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可唯有一樣東西,馬旭是從不節儉的,那就是書。

“買書我捨得,只要有好書,我想辦法買了,多少錢也買。”

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這是她始終堅持的信念。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可唯有一樣東西,馬旭是從不節儉的,那就是書。

“買書我捨得,只要有好書,我想辦法買了,多少錢也買。”

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這是她始終堅持的信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少年時代的勤學苦練,使她從一名普通的醫務兵變成一名優秀的外科軍醫;中年時期的刻苦專研,使她從退休軍人變成中國軍隊裡的“居里夫人”。

78歲,本來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年紀,馬旭卻萌生了讀研的念頭。在她的內心,對知識的渴求永遠熱烈。

生命於她而言,就是永不停歇地奔跑。

經過不懈的努力,馬旭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錄取,成為學校裡年齡最大的研究生。

第一天去上課,走近教室的那一剎那,年輕的孩子們都驚呆了,頻頻看向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覺得不可思議。她卻不以為然,全程目不斜視,只是盯著黑板和書本,一心撲向知識的殿堂。

三年學習結束,許多科目馬旭都考出了優秀的成績,唯獨日語沒有合格。學日語很難,她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背。於是,她在桌子邊、牆上、床頭都貼上日語單詞,隨時隨地背誦。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可唯有一樣東西,馬旭是從不節儉的,那就是書。

“買書我捨得,只要有好書,我想辦法買了,多少錢也買。”

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這是她始終堅持的信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少年時代的勤學苦練,使她從一名普通的醫務兵變成一名優秀的外科軍醫;中年時期的刻苦專研,使她從退休軍人變成中國軍隊裡的“居里夫人”。

78歲,本來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年紀,馬旭卻萌生了讀研的念頭。在她的內心,對知識的渴求永遠熱烈。

生命於她而言,就是永不停歇地奔跑。

經過不懈的努力,馬旭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錄取,成為學校裡年齡最大的研究生。

第一天去上課,走近教室的那一剎那,年輕的孩子們都驚呆了,頻頻看向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覺得不可思議。她卻不以為然,全程目不斜視,只是盯著黑板和書本,一心撲向知識的殿堂。

三年學習結束,許多科目馬旭都考出了優秀的成績,唯獨日語沒有合格。學日語很難,她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背。於是,她在桌子邊、牆上、床頭都貼上日語單詞,隨時隨地背誦。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貼在牆上的日語單詞


“有人覺得我們日子過得很苦,有人覺得我們太摳門了,但我覺得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

這些年來,她不覺苦,也不覺清貧。

外在的物質條件非她此生所求,所以常人眼中的苦,在她看來,反倒是樂;而常人眼中的樂,於她而言,反倒是負累。

幾十年來,點滴的積蓄,終匯成江河。畢生的節儉,也只是為了這一次的奢侈。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可唯有一樣東西,馬旭是從不節儉的,那就是書。

“買書我捨得,只要有好書,我想辦法買了,多少錢也買。”

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這是她始終堅持的信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少年時代的勤學苦練,使她從一名普通的醫務兵變成一名優秀的外科軍醫;中年時期的刻苦專研,使她從退休軍人變成中國軍隊裡的“居里夫人”。

78歲,本來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年紀,馬旭卻萌生了讀研的念頭。在她的內心,對知識的渴求永遠熱烈。

生命於她而言,就是永不停歇地奔跑。

經過不懈的努力,馬旭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錄取,成為學校裡年齡最大的研究生。

第一天去上課,走近教室的那一剎那,年輕的孩子們都驚呆了,頻頻看向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覺得不可思議。她卻不以為然,全程目不斜視,只是盯著黑板和書本,一心撲向知識的殿堂。

三年學習結束,許多科目馬旭都考出了優秀的成績,唯獨日語沒有合格。學日語很難,她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背。於是,她在桌子邊、牆上、床頭都貼上日語單詞,隨時隨地背誦。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貼在牆上的日語單詞


“有人覺得我們日子過得很苦,有人覺得我們太摳門了,但我覺得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

