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鄉情」臨朐縣石家河村


「鄉音鄉情」臨朐縣石家河村


石 家 河 村位於臨朐縣城南 29 公里,原石家河鄉政府駐地。石(家河)辛(寨)、石(家河)蜂(子窩)、石(家河)九(山)、石(家河)冶(源)、雙石(石家河至石佛堂)五條公路交匯於此。彌河由東南繞村半圈向東北流去,村三面臨水,一面靠山,聚落南高北低,呈元寶狀。

據明天啟七年(1627)所立“禪堂崮碑”、清光緒十三年(1887)“關帝廟碑”記載,北宋胡姓立村,後黃、彭、石、諸姓相繼遷入,因村西有一石橋,得名石橋河。金、元時期,胡、黃等姓或徙或衰。明永樂年間(1403 ~ 1424),李氏、聶氏先後自彭家莊遷此定居,後石橋被洪水沖毀,1937 年後漸演稱為石家河。

從石家河東去 500 米,彌河東岸300 米處,有一自然村王墳溝。因聚落於三面環山的大溝中,溝北便是明代青州衡憲王陵墓,俗稱王墳,故名。清嘉慶年間(1797 ~ 1820),聶氏始祖聶肥自鄉內匯泉村遷此定居,繁衍至今。

南大峪村,位於石家河東 1 公里、彌河東岸、王墳溝南側的群山中,原名南大溝,後改稱今名。清道光末年(1850),王世德自今城關街道石埠子村遷此立村。村內現有王、殷 2 姓,24戶,93 人。

張家莊南峪村,位於石家河西南 3公里、彌河西岸的北山坡上。因處張家莊東南面山溝中,故名。清光緒元年(1875),劉佃富率家人由石家河徙居於此,後有聶、張等姓入住,散居於山溝之中。村內 3 姓,19 戶,72 人。

村由石家河、王墳溝、南大峪、張家莊南峪4個自然村組成,計有李、聶、孫、張、曾、殷、曹、郭、羅、時、初、林、石、高、盧、紀、楊、王、劉、趙、逯、朱、梅等 23 個姓氏,555 戶,2052 人,均為漢族。李姓人口最多。

自明至清宣統二年(1910),屬仁壽鄉崔冊社;清宣統二年至 1929 年,屬九山區崔冊社;1930 年屬第八區崔冊鄉;1944 年解放,屬九山區柳子鄉;1952 年屬第九區(九山)柳子鄉;1958 年 2 月,撤區並鄉,屬鹿皋鄉;9 月鹿皋人民公社在村內成立,年底遷至鹿皋村;1962 年秋,公社機關遷至村內辦公,住村西原公社鐵木廠房子內,自此一直作為公社、鄉政府駐地至2007 年;1981 年鹿皋公社更名為石家河公社;1984 年社改鄉(鎮),石家河公社改為石家河鄉;2007 年石家河鄉撤併入寺頭鎮,屬之,2018年,原石家河鄉從寺頭鎮析出為石家河生態經濟發展區。

村有土地1575畝,分佈於彌河兩岸。河東為砂山地區,土質為棕壤;河西為青石山區,土質為褐土和淋溶褐土。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穀子、高粱。油料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經濟作物主要以黃煙為主。20世紀60年代、70 年代,依靠集體力量,大搞農田水利建設,整旱澇保收梯田 707 畝,糧食產量大幅提高。20 世紀 90 年代,在洞子嶺前彌河灘發展桑園 250 畝,山坡之上種植板栗樹300畝,桃樹 600 畝,大棗樹 300 畝。有大棚西瓜種植戶 11 家。


「鄉音鄉情」臨朐縣石家河村


養殖業原以家庭散養豬、羊、雞、鴨為主,雖不成規模,但養殖量大。牧場寬闊,故羊多;水域豐富,故鴨多。2000 年後,規模養殖業異軍突起,以原公社三場為中心,建起鴨棚30個,雞舍80間,豬圈200間;養鴨戶 20 家,養雞戶 5 家,養豬專業戶10家。

村西楸樹窪,方圓兩百畝,西、南、北三面山嶺環繞,東臨彌河,此地楸樹幹直、株高、挺拔,木色金黃,木質堅硬細膩,名為金楸,是製作高檔傢俱和船舶的上等木材。原有胸徑 0.5 米以上大樹近千株,大集體年代頻遭殺伐,僅餘不足百株,胸徑 0.2 米以上者甚少。村後彌河右岸原有蘆葦近百畝。夏秋之際蘆花綻放,白茫茫一片,似雪似霧,穿行其中如夢如幻,十分迷人。同時也是集體經濟一筆不菲的收入。惜於石(家河)冶(源)路開通及以後村鎮建設中毀掉。

