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天王殿內佈局跟中國其他寺廟並無二致,進門拜彌勒,出門見韋陀。關於韋陀以及他手中的降魔杵,普及一下知識: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釋迦牟尼進入涅槃後,他的遺骨遭到搶奪,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

中國寺廟供奉韋陀始自宋代,稱之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寺廟大,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廟中等規模,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杵在地上,那不好意思了,表示寺廟規模小,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了。像這樣的暗示,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屬於法寶還是僧寶?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天王殿內佈局跟中國其他寺廟並無二致,進門拜彌勒,出門見韋陀。關於韋陀以及他手中的降魔杵,普及一下知識: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釋迦牟尼進入涅槃後,他的遺骨遭到搶奪,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

中國寺廟供奉韋陀始自宋代,稱之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寺廟大,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廟中等規模,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杵在地上,那不好意思了,表示寺廟規模小,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了。像這樣的暗示,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屬於法寶還是僧寶?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剎之所以是古剎,因為它真的有料,靈隱寺天王殿供奉的韋陀雕像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寺廟遭逢大火後唯一倖存,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貴文物,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杵在地上,這是否說明南宋時期,靈隱寺雖然貴為皇家寺院,偏安一隅的幾位趙姓皇帝時常來求佛上香,揮灑翰墨,甚至把寺內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但究其規模也不算太大?亦或是為了避免嘈雜,不留雲遊僧人住宿?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天王殿內佈局跟中國其他寺廟並無二致,進門拜彌勒,出門見韋陀。關於韋陀以及他手中的降魔杵,普及一下知識: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釋迦牟尼進入涅槃後,他的遺骨遭到搶奪,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

中國寺廟供奉韋陀始自宋代,稱之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寺廟大,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廟中等規模,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杵在地上,那不好意思了,表示寺廟規模小,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了。像這樣的暗示,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屬於法寶還是僧寶?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剎之所以是古剎,因為它真的有料,靈隱寺天王殿供奉的韋陀雕像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寺廟遭逢大火後唯一倖存,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貴文物,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杵在地上,這是否說明南宋時期,靈隱寺雖然貴為皇家寺院,偏安一隅的幾位趙姓皇帝時常來求佛上香,揮灑翰墨,甚至把寺內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但究其規模也不算太大?亦或是為了避免嘈雜,不留雲遊僧人住宿?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世人去寺廟禮佛,求的多半是心境,左進右出,並非要遁入空門。佛教對人類積極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消除慾望的說法,幫助陷入絕境中的人們獲得精神解脫,這一點正是它的高明之處。仔細想想,跟道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的見解很是融洽,尺度大到虛空罷了。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天王殿內佈局跟中國其他寺廟並無二致,進門拜彌勒,出門見韋陀。關於韋陀以及他手中的降魔杵,普及一下知識: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釋迦牟尼進入涅槃後,他的遺骨遭到搶奪,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

中國寺廟供奉韋陀始自宋代,稱之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寺廟大,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廟中等規模,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杵在地上,那不好意思了,表示寺廟規模小,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了。像這樣的暗示,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屬於法寶還是僧寶?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剎之所以是古剎,因為它真的有料,靈隱寺天王殿供奉的韋陀雕像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寺廟遭逢大火後唯一倖存,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貴文物,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杵在地上,這是否說明南宋時期,靈隱寺雖然貴為皇家寺院,偏安一隅的幾位趙姓皇帝時常來求佛上香,揮灑翰墨,甚至把寺內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但究其規模也不算太大?亦或是為了避免嘈雜,不留雲遊僧人住宿?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世人去寺廟禮佛,求的多半是心境,左進右出,並非要遁入空門。佛教對人類積極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消除慾望的說法,幫助陷入絕境中的人們獲得精神解脫,這一點正是它的高明之處。仔細想想,跟道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的見解很是融洽,尺度大到虛空罷了。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所知道的靈隱寺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成為禪宗聖地,北宋的杭州是蘇東坡的杭州,他先做杭州通判(市長),後來又任杭州知府(市委書記),除了清淤築堤、煎茶燉肉,交遊僧道也是他的樂趣,他在給靈隱寺方丈的題留中寫道:”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透露出對靈隱寺情有獨鍾。當然王安石也寫過“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來詠歎飛來峰,但他的才華遠遜於蘇軾,毋庸置疑。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天王殿內佈局跟中國其他寺廟並無二致,進門拜彌勒,出門見韋陀。關於韋陀以及他手中的降魔杵,普及一下知識: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釋迦牟尼進入涅槃後,他的遺骨遭到搶奪,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

