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發聲:推動陸軍向“主動經略”型轉變

陸軍 軍事歷史 維和部隊 軍事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2018-12-17

來源解放軍報

推動陸軍向“主動經略”型轉變

▇王雪平

長期以來,陸軍在“積極防禦”戰爭背景下成長壯大,進行的是“盾牌”式建設和備戰,即等敵人打進了國土,才被動應戰。這種類型陸軍,目光盯的是疆土界碑,作戰指導是“守土抗擊”。歷史進入21世紀,戰爭形態加速演變,作戰方式深刻改變,催化陸軍建設必須以國家戰略需求為需求,以擔當信息化戰爭“壓艙石”的膽略與氣魄主動謀發展,向“主動經略”型轉變。

主動經略型陸軍的基本特徵

經略,是指籌劃和謀劃;主動經略,即不依外力而主動對大局、大事運籌帷幄。所謂主動經略型陸軍,即順應世界軍事革命潮流,著眼國家戰略需求,以“保土護利”為目標,主動設計陸戰,主動謀劃發展的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其具有鮮明的特性:

強烈的危機意識。眼裡有無敵人是一流軍隊與三流軍隊的重要區別之一。一流軍隊總是感到對手虎視眈眈,敵人隨時可能打過來,強烈危機意識逼迫軍隊積極主動練兵備戰,搶佔時代戰場巔峰。危機意識是發展的內推力,讓部隊有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頭頂之急,可迫其挺立軍事變革潮頭,著眼國家安全、瞄準強悍對手思變思改,敢當世界陸軍“領頭雁”。

宏闊的戰略視野。超越疆土界碑、地域時空,更大範圍、更遠未來籌劃陸軍建設發展,是主動經略型陸軍的基本特性。謀大勢、講戰略、重運籌;加強戰略思維,增強戰略定力要未雨綢繆,加強戰略預置。主動經略型陸軍站在國家發展需求的戰略高度,以人民之危而急,高站位、大時空、大手筆推進陸軍建設發展,視野宏闊是其風采。

前瞻的陸戰設計。主動謀劃陸戰,走出傳統陸軍“被動建”“ 被動戰”模式,使“仗怎樣打”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裡,既讓“打”有了主動權,也使“建”的針對性更強。陸戰設計好了再打,就會跳出對手製定的戰爭遊戲規則,按照自己的套路打,選敵人弱點打,出其不意打,使武器裝備效能發揮到極致,牢牢牽住敵人的“牛鼻子”,大大提高制勝機率。設計戰爭,是當今強國軍隊打仗的普遍做法,同樣也是新型陸軍備戰的法則。

主動經略型陸軍建設著力點

主動經略型陸軍建設發展,關鍵在於把握時代發展脈搏,追逐新軍事革命浪潮,在關切陸軍騰飛的方向上、關節上凝神聚力。

追逐新軍事革命浪潮。新軍事革命是陸軍建設發展的風向標。21世紀的中國陸軍“怎樣建”,潮起潮湧的軍事風雲是韻律、節拍。站到世界軍事革命的潮頭思考、籌劃陸軍發展,打造出的陸軍必然大大氣磅礴、叱吒風雲。向信息化要力,陸軍只有快速完成由機械化到信息化的脫胎,才能形成體系博弈之功、精確打擊之力。向空中化要力,“地空兩線”作戰是未來陸軍的發展方向。傳統的坦克主宰陸戰的歷史,將伴著空中獵鷹的大量湧現劃上句號。主動經略型陸軍,必須向“翅膀”要戰鬥力,通過搶佔低空、超低空戰場,使陸軍這塊戰場“壓艙石”更沉更重。向無人化要力,無人化是今後一個時期世界各國軍隊發展的方向。我軍陸軍戰鬥力新的增長點,應儘快向這一領地傾斜,使之衝在世界陸軍無人化的前列。

把脈多樣化任務需求。使命任務多樣化,是我國陸軍的國情特色。既要擔負捍衛領土完整的局部戰爭、參加控邊固防,也要參加搶險救災等任務;既要參加國際維和任務,也要以戰略存在的方式實施戰略威懾。因此,新型陸軍必須著眼多樣化任務需求謀發展,建設“多彩”陸軍。陸軍使命的多樣化,要求新型陸軍必須是多種力量的集合體,有重型攻堅的、有輕型快反的、有空中突擊的、有遠程打擊的、有特戰行動的等,能有效應對形形色色的戰爭與非戰爭任務。此外還要具備超強的迅即反應能力,無論那個方向、那個戰區有事,部隊都能快速反應,第一時間抵達任務地域。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軍報發聲:推動陸軍向“主動經略”型轉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