1958年前,交通閉塞,無工商各業。1958 年,鹿皋公社鐵木廠建於村西洞子嶺下。1960年,石(家河)石(佛堂)公路開通。1961 年,公社鐵木廠遷於河西山樑之上。1962 年,公社機關遷此後,社直部門相繼遷入,時有百貨、副食門市5間,生產資料門市3間,飯店旅館1處,理髮室1處,肉食店1處及銀行、郵局等公辦服務單位。1968 年,村建副業大院 1 處,與大隊辦公室在一個院內,有縫紉、磨面、榨油等半手工作坊,為社員服務,增加集體收入。1976年,建起輪窯式磚廠,時屬隊辦企業,工人報酬以工分支付,年收入 2 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工商各業迅速發展。村民在村內辦起工商、飲食、服務各業,周邊村莊居民也紛紛到此租地建房經營。村內有各種商品零售門市 12 家,麵食加工 2 家,理髮店 2 處,藥店 1 家,不鏽鋼門窗加工作坊 1 處。聶清江的華鑫鑄造廠、聶清林的紙箱廠,生產效益頗佳。

1978 年,大隊購進 50 馬力柴油機發電,供公社機關、社直部門和全村社員照明。每天發電 4 小時,冬天 5 點至9 點,夏天 7 點至 11 點。1983 年,村內架通高壓電,安裝 30 千伏安變壓器1 臺。榨油、磨面、抽水等用上電力。2002 年,經過農村電網改造,村內裝有 100 千伏安變壓器 6 臺。全村年用電量達 60 萬千瓦。2007 年被評為市級電網改造先進村。

1980 年前,石家河公社郵政支局即設於村內,但只有大隊辦公室裝有一部手搖式電話,有時打次電話要等多時。1995年,開通程控電話,固定電話入戶率達85%。2003年,移動網絡開通,手機數量迅速增長,每戶一兩部不等。

2009年,中德糧援項目支持,打 175 米深機井 1 眼,鋪設輸水管道3000米,全村吃上純淨、方便的自來水。

村處山區,南北彌水縈迴,東西群山間阻,交通閉塞,出行不便。據傳,1959 年,有一名幹部分配到鹿皋公社工作,坐客車到石佛堂下車後,問去鹿皋怎麼走,村民告訴他:過了前面這條小河,翻過這座山,到石家河順彌河往北十里地便是。此幹部抬眼一看,河水翻滾,山坡上一條小徑蜿蜒於亂石、雜草之間,一屁股坐在行李捲上,直到臨朐通九山的客車返回,他爬上汽車回到招待所,寧願回家種地,也不去鹿皋工作。由此可知當時交通之不便。1960年雙石(石佛堂—石家河)路貫通,全長 8.9 公里,沙土路面,從此石家河有了出山的路。路兩端是河,石家河一側是彌河,石佛堂一頭是石河,晴雨通車裡程為 8.8 公里。1974 年 8 月,橫跨彌河的石家河大橋建成通車,橋長131米,寬 8 米,高 4.4 米,石拱 11 孔,橋體全石砌成,投資 8.5 萬元。1975 年,石佛堂大橋建成通車,並對路面進行硬化,雙石(石佛堂—石家河)路始成為全天候、全里程交通幹道。1984年至1985年,石(家河)辛(寨)公路開通。1991 年,石(家河)冶(源)路在黃山與石辛路對接。1988 年石(家河)蜂(子窩)公路開通。至此,經村道路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2005 年至 2008 年,政府出資對石冶路、石辛公路、石九公路、石峰公路進行硬化。2000 年村投資 20萬元,對村周生產路、環山路硬化 15公里,公路兩側栽植松樹 3125 株。

舊村呈牛索頭狀坐落於洞子嶺北側,房屋矮小,街巷雜亂。1962 年公社遷址於此,多因陋就簡,只有供銷社新建幾間磚瓦房門市。1993 年開始新村規劃,打通並硬化了長 300 米、寬23 米的東西大街。總投資 41.6 萬元,對 22 條 4 米寬宅前小巷,由村出水泥住戶出工全部硬化,總面積達 3 萬平方米。主街兩旁栽植四月雪、紫葉李、塔鬆等綠化樹木。555 戶村民全部住進佔地 256 平方米的農家小院。王墳溝、南大峪也實行整體搬遷,與石家河連為一片。在主街道安裝路燈 50 盞,村莊整體實現硬化、綠化、亮化、美化。

