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

余光中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

余光中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相信歷史上沒有多少個文人能如此人一樣,提到盛唐便讓人想到他的名字,沒了他的作品整個詩壇將黯然失色,縱然時光流逝千年,但他依舊活躍在江湖的傳說裡。相信大家已然知曉,此人便是自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

李白一生享譽無數,在詩的國度,他是永不墜落的明月,他是遙不可摘的星辰。他本應是至高無上、不染世俗的仙人,可他卻墮入凡塵,逐仕終生,遺憾不得。

"

余光中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相信歷史上沒有多少個文人能如此人一樣,提到盛唐便讓人想到他的名字,沒了他的作品整個詩壇將黯然失色,縱然時光流逝千年,但他依舊活躍在江湖的傳說裡。相信大家已然知曉,此人便是自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

李白一生享譽無數,在詩的國度,他是永不墜落的明月,他是遙不可摘的星辰。他本應是至高無上、不染世俗的仙人,可他卻墮入凡塵,逐仕終生,遺憾不得。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描述李白,這個字無疑是“狂”。年少輕狂是他,一生狂傲是他,因狂而成名是他,因狂而失意也是他。

一、自命不凡,年少輕狂

盛唐時期國力繁盛,士人多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為己揚名立萬,李白也不例外。李白十五歲時已有詩賦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那時候他就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十八歲隱居大匡山(今四川省江油縣內)讀書,此後幾年遊歷蜀中各地,期間謁見渝州刺史李邕。有說李邕為人自負好名,對年輕後進態度頗為輕視,李白對此不滿,在臨別時寫了一首《上李邕》,以示回敬。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詩中他以“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自喻,直白地表現了其自命不凡的心態。同時,對於李邕這樣的大名士,他竟敢指名直斥與之抗禮,一句“畏後生”與“輕年少”,足可見他的銳氣與桀驁。

"

余光中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相信歷史上沒有多少個文人能如此人一樣,提到盛唐便讓人想到他的名字,沒了他的作品整個詩壇將黯然失色,縱然時光流逝千年,但他依舊活躍在江湖的傳說裡。相信大家已然知曉,此人便是自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

李白一生享譽無數,在詩的國度,他是永不墜落的明月,他是遙不可摘的星辰。他本應是至高無上、不染世俗的仙人,可他卻墮入凡塵,逐仕終生,遺憾不得。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描述李白,這個字無疑是“狂”。年少輕狂是他,一生狂傲是他,因狂而成名是他,因狂而失意也是他。

一、自命不凡,年少輕狂

盛唐時期國力繁盛,士人多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為己揚名立萬,李白也不例外。李白十五歲時已有詩賦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那時候他就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十八歲隱居大匡山(今四川省江油縣內)讀書,此後幾年遊歷蜀中各地,期間謁見渝州刺史李邕。有說李邕為人自負好名,對年輕後進態度頗為輕視,李白對此不滿,在臨別時寫了一首《上李邕》,以示回敬。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詩中他以“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自喻,直白地表現了其自命不凡的心態。同時,對於李邕這樣的大名士,他竟敢指名直斥與之抗禮,一句“畏後生”與“輕年少”,足可見他的銳氣與桀驁。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大鵬是《莊子·逍遙遊》中的神鳥,傳說這隻神鳥其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搖直上,可高達九萬里。在莊子哲學中,它是自由的象徵,是理想的圖騰。

李白常在詩賦中以大鵬自喻,通過對大鵬鳥形象的刻畫與頌揚,毫不掩飾地向世人展現他的遠大理想與宏偉抱負,還有心高氣傲。而其《臨終歌》中所寫的“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雖是與年輕時截然不同的景況與心情,然那自負的心氣卻從未改變,更表達出他對一生未完之志的遺憾與悲愴。

二、恃才傲物,狂妄不羈

我們知道李白雖是一生追逐仕途,但他卻終生未參加科舉考試。按說李唐承隋,科舉之法更臻完備,無論貴胄、寒門,皆可通過科舉入仕,以李白的才情科舉入仕之途應該不難,這比他到處求人舉薦容易多了。那為何李白沒有走常規的科舉道路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說李白是自詡甚高、抱負遠大,想要一鳴驚人、一飛沖天,所以不願走常規之路,不願當小官;還有一說是因其不清不明的家世,過不了政審,所以他不敢赴科舉。無論是哪種原因,最後李白都選擇了“走後門”這條路,然而這條路卻不比科舉之路容易。

照著官場規矩,若要求人辦事,首先肯定要有一個謙遜禮讓的態度。但李白是誰?自詡“謫仙人”,自比大鵬鳥,叫他在一眾人面前虛心謙讓,這麼掉價的事他可做不來。所以結果可想而知,單是那副狂拽炫酷的模樣就夠讓人看不順眼了,那些身居高位、聽慣了阿諛奉承之語的官場中人又怎麼會自找麻煩去舉薦他呢?

