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

前些日子些了一篇關於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習俗的短文,粗淺的介紹了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禮儀、習俗的一些規矩、講究。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甘肅隴西舊時是“府”的所在地,又是甘肅地區著名的“旱碼頭”,還是李氏祖宗發源所在,禮制風俗雖與甘肅中部其他地區大致相同,但也有很多細節獨具特點,所以今天推出溫繼忠先生的這篇文章,著重介紹一下隴西婚嫁特點,以補前文的不足之處。


《隴西婚嫁通俗》

婚姻自主,男女戀愛,自由結合,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神聖不可侵犯。即使是生身父母,對兒女有養育、教導的義務,但沒有干涉婚姻的權力。這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基本法律準則之需在寫這篇小稿之前表明立場,以免文稿問世後,有人引為論據,以“禮”代“法”,為求全禮節而對兒女婚姻自主橫加干預。

"

前些日子些了一篇關於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習俗的短文,粗淺的介紹了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禮儀、習俗的一些規矩、講究。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甘肅隴西舊時是“府”的所在地,又是甘肅地區著名的“旱碼頭”,還是李氏祖宗發源所在,禮制風俗雖與甘肅中部其他地區大致相同,但也有很多細節獨具特點,所以今天推出溫繼忠先生的這篇文章,著重介紹一下隴西婚嫁特點,以補前文的不足之處。


《隴西婚嫁通俗》

婚姻自主,男女戀愛,自由結合,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神聖不可侵犯。即使是生身父母,對兒女有養育、教導的義務,但沒有干涉婚姻的權力。這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基本法律準則之需在寫這篇小稿之前表明立場,以免文稿問世後,有人引為論據,以“禮”代“法”,為求全禮節而對兒女婚姻自主橫加干預。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從另一個角度講,在尊重男女雙方婚姻自主的前提下,遵守一定程序的禮規,對男女雙方都無疑是一件好事。尊禮,表現出個人對社會和他人的尊重,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生活經驗的集中表現。對於二個國家、民族,健康而具有文化內涵的禮節,是支撐整個大廈的精神支柱之一,是國粹、是傳統、是高層次的文化、是優美的樂曲旋律和舞蹈神韻。

過去在革命戰爭年代,前輩們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在物質條件十分艱苦的延安窯洞裡,一對革命夫婦的結合,還要舉行簡單而莊重的婚禮,面對紅旗或領袖像行三鞠躬禮,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面對敵人的屠刀,還舉行過入詩入史、可歌可泣、令人敬佩不已的“刑場上的婚禮”。前輩們在婚姻問題的嚴肅性上表現出的對天倫、人格、愛情國禮、民俗的完美結合,絲毫也沒有降低他們的身價。相反,使後來人對他們更加敬仰,更為崇拜,更為敬慕。這與某些人以所謂“愛情至上”無視傳統禮儀,抗禮結合甚至宣揚“迴歸原始”以宣洩獸性的偽道德觀是格格不入的。

"

前些日子些了一篇關於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習俗的短文,粗淺的介紹了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禮儀、習俗的一些規矩、講究。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甘肅隴西舊時是“府”的所在地,又是甘肅地區著名的“旱碼頭”,還是李氏祖宗發源所在,禮制風俗雖與甘肅中部其他地區大致相同,但也有很多細節獨具特點,所以今天推出溫繼忠先生的這篇文章,著重介紹一下隴西婚嫁特點,以補前文的不足之處。


《隴西婚嫁通俗》

婚姻自主,男女戀愛,自由結合,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神聖不可侵犯。即使是生身父母,對兒女有養育、教導的義務,但沒有干涉婚姻的權力。這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基本法律準則之需在寫這篇小稿之前表明立場,以免文稿問世後,有人引為論據,以“禮”代“法”,為求全禮節而對兒女婚姻自主橫加干預。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從另一個角度講,在尊重男女雙方婚姻自主的前提下,遵守一定程序的禮規,對男女雙方都無疑是一件好事。尊禮,表現出個人對社會和他人的尊重,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生活經驗的集中表現。對於二個國家、民族,健康而具有文化內涵的禮節,是支撐整個大廈的精神支柱之一,是國粹、是傳統、是高層次的文化、是優美的樂曲旋律和舞蹈神韻。

