,我們發現,在很多癌症細胞裡面,它(細胞蛇)的量就增多了。那我們就想問,它為什麼在癌症細胞裡面多,而在健康的細胞裡少,什麼時候它會變多?

這樣對疾病的診斷也好,甚至後面要干預,篩選藥物的話對它都會有作用,我把它作為其中的一個例子。但是你也知道,有些酶如果出現某種問題的話,會導致某種疾病,到時候你就可以從那個角度去考慮問題。

我覺得我們看生命和非生命其實很大的一個區別是,生命可以生長、可以繁殖、可以傳播,非生命在這方面可能沒有很明顯的特點。

對於最早的生命是怎麼起源的,其實也有不同的學派、不同的學說。有的人覺得最開始從RNA開始,包括有的病毒只有RNA,然後慢慢再分解下去,這裡面有不同的說法的爭論。

我覺得生命是這樣的,當你讀文獻也好或者讀科普也好,會發現生命真是很奇妙。像平時說的開水可以殺菌,這其實不對的。可以殺一般的菌,但是有那種古菌,它是最適宜的溫度是120度,所以你把別的殺了,實際上那個是特別好的環境。還有就是輻射,比如說蘇聯的核輻射洩露。剛開始洩露以後,別的物種都生存不了,但是也有一些極端喜歡輻射的菌,它就長到那裡面了。

現在說火星上有沒有生命,我說有可能就有那種古菌在那裡存在,只是我們沒法跟它交流而已。比方說它在那個特別特別熱的地方,或者輻射特別強的地方,雖然它生存在那裡,但它沒有跟你交流。

從這種意義上來講,我們所理解的生命,或者給我們人類來理解的生命,真是滄海一粟,太渺小了。我們細胞生物學中有一個很大的主題,是細胞裡面的結構,像我們知道的各種生命體,包括人體成千上萬個的細胞類型。

但是到細胞內部這個結構來講的話,實際上從350年前發現細胞,包括細胞核1831年被發現以來,這一百多年,我們叫細胞器也就是一二十種,非常少,說明它結構是高度保守的。

在最近我們發現有一些新的,我們以前從來不知道的一些結構。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實際上就是你發現了以後,突然就有一個全新的領域展現在你面前。所以做科學家,如果你有勇氣,或者你有信心去做一些未知的東西,本身這就是創新的精神。

細胞生物學的意義和成果

我們每個人身體裡有幾十萬億或者上百萬億的細胞,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組成單位。我們對細胞的瞭解,說得通俗一點,是和我們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的。如果細胞出現問題,或者裡面的結構出現問題,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

所以對它們的瞭解,最終是讓我們更理解人體的平時的功能和機制,也能更多地瞭解疾病的機制。

<mpchecktext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pchecktext>

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我們發現它(細胞蛇)在有病變的組織裡量特別多。像我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發現在肝癌病人裡面,肝癌的癌細胞裡出現這個結構(細胞蛇)特別多。而在健康的細胞裡面很少。這樣的話就給你一個思路,也許它(細胞蛇)是作為一個癌細胞的標記物。將它用於我們的臨床研究,會有很大意義。

在2007年的8月份,到牛津大學建實驗室,我去的時候就有三個學生。因為前面有個老師他沒有通過終身職業考核,五、六年不管你什麼原因,最後如果沒有被同行認可的話,可能就得走人。但是這些學生還沒有畢業,有三個學生。所以當時所長就問我能不能接這三個學生,我說可以。

其中有一個學生她當時已經差不多是最後一年在牛津了,但是我覺得她論文數據還不太夠,我就決定要幫助她。所以跟她做實驗室,相當於是在一起做。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做的過程中就發現,也是偶然機會,我最後發現,我怎麼染一個東西時,本來要染這個圓的東西,結果發現了那個線條形、長條形的東西。

就這樣,我開始跟進最開始的觀察,花了兩年多時間,最後就發現了這個新的東西,我就把它命名為細胞蛇,英文是Cytoophidium。這個過程本身是個偶然發現,完全是意外的,只是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東西很有意思,後來花了兩三年時間,把它初步特徵解決了。科學很多時候,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東西,人生也是一樣。我覺得這是做科學家的樂趣。

以前我們在代謝方面大部分的工作,是把細胞打破,最後在試管裡理解這個代謝。現在我們想做的工作是不打破細胞,在細胞裡面來理解代謝。就是在體的、原位的來理解代謝,這就叫代謝的細胞生物學,以前可能叫代謝的生物化學。

以前可能更偏重於化學,不在乎細胞的完整性。但我們現在是要細胞還是完整的,甚至說個體還是完整的。

比如說一個像果蠅或者線蟲,我要理解它的整體,它的身體有很多細胞,這些細胞互相之間是怎麼聯繫的。還包括你給它一個刺激,它的身體各個細胞發生什麼樣的反應,這是從代謝的角度來講它是怎麼發生反應的。然後你再去影響它的代謝,研究對它個體和細胞有什麼影響。

