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夷陵之戰辯析

三國時期,劉備發動徵吳戰爭,最後慘敗於夷陵,造成蜀漢政權的最終沒落。夷陵之戰,一直是歷來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般的看法是劉備“怒而興師”,再加輕敵大意,終致大敗,但歷史的事實不會這麼簡單,作為一代人傑的劉備,並不會輕易不顧大局“怒而興師”,同時他久經沙場,戎馬一生,又豈會犯下低級錯誤,讓對方從容縱火以之致全軍覆沒。這涉及到了當時戰略態勢和具體戰局的變幻和應對,劉備作為一方之主,必須根據所處的戰略戰役具體的發展態勢做出最適應的決策,不管他願不願意,很多情況下也是他所不能自主的。最多隻能說,他駕馭戰略全局、以及駕馭戰局的能力還達不到最優,否則天下就是他的了。

三國之夷陵之戰辯析

成都漢昭烈帝劉備陵

其實,從當時的戰略局勢來看,伐吳之戰對新生的蜀漢政權來說,是不得不打的。而並非歷來主流的輿論所認為的,是劉備因為“弟兄私仇”而發怒興兵的,這是非常膚淺的看法。

荊州失守、關羽被害,這是足以動搖蜀漢根基的重大災難,而且從根本上破壞了劉備奪鼎天下的戰略方針。劉備雖然佔據了四川和漢中,但此時全國的戰略態勢,已和當初劉邦佔據四川、漢中完全不同了。三國到這時,四川以外的地方,北方曹魏、南方孫吳,都非常穩固了,不像原來項羽那樣的四分五裂,因此劉邦可以憑四川漢中一隅之地取秦川、爭天下,此時的劉備卻不能了,喪失了荊州,就基本意味著蜀漢政權退出了爭霸天下的舞臺,看看後來諸葛亮屢次北伐無功就清楚了。

失去了爭雄天下的資格,蜀漢政權就只能退化成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從而使其賴以籠絡人心和得以發展壯大的政治目標,越來越無法實現,最終造成人心的喪失。特別是對劉備現在唯一能夠依仗的、蜀中的本地勢力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丟失荊州的劉備,只剩下蜀中這塊地盤了,讓他們原來的投機面臨虧空的危險。

當初張鬆獻地圖,可不是他的個人行為,而是代表著當時蜀中主流勢力的勃勃的政治野心,他們根本就不滿於那時的統治者,劉璋的懦弱和安於現狀,否則只是需要一個保衛家鄉的地方割據政權的話,他們又何苦來招惹劉備呢?他們自己群龍無首,也無征戰經驗,更無法自己推翻劉璋的統治。於是他們準備借重外部的強大勢力入股,他們首先找的是曹魏,但曹操的開價太低,他輕慢張鬆的態度就是出價。當然那時的曹操,因為到處起火,外加孫劉兩家虎視眈眈在一旁窺覷,也沒有能力分散兵力去併吞西川。

張鬆從曹操那裡回來,轉過頭就去找隔壁的劉備。他們看重了劉備集團的正統的政治招牌,以及赤壁大戰後劉備集團迅猛上升的“K”線圖,認為劉備集團有著非常巨大的投資預期。於是他們把蜀中作為股份投入了劉備集團,而且因為當時的劉備集團,勢力也僅僅只有荊州的半邊,因此蜀中勢力的股份基本是作為原始股投進去的,還能佔近半的份額。相反去投靠曹魏,他們的股份就稀薄得很了。

劉備當然求之不得,隨後劉備進川,雖然兵力遠在劉璋之下,而且既無後勤又無後援,但卻敢孤軍來打劉璋,他沒瘋,知道一定就能打贏。此時剛拿下漢中的曹操,對此也看得非常清楚,知道蜀中那些傢伙想要換CEO了,但候選人不是他,於是他也只能隔著秦嶺說了句:“得隴望蜀乎?”收兵回去了。

劉備得到兩川,兌現了他的諾言,首先跟隨他入川的將領和軍隊沒有進行大肆搜刮和侵奪,保護了地方勢力的利益。其次,一些地方實力派人物也進入了權力中樞,其首腦人物法正,不僅成了尚書令,死後劉備還親自哭喪,不僅被追諡為一字侯——翼侯,還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還有與諸葛亮一同成為託孤重臣的李嚴,以及吳班、吳懿、李恢、楊洪、張裔、黃權、馬忠等一大批人,都得到了提拔重用。劉備諸葛亮雖然也在用嚴法來壓制本地大族大戶的肆意擴張,但對他們的既得利益卻不予侵奪。同時在政治上,雖然還是依靠荊襄班底做核心,但對本地勢力也給予了一定的空間。因此劉備作為外來勢力,能夠很快的就在本地站穩了腳跟,再加上隨後在漢中和襄陽的勝利,蜀漢政權更是讓人看到了極大的希望。

