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在清宮八大疑案中,其中與雍正有關的就有三個,包括了“雍正繼位之謎”,“雍正死因之謎”以及“乾隆身世之謎”。

這其中,影響力最大,也是爭論最大的就是“雍正繼位之謎”,雍正到底是繼位的,還是篡位的,直到今天,仍然是史學界不斷爭論的焦點所在。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雍正的繼位問題上,歷來有三種說法,即“遵詔繼位說”、“矯詔篡位說”以及“無詔奪位說”,其核心關鍵點,就是康熙的傳位詔書。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康熙的遺詔,一直都有,現在最具權威價值、並且為史學界廣泛認可的康熙遺詔有兩份,一份存於北京,另一份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兩份遺詔都是由滿文部分和漢文部分組成。

兩份遺詔的漢文部分是一樣的,其中最為關鍵的內容,康熙傳位安排也都是這樣描述的: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民間一直流傳著雍正是通過修改康熙的傳位詔書,奪取原本屬於十四阿哥,也就是自己同父同母親弟弟胤禎(雍正即位後更名為“允禵”)的皇位,有這個可能麼?

至少從漢文的版本上面來說,是絕對不可能的。

理由一,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清代用的是繁體字,“於”並不是現在的寫法,而是用的“於”,不是加兩筆就能改掉的,因而不能從“十”到“於”完成改詔篡位的;

理由二,我們現在受清宮劇影響,都叫幾阿哥、幾阿哥的,但是官方的稱呼,都是皇多少子,比如,雍正繼位前就叫做皇四子胤禛,十三爺就是皇十三子胤祥,這樣,即便是改動“十”,那麼“傳位皇十四子”改完之後,就成為了“傳位皇於四子”,明顯是說不通的。

所以在漢文遺詔上進行改詔篡位就是不存在的。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既然漢文不存在改詔的說法,那麼滿文部分呢?

非常遺憾的是,不管是北京的康熙遺詔,還是臺北的康熙遺詔,滿文部分都存在大量的缺失,北京的滿文遺詔大概還保留的多一些,臺北的滿文遺詔只有寥寥數語,其中關於繼位人描述部分均是缺失的,因而無法從滿文遺詔上來判斷雍正是否是真的遵照繼位,還是修改康熙遺詔進行的篡位。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康熙的遺詔縱使是流傳了下來,但終究還是不能解釋雍正到底是如何繼位的。

兩份康熙遺詔,經鑑定與確認,都是出自於康熙六十一年,但是並不能確定是在什麼時候完成的,因而就有了以下的三種觀點。

第一,康熙的遺照的滿文部分和漢文部分,都是在康熙生前完成的;

第二,康熙去世,只留下了滿文部分,漢文部分是在康熙死後完成的;

第三,康熙去世,只留下了遺言,滿文部分和漢文部分都是在康熙死後完成的。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去世,十一月二十,雍正登基,期間經歷了七天時間,而康熙遺詔的漢文部分也是在雍正登基後公佈的,距離康熙的去世也過去了七天的時間。所以,第一種觀點,康熙遺詔的滿文和漢文部分都在康熙生前完成,這個觀點存在非常大的疑問。如果是同一時間完成的,為什麼不同時拿出來證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還非要等到繼位之後再公佈呢,這不是給旁人留下非常明顯的懷疑麼。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至於康熙去世後,有沒有留下滿文遺詔,還是僅僅留下了遺言,在這個問題上也仍存在爭議,而根源就是在於從康熙去世到雍正趕到暢春園,這雍正消失的十多個小時。

康熙去世的三天前,雍正被康熙安排到了天壇去祭天,而康熙去世前後,急召雍正到暢春園,而從康熙去世到雍正到場,前前後後經歷了十個多小時,要知道從天壇到暢春園的距離必然不用花費十個小時。那麼這十個小時,消失的雍正去了哪兒,在幹嘛,就留給了後人無限的遐想,因而也成為了雍正改詔篡位甚至是無詔奪位的最大疑點。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有的人認為,正是因為雍正是改詔篡位,改的是滿文部分,才將滿文部分進行了破壞,以掩蓋修改的痕跡,或者說整部遺詔都是後面重新做的,但是這裡又會出現了兩個疑點:

其一,為什麼只破壞滿文部分,不破壞漢文部分,這不是明顯的此地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麼,反而讓人產生了誤會;

其二,既然這樣,為什麼不重新連著滿文部分的遺詔一併重新,用一份新的遺詔以傳後世呢,畢竟,雍正之後的乾隆、嘉慶、道光等等,都是他的血脈子嗣,會對於自己的祖宗去如此的追究和刨根問底麼,不會。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管康熙是否留下了傳位遺詔,寫明瞭傳位給誰,還是僅僅留下了遺言,在當時最關鍵的決定性因素就是隆科多。

隆科多,佟國維的兒子,康熙朝外戚,隆科多的親姑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兩個姐姐都嫁給了康熙,一個姐姐是雍正的養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另外一個姐姐愨惠皇貴妃佟佳氏又被康熙安排撫養雍正的兒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所以從這層關係來講,與隆科多關係最近的皇子就是雍正,也就是當時的皇四子胤禛。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隆科多當時深受康熙的器重,擔任步軍統領衙門都統兼任九門提督,整個北京城以及整個皇宮的衛戍全部都由隆科多負責,並且康熙去世的時候,在康熙身邊的人除了康熙的皇子,剩下的那個唯一不是康熙皇子的人,不是張廷玉,不是馬齊,就是隆科多。所以,康熙死後,能夠控制整個北京城、維持住局面的也就只有隆科多了。

不管康熙有沒有留下滿文遺詔,雍正與隆科多一起,重新起草一份新的傳位遺詔是完全有時間,也是有可能的。畢竟,隆科多在康熙去世後,隨即關閉九門,全北京戒嚴長達六天之久,而雍正也在康熙去世的當晚至第二天白天平白消失了十多個小時,在此期間,唯一能在皇宮與暢春園之間自由出入的也就只有隆科多了,因而,影響雍正繼位的最關鍵因素其實並不是康熙的傳位遺詔,而是隆科多,康熙的最終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有隆科多才是真正的知情人,同時隆科多更是雍正整個繼位過程的見證人。康熙死後,隆科多是宣讀的遺詔還是宣讀的遺命,雍正與隆科多在這段時間內經歷了什麼,做了什麼事情,現在也已經不得而知,因而也留下了最大的謎團。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康熙去世前的安排和雍正即位後所做的一些事情,也讓雍正繼位的合法性變得撲朔迷離。

康熙六十年,雍正奪位的最大競爭對手十四阿哥回京,康熙隨即要求十四阿哥離京,並沒有將其留下,此時距離康熙去世已經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康熙這樣做是故意調離十四阿哥,還是為了保護十四阿哥。

康熙去世前三天,康熙安排雍正前往天壇代為祭天,這之前都是太子代康熙去的,康熙這樣的安排是不是就代表著讓雍正接班自己成為新君,還是康熙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故意調離雍正同時籍此控制雍正呢。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雍正繼位後,起初對於隆科多是禮遇有加,封賞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是隨後又誅殺了隆科多,是不是就是為了殺隆科多滅口。

最後,就是雍正晚年的那本《大義覺迷錄》,本來雍正想為自己進行澄清,結果反而是欲蓋彌彰,適得其反,使得流言飛起,這才有了雍正繼位的種種傳說。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雍正究竟如何繼位,我們不得而知,在史學界依舊是個謎團。

而雍正繼位後,推行新政,在強盛大清國力的同時,也極大的觸及了很多階層以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讀書人,不僅為新政所累,有的還遭到了文字獄的殘忍迫害,因而各種正史、野史、傳記對於雍正的負面記載也就多了起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雍正終歸是“滿清第一勤政皇帝”,他力主改革、去處弊政、勤勉敬業,雍正交給乾隆是充盈富足的國庫,也奠定了“乾隆盛世”的基礎,算是一位稱職的皇帝了,雍正自己也算能對得起大清的列祖列宗了。

現存的康熙傳位詔書能否證明雍正到底是繼位者,還是篡位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