中國寺廟供奉韋陀始自宋代,稱之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寺廟大,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廟中等規模,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杵在地上,那不好意思了,表示寺廟規模小,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了。像這樣的暗示,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屬於法寶還是僧寶?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剎之所以是古剎,因為它真的有料,靈隱寺天王殿供奉的韋陀雕像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寺廟遭逢大火後唯一倖存,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貴文物,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杵在地上,這是否說明南宋時期,靈隱寺雖然貴為皇家寺院,偏安一隅的幾位趙姓皇帝時常來求佛上香,揮灑翰墨,甚至把寺內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但究其規模也不算太大?亦或是為了避免嘈雜,不留雲遊僧人住宿?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世人去寺廟禮佛,求的多半是心境,左進右出,並非要遁入空門。佛教對人類積極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消除慾望的說法,幫助陷入絕境中的人們獲得精神解脫,這一點正是它的高明之處。仔細想想,跟道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的見解很是融洽,尺度大到虛空罷了。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所知道的靈隱寺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成為禪宗聖地,北宋的杭州是蘇東坡的杭州,他先做杭州通判(市長),後來又任杭州知府(市委書記),除了清淤築堤、煎茶燉肉,交遊僧道也是他的樂趣,他在給靈隱寺方丈的題留中寫道:”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透露出對靈隱寺情有獨鍾。當然王安石也寫過“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來詠歎飛來峰,但他的才華遠遜於蘇軾,毋庸置疑。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印度迦毗羅衛國這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被稱為釋迦牟尼佛,在漢傳佛教的大雄寶殿裡,作為主供佛一直江山穩坐。千百年來,人們在他面前,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他其實是人不是神,跟中國的老子一樣,他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我斷斷續續翻閱著佛教的一些典籍,試圖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尋找著佛家思想形成的根源,菩提樹下的頓悟絕不是靈光一現,必是厚植於他的日常經歷和所見。釋迦牟尼佛不主張苦修,他用六年的苦修經歷否定這樣做獲得智慧的可能,是一個善於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的人。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天王殿內佈局跟中國其他寺廟並無二致,進門拜彌勒,出門見韋陀。關於韋陀以及他手中的降魔杵,普及一下知識: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釋迦牟尼進入涅槃後,他的遺骨遭到搶奪,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

