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詩流傳千古,但大家只知其中一句,詩人因此詩遇害留下千古之謎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該詩流傳千古,但大家只知其中一句,詩人因此詩遇害留下千古之謎

自古“文人相輕”成魔咒!大凡做學問的人在內心深處,往往都帶著一點點輕狂與自戀。這樣就容易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引發矛盾。文學史上,兩個彼此看不順眼的讀書人見面不理不睬的有,張嘴就罵的有,甚至一個眼神不合直接打起來的也有。

但是無論如何,在封建聖賢文化的制約下,讀書人之間的爭鬥多數都是點到為止。可是,人性的惡永遠也無法估量。據史料記載,在唐朝,有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竟然因為詩句中的某句詩太驚豔,而遭到同樣身為文人的舅舅嫉恨,最後竟然被舅舅悶死。

該詩流傳千古,但大家只知其中一句,詩人因此詩遇害留下千古之謎

這位因一句詩而丟掉性命的年輕人叫劉希夷,這首詩就是《代悲白頭翁》。而這位據說“因詩殺人”的文人,就是初唐著名詩人宋之問然而,事實究竟是怎麼樣的,我們不得而知。這也成了文學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首詩:

代悲白頭翁 [ 唐 ] 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該詩流傳千古,但大家只知其中一句,詩人因此詩遇害留下千古之謎

關於這個“千古之謎”,我想,宋之問當時名氣那麼大,官也做地很高,因為一首詩殺死自己的親外甥,實在是有點難以理解。不過由此也可以說明,這首詩寫地非常好,尤其是詩中的這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更是驚豔了很多人。

這首是一首宮體詩,詩的大意是講:洛陽城東的桃花李花隨風飄來飛去,不知落在誰家。一位洛陽女子,容顏美麗,卻獨坐院中對著零落的花瓣長聲嘆息:今年花落,我的容顏也因此衰減。明年花開時節,不知還有誰會憐惜。你看,松柏已被砍做柴薪,那滄海也成了桑田。

該詩流傳千古,但大家只知其中一句,詩人因此詩遇害留下千古之謎

古人現在已經不再悲嘆城東凋零的桃花李花了。而今天的人們,卻依舊面對風中飄零的落花暗自傷懷。雖然繁花依舊,但其實歲歲年年的看花人卻已經不同了。請轉告正當青春的紅顏少年,應當憐惜行將就木的白頭老翁。

如今他白髮蒼蒼,但他從前也曾是一位風流倜儻的美少年。他與公子公子王孫一道在芳樹之下歡歌,也曾在落花之前清歌妙舞,也曾像東漢光祿勳馬防用錦繡裝飾石臺,也曾像貴戚樑冀在亭臺樓閣間四處塗畫神仙。

該詩流傳千古,但大家只知其中一句,詩人因此詩遇害留下千古之謎

然而,無論他們曾經多麼有權有勢,一旦臥病便無人理睬。往昔的所有繁華,如今都不知道已經消失在了哪裡。青春容顏能保有幾時,須臾之間,所有人都滿鬢白髮。你看古往今來那些歌舞之地,如今只剩下黃昏時節悲鳴的鳥兒。

劉希夷是唐高宗上元二年的進士,年少有為,風姿絕佳,很有才華。他擅長做歌行,尤其是擅長寫閨情。在詩句的用詞上,風格柔婉華麗,多含感傷情調。《代悲白頭翁》最有名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以花喻人,用“年年歲歲”和“歲歲年年相對”,迴旋跌宕。

該詩流傳千古,但大家只知其中一句,詩人因此詩遇害留下千古之謎

此外,詩人還用“花相似”和“人不同”作對比,將人世間的生死變化同大自然的草木榮枯聯繫起來,讀之令人有種難以言說的巨大悲痛,無力而傷感。因此,這句詩也成了千古名句,流傳至今。千年過去了,很多人可能背不出整首詩,但是這一句卻能張口就來。

詩作從開篇紅顏少女感嘆落花易逝,紅顏易老,寫到後來白髮老翁感慨認人生坎坷,自己的遭遇無人問津,由極盛寫到衰敗,抒發出世事無常的慨嘆,充滿了人生哲理。與其他宮體詩的浮華豔麗相比,這首《代悲白頭翁》就像風雨之後寧靜的月夜,引人深思。生命短暫,請多珍惜!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