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裡耶鎮位於龍山縣最南端,北與內溪鄉毗鄰,南與保靖縣清水坪鎮隔河相連,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距離龍山縣城108公里,距離湘西州首府吉首市114公里,下轄261.2平方公里,38個村(社區),44608人,是酉水流域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與永順縣芙蓉鎮、瀘溪縣浦市鎮、花垣縣邊城鎮合稱湘西四大古鎮。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裡耶鎮以厚重的歷史文化聞名於世,裡耶古街區包括七街六巷五行,佔地總面積8.99公頃,街巷總長2200米,現存較好的民居510棟,1310間,建築面積21940平方米,這些民居仍保留了明清建築風格和土家族傳統的建築特色。

裡耶鎮悠久的歷史文化,裡耶溪口考古發掘的文物證實,早在舊石器時代,裡耶就有了人類活動;裡耶在2200年前是秦朝洞庭郡所在地,是當時軍事重鎮;清雍正年間,裡耶形成了繁榮的碼頭商埠,成為湘鄂川黔邊境貿易中心;二十世紀初,裡耶享有“小南京”美譽,成為湘西四大古鎮之一。2002年6月,裡耶古城遺址發現37400餘枚秦簡,該批秦簡牘數量遠遠超過了歷次出土秦簡的總和,填補了秦代史料的佚缺,以文字的形式“復活”了秦朝歷史。被專家譽為“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裡耶秦簡牘”,裡耶古城亦由此被稱譽為“天下秦城、中國裡耶”。裡耶還有溪口新石器時期遺址、麥茶戰國古墓群、魏家寨東漢古城遺址、清水坪東漢古墓群、大板西漢古城遺址和古墓群、蜿蜒兩公里的明清歷史街區、賈市明清古街、巴沙古村落等珍貴古蹟。作為“裡耶·烏龍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裡耶資源豐富,條件得天獨厚,現已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中國土家織錦之鄉”、“中國土家族原生態文化保護試驗區”、“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村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預選名錄”等八大國字品牌。

裡耶鎮山水風光獨特,古城依山傍水,山水相映生輝,風景獨具特色。險峻的八面山孤峰獨秀,傲立西陲。山體拔地而起,四面絕壁;山頂丘陵起伏,草場寬廣。八面山風光無限,有壁立千仞的杯子巖;有形如彩虹的自生橋;有剿匪戰場燕子洞;有懸崖絕壁大巖門,被譽為中國南方草場的一顆明珠”。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裡耶古城文化底蘊深沉厚重,是我省境內唯一既傳承了秦漢文化,又融合了巴蜀文化和土家文化的歷史文化古鎮。裡耶是土家族發祥地之一,土家語沿用至今,目前我鎮橋上村、巖衝村等村老一輩仍使用土家語交流。這裡有以吊腳樓為代表的土家建築;以山歌為代表的土家音樂;以茅古斯為代表的原生態文化;以“西蘭卡普”為代表的土家織錦工藝美術;以梯瑪、八部大神為代表的土家宗教藝術;以擺手舞、八寶銅鈴舞為代表的土家舞蹈;以四月八、土家年為代表的土家節日文化;以臘肉、米粉、餈粑、油茶湯為代表的土家飲食。