中國寺廟供奉韋陀始自宋代,稱之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寺廟大,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廟中等規模,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杵在地上,那不好意思了,表示寺廟規模小,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了。像這樣的暗示,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屬於法寶還是僧寶?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剎之所以是古剎,因為它真的有料,靈隱寺天王殿供奉的韋陀雕像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寺廟遭逢大火後唯一倖存,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貴文物,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杵在地上,這是否說明南宋時期,靈隱寺雖然貴為皇家寺院,偏安一隅的幾位趙姓皇帝時常來求佛上香,揮灑翰墨,甚至把寺內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但究其規模也不算太大?亦或是為了避免嘈雜,不留雲遊僧人住宿?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世人去寺廟禮佛,求的多半是心境,左進右出,並非要遁入空門。佛教對人類積極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消除慾望的說法,幫助陷入絕境中的人們獲得精神解脫,這一點正是它的高明之處。仔細想想,跟道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的見解很是融洽,尺度大到虛空罷了。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所知道的靈隱寺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成為禪宗聖地,北宋的杭州是蘇東坡的杭州,他先做杭州通判(市長),後來又任杭州知府(市委書記),除了清淤築堤、煎茶燉肉,交遊僧道也是他的樂趣,他在給靈隱寺方丈的題留中寫道:”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透露出對靈隱寺情有獨鍾。當然王安石也寫過“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來詠歎飛來峰,但他的才華遠遜於蘇軾,毋庸置疑。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印度迦毗羅衛國這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被稱為釋迦牟尼佛,在漢傳佛教的大雄寶殿裡,作為主供佛一直江山穩坐。千百年來,人們在他面前,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他其實是人不是神,跟中國的老子一樣,他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我斷斷續續翻閱著佛教的一些典籍,試圖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尋找著佛家思想形成的根源,菩提樹下的頓悟絕不是靈光一現,必是厚植於他的日常經歷和所見。釋迦牟尼佛不主張苦修,他用六年的苦修經歷否定這樣做獲得智慧的可能,是一個善於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的人。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佛陀身後的湧壁,共有佛像150尊,內容極為豐富。佛教在中土化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道教元素,“慈航普度”便是道教傳說,觀世音菩薩站在正中鰲頭之上,手持淨瓶,普度眾生。兩側是龍女和善財童子,善財童子參拜名師53位,第27參拜觀音得道成佛,寓意:虛心求教,不辭辛苦。再往上是地藏王菩薩,他是發大願的象徵,因持“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重願,所以又被佛徒稱為大願菩薩,道場在安徽九華山。道濟和尚手持破扇掩面也站在群塑中,上師與佛同框,在漢傳佛教裡很少見,道濟並非一般的上師,傳說他是降龍羅漢轉世,扶危濟困,除暴安良,深受百姓喜愛,此又當別論。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天王殿內佈局跟中國其他寺廟並無二致,進門拜彌勒,出門見韋陀。關於韋陀以及他手中的降魔杵,普及一下知識: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釋迦牟尼進入涅槃後,他的遺骨遭到搶奪,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

中國寺廟供奉韋陀始自宋代,稱之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寺廟大,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廟中等規模,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杵在地上,那不好意思了,表示寺廟規模小,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了。像這樣的暗示,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屬於法寶還是僧寶?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剎之所以是古剎,因為它真的有料,靈隱寺天王殿供奉的韋陀雕像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寺廟遭逢大火後唯一倖存,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貴文物,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杵在地上,這是否說明南宋時期,靈隱寺雖然貴為皇家寺院,偏安一隅的幾位趙姓皇帝時常來求佛上香,揮灑翰墨,甚至把寺內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但究其規模也不算太大?亦或是為了避免嘈雜,不留雲遊僧人住宿?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世人去寺廟禮佛,求的多半是心境,左進右出,並非要遁入空門。佛教對人類積極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消除慾望的說法,幫助陷入絕境中的人們獲得精神解脫,這一點正是它的高明之處。仔細想想,跟道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的見解很是融洽,尺度大到虛空罷了。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所知道的靈隱寺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成為禪宗聖地,北宋的杭州是蘇東坡的杭州,他先做杭州通判(市長),後來又任杭州知府(市委書記),除了清淤築堤、煎茶燉肉,交遊僧道也是他的樂趣,他在給靈隱寺方丈的題留中寫道:”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透露出對靈隱寺情有獨鍾。當然王安石也寫過“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來詠歎飛來峰,但他的才華遠遜於蘇軾,毋庸置疑。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印度迦毗羅衛國這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被稱為釋迦牟尼佛,在漢傳佛教的大雄寶殿裡,作為主供佛一直江山穩坐。千百年來,人們在他面前,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他其實是人不是神,跟中國的老子一樣,他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我斷斷續續翻閱著佛教的一些典籍,試圖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尋找著佛家思想形成的根源,菩提樹下的頓悟絕不是靈光一現,必是厚植於他的日常經歷和所見。釋迦牟尼佛不主張苦修,他用六年的苦修經歷否定這樣做獲得智慧的可能,是一個善於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的人。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佛陀身後的湧壁,共有佛像150尊,內容極為豐富。佛教在中土化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道教元素,“慈航普度”便是道教傳說,觀世音菩薩站在正中鰲頭之上,手持淨瓶,普度眾生。兩側是龍女和善財童子,善財童子參拜名師53位,第27參拜觀音得道成佛,寓意:虛心求教,不辭辛苦。再往上是地藏王菩薩,他是發大願的象徵,因持“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重願,所以又被佛徒稱為大願菩薩,道場在安徽九華山。道濟和尚手持破扇掩面也站在群塑中,上師與佛同框,在漢傳佛教裡很少見,道濟並非一般的上師,傳說他是降龍羅漢轉世,扶危濟困,除暴安良,深受百姓喜愛,此又當別論。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在西藏的寺廟裡,看到過強巴佛(藏傳佛教中的未來佛),風姿甚為俊朗,得知他對應的就是漢傳佛教裡大腹便便的彌勒佛時,不禁有些吃驚,這外形差距也太大了吧。