這些年來,她不覺苦,也不覺清貧。

外在的物質條件非她此生所求,所以常人眼中的苦,在她看來,反倒是樂;而常人眼中的樂,於她而言,反倒是負累。

幾十年來,點滴的積蓄,終匯成江河。畢生的節儉,也只是為了這一次的奢侈。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如今,馬旭和老伴最愛做的事,就是去部隊看年輕的戰士打拳。看到興奮處,她也會跟著比劃兩下。這套拳,她打了幾十年,已經長在了她的身體裡。

年輕的戰士時常能看到這樣一處風景:兩個老人坐在樹下,細碎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的身上,映照著他們的臉龐,老人看著訓練場上那些挺拔的身影,腦海裡都是他們當年的模樣。

往昔的崢嶸歲月,一一在眼前浮現。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可唯有一樣東西,馬旭是從不節儉的,那就是書。

“買書我捨得,只要有好書,我想辦法買了,多少錢也買。”

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這是她始終堅持的信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少年時代的勤學苦練,使她從一名普通的醫務兵變成一名優秀的外科軍醫;中年時期的刻苦專研,使她從退休軍人變成中國軍隊裡的“居里夫人”。

78歲,本來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年紀,馬旭卻萌生了讀研的念頭。在她的內心,對知識的渴求永遠熱烈。

生命於她而言,就是永不停歇地奔跑。

經過不懈的努力,馬旭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錄取,成為學校裡年齡最大的研究生。

第一天去上課,走近教室的那一剎那,年輕的孩子們都驚呆了,頻頻看向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覺得不可思議。她卻不以為然,全程目不斜視,只是盯著黑板和書本,一心撲向知識的殿堂。

三年學習結束,許多科目馬旭都考出了優秀的成績,唯獨日語沒有合格。學日語很難,她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背。於是,她在桌子邊、牆上、床頭都貼上日語單詞,隨時隨地背誦。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貼在牆上的日語單詞


“有人覺得我們日子過得很苦,有人覺得我們太摳門了,但我覺得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

這些年來,她不覺苦,也不覺清貧。

外在的物質條件非她此生所求,所以常人眼中的苦,在她看來,反倒是樂;而常人眼中的樂,於她而言,反倒是負累。

幾十年來,點滴的積蓄,終匯成江河。畢生的節儉,也只是為了這一次的奢侈。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如今,馬旭和老伴最愛做的事,就是去部隊看年輕的戰士打拳。看到興奮處,她也會跟著比劃兩下。這套拳,她打了幾十年,已經長在了她的身體裡。

年輕的戰士時常能看到這樣一處風景:兩個老人坐在樹下,細碎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的身上,映照著他們的臉龐,老人看著訓練場上那些挺拔的身影,腦海裡都是他們當年的模樣。

往昔的崢嶸歲月,一一在眼前浮現。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十幾歲離開家鄉來到部隊,從此,部隊便成了她的第二故鄉。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可唯有一樣東西,馬旭是從不節儉的,那就是書。

“買書我捨得,只要有好書,我想辦法買了,多少錢也買。”

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這是她始終堅持的信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少年時代的勤學苦練,使她從一名普通的醫務兵變成一名優秀的外科軍醫;中年時期的刻苦專研,使她從退休軍人變成中國軍隊裡的“居里夫人”。

78歲,本來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年紀,馬旭卻萌生了讀研的念頭。在她的內心,對知識的渴求永遠熱烈。

生命於她而言,就是永不停歇地奔跑。

經過不懈的努力,馬旭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錄取,成為學校裡年齡最大的研究生。

第一天去上課,走近教室的那一剎那,年輕的孩子們都驚呆了,頻頻看向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覺得不可思議。她卻不以為然,全程目不斜視,只是盯著黑板和書本,一心撲向知識的殿堂。

三年學習結束,許多科目馬旭都考出了優秀的成績,唯獨日語沒有合格。學日語很難,她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背。於是,她在桌子邊、牆上、床頭都貼上日語單詞,隨時隨地背誦。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貼在牆上的日語單詞


“有人覺得我們日子過得很苦,有人覺得我們太摳門了,但我覺得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