過去在革命戰爭年代,前輩們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在物質條件十分艱苦的延安窯洞裡,一對革命夫婦的結合,還要舉行簡單而莊重的婚禮,面對紅旗或領袖像行三鞠躬禮,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面對敵人的屠刀,還舉行過入詩入史、可歌可泣、令人敬佩不已的“刑場上的婚禮”。前輩們在婚姻問題的嚴肅性上表現出的對天倫、人格、愛情國禮、民俗的完美結合,絲毫也沒有降低他們的身價。相反,使後來人對他們更加敬仰,更為崇拜,更為敬慕。這與某些人以所謂“愛情至上”無視傳統禮儀,抗禮結合甚至宣揚“迴歸原始”以宣洩獸性的偽道德觀是格格不入的。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隴西民間婚禮習俗,《隴西縣誌》第八編第二章中已有介紹,這裡作為拾遺補漏,著重介紹上文中未及詳錄的“訂親”一節“訂親”,是在男女雙方經自由戀愛或介紹人說合後,雙方經一段時間的相互接觸、瞭解,並經雙方家長同意後舉行的一種確定婚姻關係的儀式。這種確定婚姻關係雖然目前尚未經法律認可,但在隴西民間卻是一件十分隆重十分講究的重大事件。訂親儀式的質量,甚至對兩家今後的婚姻質量,親誼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

訂親儀式通常在女方家中進行。它至少含有五層意義:

是隴西人男女平等,尊重女兒,特設的一次以女兒為尊的大典。迎娶,是男方家的盛事:訂親,則是女方家的盛事。

二是祭告先人,女兒已長大成人,今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能再在先人案前傾盡孝心。是教導子女敬奉先人,孝敬老人的一個課堂。

三是告知至親誼屬,女兒已“名花有主”,今後再不勞各位至親提動媒妁之言,並以此次典禮讓未來的女婿和親家與本家至親見面相識,排論輩份,改口稱呼,方便今後往來。

四是展示女方家庭對禮儀規矩的風格,對未來的女婿有所警示、約束。

"

前些日子些了一篇關於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習俗的短文,粗淺的介紹了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禮儀、習俗的一些規矩、講究。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甘肅隴西舊時是“府”的所在地,又是甘肅地區著名的“旱碼頭”,還是李氏祖宗發源所在,禮制風俗雖與甘肅中部其他地區大致相同,但也有很多細節獨具特點,所以今天推出溫繼忠先生的這篇文章,著重介紹一下隴西婚嫁特點,以補前文的不足之處。


《隴西婚嫁通俗》

婚姻自主,男女戀愛,自由結合,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神聖不可侵犯。即使是生身父母,對兒女有養育、教導的義務,但沒有干涉婚姻的權力。這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基本法律準則之需在寫這篇小稿之前表明立場,以免文稿問世後,有人引為論據,以“禮”代“法”,為求全禮節而對兒女婚姻自主橫加干預。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從另一個角度講,在尊重男女雙方婚姻自主的前提下,遵守一定程序的禮規,對男女雙方都無疑是一件好事。尊禮,表現出個人對社會和他人的尊重,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生活經驗的集中表現。對於二個國家、民族,健康而具有文化內涵的禮節,是支撐整個大廈的精神支柱之一,是國粹、是傳統、是高層次的文化、是優美的樂曲旋律和舞蹈神韻。

過去在革命戰爭年代,前輩們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在物質條件十分艱苦的延安窯洞裡,一對革命夫婦的結合,還要舉行簡單而莊重的婚禮,面對紅旗或領袖像行三鞠躬禮,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面對敵人的屠刀,還舉行過入詩入史、可歌可泣、令人敬佩不已的“刑場上的婚禮”。前輩們在婚姻問題的嚴肅性上表現出的對天倫、人格、愛情國禮、民俗的完美結合,絲毫也沒有降低他們的身價。相反,使後來人對他們更加敬仰,更為崇拜,更為敬慕。這與某些人以所謂“愛情至上”無視傳統禮儀,抗禮結合甚至宣揚“迴歸原始”以宣洩獸性的偽道德觀是格格不入的。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隴西民間婚禮習俗,《隴西縣誌》第八編第二章中已有介紹,這裡作為拾遺補漏,著重介紹上文中未及詳錄的“訂親”一節“訂親”,是在男女雙方經自由戀愛或介紹人說合後,雙方經一段時間的相互接觸、瞭解,並經雙方家長同意後舉行的一種確定婚姻關係的儀式。這種確定婚姻關係雖然目前尚未經法律認可,但在隴西民間卻是一件十分隆重十分講究的重大事件。訂親儀式的質量,甚至對兩家今後的婚姻質量,親誼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