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釋迦曾預言,彌勒離開人世間後,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直到釋迦佛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來到人間。

中國自東晉以來,就有彌勒淨土的信仰,淨土宗慧遠的導師道安和尚,因為對經文原義有疑問,發願上兜率天親自聽彌勒說法,玄奘、窺基等高僧也均以往兜率天為臨終之大願。不得不說,僧人是行走在人間的精神信仰,他們把自己從一個世界發往另一個世界。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天王殿內佈局跟中國其他寺廟並無二致,進門拜彌勒,出門見韋陀。關於韋陀以及他手中的降魔杵,普及一下知識: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釋迦牟尼進入涅槃後,他的遺骨遭到搶奪,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

中國寺廟供奉韋陀始自宋代,稱之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寺廟大,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廟中等規模,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杵在地上,那不好意思了,表示寺廟規模小,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了。像這樣的暗示,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屬於法寶還是僧寶?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剎之所以是古剎,因為它真的有料,靈隱寺天王殿供奉的韋陀雕像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寺廟遭逢大火後唯一倖存,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貴文物,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杵在地上,這是否說明南宋時期,靈隱寺雖然貴為皇家寺院,偏安一隅的幾位趙姓皇帝時常來求佛上香,揮灑翰墨,甚至把寺內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但究其規模也不算太大?亦或是為了避免嘈雜,不留雲遊僧人住宿?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世人去寺廟禮佛,求的多半是心境,左進右出,並非要遁入空門。佛教對人類積極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消除慾望的說法,幫助陷入絕境中的人們獲得精神解脫,這一點正是它的高明之處。仔細想想,跟道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的見解很是融洽,尺度大到虛空罷了。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所知道的靈隱寺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成為禪宗聖地,北宋的杭州是蘇東坡的杭州,他先做杭州通判(市長),後來又任杭州知府(市委書記),除了清淤築堤、煎茶燉肉,交遊僧道也是他的樂趣,他在給靈隱寺方丈的題留中寫道:”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透露出對靈隱寺情有獨鍾。當然王安石也寫過“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來詠歎飛來峰,但他的才華遠遜於蘇軾,毋庸置疑。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印度迦毗羅衛國這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被稱為釋迦牟尼佛,在漢傳佛教的大雄寶殿裡,作為主供佛一直江山穩坐。千百年來,人們在他面前,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他其實是人不是神,跟中國的老子一樣,他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我斷斷續續翻閱著佛教的一些典籍,試圖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尋找著佛家思想形成的根源,菩提樹下的頓悟絕不是靈光一現,必是厚植於他的日常經歷和所見。釋迦牟尼佛不主張苦修,他用六年的苦修經歷否定這樣做獲得智慧的可能,是一個善於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的人。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佛陀身後的湧壁,共有佛像150尊,內容極為豐富。佛教在中土化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道教元素,“慈航普度”便是道教傳說,觀世音菩薩站在正中鰲頭之上,手持淨瓶,普度眾生。兩側是龍女和善財童子,善財童子參拜名師53位,第27參拜觀音得道成佛,寓意:虛心求教,不辭辛苦。再往上是地藏王菩薩,他是發大願的象徵,因持“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重願,所以又被佛徒稱為大願菩薩,道場在安徽九華山。道濟和尚手持破扇掩面也站在群塑中,上師與佛同框,在漢傳佛教裡很少見,道濟並非一般的上師,傳說他是降龍羅漢轉世,扶危濟困,除暴安良,深受百姓喜愛,此又當別論。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在西藏的寺廟裡,看到過強巴佛(藏傳佛教中的未來佛),風姿甚為俊朗,得知他對應的就是漢傳佛教裡大腹便便的彌勒佛時,不禁有些吃驚,這外形差距也太大了吧。

