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被黑了二千多年的秦皇,竹簡記載還原一個真實的他

二千多年來,對秦皇的爭議是從來沒有斷過的。有說是好的,有說是不好的,總之都是各執一詞,依據幾乎都是同出自於西漢的司馬遷的《史記》和賈誼的《過秦論》等。那麼,司馬遷的《史記》和賈誼的《過秦論》一定的是真實的歷史記載嗎?老龍會說:“未必”。為什麼呢?因為《史記》和《過秦論》也是由人來寫成的。那麼,應該如何評價歷史上的秦皇呢?在此,老龍建議不妨先看看百度百科的內容描述(以下內容摘自“百度百科”,略有增減)。

被黑了二千多年的秦始皇,竹簡記載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一個他

1.歷史對秦皇的評價

秦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zhao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zhi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zhi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yang集quan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皇在中yang創建皇帝的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zhi主義中yang集quan制度開創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zhi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gu一di”。但是,與此同時,二千多年以來對秦皇的負面評價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甚至連作為重要的記載歷史文獻的《史記》也是多有誹謗攻擊。那麼都有哪些負面的評價呢?

首先,因為秦皇推行“嚴刑峻法”的法家學說,而其後中國曆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因此,秦皇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如賈誼的《過秦論》等。秦皇被很多文學家修飾成暴君,為了皇權不ze手段。

其次,歷代都宣揚秦皇殘暴不仁,焚書坑儒。但從考古看來,”焚書“是有的,但是好在所焚的書在咸陽宮和民間多有副本,可惜的是周王室存放的珍貴史籍沒有副本,也被付之一炬從此絕跡(史記六國年表)。“坑儒”是後世的說法,《史記》中記載為坑殺術士,但同時也提到“諸生皆誦法孔子”,也就是說這些術士和儒生算是一類的。

被黑了二千多年的秦始皇,竹簡記載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一個他

第三,秦朝在統一後不久就頻繁的大興土木,儘管其中一部分工程如長城、靈渠、是利國利民的,但生產力仍遭到極大破壞,秦皇三十一年,一石米就賣到了一千六百錢(史記 秦皇本紀),民眾苦不堪言,因此秦朝二世而亡也就不奇怪了。萬里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及驪山墓等的規模均極為龐大,動用舉國的人口興修,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但另一方面卻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以及各民族之融合。

經考古發掘阿房宮只有一個地基並沒有建成。但是為了修建規模龐大的阿房宮要備工備料,同樣耗費巨大,後人有”阿房出蜀山禿“之語,更不用說秦皇在咸陽周圍複製六國宮殿二百七十餘座,還以甬道相連(秦皇本紀),耗費的民力就無法計算了。秦皇背離了秦國崇尚節儉的傳統,這是他的一大失誤(以上內容摘自“百度百科”,略有增減)。

這樣一來,相必大家對秦皇有一個全面大輪廓地瞭解了。這樣的歷史介紹有多少是真實可信的呢?誰也說不清楚道不明白。下面老龍要給大家說一件有事實根據的關於秦皇的事情。這件事會從一個側面還原一個真實的秦皇。

被黑了二千多年的秦始皇,竹簡記載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一個他

2.《秦簡》記載與《史記》內容大相徑庭

話說起來是發生在十一年前的2008年,有一位港商向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贈送了一批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秦簡》。一共有76枚之多。這批76枚珍貴的《秦簡》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釐清了歷史,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後世對秦皇的許多評價是汙衊,潑髒水。許多後世文人都是以訛傳訛,人云亦云。我們還是回到與上述秦簡所記載的內容有關的事情上來吧。

《史記·秦皇本紀》曾有這樣一段記載:“(秦皇)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皇帝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

