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這個年齡段,雙腿才會定型!學會這樣做效果更好

佝僂病 關節炎 腫瘤 育兒每日推送 2019-07-10

到了7歲左右,寶寶的腿才定型。之前的“O形腿”,不用太擔心。

在兒保門診,八成新媽媽都問過這樣的問題:“我家寶寶好像是O形腿?”“不會是佝僂病吧?”

其實,絕大多數寶寶,出生時腿都是“O”形的,與疾病無關。

寶寶到這個年齡段,雙腿才會定型!學會這樣做效果更好

O形腿,與生俱來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都是蜷縮在媽媽子宮裡的,雙腿呈盤縮狀,類似打坐的體式。出生以後一聲大哭,才開始有了無限活動的空間:蜷縮的脊椎開始舒展,四肢開始揮動……

但是,寶寶在能自主移動之前,關節都是“未打磨”的狀態,所以,腿呈“O”形外展。

等寶寶在8月齡前後會爬了,髖部以及大腿得到鍛鍊,外展才開始減少;再到寶寶1歲前後,能站立起來行走時,外展再次得到糾正。但腿型還未就此“定型”。

隨著寶寶活動量的增加,在3歲左右,寶寶的腿看起來有點“X”形,最後到了7歲左右,寶寶的腿才真的定型。

這個過程,寶寶腿型的生理變化迷惑了不少家長。

寶寶到這個年齡段,雙腿才會定型!學會這樣做效果更好

寶寶的腿正常嗎

寶寶的腿不直,往往只是不好看,到一定程度才需要排除是病。

通常來說,寶寶站立雙腳並在一起時,兩膝關節間距大於6釐米或者兩腳踝間距大於8釐米時是需要治療的。常見的病因有佝僂病、關節炎、感染、腫瘤、膝關節板發育異常等。多爬勤走,養成直腿娃

腿直不只是好看還好使。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寶寶的腿更直呢?

有,很簡單,每個寶寶都可以做到哦——

●多爬,能爬少坐

寶寶通過多爬,可以非常好地協調全身平衡,促進脊柱生理彎曲生成,加強髖關節與大腿骨的吻合度,為大直腿打好基礎。所以說,在寶寶學走這個事上,不必心切,寶寶充分爬行後,自然會過渡到學步階段。

寶寶到這個年齡段,雙腿才會定型!學會這樣做效果更好

●勤走

待寶寶能站立後,膝關節與踝關節的鍛鍊就開始了。多行走,鍛鍊多關節的連貫性,進而形成協調的腿部肌肉,這是養成大直腿的第二步。

●赤腳

赤腳行走有利於寶寶腳底腳弓發育,形成三角受力平衡。過早穿鞋,反而不利於腳底形成天然的緩衝能力。如考慮衛生或保暖需要,可穿襪子。

●別過早用學步車

在寶寶還不能站立行走時,別把他硬塞到學步車上“行走”。

因為這時候,膝關節跟踝關節還沒跟大腿形成很好的連接,過度鍛鍊小腿以下的關節肌肉,反而導致腿部肌肉不協調。

至少要在孩子能自行站立以後,再用學步車,且不能長時間使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