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釋迦曾預言,彌勒離開人世間後,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直到釋迦佛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來到人間。

中國自東晉以來,就有彌勒淨土的信仰,淨土宗慧遠的導師道安和尚,因為對經文原義有疑問,發願上兜率天親自聽彌勒說法,玄奘、窺基等高僧也均以往兜率天為臨終之大願。不得不說,僧人是行走在人間的精神信仰,他們把自己從一個世界發往另一個世界。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也許是因為藏傳佛教中彌勒形象太過拘謹,不符合中國人喜聞樂道的口味,五代以後,江浙一帶的寺廟中開始出現笑口彌勒佛的塑像,據說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這布袋和尚到底是何許人?竟然能夠成為未來佛在東土的化身?

簡單說,布袋和尚是五代後梁高僧,體胖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詳細資料介紹說:他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別人供養的東西統統放進布袋,卻從來沒有人見他把東西倒出來,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請問佛法,他就把布袋(人生的煩惱)放下,如果看不懂他的意思,繼續再問,他就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離去,要是還是不能領會,他就捧腹大笑。這番描述是不是有點兒傻?或許我們身邊就有類似這種行為怪異的人,那我勸大家千萬要重視,整不好又是一位佛祖轉世,最起碼身具佛性。

布袋和尚的氣質契合了中國人對真性本然的神往,他本人悟性也很高,行事看似怪異,其實充滿禪機。據說他“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深得民心。臨終謝世偈:“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知”很是厲害,這種暗示在當時的意識形態下,對民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把未來佛應在這樣一位大肚能容、笑口常開、接地氣的高僧身上,國人覺得踏實,加上帝王們順應民意,一路加持,漢傳佛教裡的彌勒佛終於變成了胖子。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天王殿內佈局跟中國其他寺廟並無二致,進門拜彌勒,出門見韋陀。關於韋陀以及他手中的降魔杵,普及一下知識: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釋迦牟尼進入涅槃後,他的遺骨遭到搶奪,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