訂親儀式通常在女方家中進行。它至少含有五層意義:

是隴西人男女平等,尊重女兒,特設的一次以女兒為尊的大典。迎娶,是男方家的盛事:訂親,則是女方家的盛事。

二是祭告先人,女兒已長大成人,今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能再在先人案前傾盡孝心。是教導子女敬奉先人,孝敬老人的一個課堂。

三是告知至親誼屬,女兒已“名花有主”,今後再不勞各位至親提動媒妁之言,並以此次典禮讓未來的女婿和親家與本家至親見面相識,排論輩份,改口稱呼,方便今後往來。

四是展示女方家庭對禮儀規矩的風格,對未來的女婿有所警示、約束。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五是展示男方聘禮,檢驗其識禮程度。

訂親日期一般由男方先提出要求,提供至少兩個吉日。最後由女方家擇定,一般選在結婚前一月以上,兩年以內。如男方選定在同一月內舉行訂親、婚典兩次儀式,被認為是對女方家的不尊重。因為女方家要在同一月內接連邀請兩次親戚,給人擾煩過頻,經濟付出過多的感覺。如男方家逼親太急,會對今後兩家感情留下陰影。

訂親時男方家要事先打問清楚女方家父輩兄弟人數到訂親當日,除給女方準備的彩禮外,還要給女方家叔、伯每家一份小禮,即一包點心和一瓶酒。不論其是否到場、是否和氣,男方家都不能失禮,這叫“通誼”。

給女方本家的彩禮,大多是通過媒人事先商量好的,小節依風俗而定。大致需要當日出手的是:禮金(隨約或隨各家經濟而定);

"

前些日子些了一篇關於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習俗的短文,粗淺的介紹了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禮儀、習俗的一些規矩、講究。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甘肅隴西舊時是“府”的所在地,又是甘肅地區著名的“旱碼頭”,還是李氏祖宗發源所在,禮制風俗雖與甘肅中部其他地區大致相同,但也有很多細節獨具特點,所以今天推出溫繼忠先生的這篇文章,著重介紹一下隴西婚嫁特點,以補前文的不足之處。


《隴西婚嫁通俗》

婚姻自主,男女戀愛,自由結合,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神聖不可侵犯。即使是生身父母,對兒女有養育、教導的義務,但沒有干涉婚姻的權力。這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基本法律準則之需在寫這篇小稿之前表明立場,以免文稿問世後,有人引為論據,以“禮”代“法”,為求全禮節而對兒女婚姻自主橫加干預。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從另一個角度講,在尊重男女雙方婚姻自主的前提下,遵守一定程序的禮規,對男女雙方都無疑是一件好事。尊禮,表現出個人對社會和他人的尊重,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生活經驗的集中表現。對於二個國家、民族,健康而具有文化內涵的禮節,是支撐整個大廈的精神支柱之一,是國粹、是傳統、是高層次的文化、是優美的樂曲旋律和舞蹈神韻。