但是當所有人都的等著蜀漢的“K”線圖繼續漲停時,荊州失陷了,股價突然遭到跌停,蜀漢公司虧損近半。此時劉備不能選擇割肉出局,他必須追加投入去翻本,否則就像上面說的,目標沒有了,人心散了,隊伍也就完了。蜀中勢力一旦對他失去信心,他們既然能夠派張鬆去獻一次地圖,也會派王鬆、李鬆去獻第二次地圖(後來的譙周就把他的兒子獻給了鄧艾,三萬大軍在成都坐看諸葛亮的兒孫帶著幾千人拼命,最後向還剩下幾千疲兵傷卒的鄧艾投降。)。

另外,此戰不得不打、也必須打,還涉及到劉備從荊州帶進蜀中的班底人物和軍隊官兵,這些是劉備真正的嫡系,他們的家眷親屬基本留在荊州,可以想象荊州失陷對他們的衝擊有多大,當初關羽就是這樣全軍瓦解的。劉備如果不出兵,不僅本地的民心散了,軍心也將完蛋。所以劉備必須做出出兵的姿態,以安軍心,否則以後誰還跟他混。而劉備這次出兵伐吳,也基本沒調動這些老班子的部隊,還是把他們放在北線對抗曹魏,怕帶著他們自己也會步了關羽的後塵,這反倒保留下了蜀漢軍隊的精銳,也保留了蜀漢的元氣,讓以後諸葛亮得以挽救危局。

對於出兵,反對力量也不輕,但諸葛亮應該不在其中。對於天下大勢,諸葛亮還是和劉備一樣看得很清楚,知道此次作戰不得不打,這不僅是一種政治表態,更重要的這是挽救蜀漢政權崩潰和衰落的唯一出路,所有史書都沒有記載有諸葛亮反對的文字,最後他只是哀嘆沒有法正的輔助,劉備才招致失敗。後來諸葛亮挽救了蜀漢的崩潰,卻改變不了蜀漢的衰落,北方政權的統一大勢,在夷陵就決定了。

本地勢力肯定是反對作戰的,他們本能的感覺到投資有可能打水漂,劉備並不是看起來這麼強大。而且此次劉備動用的力量,基本都是本地的兵員,他自己的老本是放在漢中的,一旦失敗,劉備政權還能依靠原來的軍隊繼續保持對蜀中的統治,而他們就會輸掉能夠制衡劉備的實力,讓他們再無轉投他家的本錢,最後只能老老實實跟蜀漢政權一路走到黑。但他們沒有能拿得出的明面理由來阻止出兵,於是譙周、秦宓就只能拿星象來說問題,反倒觸怒了劉備,劉備對他們的心思看得非常清楚。

實際上後來劉備在夷陵一敗,蜀中的地方豪強就紛紛起事了,蜀漢幾乎一半的地盤都造反了,好在他們的力量的很大部分,都被劉備帶走丟在夷陵了,諸葛亮這才憑著劉備剩給他的老底子部隊收拾了他們,挽救了蜀漢的覆沒。

意外的是荊襄的重量級人物,趙雲也出來諫言了,他倒沒有勸阻出兵,只是提出改變作戰對象,去打曹魏。他是純粹從軍事角度來考慮的,一旦最弱的蜀漢和東吳開打,只能便宜了最強大的曹魏,這是人所處的地位不同,自然看問題的廣度和角度也不同。軍事上講,趙雲是對的,但政治上講,他是大錯特錯的。不說關鍵時刻老部下不與老領導保持一致,就是劉備真對曹魏開戰,那些荊襄的官兵會怎麼看劉備?他們的家人被東吳俘虜,他們能全心全意跟著劉備去北伐嗎?打得贏打不贏是一回事,打不打是另外一回事,這是政治態度問題。

其實除了趙雲等少數人,荊襄的老班子人員都是對東吳開戰的積極支持者,後來那些荊襄的官員將領在兵敗之時,幾乎人人死戰,就很說明問題了。所以說劉備發動對吳作戰,並非是基於私憤的獨斷專行,而是審時度勢順應軍心民心。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很多情況下,為了政治的目的,不得不打一些違背軍事常識的戰爭,就像二戰斯大林下令死守基輔一樣,他能下令放棄基輔嗎?只是後來沒守住,同樣他還下令死過守列寧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卻獲勝了,只是最後勝利了大家就都說他英明瞭。

章武二年(公元221年)七月,劉備帶著五、六萬軍民順江而下,這是他能夠收羅到的最大的軍力,出江州、走三峽、奔宜昌,賭蜀漢的國運去了。北邊漢中,有宿將魏延帶著荊襄的沙場老兵鎮守,西邊成都,有諸葛亮鎮守後方籌糧籌餉,南邊武陵,深受東吳欺壓的五奚蠻夷群起響應,一切看起來都是非常順利和穩當,劉備躊躇滿志,這是他自起兵以來,第一次佔據優勢的作戰,以往從來都是他在以弱敵強,對呂布如此、對袁術如此、對劉璋如此、對曹操更如此,但此時的他沒想到,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

劉備在夷陵最後的失敗,其實最重要的原因並非什麼輕敵大意,而是兵力不足。他帶來的軍隊加上歸附他的五奚蠻夷兵,加起來不過六、七萬人,東吳卻有五萬大軍,不他少不了多少,更重要的是,東吳還有三國時最強大的水軍做後援。也就是說,即使劉備擊敗了陸遜的陸軍,他最終也無力奪回荊州,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水軍。