這些年來,她不覺苦,也不覺清貧。

外在的物質條件非她此生所求,所以常人眼中的苦,在她看來,反倒是樂;而常人眼中的樂,於她而言,反倒是負累。

幾十年來,點滴的積蓄,終匯成江河。畢生的節儉,也只是為了這一次的奢侈。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如今,馬旭和老伴最愛做的事,就是去部隊看年輕的戰士打拳。看到興奮處,她也會跟著比劃兩下。這套拳,她打了幾十年,已經長在了她的身體裡。

年輕的戰士時常能看到這樣一處風景:兩個老人坐在樹下,細碎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的身上,映照著他們的臉龐,老人看著訓練場上那些挺拔的身影,腦海裡都是他們當年的模樣。

往昔的崢嶸歲月,一一在眼前浮現。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十幾歲離開家鄉來到部隊,從此,部隊便成了她的第二故鄉。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小時候,她聽母親講英雄故事,聽著聽著,思緒就飛向了遠方。心裡懷揣著一份沉甸甸的憧憬,總有一天,她也能成為故事裡的英雄。這樣想著,再苦的日子,似乎也甜絲絲的。

後來,她用自己的一生來踐行她的理想,活成了故事裡的英雄。更難得的是,年歲漸長,她的那顆赤子之心卻永葆青春,不減熱血。

八十六歲了,她的眼睛依然澄澈明亮,未染纖塵。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可唯有一樣東西,馬旭是從不節儉的,那就是書。

“買書我捨得,只要有好書,我想辦法買了,多少錢也買。”

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這是她始終堅持的信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少年時代的勤學苦練,使她從一名普通的醫務兵變成一名優秀的外科軍醫;中年時期的刻苦專研,使她從退休軍人變成中國軍隊裡的“居里夫人”。

78歲,本來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年紀,馬旭卻萌生了讀研的念頭。在她的內心,對知識的渴求永遠熱烈。

生命於她而言,就是永不停歇地奔跑。

經過不懈的努力,馬旭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錄取,成為學校裡年齡最大的研究生。

第一天去上課,走近教室的那一剎那,年輕的孩子們都驚呆了,頻頻看向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覺得不可思議。她卻不以為然,全程目不斜視,只是盯著黑板和書本,一心撲向知識的殿堂。

三年學習結束,許多科目馬旭都考出了優秀的成績,唯獨日語沒有合格。學日語很難,她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背。於是,她在桌子邊、牆上、床頭都貼上日語單詞,隨時隨地背誦。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貼在牆上的日語單詞


“有人覺得我們日子過得很苦,有人覺得我們太摳門了,但我覺得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

這些年來,她不覺苦,也不覺清貧。

外在的物質條件非她此生所求,所以常人眼中的苦,在她看來,反倒是樂;而常人眼中的樂,於她而言,反倒是負累。

幾十年來,點滴的積蓄,終匯成江河。畢生的節儉,也只是為了這一次的奢侈。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如今,馬旭和老伴最愛做的事,就是去部隊看年輕的戰士打拳。看到興奮處,她也會跟著比劃兩下。這套拳,她打了幾十年,已經長在了她的身體裡。

年輕的戰士時常能看到這樣一處風景:兩個老人坐在樹下,細碎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的身上,映照著他們的臉龐,老人看著訓練場上那些挺拔的身影,腦海裡都是他們當年的模樣。

往昔的崢嶸歲月,一一在眼前浮現。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十幾歲離開家鄉來到部隊,從此,部隊便成了她的第二故鄉。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小時候,她聽母親講英雄故事,聽著聽著,思緒就飛向了遠方。心裡懷揣著一份沉甸甸的憧憬,總有一天,她也能成為故事裡的英雄。這樣想著,再苦的日子,似乎也甜絲絲的。

後來,她用自己的一生來踐行她的理想,活成了故事裡的英雄。更難得的是,年歲漸長,她的那顆赤子之心卻永葆青春,不減熱血。

八十六歲了,她的眼睛依然澄澈明亮,未染纖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因為內心足夠富足,所以從不為外界的浮華所動。把金錢名利看得雲淡風輕,不爭、不謀、不裝,安貧且樂道,把平凡的日子過成了詩。

到了耄耋之年,還懷揣著夢想。她說想要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便一直堅持做醫學研究。

問及捐款1000萬的原因,她只說:“我聽說家鄉教育沒錢,孩子們需要,我這有錢,我就捐了。”

當人們紛紛感慨捐款金額巨大之時,她也只是說,不多不多,我看電視上的大商人都捐一億呢!