"

劉冀瓏: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300多年前,牛津的虎克在顯微鏡下發現:我們喝葡萄酒的軟木塞子能夠看到細胞。300多年後,劉冀瓏同樣在牛津的實驗室裡發現了細胞生物學的新突破。細胞蛇,是由他發現並命名的細胞器家族新成員。細胞生物學是什麼?怎麼用它探索生命的奧祕?請聽他在@一刻talks《了不起的好奇心|科學俠》中的分享。

文章共3457字,閱讀需要14分鐘

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我叫劉冀瓏,是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教授。2016年夏天加入上海科技大學。我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細胞生物學,具體來講是研究代謝的細胞生物學。

生物的基本的組成單位是細胞,這個發現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以前牛津的一個學者叫虎克,他最早在顯微鏡下面發現我們喝葡萄酒的軟木塞子能夠看到細胞,從那以後,大家就在動物還有別的物種裡面發現有這個基本的單位。

細胞是蠻古老的一個學說,但早期的細胞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隨著顯微鏡技術不斷地發展,才能讓大家看到各種結構。

後來除了從形態學角度入手,生物化學這個領域也加入進來,包括平時所說的代謝,很多都是把細胞打破看身體的各種化學反應,看看通路是怎麼樣的。 現在的細胞生物學,實際上是由形態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聯合起來不斷地演化下來的學科。

為什麼要研究細胞生物學

我從高中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那時候我跟我們的生物學老師,跟同學聊起來,覺得細胞生物學這個領域挺有意思的。當時高考的時候,報考的第一志願就是細胞生物學專業。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沒有上細胞生物學專業。

後來讀碩士和博士,實際上跟細胞生物學還是有一點點距離感。那時是做了生理,但它不是細胞生物學。

真正我做典型的細胞生物學的工作是在2003年,開始做第二段博士後研究的時候。當時是在卡內基研究所,我的導師是高爾博士,他是一位在細胞生物學領域裡非常有成就的科學家,被稱為“現代細胞生物學之父”。

在他的實驗室經過那四年半的薰陶,可能是我真正意義上從事細胞生物學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也是機緣巧合,雖然以前也是想做細胞生物學,但是實際上是從第二段博士後開始,才正兒八經地做細胞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的起源與現狀

要知道人類從歷史上,從我們做科學的來講,比如端粒酶發現的時候,是在四膜蟲裡面發現的,當時大家完全沒想到這個發現會跟健康有什麼關係。

這個(細胞蛇)也是一樣的,你發現不同物種裡面有,但它是在細胞裡面的一個很基本的結構。你要知道如果這個結構出現問題了,它就有可能導致哪種疾病。到底是導致哪種疾病,要慢慢研究。

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所以從我們目前已有的研究來看,短短的七、八年,八、九年內,我們發現,在很多癌症細胞裡面,它(細胞蛇)的量就增多了。那我們就想問,它為什麼在癌症細胞裡面多,而在健康的細胞裡少,什麼時候它會變多?

這樣對疾病的診斷也好,甚至後面要干預,篩選藥物的話對它都會有作用,我把它作為其中的一個例子。但是你也知道,有些酶如果出現某種問題的話,會導致某種疾病,到時候你就可以從那個角度去考慮問題。

我覺得我們看生命和非生命其實很大的一個區別是,生命可以生長、可以繁殖、可以傳播,非生命在這方面可能沒有很明顯的特點。

對於最早的生命是怎麼起源的,其實也有不同的學派、不同的學說。有的人覺得最開始從RNA開始,包括有的病毒只有RNA,然後慢慢再分解下去,這裡面有不同的說法的爭論。

我覺得生命是這樣的,當你讀文獻也好或者讀科普也好,會發現生命真是很奇妙。像平時說的開水可以殺菌,這其實不對的。可以殺一般的菌,但是有那種古菌,它是最適宜的溫度是120度,所以你把別的殺了,實際上那個是特別好的環境。還有就是輻射,比如說蘇聯的核輻射洩露。剛開始洩露以後,別的物種都生存不了,但是也有一些極端喜歡輻射的菌,它就長到那裡面了。

現在說火星上有沒有生命,我說有可能就有那種古菌在那裡存在,只是我們沒法跟它交流而已。比方說它在那個特別特別熱的地方,或者輻射特別強的地方,雖然它生存在那裡,但它沒有跟你交流。

從這種意義上來講,我們所理解的生命,或者給我們人類來理解的生命,真是滄海一粟,太渺小了。我們細胞生物學中有一個很大的主題,是細胞裡面的結構,像我們知道的各種生命體,包括人體成千上萬個的細胞類型。

但是到細胞內部這個結構來講的話,實際上從350年前發現細胞,包括細胞核1831年被發現以來,這一百多年,我們叫細胞器也就是一二十種,非常少,說明它結構是高度保守的。