裡耶鎮農民經濟收入以種植柑橘、烤煙、反季節蔬菜、為主,柑橘產業已經成為了裡耶鎮農村經濟支柱產業。其中,烤煙種植面積1600畝,年產值480萬元;全鎮反季節蔬菜和大棚蔬菜種植面積2000畝,年產值約200萬元;柑橘栽種面積3萬餘畝,以“紐荷爾”臍橙、椪柑、南豐蜜桔為主。其中,全鎮臍橙種植以比耳、大豐、樹木等村為主,南豐蜜桔以大板社區、太平村為主;全鎮柑橘年均產量約為3萬餘噸,年產值約8000萬元。其中比耳村2017年柑橘產值突破達到1300萬元以上,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0元,比耳臍橙專業合作社獲評“州優秀農民合作社”,裡耶臍橙”成功申報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哭嫁有專門的“哭嫁歌”,是一門傳統技藝。土家姑娘從十二三歲開始學習哭嫁。過去,不哭的姑娘不準出嫁。如今,哭嫁僅在僻偏的山寨還有此習俗。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及明《思南府志》載,在秦漢以後即有土家族人在此開墾耕耘、繁衍生息。古時,土家族的婚姻比較自由,只要男女雙方願意,並徵得族中土老師的准許,便可訂親、婚娶。隨著封建禮教的發展,土家族的自由婚姻和其它民族一樣,也逐漸被包辦婚姻所替代,講求"父母之命、媒約之言","門當戶對"等條件。與此同時,土家族姑娘對包辦婚姻不滿而衍生的哭嫁現象就逐步表現出來並發展成內容豐富的文化現象。直至解放後,包辦婚姻的現象才得到基本遏制。不管婚戀形式如何發展,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亦喜亦悲的揮淚慟哭卻亙古不變。即使在民族交往頻繁,文化滲透迅猛的今天,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也要向前來賀慶的親朋好友獻上一曲曲悲歡離合的哭嫁歌。

新娘一般在婚前一個月開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開始哭的。孃家人邊為她置辦嫁妝,邊傾訴離之情。會哭的姑娘一個月內不哭重複,要哭祖先、哭爹媽、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詞有傳統模式的,也有聰明姑娘觸景生情的即興創作。土家姑娘用"哭"這一形式傾訴心中的情感,當然,也有真傷心而哭的,多半是狠心的媒婆亂點鴛鴦譜,害了姑娘的一生。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姑娘出嫁為什麼要哭?哪有那麼多的東西可哭?這是一種蘊含甚為豐厚的人生禮俗,也是一種饒有興趣的婚俗事象。俗話悅:"人不傷心不落淚。"姑娘出嫁之所以要哭,是因為在舊式婚姻制度下,女孩(尤其是勞苦大眾家庭的女孩)總是作為犧牲品"拋"(賣)給夫家的,她們的身心受到極大傷害。因此,湘西等地的女孩在出嫁之前要哭泣,要呼號,哭嫁歌就是感情發洩的最好表現方式。

湘西保靖縣土家族地區流行的《哭嫁的根盤》,這篇民間傳說裡講,在遠古時"是女的坐天下","人只曉得阿孃",後來,在鬧滄湖地方出現了一個蠻狠的男人,身高力大,是個"吃雷公局火閃的角色"。一天,這個狠男人看到一個女子在溪邊坎坎上獨自摘野果,吃得很開心。他不管女子肯不肯,硬把這個女子搶到屋裡,強迫成了夫妻。而且,從這以後,沿襲成了男婚女嫁的風俗習慣。由於婦女不高興,想起就傷心,所以,姑娘嫁出門之前,"都要數七數八、搖肝動肺地哭幾天幾夜。"

湘西土家族地區婚俗,姑娘出閣都興哭嫁,其起源與人類曾經經歷過的搶婚有關。母系氏族時代,男人只能“下嫁”到女方部落。後來,隨著私有制的發展,男人的經濟地位由被支配者變成支配者,父權代替了母權,從此婦女在婚姻中與往日的男人一樣,嫁出了自己的部落,人們都珍惜自己的特權,只好傷心的哭泣,離開了自己的娘。姑娘出嫁的前一天,叫戴花日。孃家需辦戴花酒,親朋好友興來送禮、喝酒。眾親坐在堂屋裡,新姑娘要一個個請親朋“哭親朋”,先哭父母、祖父祖母,再哭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姨夫姨母、叔伯嬸孃、哥嫂弟妹等。哭嫁句式為長短句,有韻文體,也有散文體,有才華的女子哭嫁,從頭至尾把它記錄下來,就是一部優美的抒情詩。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主要流傳在湘、鄂、渝交界的酉水河流域,以湖南龍山縣、永順縣,重慶市秀山縣、酉陽縣,湖北來鳳縣為主要傳承地。擺手舞通過舞蹈動作來反映土家人的生產生活,它集舞蹈藝術與體育健身於一體,素有“東方迪斯科”之稱。

