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長文預警!】如何選擇和安排健身訓練計劃?

舉重 文章 體育 健身 政治 搏擊 大學 物理 健身小食堂 2019-05-23

寫在前面:

健身這個東西,包括訓練,減脂,等等,它是一門科學,不是玄學,只有基於生理、物理的科學原理,以及嚴謹的邏輯體系,然後日復一日地持續和重複;

但它沒有“獨門祕籍”,“靈丹妙藥”,不存在說我在每篇文章裡列個12345,你去照搬,就能達到良好效果,就像你學搏擊,必須從基本功開始一步步學習和累積,而不要期望跳個崖撿到一本祕籍,然後照著練成了高手;

所以我沒辦法直接擺出N個計劃給你來挑選,本文比較長,可能太乾以至於枯燥,老楊的文章呢,一向只適合動腦筋思考的訓練者,看完這篇文章以後,你將會了解和掌握,訓練計劃的設計原理,以及選擇計劃模板時所需要考慮的幾個要素。

所以如果你只是在尋找一些“速成”的“訣竅”,那麼現在點X關閉文章還來得及,大家還是朋友;

而如果你在尋求一份“減脂運動計劃”,那麼也可以點X關閉本文了;

因為只有飲食(以及你整個生活作息習慣)才是減脂的根本主導,運動只起一些輔助作用,所以不存在一份專門為減脂而制定的運動計劃,所有的運動鍛鍊計劃,都可以來輔助減脂,也沒有哪種訓練計劃,減脂效果會特別好。

如果別人跟你說有,甚至還收了你錢,

那麼你上當了。

以上幾點,可以歸結為一句話:

健身、減脂都不要想著走捷徑,走捷徑的都在繞彎路。

嗯?看到這裡你居然還沒有點X,讓老楊有點意外,

不過這很好,你已經成為一名合格且政治過硬的小食堂讀者了。

好,我裝完逼了,咱們正式開始。

每天都有無數人在網上尋找一份“最屌的”“最高手的”訓練計劃,但是很遺憾,你從來都找不到它。

因為訓練計劃只有合適不合適之分,它主要取決於你的訓練水平,是否與計劃達到最佳的匹配程度。

本文將以典型的力量計劃為例,來闡述處於不同水平階段的(自然)訓練者,應當如何選擇和安排訓練計劃。

如果你的目的是增肌,本文也適用,肌肉和力量本為一體,對不使用藥物的自然訓練者更是如此,肌肉漲了,力量一定會漲,力量漲了,肌肉也一定會增加。

用藥和不用藥的訓練計劃,差異非常巨大。舉例來說:

  • 健美:

用藥的側重點是增加蛋白質同化,本身有大量外源性的睪酮、生長激素攝入,所以無需依賴大重量訓練本身來刺激和改變體內分泌環境,與之搭配的訓練計劃就是分化,高組次數,追求把某塊肌肉“練透”,將更多的血液泵入目標肌肉,帶來更多營養物質的交換;

  • 舉重/力量舉:

用藥的側重點是提高恢復能力,因為在舉重/力量舉領域,技術動作的熟練度,會非常影響成績,所以必須搭配高頻的訓練計劃來不斷打磨技術動作,你一週抓舉、深蹲一次,那麼技術肯定沒有一週抓舉或者深蹲三次的好,很簡單的道理。

  • 不用藥的訓練者:

一方面你需要較大重量的訓練來改變內分泌環境,迫使肌肉不得不增長,另一方面你的恢復能力又沒那麼強,所以盲目學用藥人群的訓練計劃,你會死的很慘。

所以我的觀點是:

對於不用藥的自然訓練者,最快增長肌肉的計劃,就是走適合你當前水平階段的力量計劃。

接下來我將會闡述關於訓練計劃的原理和要點。

要點概述:

  • 完全的新手應當先學會動作,再談計劃,而不是找一份計劃,然後照著計劃去學動作,因為動作是計劃的基礎,知道自己需要練哪些動作,才能按此去找計劃;
  • 選擇計劃的關鍵是確定自己當前處於什麼水平階段,小學生就應當學四則運算和二元方程,給他高等數學和微積分,並沒有什麼卵用;
  • 初學者老老實實走線性計劃,中級水平走週期計劃,就是能讓你更快進步的途徑;
  • 越是高級的計劃,訓練負荷越大,對恢復能力的要求越高,同時對計劃進行個性化微調,越有必要;