她說這段話的時候,像個涉世未深的孩子,眼裡一派天真。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可唯有一樣東西,馬旭是從不節儉的,那就是書。

“買書我捨得,只要有好書,我想辦法買了,多少錢也買。”

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這是她始終堅持的信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少年時代的勤學苦練,使她從一名普通的醫務兵變成一名優秀的外科軍醫;中年時期的刻苦專研,使她從退休軍人變成中國軍隊裡的“居里夫人”。

78歲,本來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年紀,馬旭卻萌生了讀研的念頭。在她的內心,對知識的渴求永遠熱烈。

生命於她而言,就是永不停歇地奔跑。

經過不懈的努力,馬旭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錄取,成為學校裡年齡最大的研究生。

第一天去上課,走近教室的那一剎那,年輕的孩子們都驚呆了,頻頻看向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覺得不可思議。她卻不以為然,全程目不斜視,只是盯著黑板和書本,一心撲向知識的殿堂。

三年學習結束,許多科目馬旭都考出了優秀的成績,唯獨日語沒有合格。學日語很難,她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背。於是,她在桌子邊、牆上、床頭都貼上日語單詞,隨時隨地背誦。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貼在牆上的日語單詞


“有人覺得我們日子過得很苦,有人覺得我們太摳門了,但我覺得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

這些年來,她不覺苦,也不覺清貧。

外在的物質條件非她此生所求,所以常人眼中的苦,在她看來,反倒是樂;而常人眼中的樂,於她而言,反倒是負累。

幾十年來,點滴的積蓄,終匯成江河。畢生的節儉,也只是為了這一次的奢侈。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如今,馬旭和老伴最愛做的事,就是去部隊看年輕的戰士打拳。看到興奮處,她也會跟著比劃兩下。這套拳,她打了幾十年,已經長在了她的身體裡。

年輕的戰士時常能看到這樣一處風景:兩個老人坐在樹下,細碎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的身上,映照著他們的臉龐,老人看著訓練場上那些挺拔的身影,腦海裡都是他們當年的模樣。

往昔的崢嶸歲月,一一在眼前浮現。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十幾歲離開家鄉來到部隊,從此,部隊便成了她的第二故鄉。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小時候,她聽母親講英雄故事,聽著聽著,思緒就飛向了遠方。心裡懷揣著一份沉甸甸的憧憬,總有一天,她也能成為故事裡的英雄。這樣想著,再苦的日子,似乎也甜絲絲的。

後來,她用自己的一生來踐行她的理想,活成了故事裡的英雄。更難得的是,年歲漸長,她的那顆赤子之心卻永葆青春,不減熱血。

八十六歲了,她的眼睛依然澄澈明亮,未染纖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因為內心足夠富足,所以從不為外界的浮華所動。把金錢名利看得雲淡風輕,不爭、不謀、不裝,安貧且樂道,把平凡的日子過成了詩。

到了耄耋之年,還懷揣著夢想。她說想要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便一直堅持做醫學研究。

問及捐款1000萬的原因,她只說:“我聽說家鄉教育沒錢,孩子們需要,我這有錢,我就捐了。”

當人們紛紛感慨捐款金額巨大之時,她也只是說,不多不多,我看電視上的大商人都捐一億呢!

