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羅薩計劃”實施前德軍的真實力量


原著 :戴維·M. 格蘭茨

譯者 :小小冰人

儘管1939年和1940年驚人的勝利使1941年6月的德國軍隊看似到達其實力巔峰,可他們絕非不可戰勝。德國軍官團對其學說有一種傳統的自豪感,訓練和思維的統一使下級軍官得以發揮主動性,因為他們清楚上級的意圖,也知道友鄰部隊的戰友會對同樣的情況做出何種應對。雖然對正確使用裝甲力量的爭論打破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學說統一,但隨之而來的勝利證明,德國少數年輕理論家對機械化戰爭的信念正確無誤。獲得空軍大批攻擊機(主要是Ju-87“斯圖卡”)有效支援的德軍裝甲部隊,清楚地證明大規模集中的快速突擊力量能在狹窄正面地段突破敵軍防禦,向敵後發展勝利,從而破壞其後勤和指揮控制併合圍大股敵軍。尾隨其後的步兵力量消滅被圍之敵時,裝甲兵深入敵戰役或戰略縱深繼續發展勝利。

但實際上,先前的戰役也表明,倘若身後的步兵部隊無法迅速前進、跟上裝甲力量並封閉包圍圈,部分敵軍就有可能逃離口袋。這種情況之所以頻頻發生,是因為德國陸軍的機動車輛不足,只能配備一小部分步兵部隊。整個二戰期間,德國陸軍主要由步行的步兵構成,他們的火炮和補給物資以馬匹拖曳,這種情況經常迫使裝甲和摩托化先鋒停止前進,等待支援部隊以強行軍趕上。

由於裝甲力量對實施進攻學說至關重要,希特勒在“巴巴羅薩行動”前削減現有和新建裝甲師的坦克數量,從而組建起更多裝甲師。例如,1941年的德軍裝甲師編有2—3個裝甲營,每個師的編制力量為150—202輛坦克。但實際上,每個師平均只有125輛可用坦克,許多坦克火力不足,型號已然過時。

當時,大多數德軍裝甲師配備的是一號、二號輕型坦克,三號、四號中型坦克和指揮坦克,另外還有捷克製造的38t中型坦克,許多裝甲師用這款配備37毫米主炮的戰車充當三號坦克的替代品。可是,輕型坦克和指揮坦克的數量在各裝甲師所佔的比例高達三分之一,這些坦克只配有機槍和20毫米主炮, 火力嚴重不足,因而無法抗衡T-34、KV等新型坦克。另一方面,性能可靠的第二代三號和四號坦克雖然足以擊敗型號陳舊的蘇聯坦克,例如T-26輕型坦克、T-8中型坦克和T-35重型坦克,但很難擊毀對方的T-34、KV-1和KV-2坦克。1941年,德國人忙著將所有三號坦克換上中速50毫米主炮,而四號坦克仍保留一門低速75毫米主炮。主炮的初速至少與口徑同樣重要,因為有效侵徹裝甲板需要高速飛行的炮彈。讓德軍惱火的是,他們的坦克炮無法擊穿剛剛駛離裝配線的T-34中型坦克和KV-1重型坦克的正面裝甲。


“巴巴羅薩計劃”實施前德軍的真實力量


在執行反坦克任務的88毫米高射炮


另外,每個裝甲師還編有5個步兵營,其中4個營搭載卡車,另外1個是摩托車營。這些摩托化步兵部隊很少配備裝甲運兵車,因而不可避免地會遭受更慘重的傷亡。德軍裝甲師還編有裝甲偵察營、裝甲工兵營和3個裝甲炮兵營(配備的火炮以卡車或拖車拖曳),外加通信、反坦克、防空部隊,每個師的兵力約為1.7萬人。規模稍小些的摩托化步兵師編有1個裝甲營(約30輛坦克或突擊炮)、7個摩托化步兵營和3—4個炮兵營。最初4個武裝黨衛隊師的編制與陸軍摩托化步兵師相同,但後來發展成裝備精良的裝甲師。1941年的摩托化(裝甲)軍轄2個裝甲師和1個摩托化步兵師,2—4個摩托化軍構成一個裝甲集群。斯摩稜斯克交戰期間和“巴巴羅薩行動”後續階段,幾個裝甲集群增添了步兵軍並更名為裝甲集團軍。

