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大集 丨 這個離北京市區最近的大集 十天能逛四回

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從北京市中心出發,開車沿G104一直向南,出六環繼續向大興區青雲店鎮方向,鎮政府的北側就是青雲店大集的所在地了。逢農曆二、七為大集,四、九為小集,俗話說十天四集,就是十天裡能逛四回,這在京郊的大集裡算是少見的。又因為青雲店大集相較於其他的大集來說算是離北京市區最近的,而且交通方便,場地又大,佔地約200畝,交易品種多,所以不少人都選擇到青雲店大集購買農家自產自銷的新鮮果蔬。這裡濃濃的鄉土氣息,讓有點年紀的人感覺彷彿回到幾十年前,熱鬧的場景是那麼親切。

趕大集 丨 這個離北京市區最近的大集 十天能逛四回

青雲店大集。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攝

果蔬多自產自銷

大集真是不小,有菜蔬瓜果、農副產品、日用品等幾大類。趕集的買家大多都是來自北京、河北等地,周圍的村民就佔了差不多一半。來這裡賣東西的不僅僅是京郊的農民,還有很多是來自河北廊坊甚至天津等地的農民,一個小電動車或者小貨車上的貨品便是這一天的營生。

“白菜便宜賣嘍”“黃瓜八毛!”“龐各莊西瓜兩塊五一斤!”……攤主們的吆喝聲吸引著買家的注意,他們大多賣的是自家種的菜。

賣白菜的李玉梅正在跟客人聊著天:“都是自家地裡種的”,這句話是她在大集上常說的。“您這菜上化肥嗎?”這是客人除了問價之外常要問的。“哪有農藥啊,我們自家種的菜,吃不了拿出來賣點”,李玉梅一臉真誠地回答。稱了菜,她拿出一個皺巴巴的小塑料袋給客人裝上,一看這塑料袋也是家裡平時攢下來的。自家的菜拿出來換點錢,是一種節約過日子的心態,幾塊錢的小買賣,讓雙方都獲得了快樂。

趕大集 丨 這個離北京市區最近的大集 十天能逛四回

粽子葉上市。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攝

買家圖的是新鮮

大集熙來攘往,叫賣聲,討價聲,還價聲,人聲鼎沸,再伴著幾聲狗叫或者是母雞咕咕叫,儼然一首動聽的農村集市交響曲。離端午節不遠了,韓寶民的車前圍滿了人,粽子葉被他一袋袋裝好整齊地擺在車上,原本明碼標價賣6塊錢一斤,但是禁不住周圍的客人講價,“行行行,五塊五塊,都是老熟人了”,韓寶民痛快地說。正在挑粽子葉的王豔告訴記者:“這粽子還是要自己在家包才好吃,放點大棗,又甜又幹淨”,韓寶民勸她多買點,她哈哈一笑,“我才不買那麼多,下個集再來買不就得了,反正你回回都在”。

趕大集 丨 這個離北京市區最近的大集 十天能逛四回

71歲的李根擺攤賣蓮藕。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攝

旁邊賣蓮藕的李根正悠閒地喝著茶,他是安徽人,今年71歲了,記者走到他的攤位前,還沒等問價錢,“ 2塊錢一斤,我這個拿到超市就能賣5塊錢,都是自己種的”。 原來他來北京有二十多年了,就住在青雲店附近,自己承包了池塘。挑蓮藕的客人告訴記者:“這個蓮藕還是細點的好吃,細的嫩”,記者買了3根,只花了6塊錢。李根說:“每次出攤之前我都把蓮藕洗乾淨,怕客人麻煩”。正是因為他的細心,一上午一平板車的蓮藕沒剩幾根了。買了滿滿一小推車東西的李琳也挑了幾根蓮藕準備回家涮火鍋,她告訴記者:“我就住在這附近,每次大集都來,買點菜什麼的,就是圖個新鮮”。

趕大集 丨 這個離北京市區最近的大集 十天能逛四回

沙子營的蔥。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攝

沙子營的蔥好吃

沙子營村是青雲店鎮下的一個村子,這個村子的農民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規模種蔥,而沙子營村的蔥好吃,十里八鄉都知道。所以青雲店大集上有不少都是賣蔥的村民。今年50歲的李玉琴正坐在自己的小三輪上吃著煎餅,車上擺著僅剩的兩捆蔥,“2塊錢一捆”。“這是沙子營的蔥嗎?”路過的客人問。“沒錯,可好吃了,回家蘸醬吃沒跑了。”

要問這沙子營的蔥為什麼這麼好吃?李玉琴說:“沙子營的蔥蔥白長,所以好吃。”記者仔細看了看,果然和平時在超市看到的蔥不太一樣。

趕大集 丨 這個離北京市區最近的大集 十天能逛四回

紫皮蒜。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攝

不光有蔥,還有紫皮蒜。正坐在自己的小貨車上玩手機的趙玉彬一點也不耽誤招攬生意,有客人經過的時候就大聲吆喝“新上的紫蒜啊,7塊錢一捆,20三捆嘞”。趙玉彬告訴來買蒜的客人:“都是自己家裡種的,不好吃不要錢”。記者瞭解到,他從河北開車過來的,早上六點就出門了。家住宣武門的張爺爺正在仔細地挑著蒜,他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專門來趕大集。

一位滿頭白髮正在賣花的奶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她面前擺了十幾盆叫不出名字小花,一看就是自己在家裡種的。“我早上六點就過來了,這個大集快中午就沒了,今天還剩下點花,我準備多待會再走,所有的花都是5塊錢一盆”。劉平奶奶今年81歲,有集的時候就開著三蹦子過來賣花,耳朵有點背的她很喜歡跟客人聊天,有時候聽不清客人說什麼就自己捂著嘴笑。

趕大集 丨 這個離北京市區最近的大集 十天能逛四回

81歲的賣花奶奶。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攝

歷經百年仍繁盛

青雲店大集據說有百年以上歷史,據史料記載,青雲店鎮始於元,建於明,發達於清,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帝王們曾在這裡設立地方行政機構,屯兵屯糧長達500年之久。它經歷了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繁榮與昌盛,這也奠定了如今青雲店大集在北京的地位。

大集到中午就陸續散了,攤主們也都各自回家準備兩天後大集上要賣的東西。而遊客們大都提著東西、拉著小推車往車站走,開車來的則把買的東西塞滿了後備廂。歷經歲月流逝,如今,青雲店大集依舊延續著強大的生命力。

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編輯 張牽 校對 盧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