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含歷史信息,是研究古塔建築的重要資料,湖南省耒陽凌雲塔'

"

凌雲塔又名青麓塔,俗稱青龍塔,位於湖南省耒陽市,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耒陽知縣張應星建。

"

凌雲塔又名青麓塔,俗稱青龍塔,位於湖南省耒陽市,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耒陽知縣張應星建。

蘊含歷史信息,是研究古塔建築的重要資料,湖南省耒陽凌雲塔


凌雲塔為樓閣式磚石塔,坐北朝南,七級八楞,中空,通高29米,置於高0.6米的石臺基上,臺基邊長5.76米。塔各級出簷,簷角飛翹,塔頂置鐵質葫蘆寶瓶,由下至上逐級漸收。第一級塔身以紅砂石構築,底邊長4.3米,簷高4.1米,餘均以青磚砌築。第一級四向闢拱券門,南門門額鐫“雲梯初級”,其餘各級闢3門。同時塔身下面部分施鰲魚、力士、龍、獅、雲氣、卷葉紋等雕飾。塔內沿塔身施夾壁踏步可登各層,外壁闢6個拱券窗。一、二層塔心室平面為四邊形,餘為八邊形;室頂分別為券頂、平頂和穹窿頂。

"

凌雲塔又名青麓塔,俗稱青龍塔,位於湖南省耒陽市,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耒陽知縣張應星建。

蘊含歷史信息,是研究古塔建築的重要資料,湖南省耒陽凌雲塔


凌雲塔為樓閣式磚石塔,坐北朝南,七級八楞,中空,通高29米,置於高0.6米的石臺基上,臺基邊長5.76米。塔各級出簷,簷角飛翹,塔頂置鐵質葫蘆寶瓶,由下至上逐級漸收。第一級塔身以紅砂石構築,底邊長4.3米,簷高4.1米,餘均以青磚砌築。第一級四向闢拱券門,南門門額鐫“雲梯初級”,其餘各級闢3門。同時塔身下面部分施鰲魚、力士、龍、獅、雲氣、卷葉紋等雕飾。塔內沿塔身施夾壁踏步可登各層,外壁闢6個拱券窗。一、二層塔心室平面為四邊形,餘為八邊形;室頂分別為券頂、平頂和穹窿頂。

蘊含歷史信息,是研究古塔建築的重要資料,湖南省耒陽凌雲塔


張應星在耒陽任縣令十四年多,康熙四十八年(1709)四月--雍正元年(1722)六月。在封建社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父母官。十四年中,他做了許多有益於百姓的好事,他踏遍了耒陽的山山水水,瞭解了耒陽的民情風俗,為耒陽的興利革弊積儲了第一手資料。十四年中,興文教,黜陋習;恤民困,除積弊;正人倫,倡孝道;建文廟,修城池;培杜墓,葺龐詞;開鄉道,築石路;修津渠,便商旅;建寶塔,壯風水。用現在的話說,真正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康熙丙申(1716)年,他親自動手主修主纂了《耒陽縣誌》。他在主纂《耒陽縣誌》中瞭解到,一個若大的耒陽縣,又是人文薈萃之處,而在歷朝歷代,雖有舉人進士,竟沒有一個狀元,深表惋惜。

"

凌雲塔又名青麓塔,俗稱青龍塔,位於湖南省耒陽市,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耒陽知縣張應星建。

蘊含歷史信息,是研究古塔建築的重要資料,湖南省耒陽凌雲塔


凌雲塔為樓閣式磚石塔,坐北朝南,七級八楞,中空,通高29米,置於高0.6米的石臺基上,臺基邊長5.76米。塔各級出簷,簷角飛翹,塔頂置鐵質葫蘆寶瓶,由下至上逐級漸收。第一級塔身以紅砂石構築,底邊長4.3米,簷高4.1米,餘均以青磚砌築。第一級四向闢拱券門,南門門額鐫“雲梯初級”,其餘各級闢3門。同時塔身下面部分施鰲魚、力士、龍、獅、雲氣、卷葉紋等雕飾。塔內沿塔身施夾壁踏步可登各層,外壁闢6個拱券窗。一、二層塔心室平面為四邊形,餘為八邊形;室頂分別為券頂、平頂和穹窿頂。