她說這段話的時候,像個涉世未深的孩子,眼裡一派天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這個世界變得如此之快,她卻還像是活在那個傳統的年代。一簞食,一瓢飲,一本書,就足夠讓她快樂且富足。

經歷了山河破碎,人世動盪,在她的臉上,你卻看不到滄桑。

歲月只蹉跎了她的容顏,卻無法摧毀她內心的力量。


"

作者:雲山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時隔71年,馬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唸的故鄉。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不絕,卻載不動她一生的鄉愁。

“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說完,淚水就模糊了她的雙眼。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恍然間,時光帶她回到了遙遠的71年前,那個揹著行囊、扎著小辮兒的十四歲姑娘,就站在江的那頭。

她要去遠行,她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再一次望了一眼松花江的綿綿江水,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時的她一定沒有想到,再歸來時,已雪染白頭。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從這裡緩緩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的兒女。

1933年初春,當松花江的江水開始融化,青草剛剛冒出新芽,在這片土地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裡,馬旭呱呱墜地。

父親早逝,馬旭和弟弟、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母親卻自學認字,靠著說書將她和弟弟養大。

年幼時,愛聽母親說書,楊家將、岳飛、花木蘭......那些英姿颯爽的英雄,通過母親生動的講述,像是穿越了幾個世紀,在她的腦海中一一鮮活起來。久而久之,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紮了根。

那時,東北已被日本完全佔領,一家三口在日偽的統治下艱難度日。風雨飄搖,亂世為人,死亡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日本人的尖刀寒冷刺骨,隔老遠她就能聞到那股血腥味。她就在這樣的味道里,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二年。

小小年紀,馬旭就已經體會到亡國的悲涼。“沒有國就沒有家,更別說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領悟,有點殘忍,卻讓她快速長大。

於是,在許多女孩渴望遇見一個英雄的年紀,馬旭卻想要成為一個英雄。

1947年,年僅14歲的馬旭背起行囊,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家鄉,踏上了行軍入伍的道路,也開啟了她的漫漫英雄路。

在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半年後,她成為了一名醫務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那時的她,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可到底年少,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懷了幾分忐忑。

每個醫務兵,會分一套骨頭架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她害怕,總覺得那骨架是會說話的。某日,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響動,嚇得她倉皇而逃。指導員跑出來問發生何事,她不好意思,慌忙掩飾,說自己也不知道。

後來想想,實在是太糗了。

從那時起,馬旭一邊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一邊孜孜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做研究。她那股廢寢忘食、求知若渴的勁兒,終於使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就這樣,馬旭在軍隊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活,養成了她堅韌的性格,讓她像野草一樣頑強生長,不懼風沙。

也是在軍中,她遇到了同是軍醫的丈夫顏學庸,兩人攜手相伴,一起走過了五十六個春秋。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年輕時的馬旭與丈夫顏學庸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1961年,28歲的馬旭被分配到空降兵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當時,空降部隊僅有兩名女兵,馬旭是其中之一。

當時,女兵不被允許跳傘。馬旭卻認為,作為軍醫,她必須和戰士們一起,戰士們受傷、生病,要第一時間治療。所以,部隊到哪裡,她的責任就跟到哪兒。

可是,當時的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體重只有七十斤,均沒有達到跳傘訓練的大綱要求。她向上級申請訓練,卻屢屢被駁回。

有一次,師長被她磨得煩了,拿了兩個蘋果塞到她手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馬啊,你太瘦了,先把身體養好吧。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沒法參加集體訓練,馬旭便自己想辦法訓練。她用一週的時間,在自己宿舍裡挖了一個三尺深的大坑,填滿沙子。白天,她觀察戰士們訓練時的動作,晚上,她便用兩張桌子、兩把椅子搭成臺子練習跳傘。

每天晚上,她都要練習500次。有時候累了,跳了一會兒睡著了,半夜醒了,她便又接著跳,直到跳滿500次為止。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每一次跳躍,都是生命的舞動。

就這樣,偷偷練了半年,馬旭覺得自己已經符合要求,便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申請成為一名合格的傘兵。

主管訓練的領導拗不過她,便當著所有訓練戰士的面說,如果你跳得比我們的戰士好,就能上;跳得比他們差,就別再提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一連三次,完美落地,一氣呵成,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折服了。就這樣,馬旭獲得了和男兵一起訓練的資格,成為了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

時至今日,86歲的馬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跳傘經歷,依然激動。“在無際的天空裡,我覺得我好英雄啊!”