過去在革命戰爭年代,前輩們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在物質條件十分艱苦的延安窯洞裡,一對革命夫婦的結合,還要舉行簡單而莊重的婚禮,面對紅旗或領袖像行三鞠躬禮,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面對敵人的屠刀,還舉行過入詩入史、可歌可泣、令人敬佩不已的“刑場上的婚禮”。前輩們在婚姻問題的嚴肅性上表現出的對天倫、人格、愛情國禮、民俗的完美結合,絲毫也沒有降低他們的身價。相反,使後來人對他們更加敬仰,更為崇拜,更為敬慕。這與某些人以所謂“愛情至上”無視傳統禮儀,抗禮結合甚至宣揚“迴歸原始”以宣洩獸性的偽道德觀是格格不入的。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隴西民間婚禮習俗,《隴西縣誌》第八編第二章中已有介紹,這裡作為拾遺補漏,著重介紹上文中未及詳錄的“訂親”一節“訂親”,是在男女雙方經自由戀愛或介紹人說合後,雙方經一段時間的相互接觸、瞭解,並經雙方家長同意後舉行的一種確定婚姻關係的儀式。這種確定婚姻關係雖然目前尚未經法律認可,但在隴西民間卻是一件十分隆重十分講究的重大事件。訂親儀式的質量,甚至對兩家今後的婚姻質量,親誼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

訂親儀式通常在女方家中進行。它至少含有五層意義:

是隴西人男女平等,尊重女兒,特設的一次以女兒為尊的大典。迎娶,是男方家的盛事:訂親,則是女方家的盛事。

二是祭告先人,女兒已長大成人,今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能再在先人案前傾盡孝心。是教導子女敬奉先人,孝敬老人的一個課堂。

三是告知至親誼屬,女兒已“名花有主”,今後再不勞各位至親提動媒妁之言,並以此次典禮讓未來的女婿和親家與本家至親見面相識,排論輩份,改口稱呼,方便今後往來。

四是展示女方家庭對禮儀規矩的風格,對未來的女婿有所警示、約束。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五是展示男方聘禮,檢驗其識禮程度。

訂親日期一般由男方先提出要求,提供至少兩個吉日。最後由女方家擇定,一般選在結婚前一月以上,兩年以內。如男方選定在同一月內舉行訂親、婚典兩次儀式,被認為是對女方家的不尊重。因為女方家要在同一月內接連邀請兩次親戚,給人擾煩過頻,經濟付出過多的感覺。如男方家逼親太急,會對今後兩家感情留下陰影。

訂親時男方家要事先打問清楚女方家父輩兄弟人數到訂親當日,除給女方準備的彩禮外,還要給女方家叔、伯每家一份小禮,即一包點心和一瓶酒。不論其是否到場、是否和氣,男方家都不能失禮,這叫“通誼”。

給女方本家的彩禮,大多是通過媒人事先商量好的,小節依風俗而定。大致需要當日出手的是:禮金(隨約或隨各家經濟而定);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四色供禮:即束脅(鮮肉)兩條、鮮蔬兩把、點心兩包,酒兩瓶,都用紅線扎過,這是供給女方先人的。

四色彩禮:即春、夏、秋、冬四季衣裳各一套。

四色妝品:如香皂、牙具、洗髮、洗面各兩副。

四色飾品:即金銀首飾外加十二個小手絹,這四個“四色”依俗要裝食摞抬到女家,不能隨便大包小包攜帶。到達女方家後,由帶隊長者將四色供禮供獻於女方家早備好的供桌上獻飯兩旁,行明燭、焚香、奠酒、化表、三叩首禮,主家賠禮、行回禮。其它物品則置於另案一一擺放展示,以表達男方家的尊重。

女方家這日一般都要做較為充分的準備,要請先人牌位、座紙、供獻飯、遍請本堂和姑、舅、姨等三親,到場客人至少是女方家客人的三倍,以示對女兒的器重。

訂親誕席按前敘《隴西人待客禮儀》中不同標準隨緣而定。菜至五味時方由媒人提議暫時中斷宴席,舉行正式訂親禮。請出女方父母在供桌兩旁坐定。新女婿跪、女兒陪跪,由媒人或女方家主事指點,先向祖宗牌位行明燭、焚香、化表、奠酒、三拜九叩大禮,再依次向岳父母行三叩首禮,向姑、舅、姨等至親和長輩們行三叩首或鞠躬禮,禮畢,向媒人行鞠躬禮。隨後由新女婿端盤首先向岳父母敬酒,女方陪敬,如岳父母招呼親家、媒人共飲,是表示對這柱婚煙的滿意,如不加禮讓而自飲,則表示對方禮數尚有不周之處。一般女方父母邀男方父母同飲時,男方需作禮讓,以示歉意。待岳父母飲後,再按輩份向親戚敬酒,由女方介紹輩份尊稱,男方需改口稱呼。長輩飲過敬酒,通常都要賞給“頭錢”,由媒人或同輩代收。男方敬酒畢後,女方再端盤向男方客人敬酒,男方陪敬,同樣要賞“頭錢”。一般“頭錢”收後,男方為示豁達,盡數交給女方,任其添置物品。也有媒人小氣,清點勻分的,落個出力不討好。

