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 | 《論語·學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智享·樂見


在上期推送中,我們和大家分享了《論語·學而》中的第八小節,今天我們繼續分享接下來的內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曾子說:“慎重地對待死亡,追念祖先,百姓的品德就會變成忠厚了。”


大家的老朋友曾子又來了,而且還是講的有關孝弟的內容。曾子本人對於孝弟觀念是十分重視的,還自己編寫了《孝經》,他將儒家的核心思想概括為“孝恕忠信”四個字,即孝順、寬恕、中正和誠信。

儒家學派通常用這句話來表示對於“孝道”的推崇,孝是忠的基礎,不孝順父母的人通常也難以對於君主忠誠。在孝道之中,死亡之後的祭祀儀式又特別被看重,不光要有喪禮還要有喪儀,這部分內容我們之前在《弟子規》中也和大家分享過了。其實我們現在對於死亡已經有了比價新的認識,所以對於死亡的態度也沒有古人那麼刻板和恐懼了。但是時常懷念先人依舊被現代人所推崇,因為這不僅能夠讓我們記住自己從何處來,也能夠幫助我們看清自己應該往何處去。但是我們也要明白的是,過去的就已經是過去了的,如果一直沉浸在已經發生的事情裡也是無法再向前走的。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別的國家,總是去打聽別人的政史,這是老師主動去做的,這是有所求還是想要幫忙呢?”子貢說:“老師擁有溫、良、恭、儉、讓這些好品德,就算是他自己求得的,也和別人去求的不一樣吧。”


這裡子貢所說的“溫、良、恭、儉、讓”是溫厚、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五種美德,這也是儒家所一直倡導的待人接物的準則。孔子正是因為有了這五種品德,所以無論到哪個國家都能夠受到大家的愛戴,如果普通人能夠具備這五種品德,一定在生活中也是一個情商極高的人才。

溫和,指的是態度溫和,不會讓人覺得不適,溫和的反義詞就是有攻擊性。網上有個段子是說在東北有一句話非常危險,那就是“你瞅啥”,因為說完這句話多半就是要打架了,雖然有調侃的意味,但不得不承認也確實是這樣。因為“你瞅啥”本身就有一些挑釁,如果對方也在氣頭上,那麼肯定就像導火索一樣一點就著。如果我們能夠換一種方式來說話,其實就可以避免大多數的衝突。溫和不是說讓我們忍讓或者退縮,而是採用更好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現在社會風氣普遍浮躁,人的戾氣也變得很重,就是因為我們都缺少一個溫和的態度。

善良,比較好理解,就是真誠地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孟子曾經說過人性本善,但是孔子卻對於人性沒有留下過明確的文字論述。孟子把人性比作河流中的水,水流是向下走的,所以人性也是由善走向惡的。想要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們要不斷地向上,不要讓自己向深淵墜落,這是需要自制力的,因為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壞人變好很難,好人變壞卻很容易,如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之中都能夠保持著善意,這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恭敬,是謙遜有禮的意思,“恭”這個字很有意思,它其中有一個“心”字,就是說恭敬不只是表面的一種態度,而是要發自內心地去尊重對方。如果說一個人對你的態度非常傲慢輕浮,那麼說明他內心對你也是非常輕視的。劉備為什麼三顧茅廬才請到諸葛亮,因為這說明他非常重視諸葛亮的能力,也願意放下身段,這樣的人做君主是民心所向,所以諸葛亮才會出山,如果劉備像張飛和關羽一開始那樣對待諸葛亮的話,他又怎麼能請到諸葛亮這樣的人才呢?

儉樸,諸葛亮有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說的是恬靜可以修養自身,儉樸可以修養品德。孔子認為,國家節用避免鋪張浪費,民才能富起來,民富了國力也就更強了。那麼對於民來說,儉就是剋制自己的慾望,現在流行的消費主義其實就是儉的對立面。仔細想想,你應為衝動而買下了多少原本不用花的錢。很多人以為自己買一個很貴的包、很貴的表就能夠跨越自己的階層,但實際上這種行為除了掏空你的存款,對你的人生來說沒有任何有益之處。慾望是生理的本能,但是它也需要得到我們的控制,無節制的放縱會讓我們走上歧途。尤其是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很容易受到對方的影響,看別人有了什麼最新款,自己也要有,看大V又在推薦什麼產品,就馬上跟風去買,這個時候不妨想想這個“儉”字,來讓自己冷靜一下。

謙讓,這是中國人一直以來都在秉持的傳統美德。比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我們要把座位讓給老弱病殘孕人群;在進出門的時候我們應該先去扶著門把通道讓給後面來的人。《禮記》中說,讓,禮之主也。就是說謙讓,是禮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的謙讓是出於禮的考慮,不是退縮退讓,而是代表了以禮相待對方,這是一種潤物無聲的做法。有一個很有名的“六尺巷”的故事是這樣說的,清朝時有個叫做張廷玉的官員收到一封家書,說是鄰居想要把自己家的牆向外拓寬,這樣就侵佔了和張家之間的小巷,張家人向張廷玉訴苦。張廷玉知道這件事之後回覆家人說,讓他三尺又何妨。於是張家人就真的讓出了三尺的地方,鄰居知道之後非常羞愧,就自己也往後退了三尺,最後兩家之間有了一個六尺的巷子。試想,如果兩家你也不讓我,我也不讓你,只會兩敗俱傷,互相謙讓反而都收穫了最好的結果。

《論語》中一共分為20個章節,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其中第九、十小節,接下來我們還將陸續分享《弟子規》的其他內容,請大家關注我們的圖文推送。


圖片來源網絡,文字均為原創

如有轉載請註明,歡迎分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