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是“豆戰車”, 為何德軍能橫掃歐洲,日軍只能顏面掃地?

陸軍 坦克 日本 歐洲 機關槍 威武侯 2018-11-28

因為只重視步兵的射術和白刃戰,因此日本非常不重視陸軍裝甲部隊的建設,僅有一個第1戰車師團當寶貝疙瘩,裝備了89式、97式等,也就是被笑稱為“豆戰車”的輕型坦克,還不捨得拿到前線,結果到諾門罕戰役被蘇軍裝甲部隊一下子碾成了灰。

一樣是“豆戰車”, 為何德軍能橫掃歐洲,日軍只能顏面掃地?


同時期德軍裝甲部隊就厲害得很了,閃擊波蘭,半年內攻陷大半個西歐就不說了,單是在蘇聯千里突擊,迅速拿下一座又一座大城市,讓斯大林暴怒,就足以說明德軍裝甲部隊強悍的實力。

一樣是“豆戰車”, 為何德軍能橫掃歐洲,日軍只能顏面掃地?


但實際上,德軍早期裝備的也是“豆戰車”,如在突擊法國時,2800輛坦克中有80%都是Ⅰ號和Ⅱ號輕型坦克,比日本的“豆戰車”強不到哪兒去,基本武裝也就是20毫米炮和7.92毫米機槍,捷克造坦克的37毫米炮稍強一點,最大口徑也不過早期Ⅲ號和Ⅳ號坦克的50毫米炮,也沒強到哪兒去。

一樣是“豆戰車”, 為何德軍能橫掃歐洲,日軍只能顏面掃地?


而且這些坦克炮的穿甲能力也很差,抵近射擊才能擊穿20毫米裝甲,早期Ⅳ號坦克也只有17噸,與日本97式的15噸相差無幾。

其實在這個時期,反而是英法和蘇聯更偏愛中型和重型坦克,如法國的“瑪蒂爾達”、蘇聯的T-34和KV系列,德軍裝甲部隊也正是在蘇聯遭到T-34和KV-2的暴擊後,才開始發展中型和重型坦克。

一樣是“豆戰車”, 為何德軍能橫掃歐洲,日軍只能顏面掃地?


德國1943年初終於拿出了“黑豹”,不就又有了Ⅳ號G型,庫爾斯克會戰前把Ⅵ號也就是“虎”式運到了蘇聯前線,自此,東線戰場才真正開始出現重型坦克之間的坦克戰。

一樣是“豆戰車”, 為何德軍能橫掃歐洲,日軍只能顏面掃地?


日本直到1944年才將30噸重、裝備75毫米炮和75毫米裝甲的四式戰車定型,但這個時候日本已經沒有量產這種坦克的資源和能力了,況且從紙面數據來看,也只能和早中期的美軍M4“謝爾曼”抗衡,連後來的M4A3E8都打不過,更不用說1945年1月開始服役的M26“潘興”了。

一樣是“豆戰車”, 為何德軍能橫掃歐洲,日軍只能顏面掃地?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日軍沒有認識到輕型坦克的價值和優勢在哪,輕型坦克應該是靠機動性來打擊敵方火力點和步兵,反坦克任務就直接交給反坦克炮了,早期德軍就是這麼幹的,況且日軍在中國戰場幾乎還沒有反坦克需求,卻把本來非常有用的“豆戰車”用到如此糟糕的程度,陸軍省的馬鹿們真應該當時就向天皇切腹謝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