中國寺廟供奉韋陀始自宋代,稱之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寺廟大,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廟中等規模,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杵在地上,那不好意思了,表示寺廟規模小,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了。像這樣的暗示,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屬於法寶還是僧寶?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剎之所以是古剎,因為它真的有料,靈隱寺天王殿供奉的韋陀雕像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寺廟遭逢大火後唯一倖存,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貴文物,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杵在地上,這是否說明南宋時期,靈隱寺雖然貴為皇家寺院,偏安一隅的幾位趙姓皇帝時常來求佛上香,揮灑翰墨,甚至把寺內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但究其規模也不算太大?亦或是為了避免嘈雜,不留雲遊僧人住宿?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世人去寺廟禮佛,求的多半是心境,左進右出,並非要遁入空門。佛教對人類積極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消除慾望的說法,幫助陷入絕境中的人們獲得精神解脫,這一點正是它的高明之處。仔細想想,跟道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的見解很是融洽,尺度大到虛空罷了。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所知道的靈隱寺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成為禪宗聖地,北宋的杭州是蘇東坡的杭州,他先做杭州通判(市長),後來又任杭州知府(市委書記),除了清淤築堤、煎茶燉肉,交遊僧道也是他的樂趣,他在給靈隱寺方丈的題留中寫道:”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透露出對靈隱寺情有獨鍾。當然王安石也寫過“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來詠歎飛來峰,但他的才華遠遜於蘇軾,毋庸置疑。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印度迦毗羅衛國這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被稱為釋迦牟尼佛,在漢傳佛教的大雄寶殿裡,作為主供佛一直江山穩坐。千百年來,人們在他面前,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他其實是人不是神,跟中國的老子一樣,他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我斷斷續續翻閱著佛教的一些典籍,試圖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尋找著佛家思想形成的根源,菩提樹下的頓悟絕不是靈光一現,必是厚植於他的日常經歷和所見。釋迦牟尼佛不主張苦修,他用六年的苦修經歷否定這樣做獲得智慧的可能,是一個善於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的人。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佛陀身後的湧壁,共有佛像150尊,內容極為豐富。佛教在中土化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道教元素,“慈航普度”便是道教傳說,觀世音菩薩站在正中鰲頭之上,手持淨瓶,普度眾生。兩側是龍女和善財童子,善財童子參拜名師53位,第27參拜觀音得道成佛,寓意:虛心求教,不辭辛苦。再往上是地藏王菩薩,他是發大願的象徵,因持“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重願,所以又被佛徒稱為大願菩薩,道場在安徽九華山。道濟和尚手持破扇掩面也站在群塑中,上師與佛同框,在漢傳佛教裡很少見,道濟並非一般的上師,傳說他是降龍羅漢轉世,扶危濟困,除暴安良,深受百姓喜愛,此又當別論。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在西藏的寺廟裡,看到過強巴佛(藏傳佛教中的未來佛),風姿甚為俊朗,得知他對應的就是漢傳佛教裡大腹便便的彌勒佛時,不禁有些吃驚,這外形差距也太大了吧。

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釋迦曾預言,彌勒離開人世間後,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直到釋迦佛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來到人間。

中國自東晉以來,就有彌勒淨土的信仰,淨土宗慧遠的導師道安和尚,因為對經文原義有疑問,發願上兜率天親自聽彌勒說法,玄奘、窺基等高僧也均以往兜率天為臨終之大願。不得不說,僧人是行走在人間的精神信仰,他們把自己從一個世界發往另一個世界。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也許是因為藏傳佛教中彌勒形象太過拘謹,不符合中國人喜聞樂道的口味,五代以後,江浙一帶的寺廟中開始出現笑口彌勒佛的塑像,據說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這布袋和尚到底是何許人?竟然能夠成為未來佛在東土的化身?

簡單說,布袋和尚是五代後梁高僧,體胖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詳細資料介紹說:他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別人供養的東西統統放進布袋,卻從來沒有人見他把東西倒出來,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請問佛法,他就把布袋(人生的煩惱)放下,如果看不懂他的意思,繼續再問,他就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離去,要是還是不能領會,他就捧腹大笑。這番描述是不是有點兒傻?或許我們身邊就有類似這種行為怪異的人,那我勸大家千萬要重視,整不好又是一位佛祖轉世,最起碼身具佛性。

布袋和尚的氣質契合了中國人對真性本然的神往,他本人悟性也很高,行事看似怪異,其實充滿禪機。據說他“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深得民心。臨終謝世偈:“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知”很是厲害,這種暗示在當時的意識形態下,對民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把未來佛應在這樣一位大肚能容、笑口常開、接地氣的高僧身上,國人覺得踏實,加上帝王們順應民意,一路加持,漢傳佛教裡的彌勒佛終於變成了胖子。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藥師殿裡供奉著能跟釋迦牟尼佛平起平坐的藥師佛,他是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不僅能消災延壽,還能治眾生貪、嗔、痴。按照佛教的說法,淨琉璃世界是藥師佛以無上願力形成的淨土,其功德莊嚴與西方極樂世界一樣,藥師佛兩側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世人將此三位合稱為“東方三聖”。有人悄悄告訴我,藥師佛比釋迦牟尼佛要瘦一些,萬一分辨不出,可以此為據。

"

