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3萬國土,此人與日軍血戰3年,但最終的遭遇卻讓人唾罵

自古英雄多無名,綠水青山埋忠骨。我國曆史上既有岳飛、文天祥等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也有抗戰時期為保護每一寸河山而浴血犧牲的無名英雄。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人物,有名有姓,但知道他的人卻非常少。

為保3萬國土,此人與日軍血戰3年,但最終的遭遇卻讓人唾罵

1894年,日本趁朝鮮內亂出兵入侵,而身為宗主國的清王朝,為保護這個千年藩屬國,在自身積弱的情況下還是勉強出兵庇佑。面對準備充分的日軍,清軍倉皇應戰,接連敗退。

有人認為清軍之所以打不過日軍,是因為清軍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後。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嗎?根據資料顯示,清軍陸軍彈藥消耗量是日軍的數倍,而且裝備的都是德系火炮,但殺敵量卻低的可憐。

為保3萬國土,此人與日軍血戰3年,但最終的遭遇卻讓人唾罵

這倒不是清軍瞄不準,而是故意放空炮。因為根據當時的作戰要求,彈藥消耗盡就可以撤退由友軍頂上。為了早點撤下來,日軍還沒靠近陣地,清軍就瘋狂開火,然後打完撤回。頂上來的援軍也不是傻子,照樣如此一番,然後逃竄。

所以,戰爭只打了幾個月,清朝就已經完敗,開始尋求和談。這可讓日本上下興奮異常,因為如果清朝堅持打下去,日本首先就撐不住了,他們的戰略儲備只剩一個月可用了。

為保3萬國土,此人與日軍血戰3年,但最終的遭遇卻讓人唾罵

1895年,清朝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除了賠償對方2億兩白銀外,還要將臺灣割讓給對方。臺灣島的面積是3.6萬平方公里,對於坐擁上千萬國土的清朝來說,3.6萬恐怕連個零頭都算不上,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可是割地之辱。

正如當年康熙平定臺灣時一度想要放棄這個地方一樣,窮途末路的清朝依然認為這塊不毛之地割就割了。1895年5月,條約正式生效後,日軍開始進駐臺灣。

為保3萬國土,此人與日軍血戰3年,但最終的遭遇卻讓人唾罵

這個時候一個人卻站了出來,他叫簡忠潔,祖籍福建,生長於臺灣淡水,因為能舉石獅所以又被稱為簡大獅。日寇入侵時,簡大獅25歲。眼見家國殘破,為保住這3.6萬國土,簡大獅率600多義軍發起了抵抗,僅天后宮一戰就斃敵300(可能比當年清軍一場戰役的戰果都要大)。

從1895年到1898年,日軍不斷增兵,簡大獅卻靠著簡陋的武器足足堅持了3年之久。直到彈盡糧絕無法立足,簡大獅才撤回福建漳州。

為保3萬國土,此人與日軍血戰3年,但最終的遭遇卻讓人唾罵

氣急敗壞的日軍向清廷發出照會,要求緝捕簡大獅。這位抗日英雄與敵周旋三年沒被捉住,卻被清軍抓獲。面對審訊,簡大獅只提出了一個要求:“生為大清之民,死作大清之鬼,猶感大德,萬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我死可以,但別把我交給日本人。

但清王朝卻以“引渡”的名義將簡大獅交給了日方,這或許也開了引渡本國人給國外的奇葩先例。1900年3月22日,在受盡酷刑之後,這位抗日英雄被殺。

清朝這種無能的做法也遭到了世人的唾罵,就連當時的武狀元錢振鍠都悲憤的寫道:痛絕英雄瀝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