"

前些日子些了一篇關於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習俗的短文,粗淺的介紹了甘肅中部地區婚嫁禮儀、習俗的一些規矩、講究。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甘肅隴西舊時是“府”的所在地,又是甘肅地區著名的“旱碼頭”,還是李氏祖宗發源所在,禮制風俗雖與甘肅中部其他地區大致相同,但也有很多細節獨具特點,所以今天推出溫繼忠先生的這篇文章,著重介紹一下隴西婚嫁特點,以補前文的不足之處。


《隴西婚嫁通俗》

婚姻自主,男女戀愛,自由結合,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神聖不可侵犯。即使是生身父母,對兒女有養育、教導的義務,但沒有干涉婚姻的權力。這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基本法律準則之需在寫這篇小稿之前表明立場,以免文稿問世後,有人引為論據,以“禮”代“法”,為求全禮節而對兒女婚姻自主橫加干預。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從另一個角度講,在尊重男女雙方婚姻自主的前提下,遵守一定程序的禮規,對男女雙方都無疑是一件好事。尊禮,表現出個人對社會和他人的尊重,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生活經驗的集中表現。對於二個國家、民族,健康而具有文化內涵的禮節,是支撐整個大廈的精神支柱之一,是國粹、是傳統、是高層次的文化、是優美的樂曲旋律和舞蹈神韻。

過去在革命戰爭年代,前輩們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在物質條件十分艱苦的延安窯洞裡,一對革命夫婦的結合,還要舉行簡單而莊重的婚禮,面對紅旗或領袖像行三鞠躬禮,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面對敵人的屠刀,還舉行過入詩入史、可歌可泣、令人敬佩不已的“刑場上的婚禮”。前輩們在婚姻問題的嚴肅性上表現出的對天倫、人格、愛情國禮、民俗的完美結合,絲毫也沒有降低他們的身價。相反,使後來人對他們更加敬仰,更為崇拜,更為敬慕。這與某些人以所謂“愛情至上”無視傳統禮儀,抗禮結合甚至宣揚“迴歸原始”以宣洩獸性的偽道德觀是格格不入的。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隴西民間婚禮習俗,《隴西縣誌》第八編第二章中已有介紹,這裡作為拾遺補漏,著重介紹上文中未及詳錄的“訂親”一節“訂親”,是在男女雙方經自由戀愛或介紹人說合後,雙方經一段時間的相互接觸、瞭解,並經雙方家長同意後舉行的一種確定婚姻關係的儀式。這種確定婚姻關係雖然目前尚未經法律認可,但在隴西民間卻是一件十分隆重十分講究的重大事件。訂親儀式的質量,甚至對兩家今後的婚姻質量,親誼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

訂親儀式通常在女方家中進行。它至少含有五層意義:

是隴西人男女平等,尊重女兒,特設的一次以女兒為尊的大典。迎娶,是男方家的盛事:訂親,則是女方家的盛事。

二是祭告先人,女兒已長大成人,今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能再在先人案前傾盡孝心。是教導子女敬奉先人,孝敬老人的一個課堂。

三是告知至親誼屬,女兒已“名花有主”,今後再不勞各位至親提動媒妁之言,並以此次典禮讓未來的女婿和親家與本家至親見面相識,排論輩份,改口稱呼,方便今後往來。

四是展示女方家庭對禮儀規矩的風格,對未來的女婿有所警示、約束。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五是展示男方聘禮,檢驗其識禮程度。