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皇決定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南巡意在威震四方。秦皇一行車駕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湖南湘山的湘山祠腳下,剛想過江時,突然,狂風大作,讓人不得渡河。震怒的秦皇找來博士問話:“湘山祠供奉的湘君是什麼神?”博士回答:“乃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她們葬在了此處”。聽完秦皇下了一道不可思議的命令,他命派遣3000刑徒伐盡湘山上的樹木,使其露出紅色的泥土。因此也被稱為“赭其山”。正巧,秦朝的囚衣均為“赭色”,秦皇此舉,寓意是扒光兩位湘君的衣服,用以作為阻止自己過江的懲罰,並將兩位湘君貶為犯人。

被黑了二千多年的秦始皇,竹簡記載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一個他

朋友們想一想,通過上述這樣一段內容細節描寫,一個“獨fu民zei”的暴君秦皇在人們面前暴露無疑。由此繼而隱射秦皇不得過江是因為其好da喜gong的巡遊行為受到了上天的譴責,同時也暗喻秦皇採用極端的手段報復神靈,簡直是狂妄之極。

這樣的記載能歷代文人皆深信不疑也是一個奇葩。那麼大的一座湘山,在那個沒有電鋸的時代,僅憑3000刑徒徒手便能砍禿一座大山,且還是如此堅定地相信至深。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相信,也才會有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寫道:“蜀山兀,阿房出”。這樣因為《史記》帶來的誤會,不,應該是汙衊竟然在中國橫行二千多年。老龍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被黑了二千多年的秦始皇,竹簡記載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一個他

直到2008年的某一天,隨著《秦簡》來到嶽麓書院,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秦皇的描繪得到了顛覆。那麼,這個顛覆性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根據公開出版的《嶽麓書院藏秦簡(伍)》刊佈了一條“秦皇禁湘山”詔書,全文如下:廿九年四月己卯,丞相臣狀、臣綰受制相(湘)山上:“自吾以天下已並,親撫晦(海)內南至蒼梧,凌涉洞庭之水,登相(湘)山、屏山,其樹木野美,望駱翠山以南,樹木□見亦美,其皆禁勿伐。”臣狀、臣綰請:“其禁樹木盡如禁苑樹木,而令蒼梧謹明為駱翠山以南所封刊。臣敢請。”制曰:“可。”翻譯成現代文字是,在這部詔令中,丞相隗狀和王綰向秦皇提出建議,希望將“樹木野美”的湘山、屏山化為皇家禁苑,禁止百姓在湘山採伐。

這部詔書涉及秦皇南遊湘江,登湘山,觀其樹木“野美”,而令禁伐湘山樹之事。秦皇不僅沒有砍禿湘山的樹木,相反他還下達一份特殊詔令--保護湘山的森林。如此可以看出,此事與司馬遷的記載大相徑庭,因此普遍受到人們關注。在《秦簡》中,秦皇卻熱愛自然,怡然於秀麗的山林之中,彷彿一個現代環保主義者。但在《史記》中,秦皇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與神鬥、欲征服一切的醜態盡出。面對兩個迥然不同的秦皇,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呢?

被黑了二千多年的秦始皇,竹簡記載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一個他

總而言之,“秦皇赭山”完全是編造傳出的汙衊之詞。在老龍看來,相比於經過加工的史書史料,顯然第一手的考古資料更具可信度。另外,後世王朝為了否定前朝,往往會編造出一些不實之詞。反秦情緒最為強烈的楚國湘山之地。一些楚人憤恨於秦皇東巡時的耀武揚威,編造“秦皇赭山”的謠言也是極有可能的。這樣一來,內心反感暴秦、喜歡記載奇聞異事的司馬遷便有了記述的史料。

歷史是由人書寫的,其中夾雜著當時統治者的意志和作者的喜怒哀樂。秦皇雖然有大功於國,但同時也為秦朝迅速滅亡埋下了火種。對他的評價必然是褒貶參半,謗譽參半,有醜化也有美化,後人讀書也難免接受了這些理論。歷史真諦是在於求得事實真相,而真相存在於原始文本史料中。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進展,類似《秦簡》的文物地不斷髮掘出現,千古大帝的秦皇是偉大還是暴君的面目將被不斷被揭開,一個真實的秦皇必定會還原在世人們的面前。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