蘊含歷史信息,是研究古塔建築的重要資料,湖南省耒陽凌雲塔


張應星在耒陽任縣令十四年多,康熙四十八年(1709)四月--雍正元年(1722)六月。在封建社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父母官。十四年中,他做了許多有益於百姓的好事,他踏遍了耒陽的山山水水,瞭解了耒陽的民情風俗,為耒陽的興利革弊積儲了第一手資料。十四年中,興文教,黜陋習;恤民困,除積弊;正人倫,倡孝道;建文廟,修城池;培杜墓,葺龐詞;開鄉道,築石路;修津渠,便商旅;建寶塔,壯風水。用現在的話說,真正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康熙丙申(1716)年,他親自動手主修主纂了《耒陽縣誌》。他在主纂《耒陽縣誌》中瞭解到,一個若大的耒陽縣,又是人文薈萃之處,而在歷朝歷代,雖有舉人進士,竟沒有一個狀元,深表惋惜。

蘊含歷史信息,是研究古塔建築的重要資料,湖南省耒陽凌雲塔


張縣令會風水,他察看了耒陽縣城的形勢,東、南、西三方地形均高且雄偉,東北山勢低,耒水自南而北,轉向東北滔滔而去,東北似一操箕口,按風水藏不住才(財)。東北又是縣治的青龍方位。青龍低,地脈不旺。在張縣令的心中遂形成了築一七層高浮屠,壯其地脈。浮屠築何處?康熙五十五年(1716)春,張縣令帶了吏役去青麓山踩址,在荊棘蔓草中得了一石碑,是明朝一姓曾的人留下的,上刻:耒邑欲興,須於此處築塔,以塞洩。張縣令建塔計逐決。

決心下定。張縣令召集了縣邑鄉紳,捐資鳩料,於是年夏動,歷八個月方竣工。竣工拆架的次日晨,塔頂的鐵葫蘆掉了下來,塔身歪斜閃裂,兩天後即全部倒了,一時謠傳四起。有的說,建塔處是一條青龍,塔建在青龍腰上,塔把青龍壓痛,青龍一翻身,把塔給翻倒了。有的說,塔建好的當天晚上,恰是雷公婆當值,巡察人間,塔高突兀,擋了他(她)的路。雷公雷婆發怒,一個閃電,一個雷轟,就把塔給炸倒了。還有一說法,上古時,耒陽有一民謠:"耒陽耒陽,周圍城牆,兒孫智慧,代代侯王。"

被從這裡路過的申公豹聽了,施展妖法,把東北的山壓低了三丈三尺,變成了操箕口,並把謠歌改成:"耒陽耒陽,三面城牆,東北低矮,流水精光。"

張縣令為恢復耒陽"四面城牆"之說,建其塔,山川始其聳其拔,風雲憎其突兀,奏明玉帝,玉帝在昏睡中倒下聖旨:派風伯雲師推倒此塔。百十種不一的說法,終究塔是倒了,這是事實。

張縣令是一個咬定青山不鬆勁的人。他認定一個理,既有所異,定有所靈,便一定做對了。他棄前功而圖後效,復為之區畫,復為購料,復為集資,又在原址重建。

重建塔時,傳說張縣令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在塔基中心挖了一口三丈三尺深的井,在井裡燒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本經書。俗說:一字值千金(斤)。一本有多少字,九千九百九十九本書裡有多少字,有多重,無法計算。張縣令說:這樣就可以把青龍壓住,青龍再也不能翻身了。第二件,是塔的八個屋角上也挖了八個一丈八尺八寸的圓井,每個井裡填了三石三鬥繡花針。張縣令說是塔腳千萬鐵根,風吹雷打穩不動搖。這些傳說不可信,但是可以肯定,張縣令吸取了前次的教訓,重建時,基腳下得更紮實。張縣令與全體主事者不憚寒暑,不計所值,不私錙銖,期年而工再峻。據傳,竣工後風伯雲師又將建塔情況上奏玉皇,玉皇不信,親自查看後,傳諭說:建塔以振脈氣,壯一方文風,此塔與天同壽。此塔至今已近300年,仍挺拔巍峨如昔,雄姿不減當年。

1956年列為耒陽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重修。凌雲塔是湖南省基本保持了原狀的為數不多的年代較早的古塔之一,蘊含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是研究我國古塔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