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為貴——論語體貼之十二(下)'

論語 文化 禮記 儒家 史記 音樂 皋陶 論語體貼 2019-08-13
"

【解說】

本章講禮樂制度及禮樂教化的功效,有子讚歎禮樂相配的美妙,也對禮樂相離的兩種情況表達遺憾或擔憂。

一,有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強調禮樂配合,《逸周書·節度》有句話叫“禮非樂不履”,也是說禮樂要相配,沒有樂乾脆不能行禮。古人為何如此強調禮樂配合?

禮是規範制度,是約束性的,剛性的,而樂是薰陶感化,是教育性的,柔性的,兩者相配,才能發揮出社會管理的最大效能,用現在的說法叫兩手都要抓。

對禮和樂兩者不同的功能屬性以及兩者配合相得益彰的效力效能,《禮記·樂記》有很好的概括:“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易生慢焉。故曰:致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

如果說儒家有一個禮教,那麼同時也有個樂教。儒家特別重視樂的教化作用,移風易俗,即所謂風化,與我們現在提倡的美育概念差相彷彿。

先秦古書中禮樂連稱的例子比比皆是,說明古人把禮樂相配看作常態常規,我們後人把先秦特別是兩週文化概括為禮樂文明或禮樂制度,其故亦在此。

二,如何理解“貴”與“美”?我們知道,禮儀常用於祭祀,那麼樂的功用就不僅是感人,而且有“悅神”的宗教意涵,古人叫“歆享”。那麼“貴”字的含義就不僅是寶貴或可貴,用高貴或尊貴解釋可能更貼切,約略近似西方美學中的“崇高”或“莊嚴”概念。

“美”字在本章中有兩層涵義:一是音樂之美以及由此引發的心靈愉悅,二是含有讚美或稱道之義,類似於當下人們常說的“點贊”。其實“斯為美”也可以翻譯為:這個做法太牛了,怒贊!或超讚,點一百個贊!

多種樂器在同一節奏下合鳴共振,是為和,因和生美,賞心悅耳,故引發“斯為美”之贊;禮樂相配,亦為和,莊嚴崇高,令人敬畏景仰,生教化之效,故“和為貴”。

三,樂的含義有廣狹之分,狹義指音樂,或樂曲,廣義涵蓋樂曲及歌(詩)舞。禮樂文明之樂,是廣義的樂。古人辦典禮搞儀式,一般是歌舞一齊上,有時候還要進行大合唱。舉一個《史記》中的例子:

於是夔行樂,祖考至,群后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百獸率舞,百官信諧。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維時維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揚言曰:“念哉,率為興事,慎乃憲,敬哉!”乃更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帝拜曰:“然,往欽哉!”於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為山川神主。(《史記·夏本紀》)

大禹治水成功後舉行了盛大慶祝儀式,典禮以“夔行樂”始,以君臣唱和終,中間有祭祖,四方諸侯朝賀,閱兵等儀式,這些儀式都配樂舞,即“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這是一場典型的禮樂相配的盛大儀式,恰好可以作為“禮之用,和為貴”的註腳。

四,本章中還有兩個字值得玩味,即“禮節”。儘管在本章中“禮”和“節”兩字各有獨立涵義,並非複合詞,但後世常用的禮節一詞顯然來源於此。那麼禮儀為什麼又稱為禮節?

先看什麼是節?

《禮記·學記》:“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鼓不屬於五聲,但沒有鼓點五聲“不和”。鼓或鼓點就是節奏。禮的重要性正與鼓同,故“不以禮節之”之“節”,既有節制,約束的含義,又有統領,指揮的含義。

後世在禮字後加不同字形成若干詞義相近的複合詞,如禮儀,禮法,禮教,禮制,禮節等等 ,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相互置換,但實際上各自的含義有不同的側重,如禮儀強調程序,禮法強調規範,禮教強調教化功能,禮制強調製度體系,而禮節強調的是對各類社會關係的指揮指導指引協調管束校正等管理職能和作用。

禮是樂隊的指揮,也是社會秩序中真正的君主,是謂“節”。

五,我對和字的疏解以及揭示“和為貴”的本來意涵,只是為了幫助讀者理順文句,還原語境,更好地理解古典。我完全無意反對或推翻現在人們對“和為貴”的通常理解(和諧或和平等)和應用方式。既然已經約定俗成,千百年來人們均如此理解如此應用,甚至成為全人類的共識或共同價值觀,那繼續用下去也沒什麼不好。接受美學有個說法,誤解也是闡釋方式之一種,“和為貴”是典型例證之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