早些年跟朋友一起去過杭州靈隱寺,記憶像偶然撥動的琴絃,振幅越來越小,最後終於輸給了歲月,完全記不得內容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在雨打芭蕉點滴到天明的夢裡,想起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知道,其中一座就是靈隱。

這一次到杭州,孟夏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強,溼漉漉的空氣把滿城的樟木都潤成了鬚髮皆綠的老神仙,行走樹下,風吹似耳語,羅襪不沾塵,清清爽爽,一點兒熱晒的感覺都沒有。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東晉咸和元年某一天,天竺僧人慧理似乎也是這麼雲遊到了杭州,看到這裡人傑地靈、鍾敏毓秀,甚為歡喜,遂指著武林山的一座小石峰說:“這不是在靈鷲山聽佛祖講經說道的小嶺嗎,什麼時候飛到這裡來了?”看大家有些懷疑,他便給小石峰起名叫“飛來峰”,並在山下安定下來,廣建寺廟,其中就有靈隱寺,慧理用虔誠把“飛來峰”的故事和靈隱寺的慧根坐實。千萬不要小覷他這一招,作為信仰,佛教要想切入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最初的傳播者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如果上來就給大家講佛理,八成會遭遇“有沒有搞錯?”諸如此類的疑問。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宗教要想真正發揚光大,最有效方法就是嫁給政治。一千六百多年間,靈隱寺興衰存亡與統治者的意志息息相關,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替,他們的拜訪,令寺院名氣大增;他們的排斥,讓僧眾幾近滅頂。從斷壁殘垣到香火日盛,靈隱寺本身似乎也墮入了輪迴,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本土化過程的曲折。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如今,靈隱寺天王殿正門匾額上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便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墨寶,古樹掩映下,疏勒有間,形意俱美。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天王殿內佈局跟中國其他寺廟並無二致,進門拜彌勒,出門見韋陀。關於韋陀以及他手中的降魔杵,普及一下知識:韋陀是佛的護法神,據說釋迦牟尼進入涅槃後,他的遺骨遭到搶奪,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

中國寺廟供奉韋陀始自宋代,稱之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韋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寺廟大,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寺廟中等規模,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杵在地上,那不好意思了,表示寺廟規模小,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了。像這樣的暗示,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屬於法寶還是僧寶?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剎之所以是古剎,因為它真的有料,靈隱寺天王殿供奉的韋陀雕像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寺廟遭逢大火後唯一倖存,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貴文物,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韋陀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杵在地上,這是否說明南宋時期,靈隱寺雖然貴為皇家寺院,偏安一隅的幾位趙姓皇帝時常來求佛上香,揮灑翰墨,甚至把寺內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但究其規模也不算太大?亦或是為了避免嘈雜,不留雲遊僧人住宿?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世人去寺廟禮佛,求的多半是心境,左進右出,並非要遁入空門。佛教對人類積極的意義就在於通過消除慾望的說法,幫助陷入絕境中的人們獲得精神解脫,這一點正是它的高明之處。仔細想想,跟道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的見解很是融洽,尺度大到虛空罷了。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所知道的靈隱寺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成為禪宗聖地,北宋的杭州是蘇東坡的杭州,他先做杭州通判(市長),後來又任杭州知府(市委書記),除了清淤築堤、煎茶燉肉,交遊僧道也是他的樂趣,他在給靈隱寺方丈的題留中寫道:”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透露出對靈隱寺情有獨鍾。當然王安石也寫過“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來詠歎飛來峰,但他的才華遠遜於蘇軾,毋庸置疑。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古印度迦毗羅衛國這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被稱為釋迦牟尼佛,在漢傳佛教的大雄寶殿裡,作為主供佛一直江山穩坐。千百年來,人們在他面前,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他其實是人不是神,跟中國的老子一樣,他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我斷斷續續翻閱著佛教的一些典籍,試圖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尋找著佛家思想形成的根源,菩提樹下的頓悟絕不是靈光一現,必是厚植於他的日常經歷和所見。釋迦牟尼佛不主張苦修,他用六年的苦修經歷否定這樣做獲得智慧的可能,是一個善於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的人。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佛陀身後的湧壁,共有佛像150尊,內容極為豐富。佛教在中土化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道教元素,“慈航普度”便是道教傳說,觀世音菩薩站在正中鰲頭之上,手持淨瓶,普度眾生。兩側是龍女和善財童子,善財童子參拜名師53位,第27參拜觀音得道成佛,寓意:虛心求教,不辭辛苦。再往上是地藏王菩薩,他是發大願的象徵,因持“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重願,所以又被佛徒稱為大願菩薩,道場在安徽九華山。道濟和尚手持破扇掩面也站在群塑中,上師與佛同框,在漢傳佛教裡很少見,道濟並非一般的上師,傳說他是降龍羅漢轉世,扶危濟困,除暴安良,深受百姓喜愛,此又當別論。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我在西藏的寺廟裡,看到過強巴佛(藏傳佛教中的未來佛),風姿甚為俊朗,得知他對應的就是漢傳佛教裡大腹便便的彌勒佛時,不禁有些吃驚,這外形差距也太大了吧。