同時,他遭遇到當時頂尖的戰略高手——陸遜,這是能夠和諸葛亮、周瑜、司馬懿並肩的統帥。陸遜聰明地大踏步後退,退出地勢崎嶇、江水喘急的三峽地帶,來到地勢平緩且能夠得到水軍支持的夷陵地區,他不僅縮短了自己的運輸線,還迫使劉備留下相當多的兵力去保持數百里的山區後勤線,在這裡,他不打算再退了。

第二年初,劉備進逼夷陵,因為沒有強大的水軍,他既不能分割吳軍,也不能沿江而下切斷吳軍的後勤糧道,只能利用陸軍正面進攻。後世有人指出劉備的錯誤,不該停師在夷陵,更不該徒耗兵力去攻擊江南的夷道,那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應該走江北的夷道,出當陽再南下江陵,避開吳軍的水軍,由旱路繞過陸遜的防線,迫使陸遜在路上展開決戰。但這種觀點又把一代名將陸遜看得太白痴了,劉備主力一動,不僅由西面秭歸而來的補給線門洞大開,當陽北方又還是曹魏的地盤,劉備很有可能落得和當初關羽一樣的兩面受敵的境地,劉備也不可能不會想到這層。其實劉備猛攻南夷道,也只是為了誘使陸遜出援進行決戰而已。

毛偉人更是就此戰提出“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嗯,這個戰法很適合天馬行空的紅軍,運動戰能夠運動起來,最關鍵的是看糧草補給從哪裡來,紅軍的“因糧於敵”不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嗎?不過劉備敢嗎?他恐怕就是全軍餓死也不敢去打土豪,否則就變成黃巾軍了,他賴以立身的政治招牌也就毀了,最後就只能真正去當黃巾軍。至於想去奪取守備那些地方的吳軍的糧草,想多了,陸遜大不了下令一把火把倉庫燒了。當初劉備也曾在劉璋的大後方打運動戰,可他缺過糧草嗎?地方的大族大戶們爭先恐後把糧草給他送來,因為那些人想換主人家了,而東吳的地盤卻是比較穩固,大傢伙暫時還不想換東家,自然也不會在戰局不明之前,輕易下注。

劉備最後之敗,也是敗在後勤上,為了保持漫長的後勤線的安全和通暢,他本來就不佔優勢的兵力被進一步分散,同時也給對方最後集中兵力各個突破造成了機會,而陸遜也抓住了這個機會。

沒有人想把軍隊分在幾百裡的一條線上,但劉備明知不對,但也得這樣部署,否則補給線怎麼維持。而且他所設想的是,如果吳軍來攻,讓吳軍一個一個營寨去啃,他自可以從容調動軍隊來應付。但他忽略了一件事,就是他現在麾下的這支軍隊,並非是那支跟隨他從赤壁一路征戰過來的軍隊,那支軍隊現在漢中。而這支軍隊是蜀中子弟兵,並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殘酷大戰,當吳軍攻破前面幾個營寨、同時到處放火之後,這支軍隊頓時就崩潰了,四十個營寨中只有少數幾個營寨能夠處亂不驚,絕大多數的營寨在火還沒有燒過來、吳軍更沒有殺過來之前,就垮了,相當於發生了營嘯。而沒有陷入慌亂的向寵軍,就一人沒損失,安全撤回永安。再拿定軍山趙雲耍酷的那次來比,區區千把人就敢在蜂擁而來的曹軍面前屹然不動。所以說,軍隊,不是訓練出來的,還真是打出來的。

劉備最後失敗了,在軍事上輸了個精光,但他在政治上卻得分了。蜀漢還會繼續在他的旗幟下堅持幾十年,雖然在地方大族眼中,他和他的蜀漢失去了繼續投資的價值,但在百姓眼中,他敢於為了自己的兄弟搭上自己的帝國的做法,跟那些精於計算得失的、高高在上的老爺們完全不是一回事,從而使得外來戶劉備的形象,從遙不可及的朝堂紮下來進入民間百姓的心中,也使得蜀漢政權能夠在地方大族到處造反之際,安穩的保存下來。而後來,諸葛亮更是完全依靠民間小民的支持,牢牢壓制住蜀中的豪強,讓蜀漢重振雄風,能夠再次逐鹿中原。

夷陵之戰,就和長阪大敗一樣,不近沒有損害劉備的名聲,反而此戰更是註定了他的名聲將會永世長存,沒有人再會對他的德行提出異議,對百姓仁慈、對兄弟義氣,明知不行卻還是要努力去做,即使搭上自己的生命或是帝國的前途也要幹,這樣的氣魄在歷代君王裡還真找不出第二個。夷陵之戰,也許成就了陸遜的英名,但後世不會有幾個人還記得這個勝利者,反而是失敗者劉備,卻贏得了升入仙殿的資格,從此人們津津樂道三國,都以大耳劉為正朔,尊劉貶曹漠視吳,成了談三國寫三國之定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