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孔子”盧安克: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

“德國孔子”盧安克: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


文/諸神的恩寵

《感動中國》是央視的一檔名牌節目,該節目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在2006年“感動中國”人物裡,竟站著一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這個人是德國人盧安克。多年來,盧安克一直致力於中國鄉村的教育工作。2006年,他的事蹟經央視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在金錢至上、娛樂至死的時代,身為一個外國人,盧安克能為中國鄉村教育默默奉獻十幾載,這種格局令人欽佩。

01村裡來了洋老師

盧安克生於1968年,畢業於漢堡美術學院。1990夏天,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從此和中國結下不解之緣。從1997年起,他開始在廣西板烈山區義務支教,一干就是十幾年。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中國的孩子們。

當時,板烈地區經濟落後,村民們活得很麻木。當他們看到盧安克住進村子時,都覺得他放著好日子不過,卻跑到山溝來生活,真是個大怪人。在板烈小學支教期間,盧安克不拿一分錢工資,生活極為儉樸。他唯一的生活來源,是父母每年寄來的4800元人民幣。而這些錢裡的大部分,都被他用來複印資料和捐款了。

盧安克覺得,教育最重要的是以身示範。他相信當自己凡事都做得很好時,村民也會受到影響,慢慢改變他們自己,久而久之,整個村莊的面貌也會煥然一新。在其後的十幾年裡,盧安克一直身體力行,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給村民們做示範。漸漸地,村民們開始理解盧安克的良苦用心,並接受了這位洋老師。

“德國孔子”盧安克: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

《是什麼帶來力量:鄉村兒童的教育》是盧安克的代表作。這本書既是一本鄉村觀察手冊,也是一本教育的經典書籍。書中的內容,都是盧安克支教十幾年的心得。盧安克認為,鄉村教育研究要紮根於農村生活,教師只有和學生建立起充分信賴的關係,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德國孔子”盧安克: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

02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天性

據當時板烈教育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板烈農村每10個孩子裡,就有9個是留守兒童。

數量如此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沒有父母的關懷,教育就成了一個大問題。盧安克注意到這個問題後,隨即開始在當地義務支教。教學的過程中,他一邊摸索和研究教育方法,一邊翻譯了大量奧地利社會學家史代納的著作。

史代納是人智學的創始人,人智學主張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的智慧、人類以及宇宙萬物之間的關係。盧安克深受史代納思想的影響,在教學中,他活學活用這些思想,最終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教育理念。

經過研究和實踐,盧安克發現,讓學生多接觸生活,多接觸大自然,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學習效果也自然會變好。

而激發學習慾望的第一步,是觀察。一方面,盧安克鼓勵學生們去親近大自然,多觀察身邊的環境,比如花草樹木,山川河流等,從中發現每一種事物的特點;另一方面,在學生觀察自然的同時,盧安克自己也在觀察學生們的表現。他會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和反饋,來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便讓自己的教學方式能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

盧安克的這種教學理念,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很相似。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就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他們的個性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盧安克認為教育的核心是,老師通過日常觀察去了解學生的特點,然後用適用於學生的方式去教授學生,而不是反過來不顧學生實際情況,將書本知識硬往學生頭腦裡塞。他相信,每個小孩的天性都很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只要能讓他們發揮出各自的特長,他們就有機會走出大山,實現夢想。

此外,盧安克還主張通過融入自然環境,來喚醒孩子內心的靈性。比如,他會讓孩子們在田裡捉泥鰍,或者讓孩子在田野裡盡情奔跑。當孩子的身體融入大自然後,內在的靈性就會被喚醒。他們在大自然中學到的知識,遠遠大於通過課堂上學習的知識。

支教期間,盧安克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戶外教學實驗。比如,他帶學生們到戶外做團隊遊戲,教孩子們去觀察植物的生長特點,並讓孩子們把這些信息詳細記錄下來,從中發現和總結植物生長的規律。他還讓學生們把所收穫的知識以寫作文和畫水彩筆畫的方式寫出來、畫出來,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很有成就感,能極大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喚起了學生內心的真實感情,讓學生恢復了靈動柔軟的天性。

盧安克越來越發現,只有通過情感教育和腳踏實地的行動,才能讓引導孩子們發生改變,並調動他們的主動性,讓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更為融洽。

“德國孔子”盧安克: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

03藝術教育能重塑孩子的人格

在教學中,盧安克發現,主流的教育模式只強調智力的作用,卻忽略了行為對人的影響。而實際上,行為對人的影響也很大。學生們的很多行為都是無意識的,這背後有著深刻的心理原因。