鏡頭裡,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跳傘訓練中的馬旭


時間呼嘯而過,馬旭頭上的青絲漸漸換了白髮,一晃就到了八十年代。夫婦兩人雙雙退休,卻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搞起了科研。

空降兵跳傘著陸的瞬間,強大的衝擊力容易造成士兵腰部或踝部的骨折。幾十年來,馬旭在部隊裡見過太多士兵受傷的案例,不知從何時起,這便成為縈繞在她心裡的一個結,久久不散。

一定要把這個結解開!她默默在心裡起了誓。

在那間狹小的屋子裡,馬旭夫婦日日夜夜地查閱資料、潛心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終於發明出了衝氣護踝,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夫婦兩人再接再厲,一個又一個專利在他們手下誕生,其中“單兵高原供氧背心”的發明,更是創造了世界空降史記錄。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夫婦獲得的專利證書


幾十年間,夫婦倆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所獲得的稿費和專利費用,成為日後夫婦倆1000萬捐款的一部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雖然沒有孩子,但幾十年來,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醫學和科研便是他們的孩子。常人看來或許略有遺憾,但這是他們的選擇。

“懷孕一年,餵奶三年,戰士們怎麼辦?”

馬旭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陷入無邊的愁緒。最終,她決定不要孩子。

在那個年代,馬旭的思想可謂超前,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的丈夫。對於妻子的決定,他表示全力支持。

這一支持,就是一輩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就這樣,兩人平凡且充實地生活著。闢一方土地,種菜、研究、治病救人,不為外物所動,不被凡世所擾。在這個世界上,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兩位老人的存在。

直到2018年9月13日,一條新聞刷屏網絡:八旬老人慾轉賬百萬,銀行工作人員疑其被騙。

那天一早,一對老人來到銀行,打算將自己賬戶裡的300萬轉入木蘭縣的一個賬戶。工作人員一聽到這個鉅額數字,第一反應竟是老太太被騙了。後來,幾經波折,甚至叫來了警察,才解開誤會。

新聞中的老人,便是馬旭夫婦。

原來,馬旭夫婦要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給家鄉木蘭縣,用於教育和公益事業。捐款分兩次轉出,一次300萬,一次700萬,總計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彼時,在武漢市遠郊區黃陂村,有一個破舊的院子,低矮的紅色磚房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屋前是一片菜地,這便是兩位老人生活的地方。

自行醫伊始,兩人便住在這裡。後來部隊分房,因擔憂以往的病人找不到他們,便還是繼續在這裡住著。

一住,就住了大半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經過歲月的洗禮,屋內的牆皮已大塊大塊地掉落、開裂,顯得極其衰敗。

屋子裡,沒有過多的傢俱,最顯眼的,是滿滿一面牆的書籍、報刊、雜誌,堆滿了起居室的床頭,以及他們最寬敞的一間屋子。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在村民眼中,馬旭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就連買菜,也會為了幾毛錢而爭論。

幾塊錢買來的鞋子,她穿了好多年,脫膠了,她便買來膠水粘好,繼續穿。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睡覺的床,是用最簡單的木板搭起來的。

有人問,為什麼不買一張舒服的床?

她回答,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舒服了。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家裡沒有衣櫃,夫婦倆的衣服就掛在屋內的一個架子上,寥寥數件。

來者見了,為她心酸。馬旭卻說,夠了夠了,多了也是浪費。

她已經幾十年未買過新衣服了,舊的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她還能繼續穿。

最愛的,永遠是部隊發的迷彩服。她穿在身上,就像她永不褪色的英雄夢。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可唯有一樣東西,馬旭是從不節儉的,那就是書。

“買書我捨得,只要有好書,我想辦法買了,多少錢也買。”

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這是她始終堅持的信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少年時代的勤學苦練,使她從一名普通的醫務兵變成一名優秀的外科軍醫;中年時期的刻苦專研,使她從退休軍人變成中國軍隊裡的“居里夫人”。

78歲,本來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年紀,馬旭卻萌生了讀研的念頭。在她的內心,對知識的渴求永遠熱烈。

