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游天然林保護區逐漸進入科技護林時代

林業 長江 神農架 攝影 新華網 新華網 2017-09-01

從“一把彎刀”到“智能巡護終端機”,從“雙腳巡山”到“電子眼監護”,記者近日在四川、雲南、貴州、重慶、湖北、西藏天然林保護區採訪發現,長江上游天然林保護區逐漸進入科技護林時代。

2015年10月,四川阿壩州小金林業局的護林員們用上了具有拍照、報警、聯絡等功能的GPS巡護終端機。巡護過程中,護林員可實時拍照上傳林中安全隱患並進行報警,以及野生動物活動情況,提高了森林巡護的效率。

貴州江口縣今年2月被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該縣林業局與移動公司合作研發了“森林巡檢系統”,今年6月開始試運行。“我們還設置了‘電子柵欄’。”江口縣林業局生態公益林管理站站長廖永軍說,如果某個護林員超過他負責巡護的範圍兩個小時以上,系統就會提示他“越境”了,敦促他認真巡山。

神農架林區山大溝深,人跡罕至。湖北省天然林保護管理中心主任劉友明說,近年來,林區先後投入3000多萬元,配備了80臺高山林火視頻監控器、1553套監控探頭、2架無人機等智能化設備,形成了“空中有飛機、山頭有監控、路口有探頭、林內有巡護、應急有隊伍”的五位一體管護網絡,實現森林資源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

防火始終是森林管護的重中之重。

重慶四面山林場大洪海管護站站長黃昌祿今年59歲,他經歷了林場40多年的發展變遷。他說,現在已“機器換人”了,在重點林區尤其是每個進山路口卡口安裝的全天候監控系統,能夠自動捕捉圖像,後臺監控系統進行比對分析,一旦發現疑似火情便立即對相應區域定位、標紅,併發出報警聲,“林場就像裝上了千里眼。”

目前,重慶市在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津區、永川區、南川區、豐都縣森林集中成片、人員進出頻繁等區域推行遠程視頻監控設施護林,設置遠程視頻監控器約180個,監控森林面積約400萬畝。

在雲南省林業廳工作了17年的“老天保”馬明說,山裡沒有路、沒有地名的情況很多,打電話報案具體位置有時說不清楚,現在通過智能防火系統,森林公安就能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點。

(記者儲興華、李力可、楊洪濤、李平、徐海波、侯文坤)據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