從本質上說,學習是一種潛意識,一種習慣,而不是一種刻意的行為。人的潛意識是一個逐漸被開發的過程,這就像要把一個沉睡中的人叫醒一樣。一開始被叫醒的人可能會很不舒服,但等他睜開眼睛,適應了眼前的一切時,他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會發生很大變化。正是在這種一次又一次的變化中,人才能夠真正的成長和進步。

盧安克認為,藝術創作對於學生人格的培養十分重要。藝術創作能激發人的情感,促進人的心靈成長,防止人的思維僵化。學生們共同參與一件事,完成一件藝術作品,每個人都有很強的參與感,而且會從中學到許多書本上所沒有的知識,而且藝術還能夠療愈人心。

但是,藝術教育不應該被割裂,比如單獨上美術課,或單獨上音樂課,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幫助不大。原因在於,各種藝術的本質是相通的,只有將藝術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和學習,才能融會貫通,最終掌握藝術的要領。

為了激活學生們對於藝術細胞,盧安克動員學生們集體創作一部電視劇,電視劇的名字叫做《和平劍》。盧安克先自己編好這個故事的內容,然後親自講給班上的學生們聽,並且鼓勵學生們用水彩畫把聽到的故事畫出來。當學生們對這個故事爛熟於心的時候,拍電視劇的時機就成熟了。

盧安克怎麼會想起來要拍電視劇呢?因為他覺得,拍攝電視劇可以將故事和美術、音樂等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比如佈景會設計到美術,編曲配樂會涉及到音樂等。這樣一來,藝術形式之間不再割裂,而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對學生的心智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拍攝電視劇的過程,相當於是對學生心靈和行為的一種整合。

電視劇裡裡,誰演哪個角色,都會採用全班集體投票的方式來決定。在拍攝過程中,盧安克不給學生作任何限制性的規定,完全讓學生站在他所扮演的角色的立場自由發揮。

在拍電視劇的過程中,班級的氛圍變得更加積極向上,同學彼此之間的合作更加默契。最終,盧安克帶領學生們完成了這部約40分鐘的電視劇。拍完電視後,盧安克發現,對於和平、寬容、戰爭這些重大的問題,孩子們的理解比以前深刻了很多。這種感覺是盧安克從來沒有感受過的一種美好。他認為如果沒有那部電視劇,學生們不會有如此深刻的認識。

《和平劍》將書本知識和動手能力結合在一起,讓學習變得輕鬆快樂,盧安克和學生之間也由此建立起更深的信任關係。

“德國孔子”盧安克: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

04鄉村教育的關鍵在於要給孩子安全感

支教十幾年,盧安克最大的體會是,只有將老師和學生的命運連接在一起時,學生才可能真正接納老師,並開始認真學習。老師的教學心態,將決定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

尤其是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們,老師對他們的影響就更大了。老師只要真心為孩子付出,孩子也會感受到,他們會對老師心悅誠服。到那個時候老師甚至什麼都不用做,學生自己就會解決一切問題。

而如果情況反過來,老師不理解學生的天性,把學生的好奇心看作是孩子故意調皮搗蛋,那孩子就會和老師對著幹。體悟到這一點後,盧安克努力放棄對孩子的一切偏見,他發現當自己不帶有色眼鏡看待孩子時,讓孩子們遵從天性去做事時,孩子們往往能表現得更好。

而且他還發現,有時學生所做的事情和他們的真實想法是反的。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其實是希望獲得老師的關注。老師對學生是否有愛心,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比如老師如果很暴躁,學生的成長會受到影響,容易患上慢性病;如果老師不相信學生能做到某件事,學生就會產生障礙,沒有動力去做那件事。

總之,信任會帶來很大的力量,老師越信任孩子們,孩子們就會表現得越好,相反,老師越不相信他們,孩子們就會表現得越差。

短期志願者無法真正幫助學生,因為留守兒童內心的真實想法是:不管你怎麼說我,怎麼評價我,都跟我無關。只有當你願意長期真心待我時,你才能感動我,並改變我。短期志願者不會把自己的命運與某個地方聯繫起來,因而他們無法與孩子們建立深度信任。其實,在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非常渴望老師能永遠留下來。

因此,盧安克認為鄉村教育最關鍵的地方在於,要讓老師給學生一種安全感,讓學生相信老師永遠不會拋棄他們。正是基於這種思想,盧安克才願意在中國紮下根來,長期義務支教。他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勞動,彼此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也給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心靈港灣。