"

余光中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相信歷史上沒有多少個文人能如此人一樣,提到盛唐便讓人想到他的名字,沒了他的作品整個詩壇將黯然失色,縱然時光流逝千年,但他依舊活躍在江湖的傳說裡。相信大家已然知曉,此人便是自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

李白一生享譽無數,在詩的國度,他是永不墜落的明月,他是遙不可摘的星辰。他本應是至高無上、不染世俗的仙人,可他卻墮入凡塵,逐仕終生,遺憾不得。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描述李白,這個字無疑是“狂”。年少輕狂是他,一生狂傲是他,因狂而成名是他,因狂而失意也是他。

一、自命不凡,年少輕狂

盛唐時期國力繁盛,士人多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為己揚名立萬,李白也不例外。李白十五歲時已有詩賦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那時候他就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十八歲隱居大匡山(今四川省江油縣內)讀書,此後幾年遊歷蜀中各地,期間謁見渝州刺史李邕。有說李邕為人自負好名,對年輕後進態度頗為輕視,李白對此不滿,在臨別時寫了一首《上李邕》,以示回敬。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詩中他以“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自喻,直白地表現了其自命不凡的心態。同時,對於李邕這樣的大名士,他竟敢指名直斥與之抗禮,一句“畏後生”與“輕年少”,足可見他的銳氣與桀驁。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大鵬是《莊子·逍遙遊》中的神鳥,傳說這隻神鳥其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搖直上,可高達九萬里。在莊子哲學中,它是自由的象徵,是理想的圖騰。

李白常在詩賦中以大鵬自喻,通過對大鵬鳥形象的刻畫與頌揚,毫不掩飾地向世人展現他的遠大理想與宏偉抱負,還有心高氣傲。而其《臨終歌》中所寫的“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雖是與年輕時截然不同的景況與心情,然那自負的心氣卻從未改變,更表達出他對一生未完之志的遺憾與悲愴。

二、恃才傲物,狂妄不羈

我們知道李白雖是一生追逐仕途,但他卻終生未參加科舉考試。按說李唐承隋,科舉之法更臻完備,無論貴胄、寒門,皆可通過科舉入仕,以李白的才情科舉入仕之途應該不難,這比他到處求人舉薦容易多了。那為何李白沒有走常規的科舉道路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說李白是自詡甚高、抱負遠大,想要一鳴驚人、一飛沖天,所以不願走常規之路,不願當小官;還有一說是因其不清不明的家世,過不了政審,所以他不敢赴科舉。無論是哪種原因,最後李白都選擇了“走後門”這條路,然而這條路卻不比科舉之路容易。

照著官場規矩,若要求人辦事,首先肯定要有一個謙遜禮讓的態度。但李白是誰?自詡“謫仙人”,自比大鵬鳥,叫他在一眾人面前虛心謙讓,這麼掉價的事他可做不來。所以結果可想而知,單是那副狂拽炫酷的模樣就夠讓人看不順眼了,那些身居高位、聽慣了阿諛奉承之語的官場中人又怎麼會自找麻煩去舉薦他呢?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三、因狂而成名,因狂而失意

處處碰壁之後,李白終是體會到了入仕之途的不易,連連發出“行路難”的感慨。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是李白三首《行路難》中的一首,詩中他用“冰塞川”、“雪滿山”來象徵自己政治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後面連續兩句“行路難”表達出心中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

不過,儘管道路艱險,他卻並未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始終堅信美好的願景會有到來的那一天,於是發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強音,表現出對人生前途豪邁樂觀的氣概,體現了他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那一面。

"

余光中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相信歷史上沒有多少個文人能如此人一樣,提到盛唐便讓人想到他的名字,沒了他的作品整個詩壇將黯然失色,縱然時光流逝千年,但他依舊活躍在江湖的傳說裡。相信大家已然知曉,此人便是自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