德國人1939年和1940年的行動多為進攻性的,因此,德國陸軍的防禦學說主要以1918年的技術為基礎。遂行防禦的步兵依託縱深配置、精心構設的防禦陣地,將主力留作預備隊,依靠彈性防禦和快速反擊挫敗進攻方。這種防禦學說基於三個假設:有足夠的步兵構設縱深防禦;敵人以徒步步兵發起主要突擊;德軍指揮官能夠自行選擇在何處設防並根據情況實施靈活防禦。但事實證明,這些假設在蘇聯全然不成立。一個典型的德軍步兵師通常編有3個團(每個團轄3個步兵營),外加4個馬拉炮兵團①,總兵力達1.5萬人。由於步兵師的主要步兵反坦克武器,也就是37毫米反坦克炮,已在過去的戰鬥中證明無法對付英國和法國的重型坦克,各步兵師不得不以100毫米或105毫米中型炮兵營,以及著名的88毫米高射炮打擊敵坦克。

德國空軍分享了陸軍的崇高聲譽。為支援“巴巴羅薩行動”投入的2770架戰機約佔德國空軍一線實力的65%。雖說梅塞施密特Bf-109f戰鬥機是一款優秀的戰機,但德國空軍其他型號的戰機正在迅速過時。著名的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只有在敵空軍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方可出動,而Do-17、Ju-88這些德國最主要的轟炸機,以及Ju-52多用途運輸機,航程和負載(炸彈)能力均不足。由於德國工業沒能彌補空軍在不列顛戰役中的損失,德軍1941年的轟炸機數量實際上比去年春季少200架。鑑於這些短缺,加之從臨時性前進機場投入作戰的要求,德軍飛行員很難在幅員遼闊的蘇聯歐洲部分上空提供有效空中優勢或攻勢空襲。簡言之,德國空軍主要是一支戰術空軍,能夠支援短期的地面進攻行動,但無法遂行一場深遠、卓有成效的空中戰役。

德國最大的弱點在後勤領域。遼闊的蘇聯領土上,只有4萬英里(約6.4萬千米)硬麵、全天候公路和5.1萬英里(約8萬千米)鐵路線,而蘇聯鐵路的軌距也比德國鐵路更寬。儘管德軍向前推進時,竭力將奪取的鐵路線改造成西方標準軌距,但其後勤機構不得不使用繳獲的各種蘇聯軌距機車將大部分補給物資前運。重要的鐵路橋樑同樣存在這個問題,這些橋樑經常需要加以長時間修理,嚴重妨礙裝甲和步兵部隊獲得充足的再補給。

“巴巴羅薩計劃”實施前德軍的真實力量


德軍裝甲和摩托化部隊也沒有足夠的維護能力遂行一場歷時長久的戰役。坦克和裝甲運兵車的機械複雜性,加之多種型號車輛的零配件互不兼容,給德軍補給和維護體系造成了大麻煩。更糟糕的是,先前的戰役耗盡了庫存的零部件,熟練的維修人員亦供不應求,因此,到1941年年末,德軍閃電戰的裝甲矛頭鋒芒盡失就一點也不足為奇了。

德國最根本的後勤脆弱性也許源自這樣一個事實:他們沒有為戰爭實施經濟動員。石油和其他原材料的嚴重短缺,在整個戰爭期間限制了德國的生產和運輸。這個問題因蘇聯貧乏的交通網而加劇,經常給德軍裝甲和摩托化力量及時補充必要的燃料和彈藥造成妨礙。德國工業經濟的人力資源短缺也是個問題。由於德國國防軍的動員要求,德國工業到1941年6月已不得不依靠300萬外國勞工,隨著軍隊一次次徵召新兵,這種勞動力短缺會變得更加嚴重。

和以往的戰役一樣,出於各種原因,希特勒寄希望於一場速勝,而不是為一場曠日持久的鬥爭加以準備。實際上,他的目光已越過1941年的戰事,正計劃為北非和小亞細亞的後續行動組建新的機械化和空軍兵團。希特勒決定將德國新生產武器裝備中的大多數留作後續作戰使用,全然不顧東線德軍長期遭受的物資短缺。因此,德軍必須贏得一場速勝,否則將一無所獲。

本文摘自《巴巴羅薩脫軌. 第一卷, 斯摩稜斯克交戰 : 1941年7月10日—9月10日》


“巴巴羅薩計劃”實施前德軍的真實力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