生命於她而言,就是永不停歇地奔跑。

經過不懈的努力,馬旭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錄取,成為學校裡年齡最大的研究生。

第一天去上課,走近教室的那一剎那,年輕的孩子們都驚呆了,頻頻看向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覺得不可思議。她卻不以為然,全程目不斜視,只是盯著黑板和書本,一心撲向知識的殿堂。

三年學習結束,許多科目馬旭都考出了優秀的成績,唯獨日語沒有合格。學日語很難,她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背。於是,她在桌子邊、牆上、床頭都貼上日語單詞,隨時隨地背誦。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馬旭貼在牆上的日語單詞


“有人覺得我們日子過得很苦,有人覺得我們太摳門了,但我覺得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

這些年來,她不覺苦,也不覺清貧。

外在的物質條件非她此生所求,所以常人眼中的苦,在她看來,反倒是樂;而常人眼中的樂,於她而言,反倒是負累。

幾十年來,點滴的積蓄,終匯成江河。畢生的節儉,也只是為了這一次的奢侈。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如今,馬旭和老伴最愛做的事,就是去部隊看年輕的戰士打拳。看到興奮處,她也會跟著比劃兩下。這套拳,她打了幾十年,已經長在了她的身體裡。

年輕的戰士時常能看到這樣一處風景:兩個老人坐在樹下,細碎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的身上,映照著他們的臉龐,老人看著訓練場上那些挺拔的身影,腦海裡都是他們當年的模樣。

往昔的崢嶸歲月,一一在眼前浮現。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十幾歲離開家鄉來到部隊,從此,部隊便成了她的第二故鄉。

世間哪個女子不愛花紅柳綠的衣裳,她卻覺得身上的這身軍裝,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衣裳。那一針一線,縫的是她的夢想,她的青春歲月,她此生的血淚,她愛了一生的國和民。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小時候,她聽母親講英雄故事,聽著聽著,思緒就飛向了遠方。心裡懷揣著一份沉甸甸的憧憬,總有一天,她也能成為故事裡的英雄。這樣想著,再苦的日子,似乎也甜絲絲的。

後來,她用自己的一生來踐行她的理想,活成了故事裡的英雄。更難得的是,年歲漸長,她的那顆赤子之心卻永葆青春,不減熱血。

八十六歲了,她的眼睛依然澄澈明亮,未染纖塵。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因為內心足夠富足,所以從不為外界的浮華所動。把金錢名利看得雲淡風輕,不爭、不謀、不裝,安貧且樂道,把平凡的日子過成了詩。

到了耄耋之年,還懷揣著夢想。她說想要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便一直堅持做醫學研究。

問及捐款1000萬的原因,她只說:“我聽說家鄉教育沒錢,孩子們需要,我這有錢,我就捐了。”

當人們紛紛感慨捐款金額巨大之時,她也只是說,不多不多,我看電視上的大商人都捐一億呢!

她說這段話的時候,像個涉世未深的孩子,眼裡一派天真。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這個世界變得如此之快,她卻還像是活在那個傳統的年代。一簞食,一瓢飲,一本書,就足夠讓她快樂且富足。

經歷了山河破碎,人世動盪,在她的臉上,你卻看不到滄桑。

歲月只蹉跎了她的容顏,卻無法摧毀她內心的力量。


中國女傘兵的傳奇一生:14歲離家參軍,78歲考研,85歲捐光1000萬



2019年的夏天,馬旭終於回到了闊別71年的故鄉。

時光改變了一切,房屋變了,街道變了,村頭的老樹,葉子也換了一茬又一茬。

親人早已離世,唯有兒時的記憶還依稀殘存。松花江的江水滔滔,一邊述說歲月的悠悠往事,一邊迎接這個穿過槍林彈雨、九死一生回家的孩子。

曾經的少女笑靨如花,如今的歸人滿頭白髮。看著這位回家的女兒,松花江也似乎開始嗚咽,把眼淚匯成一江水,流向蒼茫的遠方……

那是她愛了一生的國,那是她念了一世的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