李白一生享譽無數,在詩的國度,他是永不墜落的明月,他是遙不可摘的星辰。他本應是至高無上、不染世俗的仙人,可他卻墮入凡塵,逐仕終生,遺憾不得。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描述李白,這個字無疑是“狂”。年少輕狂是他,一生狂傲是他,因狂而成名是他,因狂而失意也是他。

一、自命不凡,年少輕狂

盛唐時期國力繁盛,士人多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為己揚名立萬,李白也不例外。李白十五歲時已有詩賦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那時候他就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十八歲隱居大匡山(今四川省江油縣內)讀書,此後幾年遊歷蜀中各地,期間謁見渝州刺史李邕。有說李邕為人自負好名,對年輕後進態度頗為輕視,李白對此不滿,在臨別時寫了一首《上李邕》,以示回敬。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詩中他以“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自喻,直白地表現了其自命不凡的心態。同時,對於李邕這樣的大名士,他竟敢指名直斥與之抗禮,一句“畏後生”與“輕年少”,足可見他的銳氣與桀驁。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大鵬是《莊子·逍遙遊》中的神鳥,傳說這隻神鳥其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搖直上,可高達九萬里。在莊子哲學中,它是自由的象徵,是理想的圖騰。

李白常在詩賦中以大鵬自喻,通過對大鵬鳥形象的刻畫與頌揚,毫不掩飾地向世人展現他的遠大理想與宏偉抱負,還有心高氣傲。而其《臨終歌》中所寫的“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雖是與年輕時截然不同的景況與心情,然那自負的心氣卻從未改變,更表達出他對一生未完之志的遺憾與悲愴。

二、恃才傲物,狂妄不羈

我們知道李白雖是一生追逐仕途,但他卻終生未參加科舉考試。按說李唐承隋,科舉之法更臻完備,無論貴胄、寒門,皆可通過科舉入仕,以李白的才情科舉入仕之途應該不難,這比他到處求人舉薦容易多了。那為何李白沒有走常規的科舉道路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說李白是自詡甚高、抱負遠大,想要一鳴驚人、一飛沖天,所以不願走常規之路,不願當小官;還有一說是因其不清不明的家世,過不了政審,所以他不敢赴科舉。無論是哪種原因,最後李白都選擇了“走後門”這條路,然而這條路卻不比科舉之路容易。

照著官場規矩,若要求人辦事,首先肯定要有一個謙遜禮讓的態度。但李白是誰?自詡“謫仙人”,自比大鵬鳥,叫他在一眾人面前虛心謙讓,這麼掉價的事他可做不來。所以結果可想而知,單是那副狂拽炫酷的模樣就夠讓人看不順眼了,那些身居高位、聽慣了阿諛奉承之語的官場中人又怎麼會自找麻煩去舉薦他呢?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三、因狂而成名,因狂而失意

處處碰壁之後,李白終是體會到了入仕之途的不易,連連發出“行路難”的感慨。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是李白三首《行路難》中的一首,詩中他用“冰塞川”、“雪滿山”來象徵自己政治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後面連續兩句“行路難”表達出心中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

不過,儘管道路艱險,他卻並未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始終堅信美好的願景會有到來的那一天,於是發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強音,表現出對人生前途豪邁樂觀的氣概,體現了他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那一面。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或許是碰壁碰多了,終於學會了一點交際之道,李白寫了一首《玉仙真人詞》獻給玉真公主。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

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

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玉真公主是修道之人,所以李白投其所好寫了這首盛讚她的詩,目的便是希望得到她的舉薦,走上政治道路。一句“玉真之仙人”,一句“王母應相逢”,想來真是把玉真公主哄得喜逐顏開吧,所以多年之後真的在玄宗面前誇獎了他。多年辛苦,終於等來玄宗“降輦步迎”,“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

"

余光中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相信歷史上沒有多少個文人能如此人一樣,提到盛唐便讓人想到他的名字,沒了他的作品整個詩壇將黯然失色,縱然時光流逝千年,但他依舊活躍在江湖的傳說裡。相信大家已然知曉,此人便是自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

李白一生享譽無數,在詩的國度,他是永不墜落的明月,他是遙不可摘的星辰。他本應是至高無上、不染世俗的仙人,可他卻墮入凡塵,逐仕終生,遺憾不得。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描述李白,這個字無疑是“狂”。年少輕狂是他,一生狂傲是他,因狂而成名是他,因狂而失意也是他。

