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8億人收聽!也只有這首歌能做到了!

2003年7月16日,對於華語樂壇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大批粉絲翹首以盼,有的在開車打開廣播,有的圍坐在收音機前,為了一首新歌的電臺首發。

那個時期,人們在購買唱片之前,想最快聽到新歌的途徑,也許就是電臺了。

全球8億人收聽!也只有這首歌能做到了!

大家等待的就是周杰倫的第四張專輯《葉惠美》中的主打歌——《以父之名》,全亞洲超過50家電臺同步首播了這首歌,全球超過8億人收聽。

那時候,網絡還沒有那麼發達,如果擱在現在,可能新歌母帶早就流出,網絡上早已病毒式傳播。這麼看來,8億的收聽,可能也是空前絕後的,創造了華語樂壇的一個里程碑。

全球8億人收聽!也只有這首歌能做到了!

7月16日這一天也被定位“周杰倫日”

全球8億人收聽!也只有這首歌能做到了!

處在顛峰時期的周董,寫得這首歌,在十幾年後的今天,聽起來還是一點都不過時,甚至在編曲方面強於現在的很多歌曲。那麼究竟這首歌有什麼魔力,可以做到如此超前,在周杰倫眾多歌曲中創造了歷史呢?

《以父之名》的編曲是臺灣金牌製作人洪敬堯,同時他也是周杰倫御用編曲人之一。

全球8億人收聽!也只有這首歌能做到了!

洪敬堯的編曲風格富有創新和極強的個人特色。如《龍拳》、《威廉古堡》、《霍元甲》……這些歌曲的共同特點就是編曲的創新和超前,他本人6次入圍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5次都是周杰倫的編曲。

全球8億人收聽!也只有這首歌能做到了!

我們都知道《以父之名》是以《教父》系列電影作為背景創作的,那麼在編曲風格上如何做到風格和意境上的統一就顯得尤為重要。

洪敬堯首先確定了編曲的主題風格就是歌劇,這一強烈的意大利的標籤。

全球8億人收聽!也只有這首歌能做到了!

前奏和間奏是這首歌曲一個亮點,意大利語的唸白,彷彿教父在向上帝禱告!同時歌劇中的女高音的加入,凸顯了歌劇的主題。隨後尖銳的聲音進入,彷彿人聲,其實是合成音色,這個聲音的出現是為了從前奏的歌劇,順利的過渡到流行音樂,呼應了前奏的女高音,又不會顯得突兀。

結尾處,再次出現周董風格化的編曲,Rap、主旋律、人聲、合成音色,這些前面出現過的元素合併融合,音樂的飽滿度提升,融合的又恰如氣氛,完美Ending!

一直沒提到歌曲部分,是因為《以父之名》除了強大的編曲之外,歌詞創作也是一大亮點,畫面感極強!

創作這首歌詞的不是大家熟悉的方文山,而是黃俊郎。

如果看過周董電影《不能說的祕密》和《天台》,那你一定知道他(右一)

全球8億人收聽!也只有這首歌能做到了!

周杰倫、方文山、黃俊郎被大家成為“鐵三角”,黃俊郎的成名之作就是這首《以父之名》,歌詞可謂高水準,不輸方文山。

“微涼的晨露,沾溼黑禮服,石板路有霧,父在低訴。”完美的韻腳,畫面感極強,彷彿真的在看《教父》這部電影。

整首歌詞意境與歌曲風格匹配度很高,把教父的禱告、敘事和嘆息都表達到位,內容很完整,對於聽眾來說,唱起來也朗朗上口!也許你會忘記很多事兒,但總能記住周杰倫複雜的歌詞,不是嗎?

全球8億人收聽!也只有這首歌能做到了!

那麼多因素的綜合,造就了這首8億人收聽的《以父之名》,給華語樂壇帶來了從未聽到過的音樂,在當時看來,有種久旱逢甘露的感覺,就算在十幾年後的今天聽起來,依然美妙!

大音給《以父之名》的評價只有兩個字——解渴!

全球8億人收聽!也只有這首歌能做到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