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石燕巖 ———新羅區龍門鎮洋畲村革命簡史

龍巖 武器 農民 魏金水 鄧子恢 4月吃什麼 東江 紅色文化週刊 2019-05-07

風雨石燕巖

———新羅區龍門鎮洋畲村革命簡史

洋畬,又作楊家斜,楊家畲。地處獅頭山西麓,新羅區龍門鎮西南,西北接龍潭考塘,西南近五星,東北望龍門,離龍潭至朝前段139國道僅2公里,是個自然行政合一的中小型山村。1929年至1949年期間曾有過令人難忘的革命史。

1928年,在鄧子恢、郭滴人領導的震撼閩西的後田農民武裝暴動的影響下,楊家畲也建立了以貧僱農為骨幹的祕密農會,同時建立了黨、團組織及青年夜校等群眾組織積極開展革命活動。1929年,郭滴人、羅望平等在湖邦區各村傳達貫徹縣代會通過的政治決議,發動群眾,組織訓練武裝隊伍。楊家畲農民也融入了湖邦革命隊伍,開展分田鬥爭,並積極配合紅四軍攻打龍巖城等革命活動。這年,楊家畲共青團員李和旺、李永珍、張載明、李繼榮先後加入縣紅軍赤衛隊(後整編為紅軍第十二軍)。

1930年5月,紅十二軍在鄧毅剛、陳正的率領下,分三路出擊東江,途經永定,一路勢如破竹。楊家畲子弟兵十二軍營長李永珍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在虎嶺戰鬥中,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時年21歲。紅軍獨立營炊事員李繼榮也在萬江二嶺戰鬥中被炮擊中而犧牲。翌年,楊家畲子弟兵紅軍獨立三團戰士李和旺也在永定灌洋戰鬥中光榮犧牲。

1931年2月,楊家畲群眾在湖邦區委領導下,組織武裝小組,配合新紅十二軍在石牌前與敵292團林百龍部激戰,迫使敵人退回龍巖城。但敵不甘失敗,不久,又攻佔龍門,在湖邦區募集地痞惡棍,擴充民團武裝,配合駐軍殘酷鎮壓群眾。是年秋,民團抓捕了赤水暴動隊隊長鄭坤榮,將其五花大綁押解到楊家畲示眾後殺害。藉此殺雞給猴看,威嚇楊家畲人。但敵人的猖狂、凶殘沒有嚇倒楊家畲人民,反而更激起了楊家畲人民的頑強鬥志。

1932年4月,紅軍東路軍揮戈東進,挺進龍潭考塘。楊家畲人民在湖邦區委的領導下籌備茶水,乾糧、擔架,積極配合紅軍出擊敵人。楊家畲青年區赤衛隊員李林枝參加了這次戰鬥。

1933年10月,十九路軍佔領龍巖,反動民團乘機反攻倒算,他們以通匪罪名抓走老實巴交的楊家畬群眾李炳榮及其嫂“蘭子”,嚴刑拷打後槍殺於巖城東宮下。

1934年春,十九路軍“閩變”失敗。中共龍巖縣委重新成立,連木順等回湖邦開展具體工作,經常到楊家畲走家串戶,進行祕密活動。翌年初,敵中央軍進駐龍巖設立“清剿指揮部”,推行“保甲連坐法”,強令群眾在楊家畲村頭修築炮樓。楊家畲人明白,炮樓,是敵人的鬼眼子,是專門用來盯視共產黨游擊隊的。於是,人們故意消極怠工,拖延時日,白天修築,晚上掘基。折騰了半年多,才算在人們的暗咒聲中告竣。但敵人也似乎預感到這種炮樓有點不祥,加強了武器彈藥的配備,又特意派上2名鐵桿保長坐鎮。