一、自命不凡,年少輕狂

盛唐時期國力繁盛,士人多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為己揚名立萬,李白也不例外。李白十五歲時已有詩賦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那時候他就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十八歲隱居大匡山(今四川省江油縣內)讀書,此後幾年遊歷蜀中各地,期間謁見渝州刺史李邕。有說李邕為人自負好名,對年輕後進態度頗為輕視,李白對此不滿,在臨別時寫了一首《上李邕》,以示回敬。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詩中他以“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自喻,直白地表現了其自命不凡的心態。同時,對於李邕這樣的大名士,他竟敢指名直斥與之抗禮,一句“畏後生”與“輕年少”,足可見他的銳氣與桀驁。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大鵬是《莊子·逍遙遊》中的神鳥,傳說這隻神鳥其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搖直上,可高達九萬里。在莊子哲學中,它是自由的象徵,是理想的圖騰。

李白常在詩賦中以大鵬自喻,通過對大鵬鳥形象的刻畫與頌揚,毫不掩飾地向世人展現他的遠大理想與宏偉抱負,還有心高氣傲。而其《臨終歌》中所寫的“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雖是與年輕時截然不同的景況與心情,然那自負的心氣卻從未改變,更表達出他對一生未完之志的遺憾與悲愴。

二、恃才傲物,狂妄不羈

我們知道李白雖是一生追逐仕途,但他卻終生未參加科舉考試。按說李唐承隋,科舉之法更臻完備,無論貴胄、寒門,皆可通過科舉入仕,以李白的才情科舉入仕之途應該不難,這比他到處求人舉薦容易多了。那為何李白沒有走常規的科舉道路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說李白是自詡甚高、抱負遠大,想要一鳴驚人、一飛沖天,所以不願走常規之路,不願當小官;還有一說是因其不清不明的家世,過不了政審,所以他不敢赴科舉。無論是哪種原因,最後李白都選擇了“走後門”這條路,然而這條路卻不比科舉之路容易。

照著官場規矩,若要求人辦事,首先肯定要有一個謙遜禮讓的態度。但李白是誰?自詡“謫仙人”,自比大鵬鳥,叫他在一眾人面前虛心謙讓,這麼掉價的事他可做不來。所以結果可想而知,單是那副狂拽炫酷的模樣就夠讓人看不順眼了,那些身居高位、聽慣了阿諛奉承之語的官場中人又怎麼會自找麻煩去舉薦他呢?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三、因狂而成名,因狂而失意

處處碰壁之後,李白終是體會到了入仕之途的不易,連連發出“行路難”的感慨。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是李白三首《行路難》中的一首,詩中他用“冰塞川”、“雪滿山”來象徵自己政治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後面連續兩句“行路難”表達出心中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

不過,儘管道路艱險,他卻並未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始終堅信美好的願景會有到來的那一天,於是發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強音,表現出對人生前途豪邁樂觀的氣概,體現了他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那一面。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或許是碰壁碰多了,終於學會了一點交際之道,李白寫了一首《玉仙真人詞》獻給玉真公主。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

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

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玉真公主是修道之人,所以李白投其所好寫了這首盛讚她的詩,目的便是希望得到她的舉薦,走上政治道路。一句“玉真之仙人”,一句“王母應相逢”,想來真是把玉真公主哄得喜逐顏開吧,所以多年之後真的在玄宗面前誇獎了他。多年辛苦,終於等來玄宗“降輦步迎”,“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

天才李太白:自負一生,成也在狂,敗也在狂

本想著終於得來大展宏圖的好機遇了,可誰想到頭來只得了個陪侍皇帝左右、寫詩文娛樂的閒散官職。隨著對御用文人生活的日漸厭倦,李白開始以縱酒昏樂來抵抗玄宗對他的不重視,不僅“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竟還讓玉環研墨,力士脫靴,如此狂妄之舉終是招來怨恨讒謗加身、天子疏離的結局。

李白的終不入仕,與他“才大世難容”不無關係,但最關鍵還是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李白性格中最鮮明的特徵便是“狂”,狂到了藐天蔑地、世人皆欲殺的地步。狂妄的性格既能讓他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作品,把他捧上詩壇最頂端,也能瞬間泯滅他的政治理想。終其一生,李白註定了與仕途無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