《蠻書校注》載:“巴氏祭祖,擊鼓而祭”。巴人為土家族的先祖,擺手舞就是源自土家族人祭祀祖先的一種舞蹈。土家人尊敬祖先、熱愛自己的領袖人物,為不忘祖先的功績,便創造了紀念他們的擺手舞。跳擺手舞祭祀的對象除個別地方祭八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漢、向老官人,這都是五代至宋朝時期土家族歷史有名有姓的人物。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擺手舞的身體動作主要取材於生產勞動、日常生活和戰鬥。有“單擺”、“雙擺”、“迴旋擺”等。在長期發展變化過程中,各地略有不同,但其基本特點卻是一致的,即順拐、屈膝、顫動、下沉。順拐是擺手舞最主要的特徵,即甩同邊手,它要求手腳配合默契,動作一致,以身體的律動帶動手的甩動,手的擺動幅度一般不超過雙肩,擺動線條流暢、自然、大方;屈膝要求膝蓋向下稍稍彎曲一下,上身擺正,腳掌用力 ,顯得敦實、穩健;顫動是腳部與雙臂略帶小幅度抖動,給人一種有彈性和韌勁的感覺;下沉是指在伴奏重拍時身體有一種向下的感覺,動作沉穩而敦實。

擺手舞從不同側面反映著土家人的生產生活。如狩獵舞表現狩獵活動和模擬禽獸活動姿態。包括“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看月”、“跳蛤蟆”等十多個動作。農事舞主要表現土家人農事活動,有“挖土”、撒種”、“紡棉花”、“織布”、“插秧”、“種苞谷”等。生活舞主要有“掃地”、“打粑粑”、“水牛打架”、“擦背”等十多種。

時至今日,擺手舞已經成了龍山等地土家兒女的一項日常的文藝與健身活動。每到傍晚時分,在雄壯鑼鼓聲的伴奏下,無論是在城市廣場或鄉村集鎮,人們都會即興跳起擺手舞,讓人彷彿回到了田園牧歌般的自然環境中,使人的心靈獲得強烈的激情、美好的嚮往與審美的愉悅。2006年,土家族擺手舞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區流傳最廣的一種古老的民間器樂合奏,它歷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藝精湛,表現力豐富,是土家族獨有的藝術形式。打溜子通過樂器摸擬自然來體現人們對生活的感受,其表演帶有濃郁的原始生活的古樸性與田園生活的純真性,被譽為土家族的交響樂。

打溜子又稱"圍鼓"、"打傢伙"、"抽溜子"、"打十盤鼓"、"打家業"、"打點子"、"打路牌子"等,土家族打溜子主要分佈在湘西州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4縣68個鄉鎮。土家族打溜子與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土家人的婚嫁、壽誕離不開打溜子,年節喜慶要打溜子,特別是土家族的傳統舍巴日更是少不了打溜子。人們利用打溜子來強化喜慶氛圍,宣洩歡樂的情緒。

打溜子由溜子鑼、頭鈸、二鈸、馬鑼組成的打溜子樂隊,能將各類樂器的技巧融於一體,並充分發揮每件樂器的演奏技藝。一般多由3至4人合奏演出,故有"三人溜子"、"四人溜子"之分。"五人溜子"是後引進漢族吹管樂器嗩吶而成,將吹打結合,更能增添喜慶、歡樂的氣氛。

《尚書•堯典》裡曾記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原始社會人們利用石頭相互撞擊發出的聲音來做原始舞蹈的伴奏音樂。這種“擊石拊石”的行為應該算是打擊樂最早的源頭了。打溜子這一土家族獨具風格的打擊樂,源遠流長。從現今"月蝕"時,保留在土家族人敲盆擊鼓、驅逐所謂"吞月"之"天狗"的古俗來看,打溜子可能源於原始漁獵時代。當人們獵獲了動物,為慶興,大家敲起漁獵的工具和鍋、碗、盆、罐、瓢、缽等"傢伙",故至今,土家族還稱打溜子為"打傢伙"。進入銅鐵器時代,大約才換成了銅鐵"傢伙"。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打溜子演奏時四人站立,頭鈸對二鈸,馬鑼對溜子鑼,圍成一圈或半圈演奏。打溜子曲目繁多,內容豐富,描繪細膩,風格古樸。據湘西自治州文化部門蒐集整理的曲目,已達一百多個, 這些曲目結構,一般由頭子、溜子、尾子三部分組成。從曲牌所描繪的內容和反映的生活來看,這一百多個曲牌可分為三大類:

繪聲類是以描繪自然界飛禽走獸的聲態為樂思的曲牌,如"雞婆唱蛋"、"蛤蟆鬧塘"、"畫眉撲籠"、"喜鵲噪梅"、"馬過溪橋"、"陽雀叫春"等。這些曲牌,以清晰的聲音,描繪了雀鳥的鳴叫聲、拍翹聲、擊水聲、撲籠聲,使人如臨其境。

繪形類曲牌是以描繪禽獸神態、儀體為樂思,抒發美好吉祥之情感。表現人們意象中吉祥的計有"梅鹿含花"、"鳳點頭"、"八哥洗澡";有氣吞山河、顯示民族氣概的"猛虎下山";有表現幽默詼諧的"貓捕老鼠",以及節奏旋律多變的"古樹盤根"、"狗扯羊"等等,表現了土家人美好、勇武、詼諧的民族性格。

繪意類曲牌中除上述繪聲、繪形外,還有深入細膩的繪意樂曲。如結婚新娘子進屋打起"慶請兒"、"安慶調"、"鵲橋會"、"雙齊頭"等;如華屋落成、祝壽,打起"安慶調"、"新仕門"、"新門進"、"仕門進"等;迎接賓客出行,途中打起"龍抬頭"、"龍擺尾"、"渡江過河"、"八仙過海"。這些曲目,以平穩舒緩的曲調,描繪出一種安適如畫的意境。像吹打合一的"安慶調",以樸素的風格,把吹打兩種樂器結合起來,給人以安適吉祥的美感。

打溜子風格古樸,節奏鮮明,旋律優美,曲調多變,被稱為"土家族的交響樂"。在我國少數民族器樂藝術中,打溜子獨特的組合、精湛的演奏技藝自成系統,具有極大的代表性。它不僅能為民族學、社會學的研究提供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也可作為音樂學中音色旋律學研究的極其珍貴的原生性文化標本之一。1949年以來,打溜子先後被國家藝術團體介紹到美國、德國、波蘭、俄羅斯等國家,產生了強烈反響,引起巨大轟動。2006年土家族打溜子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土家族梯瑪歌,也作"土家族梯瑪神歌",是土家族梯瑪活動中一種用土家語演唱的古歌。格局宏大,篇幅浩繁,是一種吟唱式的長篇史詩,對土家族的歷史、民族的遷徙、天文地理、信仰禁忌、宗教哲學、生產勞作、生活習俗等,都作了寶貴的記述。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民間文學中的珍貴文化遺產,被譽為"研究土家族方方面面的百科全書"。

梯瑪歌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特色濃郁,對土家族人文社會影響深遠。主要分佈在湘西酉水流域的龍山、永順、保靖、古丈四縣土家族聚居區。這些區域內重巒疊嶂,溝壑縱橫,歷史上與外界缺少大規模文化交流,是土家族原始文化得以長期保存的地理原因。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梯瑪歌》是梯瑪活動中一種用土家語演唱的古歌。"梯瑪"是土家語音譯,"梯瑪"既指土家族的一種原始宗教儀式,又是巫師的土家語稱呼,即"敬神的人"。"梯瑪"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是溝通人神之間的神祕使者。他既能向神表達人的祈求,又能向人轉達神的旨意;既是神的代言人,又是人的代言人。但是由於土家族有語言無文字,無論梯瑪代人求神還是代神傳言,都只能用語言表達而不能用文字陳述。因此,《梯瑪歌》一直以土家語為媒介,在世代土家人中心口相傳。這樣,掌握這門知識和技能的梯瑪,在土家族中佔有顯赫的社會地位。在古代,梯瑪可以參與部落的重大問題的決策,用他們所通曉的占卜術,為部落預測吉凶禍福;並用他們獨特的巫醫巫術,為部落人祈福攘災,驅病避邪,從而受到人們的尊重。梯瑪有權調解民間糾紛,有權干預民間婚喪大事,男婚女嫁必須得到梯瑪許可。清雍正年間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後,梯瑪的權力雖然日漸削弱,但在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仍有重大而深刻的影響。