“德國孔子”盧安克: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

05 不改變思想就無法改變命運

盧安克相信,一個人只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在他身體力行的帶動下,許多村民的思想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村民韋先生的兒子在上了盧老師美術課後,對畫畫產生興趣。韋先生特意給孩子在縣裡報了美術班。如今,他的兒子即將參考中考,在外打工的韋先生特意請假回村,陪伴參加中考的兒子。韋先生說“我們也應該在我們小孩身邊,盧安克一個外國人都來無私教我們的小孩,想一想,我們也應該陪在我們小孩的身邊。”

牙校長是板烈小學的負責人,他和盧安克共事最久。他的女兒在盧安克的教育下,對唱歌跳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牙校長經常反思盧安克的教育方式,他很認同盧安克的觀點,他認為學生好動都是無意識的,是兒童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當孩子搗亂時,大人需要引導而非打壓。

在盧安克看來,紀律只能約束人的行為,卻無法幫助人產生自我價值。只有一個人歸屬於某一事情或某一組織時,這個人才會有被認同感,他也才會有發自內心去做好一件事。中國的留守兒童普遍缺乏歸屬感,正因為如此,盧安克常常花大量時間和留守的孩子們呆在一起,陪他們玩泥巴,甚至和他們一起去犁地。有些學生說盧安克“像暖男一樣”。

儘管盧安克為孩子們付出了許多心血,但令人尷尬的是,外國人的身份始終是他融入中國社會的一道屏障。2012年前後,由於沒有獲得正式的志願者身份,也沒有獲得教師資格證,盧安克不得不消失在大眾視野裡。

“德國孔子”盧安克: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

06盧安克:我很害怕去感動別人

做別人不能做或不願意做的事,我就有了價值。”這是盧安克的人生信念。在這種信念的影響下,他義務支教一干就是十幾年,從不言苦。如今,“盧安克”這個名字已經轉給了一家公益組織。板烈當地村民說,盧安克曾經短暫的回來過兩次,但都因為簽證和居留權的問題,他一直無法久留。

2010年,盧安克被迫關停了他的博客。為此,他寫了一個簡短的關停聲明。網頁是黑底白字,上面寫著——

“之前能做的那些事情僅僅是我個人的一個夢想,我個人喜歡的一種生活,一種難得的機會。我從來不想組織別人,更不想評價別人。我只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自己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認為該追求的事情。沒有什麼必須的事情,更沒有什麼好和壞。我只想支持每一個人自己的選擇。”

回顧盧安克在華支教的經歷,很少有人不被他所感動。然而2006年,在收到“感動中國”節目組的獲獎通知時,盧安克卻明確表示不想接受此獎,理由是,自己“從未想過要感動任何人。

生活中,盧安克是很內向羞澀的人,從不願意拋頭露面。2009年12月,經過多次溝通,盧安克終於接受了央視《面對面》欄目組的專訪。節目播出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一夜之間盧安克成為名人。但出名也給盧安克帶來很多困擾,使他無法再像從前那樣心無旁騖地教學。更令人意外的是,盧安克的事蹟引發了當地政府對鄉村教學的監管力度。這為後來盧安克不得不離開板烈埋下了伏筆。

盧安克有一句名言,“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 在中國,盧安克這個名字,曾一度成為義務支教的代名詞。對於教育,盧安克始終心懷強烈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出自於一個人對人類的大愛。盧安克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去感染村民,最終促使整個村子的人們在思想層面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開始於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開始於兒童對人的道德高尚和偉大的嚮往。” 以身示範,是教育的本質。盧安克義務支教十幾年,無疑是對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的最好詮釋。

當年,採訪完盧安克後,柴靜說:“其實教育永不停止,它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觸碰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只要這樣的傳遞和喚醒不會停止,我們就不會告別盧安克。”

如今,盧安克已消失在大眾視野中很多年了,然而仍然有很多人都記得他。在一篇關於盧安克的報道頁面下方,有位網友寫下了這樣的留言——

“你好!盧安克,不管你在這片土地上遭遇到多少冷漠、誤解和排斥,不管你將來是否能在這片土地上立足,你都要相信,你不是孤獨的一個人,有很多像我一樣的普通中國人,都願意跟你站在一起,永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國家要想強盛,必須教育先行。但是,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呢?是考卷上的標準答案重要?還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更重要?德國人盧安克的支教事蹟,除了帶給我們深深的感動外,其實更值得我們去深刻地反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