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習慣性表現正偷偷毀了孩子的未來,父母竟渾然不知

戀愛 服裝 政治 餘老詩家庭教育觀 2019-04-04
一切果皆有因。成年後的不幸,往往是在童年時埋在的。


這3種習慣性表現正偷偷毀了孩子的未來,父母竟渾然不知



曾經有一個震驚中外的”中國留美學生虐待同學案“讓我們唏噓不已。

十餘名中國留美學生將同班同學劉某虐待長達7個小時:

扒光衣服、強迫吃沙、減掉頭髮、用菸頭燙乳頭。

正常人一看,就會覺得這行為是不是有點變態啊?可是,他們的家長作何反應?其中一位不遠萬里飛過去想用賄賂手段私了。

我們只能說,孩子病了,家長病了。

病得不輕!

問題不是偶然間爆發的。如果刨根問底,是哪裡出了差錯呢?

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習以為常的3種表現,正在偷偷毀掉孩子的未來。


01 第一種習慣錯誤:嚇唬

我所知道的父母,好多都以自認為的正確方式教育孩子,他們對此頗感得意。

前幾天逛街。隱隱約約聽到一個孩子的哭聲。

越走越近,發現是個四五歲的男孩子。因為要買玩具,父母不答應,只好哭鬧不止。

那位年輕的爸爸不耐煩地回過頭:”別哭了!這麼大了還哭!“孩子的母親見丈夫的怒威無效,只好指著男孩的鼻子:”還哭是吧?把你扔在這裡,讓要飯的把你帶走。“

這對年輕的父母說完,就往前走。男孩嚇得趕緊追,原來響亮的哭聲硬生生變成了壓抑在嗓子裡的”嗚嗚“聲。

包括我和不少讀者朋友,對這樣的情景一定不陌生。

對!這就是很多父母代代相傳的對待孩子的做法。習以為常,成了家常便飯。

這有什麼問題嗎?很多人會說,都是這樣的呀,有什麼呀?

《執迷》一書中,作者指出了父母這種行為的嚴重危害:

如果父母嚇唬我們、虐待我們或者經常忽略我們,那麼分離的過程就被蓄意擾亂了,我們的自信心和對他人的信任都會受到破壞,更難獨立起來。


這3種習慣性表現正偷偷毀了孩子的未來,父母竟渾然不知


的確,父母之愛的目標是為了讓孩子能正常分離出去,獲得獨立。

但是,孩子如果在沒有在正常所需的尊重、愛、鼓勵和保護下分離出去,就好比是四周懸空走鋼絲,很容易失去平衡。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孩子,在校期間害怕與同學交流,或者一遇到問題就歇斯底里喊叫。

多數老師和同學都不怎麼喜歡他。後來,學校安排一次家訪,我得知這孩子從小多次被”關黑屋“。

他的母親覺得孩子不聽話應該受到懲罰,於是只要孩子犯錯就會被”請“進不開燈的洗手間,直到認錯為止。

有時,父母對孩子的愛與教育,常常會因為無知,適得其反。所以,不是不愛,而是不會愛。


這3種習慣性表現正偷偷毀了孩子的未來,父母竟渾然不知


02 第二種:忽略


忽略,常常與父母的不知不覺相伴左右。換句話說,孩子被忽略,作為父母可能毫無知覺。

《執迷》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案例:

安妮的哥哥是一位小神童,他無論做什麼事都非常完美。可不知為什麼,幾年過後,安妮的哥哥經常與父母發生衝突。

後來,才明白哥哥染上了毒品。安妮的父母為此操碎了心,幾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哥哥身上。

那時安妮還很小,不懂得父母不是有意忽略她。只是覺得自己在父母心中完全不重要。

安妮長大後,成了一名執迷愛戀者——她的男朋友提出要分手時,她砸碎了家裡所有的玻璃,並且威脅要自殺。

在接受心理治療時,安妮自己都不覺得自己的問題源於自己小時候的”被忽略“。因為她覺得自己原生家庭完整。

比無知更可怕的是無覺。

如果父母知道自己不懂,那還有救;可是不覺得自己無知,那就無藥可救。


這3種習慣性表現正偷偷毀了孩子的未來,父母竟渾然不知



03 第三種:否定

我們向來講究謙虛、低調。

沒錯,在競爭激烈、生存環境惡劣的生意場、政治場合或者人心險惡的江湖上,以低調和謙虛求得安全和發展空間,這無可厚非。

但是,任何原則和方法都有適用的範圍。

把低調和謙虛用在壓抑孩子的自信上,就變成了否定。尤其遇到了完美主義傾向的父母,就會變本加厲。

羅伯特的父親就是一個典型。

他對孩童時代羅伯特的表現,從未滿意。羅伯特把書本散放在桌上,他會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為題開展一次講座。

要是成績單沒有達到全部”A“,父親就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開展深刻的思想教育。

甚至打棒球時出現一點失誤,也會搬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喋喋不休,唸叨半天。

羅伯特的內心,充滿羞愧和恥辱感。這導致成年後的羅伯特,對愛情同樣過於理想化,完全不能接受對方分手一類的要求。

當女友想要離開羅伯特,他一怒之下砸了女友的車。

無一例外,經常父母嚇唬、被忽略和被否定的孩子,成年後在戀愛、婚姻、家庭和社交方面,多多少少都遭遇各種不幸。

對此,很多父母一無所知。而且,因為習以為常,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也許還在繼續。

突然想起魯迅先生《狂人日記》種的一句話:

救救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