在最近我們發現有一些新的,我們以前從來不知道的一些結構。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實際上就是你發現了以後,突然就有一個全新的領域展現在你面前。所以做科學家,如果你有勇氣,或者你有信心去做一些未知的東西,本身這就是創新的精神。

細胞生物學的意義和成果

我們每個人身體裡有幾十萬億或者上百萬億的細胞,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組成單位。我們對細胞的瞭解,說得通俗一點,是和我們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的。如果細胞出現問題,或者裡面的結構出現問題,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

所以對它們的瞭解,最終是讓我們更理解人體的平時的功能和機制,也能更多地瞭解疾病的機制。

<mpchecktext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pchecktext>

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我們發現它(細胞蛇)在有病變的組織裡量特別多。像我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發現在肝癌病人裡面,肝癌的癌細胞裡出現這個結構(細胞蛇)特別多。而在健康的細胞裡面很少。這樣的話就給你一個思路,也許它(細胞蛇)是作為一個癌細胞的標記物。將它用於我們的臨床研究,會有很大意義。

在2007年的8月份,到牛津大學建實驗室,我去的時候就有三個學生。因為前面有個老師他沒有通過終身職業考核,五、六年不管你什麼原因,最後如果沒有被同行認可的話,可能就得走人。但是這些學生還沒有畢業,有三個學生。所以當時所長就問我能不能接這三個學生,我說可以。

其中有一個學生她當時已經差不多是最後一年在牛津了,但是我覺得她論文數據還不太夠,我就決定要幫助她。所以跟她做實驗室,相當於是在一起做。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做的過程中就發現,也是偶然機會,我最後發現,我怎麼染一個東西時,本來要染這個圓的東西,結果發現了那個線條形、長條形的東西。

就這樣,我開始跟進最開始的觀察,花了兩年多時間,最後就發現了這個新的東西,我就把它命名為細胞蛇,英文是Cytoophidium。這個過程本身是個偶然發現,完全是意外的,只是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東西很有意思,後來花了兩三年時間,把它初步特徵解決了。科學很多時候,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東西,人生也是一樣。我覺得這是做科學家的樂趣。

以前我們在代謝方面大部分的工作,是把細胞打破,最後在試管裡理解這個代謝。現在我們想做的工作是不打破細胞,在細胞裡面來理解代謝。就是在體的、原位的來理解代謝,這就叫代謝的細胞生物學,以前可能叫代謝的生物化學。

以前可能更偏重於化學,不在乎細胞的完整性。但我們現在是要細胞還是完整的,甚至說個體還是完整的。

比如說一個像果蠅或者線蟲,我要理解它的整體,它的身體有很多細胞,這些細胞互相之間是怎麼聯繫的。還包括你給它一個刺激,它的身體各個細胞發生什麼樣的反應,這是從代謝的角度來講它是怎麼發生反應的。然後你再去影響它的代謝,研究對它個體和細胞有什麼影響。

不是蛇的“細胞蛇”,究竟是什麼


2016年6月1日在上科大成立實驗室後,我就全職回來了。我們實驗室用不同的模式生物,比如果蠅和酵母菌。酵母菌我們用得特別多的是兩種,一種是芽殖酵母,一種是裂殖酵母,像我們平時說做啤酒的也是需要酵母,這是單細胞生物。

另外我們還要用人類的培養細胞來研究細胞器,這個細胞器就是細胞蛇。我們的實驗室主要的工作是從不同的系統、不同的角度,比如從發育生物學角度,從遺傳學角度,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角度,結構生物學角度,還包括基因組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理解細胞蛇的功能。

在未來幾年之內,我們希望能和更多領域結合,比如數學、物理學、化學這些領域。我特別喜歡跟這些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進行交流。

比如說物理學家有很多有意思的工具、手段。我們生物學家有很多有意思的問題,但是苦於沒有這種手段。所以跟他們一結合,可以催生出很多有意思的發現。從某種意義上我覺得多學科交叉融合,也許會讓我們對工作有更多、更系統的理解。

推動一個領域,一個是好奇心很重要。你要知道世界未知的東西太多了,保持著“這個東西我想去問問它到底是什麼”,想了解更多,能給每個人一種動力,對科學工作者也是一個動力。另一個是革命性的技術,就是讓你看到以前完全看不到的世界,突然有新的工具能把它看見了。這兩方面都是相輔相成的。

分享牛頓的一句話,翻譯成中文就是:“我們知道的是一滴水,我們不知道的是海洋。”有的同學可能覺得,好像各個學科的知識都已經被發現了,等我長大以後是不是就沒有新的知識可以被發現了。這個擔心根本不需要。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東西太少太少了,拿細胞生物學來講,我們知道的東西太少了,而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所以每個人只要你有興趣,在某個領域好好去做,會有大量未知的東西等著你去發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