1953 年,集市由鹿皋遷至村內,每旬四、九為集日。新村規劃後,寬闊的大街上,商賈雲集,攤販叫賣,更加繁華。

中華民國時期,村內設私塾。1950 年,村內辦起學校,由岸頭村姬延田和村內孫作孝任教。1956 年,村內有一至四年級兩個複式班,在校生90人。1968年,公辦小學下放到農村,設小學 1 處,一至五年級各 1 個班,學生 150 人。1978年,學校改為石家河公社中心小學,大隊出資對學校進行擴建,建成磚瓦結構平房 30 間,設 10 個教學班,彭家莊、牛角山、匯泉、沈洪、鹿皋等村五個年級學生在此就讀,時有教師 20 名。1960 年 7 月,臨朐縣第十三中學在村西彌河西岸、牛角山東北麓成立,招收初中一年級 2 個班。1971 年改建為鹿皋高中,付佩三任校長,後合併於寺頭中學。1994年新村規劃,學校遷址村東,時任黨支部書記聶清江多方奔走,籌資70 萬元,建起石家河小學教學樓,建築面積 1332 平方米,可容納學生 700人。有教師 24 名,教學設施齊全,被評為市級規範化學校。2007 年農村在校生全部實行免費教育。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全村共考出本科大學生 120 人。1983 年以來,村兩委對村中考入大學本科的學生每人獎勵 1000 元人民幣。

李永剛,山東商校畢業,臨沂市投資工程公司總經理。李勝正,山東師範大學畢業,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羅玲(女),山東大學碩士,濟南市稅務諮詢服務中心工作。李洋(女),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在加拿大任教。張琳(女),北京科技大學碩士,就職於上海外資企業。碩士還有:聶西利、聶西朋、李國良、李金鳳(女)、楊賓、孫杰、孫剛、李剛、李超、李曉明(女)、孫鵬(女)、張義林、聶惠(女)、聶清娟(女)等。

過去村內一直無醫療機構。1963年,鹿皋公社醫院建於村南洞子嶺腳下;1972 年,搬遷於彌河西岸牛角山東北麓;後遷於村東,更名為石家河社區衛生院。

1968 年,實行合作醫療制度,資金由大隊、生產隊按比例投入,社員按人頭每年交納一定數量的合作醫療費,社員生病到本大隊合作醫療室診治不收費。村建合作醫療室 1 處,配赤腳醫生3 名。隨著集體經濟衰退,合作醫療無法維持。1984 年村辦合作醫療改制,實行個人承包。村內有衛生室 4 處,醫務人員 4 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以來,村民參合率達 100%。


「鄉音鄉情」臨朐縣石家河村


石家河村東 1 公里處,王墳溝村北50 米,有明代衡憲王墓。墓地高出地面 8 米左右,原墓封土高約 10 米,墓基為青石條砌成,墓周有磚砌圍牆,東西長 150 米,南北寬 80 米,墓門西向,墓前有石人、石馬、石香爐等。圍牆早在 1949 年前被拆毀,墓前石人、石馬、碑碣等在“文化大革命”時砸爛,墓基石條,在農業學大寨時被拆除壘了“大寨田”石堰,部分封土也被社員推回家墊了豬圈,墓已多次被盜。1995 年,經縣文物部門進行搶救性發掘,墓門正西,上有龍頭浮雕、石門、鐵鎖,墓室8米見方,高10米,有墓誌銘,葬三棺。發掘此墓時,曾出現一件怪事。墓門剛要打開,忽然從墓西北方滾來一塊黃雲,霎時形成龍捲風,雨如瓢潑。大風將王墳前後高十幾米,胸徑 0.3 米的大樹連根拔起。風行數百米至彌河西岸白龍洞一帶停息,雨過天晴,平靜如常。


「鄉音鄉情」臨朐縣石家河村


村東北 1000 米處有香爐山。海拔256米,山頂有巨石百塊,其中3塊稍低,呈三角形分佈。一塊稍高,頂部平坦,可坐一人;前有石坑,狀如石臼。人們附會為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將太上老君煉丹爐打翻,落於此山,太上老君也就在此設爐煉丹,故名香爐山。


「鄉音鄉情」臨朐縣石家河村


白龍洞、黑龍洞,一在河西,一在河東,兩處均為天然溶洞。白龍洞位於村西南 2.5 公里處。山洞三面環山,東臨深谷,前洞較闊大,寬約 3 米,深約 4 米,高約 2 米,另有許多大小石龕,洞中有白龍塑像。洞前築一小院,院中三幢石碑,原有古鬆數株,1949 年後被伐。黑龍洞位於村南洞子嶺前的峭壁之上,洞下彌河水折而向西,形成天然深潭。洞上原是村中南去之通途,後擴建為公路。洞不甚深,洞口開闊,洞壁參差,洞內供有黑龍塑像。村中央偏西有一古槐。株高 3 米,粗可 4 人合抱,中空、枝疏,據考為宋槐。1982 年其乾枝欲墜,公社派人用水泥柱將其支起。

村內原有關帝廟 1 處,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大殿 3 間,“文化大革命”中被毀。2000 年,經村民李清遠、聶清洋倡議,村民集資按原貌重建。

1944 年 5 月,楊明友成為村內第一名中共黨員。1946 年村內中共黨員發展到 4 人,第一次成立中共支部。

供稿 李勝安 李勝文 聶清洋

「鄉音鄉情」臨朐縣石家河村


摘自2012年出版的《臨朐村鎮志略》,略有改動。圖片來自網絡。如發現問題,可與村中供稿者聯繫溝通。特此說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