1935年5月的一個深夜,湖邦區委書記連木順帶著紫金山游擊隊羅萬昌等七人從紅坊排頭悄悄地來到楊家畲村口,先俘虜了蹲在炮樓前打磕睡的哨兵,徑直搶上二層炮樓,收繳了牆根上的槍支,對著正在酣睡的壯丁隊一聲喝令,十來個隊兵頓時做了俘虜,一個保長剛要摸槍射擊,被羅萬昌一槍擊中。另一個見勢不妙,急轉身從樓上跳下,踉踉蹌蹌地跑了幾步,也被一槍斃命。被俘虜的隊兵哆嗦著,連求饒命,連木順對他們說,“都是壯丁隊的吧,也是窮苦人哪,這樣吧,只要你們今後不為地主老財賣命,不幹壞事,願意和我們合作,也就是自己人嘛。以後若碰到游擊隊活動,不要聲張,等我們走遠了,就大聲熱鬧一下,這次我們只取幾箱彈藥,槍,暫時放幾根在這兒。”說完,隊伍消失在夜幕之中。一會兒,果然傳來了一陣激烈的槍聲,還間雜著幾陣鑼鳴……

1936年春,在湖邦區委的組織下,楊家畲也組建起不脫產的祕密遊擊小組,白天勞動生產,晚上站崗放哨,監視敵人,就地開展遊擊活動。連木順、彭湧金以及稍後的李襦標、吳潮芳、魏金水、陳震球、林映雪、林斯桔、連水德等選擇在村後的山頂石燕巖、大藤叢山洞,作為祕密處所開展工作。石燕巖為楊家畲的制高點,北可鳥瞰全村,遙視考塘龍,南可通五星直達九里洋。

石燕巖成了楊家畲人革命的脊樑骨,方向盤。石燕洞的風風雨雨牽掛著楊家畲人的心。是年10月,楊家畲遊擊小組和村游擊戰友們一道連夜下山,在湖邦區委連木順、彭湧金的帶領下,配合邱金聲的紅八團,智取考塘協鴻樓,消滅了陳江棟民團,摧毀了聯保辦事處,處決了6名罪大惡極的團丁,引起敵人的極大恐慌。秋末,敵人強行“移民並村”,把楊家畲人趕往考塘,龍潭等大鄉村,以便控制。民團長郭醒民還準備一把火把楊家畲村舍燒光,以絕後患。但從楊家畲男女老幼那不屈的、充滿仇恨的眼神裡,區長張文成有點發怵了,忙改口說:“點火就免了罷。”他似乎更加明白“後患”的含義。

民是移了,村也並了,可是不但移不動民心,反而使民心更加向共產黨人靠近。楊家畲群眾乘敵人換防鬆懈的時候,回村耕作,總不忘多帶幾份飯菜或是乾糧,上山劈柴砍竹,竹筒裡還裝著鹽巴、電池。敵人更沒有想到,在接頭戶李天榮、李梅香那隱蔽在茂密竹林裡的紙寮裡游擊隊們正擦拭著從他們手中繳獲過來的槍。

1937年7月,閩西國共兩黨達成和平合作抗日協議。翌年3月1日,楊家畲群眾齊集在龍門圩,揮淚送別他們的子弟兵李林枝參加新四軍北上抗日……

自1938年至1949年,楊家畲村,雖然又幾次遭到敵人的清剿洗劫。石燕巖,大藤叢也曾被排槍掃射過幾回,但始終沒讓楊家畲人民屈服過,在那漫長的崢嶸歲月裡,楊家畲人民為支持革命事業,為鋪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臺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楊家畲革命烈士有李永珍、李繼榮、李和旺、張載明等人。1952年,楊家畲被龍巖縣人民政府授予“革命基點村”的光榮稱號。

改革開放後的楊家畲,在黨的領導下,在人民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楊家畲人民發揚奮鬥不息的革命傳統,不斷開拓進取,已把楊家畬建成了新羅區的一個著名的花果之鄉,綠色生態之村,多次受到省市乃至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揚,楊家畲人正乘著時代的列車,高歌猛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