處於什麼水平,就用哪個階段的計劃

假如你是小學生,那麼給你一本大學教材比如微積分,它就並沒有什麼卵用,反之你讓一名大學生去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那麼他同樣也無法取得進步。

所以每天都有無數菜鳥去網上扒,施瓦辛格的訓練計劃,菲爾西斯的訓練計劃,輪子哥的訓練計劃,這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我們首先要明確,高手的訓練計劃,它不會讓一名初學者,照著練就能成為高手,而是你成為高手以後,才有必要採取這樣的計劃,來獲得持續的進步,這個邏輯關係要理清楚。

這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一個重點,也是我給你的建議,就是先搞清楚自己處於什麼階段,然後再去尋找對應的計劃,否則只是浪費時間。

特別是,對於純新手而言,最需要的不是計劃,你需要先掌握動作。

新手總是以為,要開始動起來,那麼必須先找到一份全網最科學最合理的計劃,我就是整個健身房最靚的仔。

但問題在於,計劃本身並不能讓你學會和掌握動作,而動作呢,又是執行計劃的基礎。

比如我也曾經找過王健林,讓他給我一份發財計劃,老王很仗義,他給了,只見計劃上赫然寫著:

投入九個億,淨賺一個億。

計劃有用嗎?太有了。

可是我TM上哪弄九個億?

一樣的道理,我給你訓練計劃了,計劃上寫著深蹲6組8次,

什麼是深蹲?

必須練深蹲?

深蹲怎麼做?

怎麼做的好?

你告訴我。

所以得先明確自己要幹嘛,得通過練啥動作來達到目標,然後學會基礎動作,能夠對動作進行排列組合,再來談計劃。

(還沒掌握基礎動作的讀者,可以看一下我的頭條專欄,深圳地區的讀者也可以私信我,有線下課程:)

十節課學會健身:基礎力量訓練入門

初中高級怎樣去劃分呢?

這裡說的初中高級,並不是指你能舉多重,你的肌肉有多大,很有可能當我舉100公斤時,對我自己來說,這已經接近天賦上限,很難再取得進步了,那麼舉100公斤的我,已經是處於高級階段了。

而你的天賦上限是300公斤,那麼當你能舉100公斤時,妥妥的還處於初級水平。

另外一點,初中高級也不是按訓練年限來劃分,我見過太多在健身房裡待了好些年,還處於初級水平的訓練者了,我的學員裡面就有很多,之前自己瞎練了很久沒什麼進步,一旦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執行合適的計劃安排,水平突飛猛進的案例,事實上這個現象,並不罕見。

那要怎樣去劃分呢?主要看你打破身體當前的平衡狀態,從而取得進步的速度。

訓練水平越高,身體所需要的訓練負荷刺激就越大,但同時進步的速度越慢,越需要精細地去規劃訓練計劃。

這主要取決於我們身體的恢復能力,但問題在於,恢復能力無法像你的訓練負荷(訓練容量、訓練強度)那樣大幅度增長,它也會是你取得進步的最大瓶頸。

我們通過訓練獲得增長,本質上是經過:訓練刺激打破身體平衡狀態—休息恢復—獲得適應再次平衡的這樣一個過程,

【乾貨!長文預警!】如何選擇和安排健身訓練計劃?

初級訓練者因為身體從未受過像樣的刺激,,所以他們能承受的訓練負荷就很小,但這也意味著,他們恢復起來會更快,每次訓練都可以打破肌肉和身體系統的平衡狀態,那麼最合理的邏輯,就是每次訓練,相比上一次,都增加訓練重量,這就是線性增重,也是能夠讓初學者進步更快的訓練計劃。

——而不是什麼“充血”的“感覺”。

【乾貨!長文預警!】如何選擇和安排健身訓練計劃?