《梯瑪歌》是一部珍貴的民族史詩,它既有對自然的崇拜、關愛、珍惜的一面,也有敢於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不屈不撓、英勇奮鬥的一面。它是一部土家族生產生活的百科全書。其內容豐富,無所不包,大到開天闢地,小到飲食烹調。它是一部豐富的土家語辭典。現全國土家族人口已達800多萬,而真正能講本民族語言的不足16萬人。流傳在湘西龍山洗車河流域的梯瑪歌,大部分用古老的土家語演唱,保留了許多瀕臨失傳的土家語詞彙,是一部口傳的土家語"活詞典"。它是一部土家族的"精神法典",在娛人娛神的法事過程中也起到了抑惡揚善、勸人為善的作用。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從《梯瑪歌》的傳承區域及其內容、形式上看,它具有原生性、地域性、民俗人文性、文化藝術性四大特徵。《梯瑪歌》在吟唱時,以土家語為主要表述語言,在形式上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演唱時有唱有吟,有對唱有合唱;既有深沉、憂鬱的古歌,也有輕鬆、歡快的盤歌;既有抒情、哀婉的祈禱辭,也有風趣、滑稽的玩笑話。

《梯瑪歌》從土家族的民族起源、民族遷徙、民族祭祀到生兒育女、生產生活,幾乎是無所不包,無所不涉,有些"神歌"還傳述了天象、物候、農時、農事、烹飪、生育等知識,對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主要價值表現在它的文學藝術價值、民俗研究價值及語言學價值上。2006年,土家族梯瑪歌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08年,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茅古斯是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土家語稱為“古司撥鋪”,意即“祖先的故事”。漢語多稱為茅古斯或毛獵舞。它是融歌、舞、劇為一體的一種古老原生態的藝術表演形式,其表演粗獷豪放、動作拙樸、模擬性強,通過舞蹈動作、語言及情節來表現土家族祖先漁獵、農耕、生活等內容。它既有舞蹈的雛形,又具有戲劇的表演性,兩者雜糅交織,形成渾然一體的祭祀性舞蹈。它是土家族為了紀念祖先開拓荒野、捕魚狩獵等創世業績的一種原始戲劇形式,流行於湘西永順、龍山、古丈等土家族地區。茅古斯雖然還不是成熟的戲劇形式,但已有模擬遠古先民勞動和生活的故事情節,並通過舞蹈、道白來表達表內容,被專家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在湘西地區,關於茅古斯的起源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候,湘西土家族地區森林莽莽,荊棘遍野,人煙稀少,土家族先民為了覓食,或上山打獵,或下河捕魚。後來又從漁獵生活步入農耕時代,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獨自下山去學習農耕技能,之後急於趕回山寨傳授技能,一路上風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荊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時已是夜晚,正逢土家“調年”(過年),舉行跳擺手舞等活動。他衣不遮體,不好露面,便躲在調年場旁的雜草叢中觀看調年活動。不料幾個參加調年活動的小夥子在草叢中發現了他,他只好走出來,急中生智地扯了一些茅草被在身上,參加到調年活動的人群中去。他用舞蹈的形式向鄉親們傳授所學到的農耕技能。從此,土家人為了紀念這位傳授農耕技能的先祖,每逢還願、祭祖等活動時,都要表演茅古斯,有時也單獨表演。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表演茅古斯的人數10至20人不等,一人身著土家族服飾,飾老茅古斯(土家語叫“巴普”),代表土家族先祖,由他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動,其餘為小茅古斯,代表子孫後代。他們都身披稻草紮成的草衣,赤著雙腳,面部用稻草紮成的帽子遮住,頭上用稻草和棕樹葉擰成沖天而豎的單數草辮,四個單辮的是牛的扮演者。茅古斯的表演內容以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產、生活為主,諸如“生產”、“釣魚”、“掃堂”、“祭祀請神”、“打獵”、“挖土”、“釣魚”、“讀書”、“接親”、“接官”等,粗線條地勾勒出土家族從遠古走到現在的發展歷史。他們全身上下不停地抖動,讓所穿的草衣發出窸窣聲響,行走用醉步進退,左右跳擺,搖頭抖肩,表演者模擬上古人古樸粗獷的動作,講土家語,唱土家歌,融歌、舞、話為一體。