訂親日期一般由男方先提出要求,提供至少兩個吉日。最後由女方家擇定,一般選在結婚前一月以上,兩年以內。如男方選定在同一月內舉行訂親、婚典兩次儀式,被認為是對女方家的不尊重。因為女方家要在同一月內接連邀請兩次親戚,給人擾煩過頻,經濟付出過多的感覺。如男方家逼親太急,會對今後兩家感情留下陰影。

訂親時男方家要事先打問清楚女方家父輩兄弟人數到訂親當日,除給女方準備的彩禮外,還要給女方家叔、伯每家一份小禮,即一包點心和一瓶酒。不論其是否到場、是否和氣,男方家都不能失禮,這叫“通誼”。

給女方本家的彩禮,大多是通過媒人事先商量好的,小節依風俗而定。大致需要當日出手的是:禮金(隨約或隨各家經濟而定);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四色供禮:即束脅(鮮肉)兩條、鮮蔬兩把、點心兩包,酒兩瓶,都用紅線扎過,這是供給女方先人的。

四色彩禮:即春、夏、秋、冬四季衣裳各一套。

四色妝品:如香皂、牙具、洗髮、洗面各兩副。

四色飾品:即金銀首飾外加十二個小手絹,這四個“四色”依俗要裝食摞抬到女家,不能隨便大包小包攜帶。到達女方家後,由帶隊長者將四色供禮供獻於女方家早備好的供桌上獻飯兩旁,行明燭、焚香、奠酒、化表、三叩首禮,主家賠禮、行回禮。其它物品則置於另案一一擺放展示,以表達男方家的尊重。

女方家這日一般都要做較為充分的準備,要請先人牌位、座紙、供獻飯、遍請本堂和姑、舅、姨等三親,到場客人至少是女方家客人的三倍,以示對女兒的器重。

訂親誕席按前敘《隴西人待客禮儀》中不同標準隨緣而定。菜至五味時方由媒人提議暫時中斷宴席,舉行正式訂親禮。請出女方父母在供桌兩旁坐定。新女婿跪、女兒陪跪,由媒人或女方家主事指點,先向祖宗牌位行明燭、焚香、化表、奠酒、三拜九叩大禮,再依次向岳父母行三叩首禮,向姑、舅、姨等至親和長輩們行三叩首或鞠躬禮,禮畢,向媒人行鞠躬禮。隨後由新女婿端盤首先向岳父母敬酒,女方陪敬,如岳父母招呼親家、媒人共飲,是表示對這柱婚煙的滿意,如不加禮讓而自飲,則表示對方禮數尚有不周之處。一般女方父母邀男方父母同飲時,男方需作禮讓,以示歉意。待岳父母飲後,再按輩份向親戚敬酒,由女方介紹輩份尊稱,男方需改口稱呼。長輩飲過敬酒,通常都要賞給“頭錢”,由媒人或同輩代收。男方敬酒畢後,女方再端盤向男方客人敬酒,男方陪敬,同樣要賞“頭錢”。一般“頭錢”收後,男方為示豁達,盡數交給女方,任其添置物品。也有媒人小氣,清點勻分的,落個出力不討好。

甘肅民俗文化之隴西婚嫁通俗

敬酒畢,宴席繼續進行。通常在正宴後還要安排“喜面”,方算園滿。

此中還有一個小講究,就是訂親時的奠酒不同於其它場合的奠酒,潑酒於地下就行了。需每杯酒男方從左至右、女方從右至左分三次澆奠,使兩人奠酒之酒相互交錯,如此連續三杯,澆奠九次,取“天長地久”之意,也是祭拜祖宗之隆重。“化表”時,在明燭上點燃,然後雙手舉起過額落下。“表”在祭祀場合是“無字之書,心語成章”的意思,是以書面形式向神靈奉告舉行祭祀的由頭。

這一項禮節說煩也不煩,說簡也不簡,筆者參加過多次親友家訂親喜筵,常見有因禮節不周而落下感情後遺者,故依友人勸,錄出此章。不為倡煩禮,而為崇文化。

【本文摘錄自溫繼忠先生的《隴西民間故事集》,部分文字有刪減,圖片來源網絡。歡迎喜歡傳統文化的朋友留言、轉發或收藏,更歡迎關注我——民間傳說、歷史典故以及民俗文化的愛好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