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釋迦曾預言,彌勒離開人世間後,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直到釋迦佛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來到人間。

中國自東晉以來,就有彌勒淨土的信仰,淨土宗慧遠的導師道安和尚,因為對經文原義有疑問,發願上兜率天親自聽彌勒說法,玄奘、窺基等高僧也均以往兜率天為臨終之大願。不得不說,僧人是行走在人間的精神信仰,他們把自己從一個世界發往另一個世界。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也許是因為藏傳佛教中彌勒形象太過拘謹,不符合中國人喜聞樂道的口味,五代以後,江浙一帶的寺廟中開始出現笑口彌勒佛的塑像,據說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這布袋和尚到底是何許人?竟然能夠成為未來佛在東土的化身?

簡單說,布袋和尚是五代後梁高僧,體胖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詳細資料介紹說:他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別人供養的東西統統放進布袋,卻從來沒有人見他把東西倒出來,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請問佛法,他就把布袋(人生的煩惱)放下,如果看不懂他的意思,繼續再問,他就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離去,要是還是不能領會,他就捧腹大笑。這番描述是不是有點兒傻?或許我們身邊就有類似這種行為怪異的人,那我勸大家千萬要重視,整不好又是一位佛祖轉世,最起碼身具佛性。

布袋和尚的氣質契合了中國人對真性本然的神往,他本人悟性也很高,行事看似怪異,其實充滿禪機。據說他“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深得民心。臨終謝世偈:“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知”很是厲害,這種暗示在當時的意識形態下,對民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把未來佛應在這樣一位大肚能容、笑口常開、接地氣的高僧身上,國人覺得踏實,加上帝王們順應民意,一路加持,漢傳佛教裡的彌勒佛終於變成了胖子。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藥師殿裡供奉著能跟釋迦牟尼佛平起平坐的藥師佛,他是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不僅能消災延壽,還能治眾生貪、嗔、痴。按照佛教的說法,淨琉璃世界是藥師佛以無上願力形成的淨土,其功德莊嚴與西方極樂世界一樣,藥師佛兩側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世人將此三位合稱為“東方三聖”。有人悄悄告訴我,藥師佛比釋迦牟尼佛要瘦一些,萬一分辨不出,可以此為據。

去杭州,看一看這些年夢到的靈隱

攝影/安妮

靈隱寺的道濟和尚名滿天下,很多人不知道翻譯《金剛經》的鳩摩羅什,不知道創立淨土宗的慧遠法師,對濟公卻耳熟能詳。此處只把這位禪宗五十祖臨終前的偈子示給大家:“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二十四字雖短,道盡人間真相。

對高僧大德來說,娑婆世界的滅跡正是極樂世界的新生。對凡夫俗子來說,悲傷的結束也意味著快樂的緣起。“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我到杭州看靈隱,靈隱依舊在夢裡。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靈隱寺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安妮 更新:2019.06.04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