“茅古斯”表演中最讓人感覺神祕的是“祭梅山”。土家族尊崇的“獵神”像是用七根茅草紮成的,土家人稱為“梅山”。傳說中的土家族獵神,是一位有膽有識的女獵手。因山中有虎患,她替民除害,在搏鬥中被虎爪把衣物抓得片紗未存,羞憤下她與虎抱在一起,跳崖身亡。為紀念這位替民除害的女英雄,遂奉為獵神。但因為她死時是裸體,不便塑像,才以草把代神像而祭之。

茅古斯實錄了父系社會初期至五代時期的“酉溪人群”的漁獵、農耕的生產生活,婚姻習俗情況,以及湘西原始毛人的生存繁衍狀況,說明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還應上溯得更遠。茅古斯以豐富的內容與湘西酉水流域舊石器、新石器考古遺址相佐證,擴寫了土家族古老文明的歷史進程。茅古斯舞於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國土家族主要居住區,這裡,最早提出土家族是單一民族,最早成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國土家族的策源地、發源地。舍巴節是湘西州土家族傳統祭祀節日,“舍巴”,意為“擺手”,是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土家人在擺手活動中,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緬懷祖先的功績,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場景。人們祭祀社神即希望帶來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其中也有反映土家族男女愛情、婚姻習俗的內容。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相傳800年前土家族祖先彭帕譜(祖先)、邀約李帕譜等七位不同姓氏土家結為兄弟出征抗倭,由於叛徒的出賣,兄弟們召慘殺,幾天後待鄉親們聞訊趕來收屍時,現場留下一片蛆蟲和散架屍骨。後來土家族人民為了祛除這些毒蟲,懲治邪惡,為祭祀這7位英烈而修建了舍巴堂設下了這7位帕譜的神位,在每年的春耕前,在舍巴頭人李光華的組織帶領下襬手隊、鑼鼓隊、掃把隊、祭祀隊等列隊入場,一路上跳的跳、擺的擺、掃的掃。最後由四人抬著一頭大肥豬到擺手堂前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向祖先進行一陣祈拜祈福後將抬來的豬解開雙腳,在頭人發話後,由六七個青少年蜂擁而上,用腳一陣亂踢將豬踢死,再由一屠手持刀開胸用手掏出血淋淋的豬心奉獻於神堂前,讓祖神享用。然後再割下豬頭示眾敬祖。這一祭祀活動充分顯示了土家族兒女敢為為英勇的列祖列宗,不怕流血犧牲報下血憤深仇,展示嚴懲叛徒內奸的下場。

"舍巴節"為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正月舉行,有的地方也不在正月舉行,而是三月或五月舉行。在節日裡,姑娘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小夥子背起鳥槍大刀,老人們帶著孩子,揹著水酒、獵物,紛紛擁向擺手堂,這時奏起深沉的鼓樂,燃起篝火,吹起鼕鼕喹,熱熱鬧鬧,翩翩起舞。"舍巴節"即是土家人男女老少的全民節日,又是青年戀愛的良好機會,他們對歌,跳舞,成雙成對,各擇伴侶,巧配佳偶。

裡耶古城---土家人心中的朝聖地

土家族舍巴節是以緬懷祖德、慶豐祈福為願景的一種風格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它涵蓋了土家擺手、茅古斯、梯瑪歌、擺手歌、神話、傳說、音樂、舞蹈及土家織錦、民間戲劇、民間遊藝、民間剪紙等一系列原生態文化活動,是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賴以薪火相傳的綜合載體。它既是土家族的隆重節日,亦是土家族的文化薈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