隨著實力的增長,你的潛力逐漸發揮,訓練負荷越來越大,已經無法再線性地增加重量了,那麼就需要以周或者幾周為單位,來打破身體的平衡狀態,所以在訓練計劃裡,就需要安排訓練容量和強度之間,有波浪狀的小週期,來把這個打破平衡過程拉長——這就是週期計劃,適合中級訓練者。

而高級訓練者呢,他們已經接近個人的增長極限,打破平衡狀態越來越難,這時他們將會無比懷念,當自己還是一名初學者時,一個月就可以增加10公斤槓鈴片的時光,但他這時他需要更大的訓練負荷,以及充足的恢復,非常仔細地控制訓練計劃裡的每一個變量,才有可能用更長的時間,比如以月甚至年來計算,獲得只有幾公斤的力量增長——更精細,更個性化的週期計劃,適合高級訓練者。

【乾貨!長文預警!】如何選擇和安排健身訓練計劃?

“好的訓練計劃”應當是怎樣的?

一份合理的訓練計劃,它應當包含這些變量,

  • 基本信息:動作,組數,次數,重量

一份合格的訓練計劃裡,首先會告訴你它適合什麼階段的訓練者。

其次就是訓練中的一些變量,用什麼動作,做幾組幾次。

特別是訓練重量,一般而言,網上的鍵盤俠們所編造的“健身計劃”,都無法明確告訴你應該使用多大重量去訓練,因為他們自己不訓練,所以更沒法告訴你這些,只是單純腦補一些動作,做幾組幾次,但用多大重量,什麼時候加重,他們完全沒概念,比如下圖這種,如果你碰見了,就把它們扔垃圾堆吧:

【乾貨!長文預警!】如何選擇和安排健身訓練計劃?

一份合格的計劃裡面,即使沒有寫著,用30公斤,32.5公斤,這樣明確的重量數值,至少也會用幾RM的重量,或者用1RM的百分比,或者用RPE,等等這些手段告訴你,執行這份計劃時,你需要用多大的重量。

  • 關鍵點:什麼時候增加重量?

如果計劃從來不告訴你,什麼時候該增加訓練重量,那麼你同樣可以把它們扔垃圾堆,即使是徒手訓練計劃也不例外,不加重量,你很難再繼續增長。

我們以往講過,漸進超負荷是增長的根本原理,而加重是最直接的實現超負荷的手段。

新手可以走線性地加重,一直加一直加,直到你再也沒辦法每次訓練都加重為止,而週期計劃呢,我們以成熟的德州計劃為模板,來講一下它是怎樣安排的。

德州計劃與線性增重計劃比如基礎5*5一樣,也是一週三練,所以初學者走完基礎5*5之後,可以無縫地切換到德州計劃,它是以周為單位,來實現每週打破平衡和增長的。

週一:大容量訓練日(增肌)

週三:低強度訓練日(恢復)

週五:高強度訓練日(突破)

注意:次數在前,組數在後,1*5表示每組1次,做5組

【乾貨!長文預警!】如何選擇和安排健身訓練計劃?

其實在力量計劃裡,很少有單純只衝大重量,提升神經募集能力來提升力量,實際上大多數的力量計劃,都會安排一定的增肌週期,然後通過增加重量,但減少組次數,來讓你獲得突破,如此循環。

畢竟肌肉含量是提升神經募集能力的基礎,你不可能憑空就增加力量。

最後,所有成形的訓練計劃,它都是面對“大多數人”而設計,所以對個人而言,執行起來往往需要進行微調,你對高容量敏感,還是對高強度敏感,你的恢復能力強還是弱,你的工作時間安排,你的日常生活習慣,等等,都會影響著,這份計劃是不是適合你。

只不過相對而言,初、中級訓練者,他們對計劃的容錯率比較高,比如初級選手走基礎5*5,按著模板走,不需要進行微調,一般也足夠取得進步;

而訓練水平越高,計劃就越需要個性化的精細調節,他們就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一邊是訓練不足,無法打破平衡狀態,一邊是輕易就容易訓練過度,反而導致退步。

這也是本文無法針對高水平訓練者給出計劃模板的一個原因。

注:本文中部分資料源自馬克瑞比託的《力量訓練計劃》,作者已獲授權。

【乾貨!長文預警!】如何選擇和安排健身訓練計劃?

相關推薦

推薦中...